打破次元壁已經是影視公司的「常規操作」。最近,又有一部兒時耳熟能詳的動畫宣布真人電影將於2021年上映,它就是《貓和老鼠》。這部動畫雖然於1940年播出,但幾乎是幾代人的記憶,在那個默片時代它陪伴很多人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
《貓和老鼠》精良的製作無處不在,就拿配樂來說,它選擇的全部為世界名曲,而且樂曲和動畫人物的節奏完美融合。在「貓咪協奏曲( The Cat Concerto)」一集裡,身著燕尾服的湯姆變身鋼琴家,在音樂廳演出,不料把家安置在低音區的傑瑞驚醒了。此後,湯姆在維持演奏的情況下與傑瑞鬥智鬥勇。其實,湯姆當時「維持演奏不中斷的曲目」改編自「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鋼琴之王」李斯特的代表作品《匈牙利第二狂想曲》。
李斯特一生成就頗高,他畢生力作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為「狂想曲」這種音樂體裁樹立了傑出的音樂典範。他發展了名為「交響詩」的音樂形式,將交響樂「戲劇化」推向高潮。他將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樂改編為鋼琴曲,大量輝煌的技巧、極快的速度創造了一人抵一個交響樂團的演奏效果。他將鋼琴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輝煌程度,其作品恢宏的氣勢其他人望塵莫及。
此外,每個學琴朋友都曾經歷過的痛苦——背譜,其開創者也是李斯特。在那個沒有電影、電視的晚上,他的狂奏,他的每一首曲子,迷妹們都如痴如狂,於是李斯特開始背譜演奏了。他還是第一位舉行獨奏音樂會的鋼琴家,他率先改變了鋼琴演奏者的位置,側面朝向觀眾。巨量的音符、高難度的技巧、超長演奏時間,搭配他側臉剛毅的線條和飄逸的齊肩長發,「鋼琴之王」之名他當之無愧。
除了音樂的登峰造極,李斯特也是門生環繞的歐洲現代鋼琴學派始祖。在李斯特的巔峰時期,他也將事業重心轉向創作、教學和提攜鋼琴新秀上來。李斯特的教學之道也如孔子一般,如今提到「李斯特鋼琴學派的傳人」大家都會投去尊崇的目光。他的學生布索尼、濟洛季、羅森塔爾、拉蒙德、紹爾、魏因加特納,都是歐洲各現代鋼琴學派的開山祖師。他還創辦了魏瑪李斯特音樂學院和布達佩斯國立音樂學院,老年的李斯特坐在學生們中間,白髮飄飄、威嚴睿智,宛如教父。
為了紀念李斯特,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李斯特馬拉松」、李斯特主題音樂會,當然還有以「李斯特」命名的國際鋼琴比賽。1986年創辦、每三年舉辦一次的「李斯特國際鋼琴大賽(荷蘭)」,位居最負盛名的三大國際李斯特鋼琴大賽之首。2012年3月文化部頒布的《國際藝術比賽獲獎選手獎勵辦法》中,它被定為國際A類一級鋼琴大賽。歷屆獲獎選手如今已是家喻戶曉的國際鋼琴大師,比如1999年第五屆獲得第三名的李雲迪,2005年第七屆獲得冠軍的孫穎迪。
與「李斯特國際鋼琴大賽(荷蘭)」一脈相承的「李斯特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創辦於2018年,至今已連續舉辦3屆,是目前國內少有的嚴格遵照國際音樂藝術比賽規則、以頂級鋼琴音樂家和教育家為評委的青少年鋼琴大賽。大賽為學習鋼琴的中國青少年提供嶄露頭角的機會,優秀的中國區選手將直通李斯特國際鋼琴大賽全球選拔賽。
目前覆蓋全國41個賽區的初賽已全面啟動,又一場浪漫與激情的碰撞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旖旎的旅行歲月,豔麗的浮華世間,深邃的思想遠見,光怪難測的神力,這些都是李斯特,而下一個「李斯特」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