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稱中原野戰軍,當時中原野戰軍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7個縱隊。而在這7個縱隊之中,建制規模最大的是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其下轄有4個旅,分別是第十旅、第十一旅、第十三旅、第二十二旅。當時,擔任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賡,他後來還擔任過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於1955年被授予了大將軍銜。那麼,陳賡率領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4個旅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是什麼軍銜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第十旅的旅長是周希漢。周希漢是湖北麻城人,出生於1913年,他之前參加過紅四方面軍長徵和抗日戰爭,很早就在陳賡的手下任職,曾擔任過八路軍第386旅參謀長。在解放戰爭時期,周希漢最初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旅旅長,這個第十旅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第386旅。後來隨著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相繼成立,周希漢又歷任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旅旅長、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十三軍軍長。1955年授軍銜,周希漢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二、第十一旅的旅長是劉豐。劉豐是河南澠池人,出生於1915年,他早期參加過紅四方面軍長徵和抗日戰爭。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劉豐最初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一旅副旅長,當時擔任旅長的是李成芳,李成芳後來調到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擔任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48年5月,中原野戰軍成立,劉豐出任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一旅旅長,後來還擔任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十四軍第四十師師長。1955年授軍銜,劉豐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三、第十三旅的旅長是陳康。陳康是湖北武穴人,出生於1910年,他早期也參加過紅四方面軍長徵和抗日戰爭,曾擔任過八路軍第386旅第772團團長、太嶽軍區第四軍分區代司令員。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陳康先後擔任過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三旅旅長、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三旅旅長、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13軍副軍長等系列職務。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陳康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四、第二十二旅的旅長是查玉升。查玉升是安徽六安人,出生於1914年,他之前參加過紅四方面軍長徵和抗日戰爭,曾擔任過八路軍第386旅第772團副團長、太嶽軍區獨立旅副旅長。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查玉升最初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八縱隊第二十二旅旅長,後來第二十二旅劃歸陳賡率領的第四縱隊,查玉升就成為了陳賡的手下,歷任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第二十二旅旅長、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十四軍第四十一師師長。1955年授軍銜,查玉升被授予了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