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2013年12月10日21版)
12月8日,新加坡中心城區印度族群聚集地「小印度」發生騷亂,約400名外籍勞工打砸、燒毀私家車、警車和救護車,並造成包括公交車司機、警察在內的數十人受傷。
新加坡是一個有著多種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東南亞國家。得益於良好的民族政策和嚴格的法律法規,新加坡長期以來社會秩序良好。近40年來新加坡首次發生騷亂事件,當地和外界對此頗為震驚。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9日下令內政部成立調查委員會,對此次騷亂事件進行徹底調查。李顯龍說,委員會將會調查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執法人員在現場對事件的處理。委員會還會評估外籍工人聚集地點的管理措施是否存在不足,以及如何改進。
新加坡警方在9日凌晨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騷亂的起因是一名印度籍勞工8日晚被一輛私人巴士在跑馬埔路和翰莎路交叉路口撞死。騷亂爆發後,新加坡警方出動了約300名警察,不久後控制了現場,並逮捕了27名肇事嫌疑人。
新加坡副總理兼內政部長張志賢9日在記者會上嚴厲譴責肇事者的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對此保持冷靜。據了解,新加坡當局9日早些時候已經解除了對事發路段的封鎖,區域內的商鋪也已正常營業。新加坡人力部9日稱,此次發生在「小印度」的騷亂是一起孤立事件,民眾不必因此對社會治安失去信心。新加坡媒體亦呼籲切勿因暴力事件而煽動排外情緒。
孟加拉國駐新加坡最高專員公署、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等眾多機構和團體9日分別發表聲明,呼籲在新外籍員工保持冷靜與克制,配合當局執法工作。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來自孟加拉國等國的外籍勞工在新加坡主要從事薪水和社會地位較低的建築業工作,加之工作辛苦、語言不通、居住條件簡陋等原因,外籍勞工生活壓力普遍較大。「小印度」區是這一群體平時工作之餘聚居之地,整體較為髒亂、治安存在隱患,一直被很多新加坡人視為潛在的社會不安全因素。他表示,在此背景下,一場普通的交通事故引發集體騷亂,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偶發事故,實則是多種長期累積的、深層次問題的集中爆發。
為發展經濟,新加坡近年來大量引進外籍勞工。新加坡人力部最近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新加坡有約130萬外籍勞工,主要來自南亞、東南亞與中國等。黃靖稱,全球經濟一體化加深的同時,各種衍生問題也因此變得更加立體化。此次騷亂會引發新加坡人的思考,但不會對整個新加坡社會造成太大影響。(記者 韓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