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一段視頻火了,重慶一理髮店內,一名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張靜宇恰巧碰見自己的學生和家人也來剪頭髮。閒聊一陣後,老師為了解學生在家期間上網課的學習效果,便要求該學生背誦自己布置的背誦作業。
不少網友看到視頻樂壞了,紛紛表示:「小學生真是太難了!」。還有不少網友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老師檢查背誦的場景,全程提心弔膽,生怕被點到自己的名字。別怕,御夫子大語文的老師給大家帶來4個背誦技巧,保證你背課文滾瓜爛熟!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在同學們背誦古詩或短文時,可以拿出筆在本子上抄寫。一開始可以看一句抄一句,保證字詞的正確。等到熟練之後,可以看一段然後抄一段,最後看完這一篇文章,能夠把這篇文章全部寫下來。這樣不僅能夠加深自己的印象,而且在寫的時候還注意到了哪些字詞容易出錯。背誦加默寫,家長再也不用擔心課文背誦了!
情節+關鍵詞在背誦文章的過程中,情節的跌宕起伏最能夠引人入勝。一篇背誦流利文章的背後,背誦者肯定對這篇文章的情節有著十分深刻的印象。情節能夠讓你記住60%的內容,但卻讓你對文章中字句的記憶不深刻,把握不準確。接下來根據關鍵詞逐字逐句突擊。對文章中表示時間、方位順序的詞語加深印象,然後根據這些詞語去朗讀每句的內容,直至能夠背下來全篇內容。
例如,在文章《觀潮》當中表示時間和方位順序的詞語就有很多,觀潮的時間變化、潮水的方位變化、人群的反應變化。「午後一點,遠處……人聲……」「過了一會……響聲……,人群……」「再近些,白浪……」理解文中所出現的關鍵詞來記憶每句的內容,背誦起來就容易多了。
人物記憶法在一片敘事文章中,往往缺少不了的就是人物。背誦此類文章,可以從人物入手。根據人物的出場順序、人物性格先把人物記清楚。然後根據人物來思考作者想表達的感情,人物想說的話,這樣有助於加強對文章的理解和背誦。
列表歸納法在背誦文章時,要學會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將文章內容有條理地歸納到一起,讓繁雜冗長的內容簡單化、特徵化,使印象深刻。例如五年級上冊的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的第三段,文章中大量描寫了圓明園中的景觀,很不好記憶。但是通過歸納法總結並對這些景觀進行串聯,使背誦效率迅速提高。
正在看文章的你還在等什麼?快拿起手邊需要背誦的課文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