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玩攝影窮三代。而現實,很多玩攝影的,卻收穫滿滿。無論是攝影新手,還是資深的攝影師,都不能缺少的一樣裝備,三腳架。很多人攝影新手就納悶:「為什麼這樣說?我覺得缺少的是鏡頭,攝影包裡永遠缺一支鏡頭,就像女人的衣櫃裡永遠缺少一件衣服。」可見,大家對鏡頭的渴望永遠超過對三腳架的認識。三腳架有那麼重要嗎?
01來吧,一起認識三腳架
可以說,三腳架是攝影創作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器材。為什麼叫三腳架,就好比人的腿腳,要靠它穩定平衡身體和行走。三腿架也一樣的道理,是起到穩定相機,讓相機在某種攝影場合順利完成攝影創作活動,獲得清晰而具有創意的照片。應該這樣說,沒有三腳架,攝影創作有時會「寸步難行」。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三腳架也越來越輕便了,因為材料工藝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目前,三腳架的材質主要有鋁合金和碳纖維兩種。相信很多人對這兩種材質都比較了解,鋁合金三腳架相對比較重手,而碳纖維材料相對比較輕便。當然在價格上,碳纖維比鋁合金要貴。而碳纖維三腳架由於重要輕,更適宜於便攜。
三腳架按結構來看,由雲臺、雲臺承載板、中軸、腳管、腳管鎖緊系統、角度調節片、腳墊、掛鈎等部分組成。而在眾多的組成部分中,雲臺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位,雲臺是安裝在三腳架頂上用來固定相機的平臺,可以控制相機全方位轉動角度。一般雲臺有球型雲臺、三維雲臺、齒輪雲臺、液壓雲臺、懸臂雲臺等等。
我們選擇三腳架時,一般先注重於雲臺,再考慮其它部位。這麼多類型的雲臺,看到眼花瞭亂,不知從何選擇。其實,不同類型的雲臺,主要是側重應用於不同的拍攝題材或場景,比如,懸臂雲臺多應用於拍攝體育比賽題材,而有些雲臺就適用於非常專業的攝影,如齒輪雲臺。而球型雲臺具有高度靈活性,操作上比較便捷,結構相對簡單,對於攝影新手來說,是所有雲臺中是最容易操作,價格又相對便宜的。因此,攝影新手選擇球型雲臺就可以滿足日常拍攝需要了。
02什麼情況下,要用三腳架
是不是任何時候都要用三腳架呢?當然不是。比如,戶外光線非常好,在拍攝人像題材又需頻繁變換拍攝場景時,可以不用三腳架。那麼,哪些場景需要三腳架?
光線較弱的場景。這種情況可分為室內和戶外,在室內拍攝時,如果沒有足夠的補充光源,也需要使用三腳架;戶外拍攝時,在陰天或光線較弱的場景,當我們將光圈調到最大,感光度相應調高,快門速度還不滿足手持拍攝所達到防抖時(一般來說,焦段越短安全快門越低,焦段越長安全快門越高,快門速度=1 /焦距*1.6,比如,50mm焦段,那麼安全快門就是1/80s),就要使用三腳架拍攝才能保證畫面清晰。另外,我們拍攝日出、日落晚霞時,也要使用三腳架。
拍攝夜景。攝影新手,很多時候也會拍攝城市夜景風光或星空題材的照片,夜景拍攝需要長時間的曝光,幾秒甚至幾十秒,超過30秒就要用「B」門模式了。這種場景,沒有三腳架穩定相機,你是根本無法完成清晰的拍攝。而在使用三腳架時,還要儘可能接上相機快門線,才不會因按快門按鈕時相機產生輕微的震動,從而影響畫面清晰。
慢門拍攝。我們通常把低於1/30s的快門速度叫做慢門拍攝。慢門拍攝會拍些什麼題材呢?比如,拍攝流水、飄動的雲彩、車水馬龍等題材。我們常見的絲絹流水的畫面,就是用慢門拍攝。
微距拍攝。拍攝靜物或花卉時,我們通常採用點測光模式,手動對焦,小光圈拍攝,曝光時間相對長,使用三腳架穩定相機,讓對焦更準確,更能表現清晰的細節。
03結語
如果你把攝影當作一種長期的興趣愛好,又想在攝影技術方面有所提高,嘗試在不同的攝影題材上創作,就離不開三腳架的配置和使用。一個真正的攝影人,寧願少一支鏡頭,都不能沒有三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