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年尾,馬上就要到2021年了,用我國傳統的幹支紀年方法,2021年就是辛丑年,也就是牛年。牛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再熟悉不過了,牛是我們耕田的好幫手,以前農村基本每家每戶都會養牛,老人們還說牛年象徵著豐收年,所以大家對即將到來的一年期盼滿滿。其實,我們還知道的是,明年也是寡婦年,什麼是寡婦年?農村俗語說「寡年遇上牛,甕裡米生蟲」又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們就牛年和寡婦年的事情討論討論。
「寡婦年」也有地方叫「啞年」、「寡年」、「盲春」,主要是因為這一年是沒有立春節氣的農曆年份。我們都知道,一年裡不是有二四十個節氣嗎,為什麼2021年會沒有立春呢?
首先,從日曆上我們可以看出,農曆2020(庚子年)年臘月二十二就立春了,還沒有到農曆的2021年(辛丑年)。而且在下一個立春節氣是在農曆2022年(壬寅年)的正月初四,同樣不在農曆2021年(辛丑年),所以所農曆2021年(辛丑年)是沒有立春節氣的一年。對於這樣的年份,人們給它定了一個特殊的稱呼「寡婦年」。
為什麼會初年一年裡沒有立春節氣這種情況呢?我們要知道,我們常用的幹支紀年法是我們常說的農曆,也就是陰曆,是以月亮的運轉周期來推算的,其實農曆對農業生產的指導意義並不大,在古代,真正對農業生產有指導意義的是「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的運轉規律來推算的,這跟我們現在常用的陽曆是一個道理。所以,我們會發現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的時間點從陽曆上來看會更加固定。為了調整陰曆和陽曆的這種差別,於是就出現了閏月這種情況,正是因為這種調整,讓農曆2021年(辛丑年)與立春節氣失之交臂,這也就產生了我們常說的寡婦年。
在農村流傳的關於寡婦年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談論的俗語「寡年遇上牛,甕裡米生蟲」就是說如果寡婦年剛好出現在牛年的時候,那麼米缸裡的米就有可能會生蟲。之所以這麼說,其實是農民對豐收的一種表達。其實在古代那個看天吃飯的時代,很多人還在溫飽線上掙扎,遇上年景不好的時候,再加上各種賦稅,很容易出現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情況。而出現米生蟲的情況,就說明是豐產的年景,大家的糧食都多到吃不完,放時間長了可不就生蟲了嘛!所以說「「寡年遇上牛,甕裡米生蟲」,是在說這一年是會風調雨順,會是一個豐收年的意思。
關於這樣的說法還有很多,如「牛年遇無春,從早歇到黑」,是在說這牛年沒有立春的話,這一年就會風調雨順,因為是靠天吃飯的時代,所以大家不用怎麼太辛苦就能有好收成。還有「牛遇無春年,長工不停歇」,也是說寡婦年的收成比較好,長工們忙著收穫,基本沒有休息時間,同樣是在說豐收。
其實,從各種氣象特徵來看,即將到來的2021年都有可能是一個豐收年,像我們之前說的幾個關於節氣的俗語,也有同樣的預測。就像這兩天「霸王級」的寒潮來了,我們這裡下了一整天的大雪,外面積了好厚的雪,俗話說「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其實這些俗語只是古代農民朋友的一種經驗總結,並沒有實質的科學依據,即便是寡婦年也是比較常見的,基本只要出現閏月就會出現一次,比如2019年、2016年都是寡婦年。這些俗語,大家權當茶餘飯後的閒聊來聽聽聊聊即可,不必太過信賴,不管怎樣,都期盼來年是個豐收年。
關於寡婦年,你還聽過哪些說法?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