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堂
參觀完雞鳴三省紅色旅遊景區,回到畢節,受到戰友們的熱情款待。飯後,戰友們帶我們參觀了畢節市南山公園、同心公園和人民公園。
畢節我到過,那是1985年收復老山、者陰山戰鬥結束轉為防禦後,我從野戰軍調入雲南省軍區,參加1986年的全軍武器裝備封存工作會議在貴州省軍區召開,會議期間,會務組安排與會人員到畢節軍分區軍械修理所武器封存試點觀摩。那時的畢節和現在的畢節相比,完全大不一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的畢節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和諧發展,各民族安居樂業的景象。
前往同心公園的路上,羅勇戰友給我簡明扼要的介紹了畢節市的同心公園、倒天河、紗帽山公園、南山公園、人民公園和畢節市的河流。畢節市的河流是畢節的巨大功臣,也是畢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而倒天河,又經歷過數千年的歷史洗禮和時光,繁衍出一座繁華、壯觀、秀麗的苗嶺壯鄉景觀,成為畢節市人民心目中的驕傲和自豪。而如今的倒天河,又在畢節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不斷地刷新自己,養育著畢節市各族人民,以她萬古流芳的滾滾滔滔碧水,成為畢節市形象的象徵和載體。倒天河的水穿過市中心經紗帽山公園、人民公園流入波光瀲灩的碧陽湖,形成了一座現代化的水幕景觀公園——同心城市公園。
同心公園的同心閣於2012年11月建成,為五層重簷歇山仿古閣樓,建築高度為30.64米,是目前貴州省最高的仿古建築閣樓,也是畢節市區的重要建築性標誌之一,又是畢節市區「亮化美化工程」最早的經典作品之一。
當夜幕遮掩了那些雜蕪之後,燈影流光中的同心公園是美輪美奐的。沿河的彩燈勾勒出河兩岸的線條和苗嶺壯鄉的風雨樓,兩岸樓群的輪廓彩燈描繪出大樓的剪影。同心閣燈火輝煌,層層塔身清晰可見。同心大廈在燈光的照射下如白玉流光,樹影憧憧。而公園燈光造型最集中、最壯觀的地方就是白鷺島上的仿古建築群,它用光與影,在苗嶺壯鄉的城市夜空中呈現出一座海市蜃樓。
這道景觀,毫無疑問地成了攝影師們和墨客騷人竟相追逐的對象,在電視平幕上、畫冊裡都親眼目睹過他們拍攝的風彩,金碧輝煌,流光溢彩,華美超凡。
音樂噴泉和水幕電影是同心公園最重要的設施,我們到時,公園裡站滿了不少人,人頭湧動,但我們沒有置身於洶湧的人流中,而是在平臺上觀望和欣賞。當第一道水柱從碧陽湖中沖天而起的時候,遠處傳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雀躍。從手機鏡頭裡看去,水柱的最高端超過了白鷺島上的樓頂,七彩紛呈,蔚為壯觀。音樂聲散布在夜空中,時而清越,時而激昂,隨著水柱的起落變幻著節奏。伴隨著音樂,水柱也在不停的變幻著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各種顏色。那天晚上天氣晴朗,藍天白雲星月出,苗嶺同心動九霄,色溢雲外,如同仙境跌落人間。
戰友介紹說:據說,這個音樂噴泉和水幕電影,在整個大西南地區都是一流的。還有畢節是中國的多黨合作示範區。自1988年成立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以來,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集中幫扶畢節試驗區,三十年來鍥而不捨,為畢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使畢節成為「多黨合作、同心共建」的典範。畢節試驗區在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的傾情幫扶分不開。同時也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的「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和畢節的「同心文化」分不開。
倒天河,一河貫三園,醉美同心園。畢節這座城市形象的縮影。傳統的公園,不是山水、森林、花草、亭臺、樓榭、閣的組合,而是自然基礎加人文的點綴,從而顯現出詩情畫意,讓遊客流連忘返,徘徊於其間。
苗嶺壯鄉同心公園與我們七彩雲南的公園不同,不同的是,它是隨著城市的建設而成長起來的,而且還在不斷地繁衍和變化。參觀完後,筆者認為:同心公園有兩大特點:一是主題鮮明;二是景觀的科技含量高。
倒天河經五龍橋緩緩而下,如一條舒展的銀絲帶,閃閃發光,串起畢節市若干座橋梁,兩岸綠樹成蔭青翠,河面水氣氤氳。
對於畢節的「同心文化」、「同心共建」是畢節市最重要的顯著特徵。它是畢節統一戰線融入「同心文化」的元素,以「一河一湖兩組團」為核心,以城市同心文化建設為紐帶,重點建設「兩道九路九橋九園九亭」,集中打造提升一批獨具特色的同心文化支撐點,公園內形成「同心閣」、「同心湖」、「同心路」、「同心橋」、「同心大廈」、「同心展覽館」、「同心亭」、「同心步行街」、「同心學院」、「同心林」、「同心大舞臺」、「同心廣場」等一系列相互輝映的園林主題景觀,使畢節市建設成為中國當代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旅遊中心城市。
贊 賞
什麼是烈士?麻慄坡陵園裡臧雷老營長激情演講告訴你!
4.28紀念老山戰役35周年:今日麻慄坡,人間別樣四月天
腿腳不便的他拄著拐杖出現在陵園,未曾開言淚先流
河口南溪烈士陵園:83歲的將軍對警衛員下跪,淚目!
四十載硝煙已遠:當年浮橋架何處,紅河岸邊尋舊蹤
我的圓夢之旅:重返越南高平戰場親歷記
緬懷我的民兵戰友:那坡「民兵烈士英名牆」今日落成!
那坡陵園上千隻酒碗高舉,迎接壯鄉民兵英烈回家!悲壯!
陵園響起了口琴聲:我多想用琴聲將你喚醒!
光榮牌啊光榮牌 光榮牌到底成本幾何?
原13軍副軍長劉明江發聲:《爭什麼》
對越作戰中50軍150師448團被俘歸國軍官何昌健自述
79年3月拆除河口火車橋,難得一見的彩照(多圖)
我在烈士轉運站的那些日子丨吳軍
掃雷部隊參戰退役戰友的心聲
一位參戰女兵生活現狀的調查
烈屬:跟黨中央、國務院、退役軍人事務部說說心裡話
老兵不老,軍魂永恆。關注兩參老兵與烈屬群體,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