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壯鄉「粑舂」,你要不要也嘗嘗?

2021-03-03 微八步

「小孩小孩你別饞,臘八過後就是年。」過了臘八,年味就漸漸濃了。寫春聯、掛燈籠、買年貨、殺年豬……家家戶戶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忙活起來。

過新年,賀州市八步區南鄉鎮壯族人民有舂餈粑的傳統民俗。臘月廿八、廿九,家家戶戶將木蒸桶、木杵、石臼清洗乾淨,蒸熟糯米,放入石臼中,由家裡的青壯年男子揮動木杵舂成粘粘的糯米糰,女子們則用靈巧的雙手將糯米糰捏成碗口大的扁圓形餈粑,壯鄉人稱之為「粑舂」。

南鄉壯族村民喜氣洋洋地製作「粑舂」,家家戶戶洋溢著新年的喜慶氣氛。

糯米需要提前清洗乾淨,浸泡後放入高大的木桶蒸熟。然後將糯米飯倒入酒杯狀的石臼,用木杵舂打。

舂餈粑是個力氣活,基本上由家中的男丁來操作,兩人相對,舉起中間細兩頭粗的木杵,輪番舂打,幾十下之後,糯米被打碎變得黏黏的,粘在木杵上,舉起都非常費力。待舂打成糯米糰,兩人協力把糯米糰舉起,家裡的女人們把舂好的糯米糰放到洗淨晾乾、抹上茶油的桌面上開始捏餈粑。


這裡有個很重要的民俗,就是第一鍋蒸出來的糯米飯做成的餈粑,是要用來供奉祖先和神靈的,所以絕不允許誰先嘗。傳統的做法是捏成盤子般大的,然後捏個小一圈的,再捏個小一圈的,一圈一圈地變小,捏成九個,晾涼後疊起來,像個寶塔的形狀。每家每戶都做兩疊這樣的「寶塔」來拜神。

  


 

之後蒸熟的糯米飯就可以嘗鮮了,其實最好吃的是這時的糯米糰,口感軟糯,人們都喜歡捏出一小團蘸蜂蜜或白糖吃。

這些餈粑大部分是用白糯米做的,有些人家則用在山中稻田種植的紫糯米做,據說紫糯米營養成份更高,口感更好,但是因為產量過低,人們無法大規模種植,所以許多人家只能做少量紫糯米餈粑,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餈粑做好後,在桌上晾乾,冷卻後變硬,便可放入清水中浸泡保存。可以保存好幾個月呢。在過去食物缺乏的年代,人們直到春耕時還可以帶去田邊地頭充飢。

這些白餈粑吃的時候可鹹可甜。喜歡鹹的,放入油鍋小火慢慢煎,邊煎邊用鍋鏟壓壓扁,直到整個變軟變薄,兩面金黃,放入準備好的醬油蒜白香菜等調味,鹹香可口;也可煎好後灑上白糖,香香甜甜;還可放在火上慢慢烤,烤到最後會鼓成一個大麵包狀,外脆裡粘,即使什麼都不放,也非常好吃。

 

過年的時候,壯鄉的人們都喜歡把這些餈粑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而親朋好友也會把自家做的餈粑作為禮物回贈給對方,特別有意思!外地的朋友,如果你來做客,熱情的壯鄉人民也會贈送給你好吃的「粑舂」哦!歡迎你到壯鄉來!

 

圖文:賀州青青、覃豔群

責編:覃豔群

 

投稿郵箱:babu2005@126.com

聯繫電話:0774-5282346

長按二維碼 關注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傳統】年味十足的特色年糕 壯族人的手舂白餈
    賀州新聞網訊 年糕歷來都因其「年高」的諧音作為一個新年好彩頭被我國各地老百姓所喜愛,新年吃一口年糕寄予了百姓對新的一年美好願景的祈盼。因為地域的關係,年糕的口味也大相逕庭。廖阿伯把蒸熟的你舀進石盆。壯族的傳統年糕在當地被稱為「粑餈」,因為其為白色餅狀,因此也叫「白餈」。南鄉的壯族人每年過年都會一家子人聚在一起舂白餈,白餈用黏性大的糯米蒸熟後趁熱用木舂反覆捶打成粘性極大的一團米餈,然後用手按壓成餅狀,晾乾即可。
  • 文山這些美食要火了,你吃過嗎?
    看著馬關塘房桔子、黑支果小柿子、燒椒牛肉絲、拌野菜、舂竹筍、五色花米飯、旱蒸雞的陸續登場,大家都按耐不住想要品(大)嘗(快)一(朵)二(頤)了!!!既有蘊涵著豐富營養的蜂蛹、蝦巴蟲,也有集雲南菜「綠、鮮、淡、香」神韻於一身的野菜,還有能夠驚豔味蕾的八寶養身粥,壯家四小吃:粽粑、蕎酥、褡褳粑、椒鹽餅,以及特色濃鬱又別具祈福含義的五色花米飯,旱蒸雞……鴻運祈福(五色花米飯、旱蒸雞)
  • 賀州日報攜馬茶寶尋找最具年味照片,送iPhone 6s
    ……,各種各樣的過年特色小吃——富川果條、壯鄉舂餈粑讓人停不下來,各家各戶貼春聯、穿新衣、走親戚、壓歲錢,每一個瞬間記錄下來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又是一年團圓時,少不了照一張全家福或搞笑、或溫情、或感動,曬出你或與眾不同、或親情滿溢的喜悅。我的紅包
  • 廣水舌尖上的美味——剁粑
    當我跟一個廣州朋友提起剁粑時,引起了她的好奇。她迅速地在網上查剁粑,希望能夠找到一點答案。然後給我的回答是,只是感覺怪怪的。此一小吃也勾起了她對自己家鄉當地小吃的追憶。她嘆道,廣州以前也有很多小吃,現在已消失不見了。而我看到作品的第一感想是兒時的追憶與對鄉土特有民間飲食文化漸漸遠走的擔憂。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優秀兒童木偶劇 《壯鄉小雄鷹》 走進金秀大瑤山
    新時代文明實踐 | 優秀兒童木偶劇 《壯鄉小雄鷹》 走進金秀大瑤山 2020-10-23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磊特意為薇婭做的「舂雞腳」,教你家庭做法,比泡椒鳳爪好吃
    薇婭這次真的幫到了西雙版納那邊種植戶,為了犒勞一下薇婭,黃磊特意為她做了舂雞腳。舂雞腳是傣家的一道特色美食,是把煮過的雞腳放到搗蒜器裡搗碎,然後涼拌了吃。吃起來酸辣可口,比泡椒鳳爪更開胃,薇婭在吃了黃磊做的舂雞腳後,非常喜歡這道菜。你想不想嘗嘗這道菜呢?想不想知道它的做法?今天我就告訴你一下,舂雞腳的家庭做法,喜歡吃的一定要試著做一下哦!
  • 鳴山人的米粑情結
    鳴山人愛吃米粑到什麼程度呢?逢節必吃米粑。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在這些傳統節日吃米粑自不必說。但是連七月半(農曆7月15鬼節)十月朝(農曆10月初一,據說是牛生日)、大小生日,甚至將出遠門和久別歸家都要吃頓米粑,恐怕外地人就不能理解了。在鳴山就是這樣,無論什麼喜事都能用一頓男女老少都愛吃的米粑解決。
  • 全程取景賀州!電影《月光戀》定檔七夕騰訊獨播
    即使山海隔絕,日月迭替 你不要忘記 我還在等你 那些年在賀州拍過的影視劇 你還能記得幾部呢?
  • 除了豬兒粑和黃粑,號稱瀘州漢堡的渾水粑和蜘蛛粑你吃過嗎?
    昨天寫了羅黃粑的紀念文章,突然對瀘州那些粑粑發生了興趣。瀘州最知名的兩個粑粑是黃粑和豬兒粑,但是除了這兩個還有其他幾個粑粑你還記得嗎?今天沽酒客就來給你聊一聊瀘州的這些粑粑。黃粑:貴州和瀘州都有,起源已經不好說了,瀘州黃粑的名氣和味道還是有口皆碑的,所以今天它作為瀘州的土特產我覺得完全匹配。
  • 味道賀州|108種百菜釀,把故鄉釀在心裡
    在賀州,生活著80萬的客家人。於是乎,賀州人逢菜必釀,釀成了餐桌的家常菜。有人統計,竟有108種,可謂百菜釀。今天,日報君請來賀州市文化新聞廣電出版局林虹,為你解說賀州人心中的「釀之情」。賀州的百菜釀中,我尤喜賀街的瓜花釀。每到初夏時節,瓜花上市之時,三五好友,興致勃勃,為吃這道菜驅車前往賀街。
  • 賀州這個地方出產的第一補腦靈丹,真相讓你大吃一驚!
    歡樂砸金蛋:198元報名雲南遊,賀州八大知名餐飲品牌招牌菜免費吃,如何參加: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不得不說又到了吃「龍眼」的季節走在賀州的大街小巷賣龍眼的人越來越多了吃了那麼多年龍眼關於它你知道多少呢?
  • 太平古城——世界壯鄉文化第一古城
    所以,項目招商商戶,項目填充的內容,是否真正做到「特」是關鍵,不然很容易淪為千景一面,到那裡都是一樣的,「壯族民俗文化街+原味東南亞風情街+主題民宿客棧 +情景娛樂酒吧街 +風情休閒水街」,要想成為獨特的太平古城,是否能將遊客招纜進來並留住?⑤ 每天8000-12000的遊客量?太平古城如何做才能將客人引過來?
  • 唱山歌、說壯話,90後女孩黃彩玲帶你走進壯鄉!
    從那以後,她決定通過拍攝視頻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壯鄉的故事。之後,黃彩玲在今日頭條註冊了一個頭條號,準備做三農領域的自媒體。那兩年正是三農視頻興起之年,看到了貴州的歡子通過頭條讓全國人民認識了他們的苗寨及文化,黃彩玲覺得自己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壯鄉富寧。
  • 湖口「年粑」也開始做起來了
    年關已至,年味越漸濃鬱 豆粑煎好了 豆粑的最佳拍檔「年粑」也開始做起來了 今天一早 湖口武山武前村王女士家開始忙了起來 全家總動員齊上陣~ ▼
  • 新化圳上小夥:告別繁華都市,回鄉創業,書寫穇子粑新篇章!
    方澤文帶著糝籽粉到一家熟悉的養生菜餐館,找到餐館老闆,介紹了糝籽粉的功能,要老闆按著新化老家的方法先做成穇子粑,再做成穇子粑蒸雞這道菜,並喊來一些朋友一起品嘗,大家都說好吃,聽了方澤文對穇子的介紹和穇子粑蒸雞的口述,大家都接受了這道美味,並想訂購穇子粑。從那一刻起,方澤文有了要做糝籽粑的念頭,並想一定要做好它,哪怕用一生的精力去做都願意!
  • 臺灣客家宗親賀州行第一天,看看他們都去了哪?
    臺灣客屬文化代表們將參加考察賀州客家人保持最為原汁原味的民間信仰——三王爺出遊,領略賀州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臺灣新竹縣議員郭遠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來賀州參訪,讓臺灣客親體會到賀州淳樸的城鎮、民俗的風情還有百姓的熱忱。參觀考察賀街宗祠
  • 【回憶】童年的水萩粑
    上中學之後就很少吃奶奶做的水萩粑了,可它的那種甜而不膩,鹹而不苦的粘粘的味道卻一直烙印在我的心裡。奶奶做水萩粑的手法特別嫻熟,也許是每年都要為我們姐弟倆做粑吃的緣故。奶奶先將水萩揉搓至出汁兒,然後倒入在秈米拌糯米磨成的米粉裡,使勁反覆地摻和均勻之後,最後揉成一個個的小團放入做水萩粑的模具中。做水萩粑的模具是個壽桃形狀的,旁邊有一個柄,不記得這個模具是什麼時候在我家的了,從我記事起每次做水萩粑奶奶都會拿出這個模具。這時我跟弟弟就會學著奶奶的樣子用力的按壓模具,然後扣住模型一拍,一個完整的壽桃形狀的水萩粑就呈現在我們面前了。
  • 那年汪涵來呷洪江血粑鴨
    他品嘗後也認為洪江血粑鴨確實是一道好吃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湘菜,值得推廣。11月初,在洪江古商城時的髮小同學舒坦兄來看望摔傷初愈的我,並給我帶來了達到收藏級別的刊物以消遣解悶。我請他到「聚豐園」呷了一頓洪江血粑鴨。領略家鄉風味,溫馨故人情懷,住在五一路省政府宿舍大院的舒坦兄,在品嘗褒揚故鄉美味的同時,感覺小店人氣還不旺,說是要叫一位重量級的兄弟過來嘗嘗鮮、捧捧場,聚集一些人氣。
  • 這壯鄉風味的紅燒肉,酒香四溢、好吃醉了!
    你也快做來嘗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