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客家宗親賀州行第一天,看看他們都去了哪?

2021-02-13 賀州日報

清冷的天氣裡飄著微微細雨,

氣溫雖低,

但是每個人心中卻有一團火在燃燒。

11月20日,桂(賀)臺客家宗親經濟文化論壇暨桂(賀)臺青少年客家民俗文化體驗營活動正式啟動。今日,臺灣客家宗親和文化代表在昭平縣樟木林三王廟參加祭祀活動,交流客家文化,增強文化認同,現場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彩旗招展,數千村民夾道相迎,掌聲雷動,此起彼伏,熱烈歡迎臺灣客家宗親。

 

參加客家宗親祭祀活動


臺灣客屬文化代表們將參加考察賀州客家人保持最為原汁原味的民間信仰——三王爺出遊,領略賀州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臺灣新竹縣議員郭遠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來賀州參訪,讓臺灣客親體會到賀州淳樸的城鎮、民俗的風情還有百姓的熱忱。

參觀考察賀街宗祠

賀街鎮位於賀州市八步區中部,距賀州市區17公裡,此處作為歷史建制的「治所」至今已有2063年的歷史,謂「首府」之地。

從如今的臨賀古鎮上宗祠建築風格看,姓氏宗祠的建築莊嚴、肅穆、雄偉、整齊、對稱,且各具風格、匠心獨運、各領風騷。謝氏宗祠,以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後,其即採納「中西合璧」式的建築風格構建而成;劉氏宗祠則以典型的嶺南府第式風格構建;李氏宗祠又以江南園林式與嶺南建築風格合為一體,獨具一格。異彩紛呈的建設風格,凸顯了宗祠建造所包含的文化多樣性。

宗祠文化乃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中的一支獨秀之花。因此,各姓氏宗祠仍確立有各自的「祠徽」、「祠歌」、「祠旗」等,均成立有組織健全的管理委員會,負責宗祠的理事及維護工作。

在賀街鎮河西街南門口,有一口古井叫桂花井。井口圓形,直徑1米,深約9米,井壁以青磚砌築,護井欄則用整塊石灰巖巨石穿鑿而成。

由於年深日久,護井的青石欄四周已被人們汲水時所用的繩索磨出道道溝痕,深10~16釐米,形如菊花,又叫菊花井,道道溝痕見證著歲月的滄桑。

16:30,客家宗親一行來到了位於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的臨賀故城。

臨賀故城始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故城包括舊縣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古城、河東古城等四個城址、六大古墓群、寺廟二座及宋代營盤一處,內存有大量富於地方特色的古建築,包括寺廟、祠堂、捕廳、衙門、義倉、會館、文廟、石板街道、古井、民居、碼頭及水門等。

故城歷史脈絡清楚,延續時間長,文化內涵豐富,是廣西已發現的西漢四大城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歷史古城。

感知文化傳承魅力

▲資料圖片

19:30,臺灣客家宗親和文化代表將走進坐落於賀州學院的原汁原味的族群文化博物館,感知文化傳承的魅力,品味深厚的人文底蘊,重溫善良樸實的勞動人民譜寫的光榮和自豪篇章,聆聽心靈與歷史的一場時空對話。

▲資料圖片

「賀州族群文化博物館」是廣西高校第一家國家備案的博物館,集合了賀州市各族群文化實物等各類展品近兩萬件,包括宋代上寺錢監遺址出土的冶煉遺存物等實物千餘件。「賀州族群文化博物館」現有館舍面積2500㎡,有8個專題展示廳,包括生產生活與民俗文化展廳、文書展廳、錢幣礦冶展廳、木雕展廳、燈具展廳、石雕展廳、粑文化展廳和家譜展廳。

明天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收看明天的網絡現場直播,

小編在線等著你們哦~

記者:梁偉   曾紅詩

編輯:鄧荊丹

審核:史喜娟

相關焦點

  • 臺灣新竹縣韓氏宗親回鄉祭祖
  • 陸河:臺灣餘氏宗親 回鄉訪親祭祖行
    當確定日期後,臺灣宗親立即大力宣傳並幫忙組團,力爭更多宗親回鄉參加祭祖訪親活動,並希望經此次活動為開始,慢 慢增加人數以後達到百人祭祖團,爭取每年都回鄉祭祖訪親。、百昌、合紅、作炎、琳生、合祥、合袖、煥北等一批宗長除了自己帶頭捐款外,還發動其他宗親捐款,同時他們不怕路途遙遠、勞累把募捐款送回故鄉並指導宗祠重建工作,他們熱心公益、勇於擔當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臺灣新竹縣長邱鏡淳來梅開展宗親文化交流活動
    本報訊 (記者鍾梅濱)15日至16日,臺灣新竹縣縣長、世界客都總會榮譽理事長邱鏡淳一行到蕉嶺縣開展宗親文化交流活動。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敏,副市長曾尚忠會見邱鏡淳一行。
  • 大陸之行,全新感受——臺灣宗親會商美英會長一行感恩感言
    【臺灣商氏宗親會會長商美英語】"中華商氏宗親會第四屆商氏宗親大會,千島湖裡商村行前準備之旅。此次走訪的主要任務:一是為今年10月20日至22日,做事前行程規劃、讓更多臺灣商氏宗親參加中華商氏全國第四屆宗親會、也誏臺灣宗親進一步認識你的家鄉在大陸、我的家鄉在臺灣、從前的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相親相愛天下商氏一家人、團結起來、相親相愛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因時間上的關係麻煩中華商氏宗親會副聯誼長商德炫宗親引見,中華商氏浙江宗親會籌備會主任商月榮宗親、副秘書長商建林宗親等
  • 綜述:客家文化讓梅州臺灣聯繫日趨緊密
    正在廣東梅州參加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會的臺灣展商陳宙凡說出了他此次大陸之行的目的。  第二屆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會11月7日至10日在僑鄉梅州舉行,吸引海峽兩岸客屬地區的169家客家文創企業參展,其中臺灣參展企業40家,展品涉及高端陶瓷、紫砂、特色乾果食品、手工香皂、客家花布、服飾、工藝品等近20個系列。
  • 臺灣新北市謝氏宗親會歷程
    一、尋親尋根謁祖處 宗親會為祖譜對接的平臺,建立海峽兩岸『子孫尋根~祖先尋親』的尋根謁祖最佳行徑。 2000年在新加坡宗親活動會場上,遇到福州謝宗楷宗長問我祖籍在哪裡?我哪知道呢?回家問你父親去。的確臺灣來自大陸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也有好幾百年了,有那麼重要嗎?父親在意嗎?我還真不在意。
  • 第二屆「秀篆黃氏在臺宗親會」在臺灣新北圓滿舉辦!
    2018年10月14日,戊戌重陽節前夕,由福建漳州詔安秀篆鎮遷徙渡臺的江夏黃氏宗親們迎來了第二屆「秀篆黃氏在臺衍派宗親會」,本次宗親聯誼選擇在臺灣新北市林口區福朋喜來登大飯店舉辦!前臺灣「立委」、現桃園黃氏宗親會理事長、秀篆五房母畲十八代在臺黃仁杼宗親發言
  • 臺灣新竹縣橫山鄉韓氏宗親回鄉祭祖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平遠訊 11月21日,由韓瑩煥先生率領的臺灣新竹縣橫山鄉韓氏宗親一行110多人回到平遠縣八尺鎮金谷坑溯源祭祖。韓瑩煥先生在上世紀九十代初,從臺灣回到廈門投資成立「廈門東亞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日益興旺。
  • 邀請函——中華盧氏宗親聯誼總會 三周年慶 1102
    華盧會成立三年以來,在世界各國及國內各省市區宗親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各省市成立宗親會、舉辦護老愛幼、發放獎學金、修建祖墓家廟等大型活動,組織動員各地宗親為盧故城紀念館捐資活動,團結引領各地宗親發展企業,為傳承盧氏宗親文化付出了艱苦努力,受到海內外許多宗親的高度讚譽。本次慶典活動選擇安排在大陸和臺灣兩地舉辦,活動議程繁多內容豐富、精彩繽紛、亮點突出。
  • 陝西臺辦領導會見"臺南大順堂李氏宗親故裡行"成員
    中國臺灣網10月14日陝西消息 由臺灣臺南新田村池王宮代表組成的「臺南大順堂李氏宗親故裡行」一行30餘人於2014年10月11日抵達陝西開始為期一周的尋根祭祖的參訪行程。  10月13日陝西省臺辦副主任何銳會見了該團全體成員。
  • 總會領導走訪廣西賀州等分會
    ,在總會顧問身威宗親陪同下,走訪廣西賀州等分會聽取了廣西賀州各分會實施總會「四大任務」的工作情況。5月3日,總會走訪組到達賀州宗親會所聽取關於賀街祠重建的匯報:一是召開宗親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賀街丘(邱)氏宗祠重光理事會」現基本完成建祠首階段人丁款收集和籌資任務;二是解決了祠堂權屬回收問題;三是領導重視,根據形式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宗祠重建方案。
  • 臺灣客家桐趣遊 桐花漫舞 體驗客家風情
    「臺灣客家人是務實的民族,早期他們因人口數量沒有漢民多,爭鬥失利,因而離開平原,遷向山丘地帶。後來他們在山丘地落地生根,形成村落,也因為居住在山丘地,資源匱乏,交通不便,讓客家人養成了頑強拼搏丶勤奮節儉的精神。」
  • 【周報 · 客家】龍巖客家妹子破奧運會紀錄但沒獎牌
    此外,客家運動員何雯娜在蹦床項目上獲第四名退役。8月11日,「祖地尋源」臺灣客家媒體祖地行暨兩岸客家記者、學生重走客家先民遷徙路活動在龍巖圓滿結束。活動期間,兩岸客家記者、學生從長汀出發,到上杭、武平、永定、梅縣,考察各地的客家史跡、客俗風情、族譜文化,開展文化交流合作,最後回到龍巖。
  • 「尋根圓夢—2018兩岸新媒體客家行活動」在江西舉辦
    「尋根圓夢—2018兩岸新媒體客家行活動」在江西舉辦 2018年07月19日 08:5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近期,「尋根圓夢——2018兩岸新媒體客家行活動」在客家人的「搖籃」江西贛州市展開。
  • 國外的劉氏大全,劉氏宗親快來看看!!
    作為漢朝皇族的劉氏移民日本一事,在日本史書《日本書記》、《古語拾遺》、《續日本紀》上都有記載,因此應屬歷史事實。(當然,在部分日本史學家中,對此事還存在著較大的懷疑。)這部分劉姓族人拓殖日本後,大都沒有繼續使用'劉'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日本的大和民族,衍變成新的日本姓氏。他們移民日本,帶去了當時中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極大的促進了日本文明的發展。
  • 過年要去哪走春?臺灣16條必遊路線一網打盡
    農曆春節難得出遊,卻又擔心大塞車、人擠人,小編挑出16條新春旅遊路線,想不到能去哪玩的旅客,北、中、南、東建議景點,從單車騎行、海岸漫遊、生態踏青、茶席體驗、原民藝術到溫泉美景
  • 22位靚麗客家妹挺進總決賽 | 梅州富力•雁山湖第八屆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賽
    複賽共設置自我介紹、泳裝走秀、評委提問、才藝展示四個環節,圍繞《活力四射•耀客都》《魅力無限•閃客都》和《異彩繽紛•炫客都》等比賽內容,全面考察選手的容貌、形體、才藝和特長,了解選手對客家傳統文化、現代女性美德、新時代客家文化發展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
  • 臺灣各姓氏宗親「認祖歸宗」有依據了!
    日前,由全國臺聯、閩南師範大學主辦的《臺灣族譜彙編》新書全國首發,首次披露200餘部臺灣地區民間族譜。這些族譜絕大部分修纂於清代和民國年間,記錄了一個個家族的傳承與變遷,詳細記載了姓氏源流、堂號、世系表、家訓家規、家傳、先輩藝文著述、祖先圖贊、風水圖等,體例完備且富含閩臺民間特色。
  • 福建詔安客家遷臺史話
    詔安客家遷臺史話導讀:  詔安是漳州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現有客屬人口逾15萬。歷史上,這裡有39個姓氏近3000客民東渡臺灣開基創業,繁衍族裔約60萬人。儘管海峽阻隔,歲月移易,兩岸客家卻一代接一代演繹著感人的親情故事。
  • 【宗親動態】難忘四川行
    此次四川之行,我帶去了本人多年收集、整理的家族資料。鼎初公後裔在「湖廣填四川」的遷徙中,有2000多位先祖徙川(遺憾的是百分之九十左右只記載「徙川」,沒有具體地名);我還整理了外徙先祖40多個不同的字派;還有祖籍古時候的地名、古籍等,這也是此行的第二個目的:為外徙親人尋根問祖提供幫助,同時也收集外徙親人的手記、口傳資料,以便更好服務於外徙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