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20年,或許是中國商業生態的分水嶺。
新冠疫情的爆發和蔓延,不僅大大改變了用戶的消費習慣,還深刻地影響了很多行業的走向。對於泛社交領域來說,場景化、泛娛樂化趨勢更加明顯,視頻和直播成為潮流,以「愛情」為場景的社交市場越來越多地被關注,而這個市場正在被戀愛社交軟體打開。
在戀愛社交賽道上,上線僅僅兩年多的伊對App,已經坐擁4000多萬用戶,4萬餘名紅娘,每個月包攬了近千萬場線上的相親活動。特別是在下沉市場,伊對App成為首屈一指的交友相親軟體,被網友譽為小城青年的「脫單神器」。2019年,伊對實現營收近10億元。
新賽道的開闢,立刻吸引了大量新進入者,就連網際網路巨頭騰訊都前後推出了兩款戀愛社交產品;百合佳緣、珍愛網等婚戀網站頭部品牌也紛紛推出視頻和直播的產品或者服務模塊,向戀愛社交領域滲透。
伊對App的快速成長、互聯部頭部品牌的跟進入局,無疑說明戀愛社交廣闊的前景。根據媒體報導,從2018年上線以來,伊對App先後完成了A輪、A+和B輪三輪融資,贏得了小米、人民網文化產業基金、雲九資本、順為資本、光源資本、藍馳創投、XVC創投等機構的投資。最近三個月,伊對App先後躋身北京CBD「高科技高增長20強」和創投圈的「準獨角獸企業TOP30」,成為創投圈、科技圈的一家明星企業。伊對App一路高歌,無疑給泛社交領域打造了一個商業樣本。伊對App也成為戀愛社交領域一頭冉冉升起的獨角獸。
1.視頻和直播的風口
新冠疫情對泛社交應用影響是巨大的。疫情減少了人們的流動性和現實中的人際交往的頻率,室內場景推動了泛社交應用的推廣和普及。
事實上,在視頻和直播技術風生水起的背景下,交友和戀愛市場上早就呼喚一種能夠實時互動、更加真實而且消費成本更親民的社交產品,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等下沉市場,一度缺乏一種專門滿足年輕人正常的交友和相親的線上社交工具。
我國單身人群龐大,已經超過2.4億人,其中,三四線城市中的單身人口佔據主流。但是,在交友戀愛市場上,網際網路產品的布局並不均衡。絕大多數的交友和婚戀類的社交平臺都是以大城市,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白領青年為目標用戶,高舉高打,產品的研發、市場推廣都是走「高端路線」。同時,這些社交產品,要麼突出婚戀的場景,強調結果;要麼突出陌生人交友,甚至各種「約炮」、「一夜情」等劍走偏鋒營銷場景甚囂塵上,而缺乏真正針對中小城市這種「半熟人社會」之下青年們正常的交友、相親和擇偶的需求。
而下沉市場中的小城青年對於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熱情和熟悉程度並不亞於大城市中的白領人群。伊對發布的《2020年中國「雲相親」中的單身小城青年情感調查報告》顯示,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小城青年的主要信息來源,有半數以上的人都使用過交友婚戀類網站或APP,多數人可以熟練操作和運用交友軟體進行線上交友。單身小城青年們希望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尋找戀愛對象的情況已成常態。
就在這種情況下,視頻和直播技術的出現,為泛社交行業插上了翅膀。伊對App率先將視頻和直播應用到戀愛社交,開啟了實時互動的交友戀愛時代。這種參與門檻低、真實性高的交友和相親方式一經推出立即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特別是小城青年的追捧。
2.發掘戀愛社交垂直領域
長期以來,與交友和婚戀相關泛社交領域有兩種邊界明確的網際網路應用,一端是以陌陌、探探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另一端是以百合佳緣、珍愛網為代表的婚戀網站。前者是陌生人社交,主打「泛交友、泛娛樂」,「戀愛」只是眾多場景中的一種;而後者則主打婚戀,更強調結果,而非過程。從陌生人之間的泛泛而交到談婚論嫁的戀人關係之間,還沒有一種社交產品彌補空白,而伊對App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塊兒。
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伊對團隊發現,讓兩個陌生單身在一起交流,這種破冰其實是單身的一大痛點,很多人正是因為不擅長或者怯於溝通而長期單身。
同時,伊對將市場和用戶調查提煉總結出一個戀愛公式:戀愛轉化率×機會=結果。每個人的戀愛轉化率是比較穩定的,只要創造更多的與異性接觸的機會,就會提高單身人士「脫單」的成功機率。
讓單身更多地、更直接地接觸到異性,本著這個極簡的目標,伊對創新的推出三方視頻,消費模式上用體驗式消費代替了阻斷式消費。為了幫助連接,伊對App還率先將人工紅娘引入到線上相親活動中,讓紅娘成為陌生人破冰的「利器」。
3.接地氣才是硬道理
伊對App上活躍著4萬多名在線紅娘,每一場視頻交友和相親活動,都有他們的參與。這些網絡紅娘與婚戀網站和實體婚介所廣告中的職業性紅娘完全不一樣。沒有想像中正襟危坐和侃侃而談,也很少看到他們使用專業術語,伊對紅娘全都是普通人。實際上,他們也是伊對App上的用戶。然而,正是這種接地氣的狀態才能讓紅娘與相親男女打成一片,彼此沒有距離感。
很多用戶喜歡圍觀伊對App上的視頻連麥。廣東話、東北話、四川話......全國各地的口音都有;坐著的,躺著的,唱著的,吃著的......各種各樣的姿態;柴米油鹽,家長裡短,插科打諢......聊得都是日常生活。滿眼望去,到處是一片人間煙火。所以,在伊對上看不到裝腔作勢,看不到故作深沉,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這種對用戶「原生態」的尊重和保護,恰恰是伊對App區別於絕大部分社交軟體的特點之一,也是平臺「底線真實」的一種保障,同時,這還是吸引下沉市場用戶的魅力所在。產品「煙火味」不是技術手段可以實現的,這是伊對創始團隊對人性和文化的洞察結果。「接地氣」恰恰是贏得市場和用戶的法寶。那些走了相反方向的社交產品,過分追求產品的精緻和高質量用戶,反而疏遠了用戶,遠離了市場。
戀愛社交產品的興起,伊對App的走紅,預示著戀愛社交行業的崛起和整個泛社交行業的走向。縱觀國內外商業歷史,每當市場上出現新技術、新模式,都將有新的平臺級企業從中成長爆發。如今伊對App已經走在戀愛社交的前列,未來或許推動整個泛社交和婚戀網站行業向前發展。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