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首例!川大華西醫院眉山醫院「拆彈專家」利用新技術成功解除...

2021-01-09 瀟湘名醫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宗銀 杜佩聰 文/圖)近日,川大華西醫院眉山醫院神經介入組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張昌偉教授通力合作,利用國內先進技術,成功完成眉山市首例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大型動脈瘤,成功解除顱內血管破裂危機,取得良好的療效。

該患者為一年老女性,因雙眼視力下降就診,磁共振提示顱內有動脈瘤的可能。經進一步檢查後確認,患者右側頸內動脈海綿竇段發現一枚大小約21×16MM,形同冬棗般的大型動脈瘤。神經介入醫生坦言,此病症屬罕見複雜型病例,如果不處理,顱內動脈瘤隨時可能發生「爆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為確保患者安全和治療效果,醫院特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權威專家張昌偉教授前來會診,經反覆論證後,決定採用目前國內逐步開展的「血流導向裝置——ipline支架」治療本病例為首選方案。因為pipline支架可提供足夠的橫向和縱向支撐力,能有效滿足手術預期效果。

該手術的複雜程度超出預料,因為主動脈弓形特殊,又受巨大動脈瘤影響,要尋找遠端血管的出口猶如大海撈針,張昌偉教授和醫院神經介入科醫生們並肩作戰,克服了一道道難關,三小時後,手術圓滿完成。 術後患者神志清醒,無神經功能障礙等併發症發生,恢復順利,4天後滿意出院。

據了解,川大華西醫院眉山醫院神經外科介入團隊,在近年來的不懈努力下,已能開展大部分出血性、缺血性腦血管病、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頸內動脈海綿竇瘻、硬腦膜動靜脈瘻、急性大動脈閉塞性腦梗死、顱內動脈及椎基底動脈狹窄等病症的治療,成功率高,獲得了不少患者和家屬好評。

【來源:四川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眉山醫院正式揭牌新院長上任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0日電 (記者 劉忠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眉山醫院幹部任命暨揭牌儀式1月10日在眉山市舉行,徐明清被任命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眉山醫院黨委書記、院長。
  • 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華西專家特需門診開診:周一到周六 常態化坐診
    (家庭與生活報記者 牟津雨)「讓眉山及周邊市民在家門口享受華西優質服務」絕不是一句口號。繼華西二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揭牌以後,4月23日,該院「華西專家特需診療區」正式開診,將進一步實現華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 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華西專家特需門診開診 首日院長坐鎮把脈
    診室內部環境。開診當天,以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院長劉瀚旻為代表共10名專家坐診。一大早,張女士就帶著女兒萍萍從丹稜縣趕來候診。「早就聽說華西的專家要來,我一直關注著消息,第一時間就預約了劉院長的號。」張女士說,萍萍生長發育緩慢,之前吃過健脾胃的藥但食慾還是很差。「我之前想帶她去華西看看,但沒掛到號。」如今,專家直接來眉山坐診,為張女士解決了難題。「掛號也方便,還不用跑遠路。」
  • 家門口就能掛華西專家號!今天,華西專家特需診療區在眉開診
    今(23日)天,四川大學華西二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華西專家特需診療區正式開診,華西二院和華西二院眉山婦女兒童醫院科研合作課題籤約成功。 開診儀式上,華西二院眉山婦女兒童醫院為華西二院首批來眉坐診專家頒發聘任證書,今後華西專家將常態化到眉山來開展婦科、產科(產前診斷)、兒科、兒童保健等診療、指導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圖片由華西醫院提供)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婦幼專家眉山坐診】6月19日華西婦科、產科專家號來啦,快來預約!
    微信掛號成功後,您將收到就診提醒,預約當天請按預約時段提前15分鐘至華西專家特需診療區導醫臺處排隊就診。特需門診專家因故停診或變更出診時間,我們會用微信、簡訊或電話的方式通知患者。(溫馨提示:在預約後一定要保持電話通暢或關注「眉山市婦幼保健院」、「眉山婦幼」微信公眾號的推送信息,不要屏蔽。)
  • 四川大學眉山校區項目正式落戶眉山岷東新區
    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江,市委書記慕新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十慶,市政協主席吳小可出席籤約儀式,市委副書記、天府新區眉山黨工委書記黃劍東主持籤約儀式。四川大學眉山校區項目是四川大學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在眉山市布局的新校區,根據協議,雙方將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滾動發展」的總體原則實施。
  • 川大華西醫院與義大利、西班牙醫療機構「雲交流」抗疫經驗
    劉歡 攝(抗擊新冠肺炎)川大華西醫院與義大利、西班牙醫療機構「雲交流」抗疫經驗中新網成都4月15日電 (王鵬)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共同主辦的中外新冠疫情管理交流活動14日晚在成都舉行。華西醫院醫療專家與義大利、西班牙醫療機構專家通過遠程視頻連線交流抗疫經驗。
  • 川大華西醫院骨科完成中國西南地區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周宗科教授團隊成功完成我國西南地區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這種新技術的應用將極大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在輾轉多家醫院,接受鎮痛藥物、各種理療和關節腔內注射藥物等治療後,效果均不理想,今年1月,她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尋求幫助。
  • 面對疫情 眉山心腦血管病醫院醫務人員奮戰在一線
    四川新聞網眉山1月30日訊(呂偉利)2019年歲末,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面對疫情,眉山心腦血管病醫院醫務人員英勇奮戰在一線。勇於承擔市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發熱門診定點醫院責任眉山心腦血管病醫院作為東坡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也是眉山市衛健委對外發布的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熱門診定點醫院。該院急診科負責收治成樂高速路口、長途汽車客運站、眉山東站、公交總站4個體溫監測點的發熱病人。
  • 華西口腔醫院嚴正聲明
    3月16日,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網上銷售的「華西牙膏」「華西兒童牙膏」「華西孕婦牙膏」等都不是由該院研製、出品,也沒有獲得醫院的授權或者技術支持。商家提供的授權證書3月17日,成都川大華西保健品有限公司在其官網發布《嚴正聲明》。
  • 5年了,第一家被華西醫院領辦的華西廣安醫院,現在怎麼樣了?
    (右一)指導骨科成功開展了川東北地區首例全脊柱內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華西醫院消化內科胡兵教授指導消化內科完成了3例食管早癌及2例胃間質瘤ESD治療△ 華西醫院心臟內科陳玉成教授(右二)指導心血管內科成功開展首例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華西醫院肝臟外科李波教授(右二)指導普外科完成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 華西醫院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髕骨假體植入
    4月13日,記者從華西醫院獲悉:繼2015年10月成功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保留膝關節脛骨幹金屬骨小梁假體重建術」後,華西醫院骨科屠重棋教授團隊再次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完成各種生物型假體的定製並臨床應用,包括:半腕關節金屬假體、半骨盆假體、距骨假體、跟骨假體、脛骨幹假體、全尺骨假體等治療腫瘤性骨缺損。
  • 眉山2019年熱點大匯總!竟然發生了這麼多大事!
    全省唯一入選「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好、閒置土地少且用地需求量較大的地方」 瓦屋山設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DAPTF中國工作組瓦屋山監測區」 瓦屋山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川大華西醫院《自然》新論文:226個胺基酸研發新冠疫苗
    澎湃新聞網消息,7月29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顯示,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團隊僅截取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226個胺基酸,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一種新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該疫苗除了能誘發免疫反應,還能為實驗動物提供保護,抵禦新冠病毒的攻擊。
  • 新起點、新發展——眉山市人民醫院組織召開科室講評會
    四川新聞網眉山1月18日訊(杜佩聰 許可 文/圖)為進一步提高醫療管理隊伍建設,推動醫療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1月15日,眉山市人民醫院組織召開科室講評會,回顧2019全年工作,總結經驗,以嶄新的面貌譜寫2020新篇章。
  • 共抗新冠!重慶北部寬仁醫院專家與華西、梅奧等國際重症大咖同臺論道
    11 月 20 日-27 日「華西-梅奧國際重症醫學大會 2020」在成都舉行,全國抗疫巾幗先鋒、重慶北部寬仁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熊建瓊教授受邀出席,與來自華西、梅奧、劍橋、華盛頓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重症醫學專家同臺論道。
  • 醫療同城化 讓90公裡外的綿竹病人與華西醫生「面對面」
    但隨著成德眉資(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同城化的加快推進,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曾經讓人無可奈何的「空間距離」,正在不斷消解——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綿竹市人民醫院,也在「越走越近」。建立起華西—綿竹醫聯體,綿竹市人民醫院揭牌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綿竹醫院,形式豐富的「遠程」服務,讓90公裡外的綿竹病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的華西醫療資源。
  • 治療這種罕見病 川大華西醫院開出西部首張處方
    12月14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陳玉成教授(上圖)為一名患者開出了一張出方,上面是一種叫氯苯唑酸軟膠囊的藥物。陳玉成教授說,近幾年,我國不同地區已有醫院陸續診斷出該疾病,但是,在對症治療上卻缺乏藥物。「這次創新藥物的上市及處方,改變了以往ATTR-CM無藥可醫的困境,為患者帶來延長生命的希望。」據了解,目前,ATTR-CM臨床診療面臨眾多嚴峻挑戰,國內僅有少數醫院具備診斷和治療能力。「因此提高診斷和治療技術,建立一套標準化診治流程迫在眉睫。」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CT檢查新冠肺炎病情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CT檢查新冠肺炎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