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很容易養成壞習慣,因為壞習慣能給我們很多回報,而且做起來很容易。我們很難養成好習慣,因為好習慣不會立即給我們回報,而且我們把好習慣變成了很難做到的事。合乎邏輯的做法是讓壞習慣做起來更難,讓好習慣做起來更容易。
2.要讓改變能夠持續,你只需要做到一件事:長期堅持。
3.習慣比理智更有力量。
又到周六,你自律而有節奏的生活還好嗎?
昨天跟人聊天,我提到:自由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但有時候給自己一點約束,反倒可以讓自己享受真正的自由。
聽起來像是悖論,對嗎?但我用親身經驗,證明了這一點。
微習慣就算是約束的一種形式喏。
永久瘦身可能嗎?
永久瘦身是可能的,但無法通過節食做到!
必須通過微小、持續的改變做到,這種改變要符合身體和大腦做出改變的規律。
如果一種行為「小到不可能失敗」,簡單到你在狀態最差的時候也能做到,那麼還有什麼能阻止你去做這件事呢?
沒有,也就是說,沒有什麼能阻止你改變行為,並變得更健康。
我以前很喜歡稱體重,但並不意味著我健康,反倒現在並不忌口,也不怎麼稱體重,但感覺整個人狀態很好,自認挺健康。
書裡提到了微習慣瘦身的8條重要法則,我挑出來其中三條我認為很重要的跟大家分享:
1.要當船長,不當水手
改變大腦必須先於改變身體進行,否則改變不會持久。
在實踐微習慣策略時,你得自己掌握主動權,你要成為領袖。
最傑出的領袖都有參謀,這本書就是你的參謀。你才是發號施令的人,過的是你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自降身份,成了水手,你就會聽從指揮,而不是去理解策略背後的道理。
船長和水手有一個最明顯的區別:船長根據需要做出改變,水手只會服從命令。船長一般更有雄心,更有可能完成超額任務。
你可以自由地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你也擁有了強大的策略,它可以幫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是一個會讓你終生受用的策略,因為你沒有放棄自由。你在讓人生變得更有力量,不是為了得到結果而聽從命令、自我剝奪。船長,掌好你的舵吧!
2.不節食
不要節食,也不要把節食稱為微習慣。
微習慣是微小、簡單的挑戰,不會讓你說:「對不起,我不能吃這個,我在瘦身,只能吃沙拉。」
節食行為強迫你去吃健康的食物,微習慣策略卻會以溫和的方式教會你去享受健康的食物。
身體習慣了某種飲食方式後,如果要強行改變,有95%的可能性會失敗(這是一些科學研究得出的節食失敗率)。
市場上充斥著節食瘦身書,亞馬遜的圖書分類中甚至也有「瘦身飲食類」,就像瘦身和節食戀愛了,而且快要結婚了,其他追求者都已經無法插足。
那麼他們的結合幸福嗎?
並不!瘦身和節食的婚姻是不幸的,因為整個節食的概念都是不正確的,就像有些怨偶一樣,這場婚姻不會有好結果:健康的婚戀關係會讓雙方變得更好。
在1944年的「明尼蘇達飢餓實驗」中,36名男性志願者在半飢餓狀態下生活了24周。對此,一個最重要的觀察結果就是,大多數志願者變得抑鬱,情緒低落。但至少他們的體重下降了,不是嗎?是的。可以想見,他們的體重先是下降了,然後又漲了回來。
我以前有嘗試過節食,但效果很差;現在我一般是飯桌上吃到最後的那個,但並不肥胖。
3.持續努力
有了理念,有了行動,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微習慣是微小卻有著巨大影響力的行為,能改變你的生活。
雖然微習慣的效果好到仿佛帶有魔力,但你不能說:「好吧,我做了一個伏地挺身,卻什麼用也沒有。」
說這句話的人對成功漠不關心,希望不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為了讓微習慣策略起作用,你還是需要努力,就像用其他策略一樣。
用微習慣策略要付出的全部努力比用大多數策略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少,但努力還是必要的。
人們長胖和變瘦的過程是一樣的:微小、不起眼的生活方式逐漸累積,最終導致巨大的改變。微習慣鼓勵你做出進步,無論進步大小。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所有的成功都來自微小的積累,微習慣就是讓你以自然的方式,通過積累,取得進步和成功。五色圖書,五彩人生,你的人生你說了算,周六自由隨心日快樂!
悅讀者:爰中
小一大書悅讀會,每天推薦一本五色圖書。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