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冰箱產業技術將走向何方?

2021-01-12 中國家電網

  綜合多方數據來看,2019年冰箱行業上遊原材料成本回落、產品價格下行、渠道下沉都為冰箱產業帶來新的增長動能,產業正進入新的周期。與此同時,中美貿易摩擦、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客觀因素依然存在,新生代消費群體對產品的需求也變得多樣化。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主流冰箱企業從未放慢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的腳步。

  那麼,中國冰箱產業技術未來5年將走向何方?從《中國家用電冰箱產業技術路線圖(2019年版)》(以下簡稱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中,我們可以一窺究竟。

  根據產業進步及時修訂技術路線圖

  在經歷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工程等政策時期的高速增長,以及政策退出後的橫盤調整,冰箱行業如今步入平穩發展期。在新時期,「產業升級」「產品結構調整」「技術創新」正成為企業拓展市場、推動增長的利器。5G、工業互聯、人工智慧、圖像識別、保鮮手段、外觀設計以及核心零配件等創新技術正不斷湧現。按照技術路線圖「滾動修訂,5年一大修」的原則,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在2019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上發布了修訂後的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根據產業技術及時修訂路線圖保證其先進性,既為家電「十四五」規劃做準備,也為冰箱產業下一個5年提出技術方向。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得到美的集團、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山東)冰箱有限公司、合肥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以及博西家電、長虹美菱、惠而浦、澳柯瑪、加西貝拉、黃石東貝等主流企業的支持。

  《電器》記者了解到,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從社會和市場需求出發,以節能環保、健康保鮮、消費升級為核心,提出了未來5年中國冰箱產業技術發展方向和具體指標,而且對未來十年要達到的技術指標、目標提出了建議。值得一提的是,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對產業技術發展目標和指標體系進行了重新評估和調整,對技術瓶頸和研發路線進行了全新的分析和構建,並對智能化和先進位造兩部分進行了補充和加強。其中,社會和市場需求、產業目標和技術瓶頸備受業內關注。

  提高能效,強調節能環保

  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專家組組長張奎表示,未來5~10年,國內市場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將發生重大改變,中國家電工業由高速增長進入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冰箱產業更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他說:「一方面,冰箱產業將面臨越來越嚴格的能源效率、化學品減排、資源可持續以及有害物質控制等技術法規和標準要求;另一方面,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消費的重要性顯著提升,也給冰箱產業帶來新的機遇。」

  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針對節能明確提出,要實現冰箱節能和基本功能的綜合平衡。到2025年,冰箱能效水平較2019年提高25%,2030年較2025年提高25%。此外,到2025年,冰箱變頻壓縮機COP值較2019年提高5%、使用佔比達到50%,R290壓縮機COP值較2019年提升15%;到2030年,變頻壓縮機COP值較2025年再提高5%、使用佔比達到60%,R290壓縮機COP值較2025年再提升10%。

  提高產品能效已經成為全球性的話題。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萬春暉表示,各國和地區都在通過技術法規、市場監管、激勵政策等手段改進能源利用效率。2019年,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制定的《綠色高效製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綠色方案》)提出,到2030年,主要製冷產品能效準入水平再提高超過15%。《綠色方案》中特別提到強化能效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產品能效虛標、認證檢測作假、虛假宣傳等行為,加大製冷產品的抽查力度。冰箱在歐盟市場同樣面臨更為嚴格的能效要求,博西華電器(江蘇)有限公司製冷系統部經理朱衛忠曾在2019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現場解讀了歐盟新能效標準和標識。他指出,歐盟新能效標識於2019年12月5日正式發布,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新能效指標相比現行的能效體系將有很大的提升,同時測試方法改為按照EN 62552標準測試。絕大多數情況下,現有的A+++產品只能達到新能效標準等級D,預計到2030年,將有20%的產品達到等級A。

  此外,冰箱行業淘汰ODS物質,削減強效溫室氣體也是全球性的環境要求。中國是保護臭氧層物質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保護環境、履行公約是社會和時代的要求,也是冰箱產業的責任。因此,中國冰箱行業先後進行了CFCs淘汰、HCFCs淘汰和HFCs削減等方面的工作,並積極開發尋找新的製冷劑。「除了這些,實現基於資源效率的可持續發展和加強有害物質的控制都是社會和市場需求分析中的重點」。萬春暉說。

  落實到具體細則上,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明確表明,到2025年,停止使用HFC-245fa;在有害物控制方面符合RoHS法規要求;在回收利用方面,要實施綠色設計,3R指標符合國家可再生利用率要求;倡導使用環保無滷阻燃材料;從「生產、使用、廢棄」的傳統模式轉向「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循環型模式;開發經濟、高效、無汙染的回收利用模式,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智能化與先進位造為產業指明升級方向

  在對主流冰箱企業的採訪中,《電器》記者發現,除了應對新能效、環保以及安全方面的新要求。在用戶需求端,企業普遍認為,在滿足消費者基本保鮮需求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完善對消費者智能化需求的洞察。

  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在產業分析目標中明確指出,2025年,更多高速、高精度、高效的智能識別、智能傳感、通訊傳輸、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應用,可以實現智能冰箱對用戶生活數據的收集、推理等,進而為用戶提供有效的家庭食品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務。到2030年,智能冰箱將成為家庭食品管理和健康管理的中心。實際上,海爾、美的、海信、惠而浦、長虹美菱等企業已經在智能冰箱上進行布局。

  以海爾智能冰箱為例,不僅可以實現線上購買食材,送貨上門,還能查詢食材的產地、檢疫等信息,讓消費者買得更放心。如果用戶購買了海鮮不會存放,冰箱會主動推薦用戶放到冷凍抽屜,並自動調整溫度到最適宜海鮮存儲的溫度。智慧冰箱還可以根據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主動推薦營養菜譜等。

  在先進位造方面,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指明,要推動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生產,到2025年關鍵模塊的生產、組裝、配送、檢測等工序實現高效自動化並向數位化轉型,人均效率比2019年提升20%,平臺化和模塊化提升20%,零部件種類下降30%,訂單響應速度提升20%,不良品率降低20%。到2030年,人均效率、平臺化和模塊化以及訂單響應速度在2025年的基礎上再提升20%,零部件種類、不良品率降低20%。

  因此,很多冰箱企業已經著手升級智能工廠。以海爾瀋陽冰箱工廠為例,冰箱生產線被分為門體模組、箱體模組、成品包裝等五大部分,全廠自動化達到65%。生產環節採用行業首條門體智能配送線,依託18條線體,可滿足超過500個型號產品零差錯的定製生產,每10秒就有一臺冰箱下線。除了生產線的智能化,產品精細化水平也遠高於同行業,生產環節不僅實現內膽排水孔、工藝孔等一次性衝切成型,而且切邊精度從1mm提升到0.1mm,顛覆傳統工廠靠人工生產的模式。另外,美的、海信等企業在冰箱先進位造領域的布局同樣可圈可點。

  解決痛點提高產品品質

  要想滿足社會、市場以及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冰箱行業需要解決的技術並不少。從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來看,各企業代表總結出目前存在的技術瓶頸。《電器》記者總結髮現,目前冰箱的技術瓶頸主要包括大容量多門冰箱能耗、噪聲以及品質,系統仿真,食物自動識別,新興高效熱換熱器以及新型保溫材料等核心技術問題。

  以噪聲為例,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顯示,未來冰箱行業將開展冰箱和關鍵零部件的噪聲品質研究與標準制定,並且已經對不同社會容積的風冷式冰箱和直冷式冰箱提出噪聲限定值的要求。

  品質的升級離不開產品結構調整,《電器》記者從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了解到,2019〜2025年是智能冰箱的穩定增長期,2025〜2030年智能冰箱將進入普及期。在這個階段,要推動實現冰箱與櫥櫃的嵌裝一體化,建立嵌入式冰箱的常用尺寸和安裝配置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冰箱技術路線圖也非常注重質量,並明確提出提高產品和核心零部件的可靠性與壽命,整機設計壽命要大於10年,確保產品使用期內的安全性,到2025年產品質量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相關焦點

  • 教育新基建拉開序幕,教育產業未來十年走向何方?
    而疫情的影響短時間內依然會延續,它促使人們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地去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在變化中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教育行業也不例外。2020年的教育行業經歷了「停課不停學」,從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到培訓機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從老師、學生到教務管理者,每一位教育行業的參與者在短時間內被推上了數位化的快車道,今年的兩會上,「教育新基建」亦成為熱詞。
  • 金屬3D列印未來走向何方?
    原標題:金屬3D列印未來走向何方?3D列印技術在現代製造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將數位化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根據任意零件三維模型成形複雜形狀的零件,無需專用模具。
  • 文林墨客:2020年,世界將走向何方?
    【本文為作者文林墨客向察網的獨家投稿】2019年轉瞬即逝,2020年如期而至。過去的一年,世界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艱難地走到了終點。新的一年,世界將走向何方?人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紛紛預測、窺探、分析、研判。
  • 在全球的影響力日益下降,歐洲文明未來將走向何方?
    麥克倫南的《歐洲:歐洲文明如何塑造現代世界》從文明的視角來理解,將歐洲視為一個有著共同理念和價值觀的文明共同體,形成了具有內在統一性的文明特性。歐洲先進的科學技術傳播到世界各地,為全世界人民帶來福祉,其中,更高效的農耕方法為迅速增加的人口提供了食物,有效防止了饑荒的發生;交通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人、產品和資本更快速地交換和流動;現代醫學治癒了許多疾病,人類的平均壽命普遍提高……總之,在麥克倫南看來,從政治、經濟、社會到科學等方面,歐洲都在自己的空間中造就了同質性的文明。
  • 熱議李霄鵬下課:噴子球迷的勝利 魯能未來走向何方?
    10月5日,山東魯能官方宣布,球隊主帥李霄鵬因身體原因,不再擔任主教練。改任魯能俱樂部副總經理、技術總監。在鐵桿魯蜜看來,李霄鵬執教山東魯能2年半,做到了盡職盡責。執教首個賽季,李霄鵬帶領魯能拿到了聯賽第3名的成績,時隔2個賽季重返亞冠賽場。上賽季,魯能拿到了聯賽第5名的成績,但連續2個賽季闖入足協杯決賽,只可惜未能奪冠。
  • 升學教育:AI技術賦能下的在線教育未來將走向何方?
    眾所周知,在線教育的發展離不開AI技術。近年來,得益於網際網路和AI技術的發展,中國的在線教育得以快速成長。受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在線教育崛起的更為迅速,在「停課不停學」政策的推動下,受眾在線學習的需求量暴增。
  • 醫療3D列印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何方
    打開APP 醫療3D列印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何方 311供應鏈研究院 發表於 2020-03-17 08:59:40 可以說,我國在醫療行業對於3D列印技術應用的探索起源已久,並伴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走向深入。 近年來,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和精準化、個性化醫療需求的增長,3D列印技術在醫療行業應用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都得到了顯著發展。在應用的廣度方面,從最初的醫療模型快速製造,逐漸發展到3D列印直接製造助聽器外殼、植入物、複雜手術器械和3D列印藥品。
  • 《天賜的聲音》未官宣新嘉賓、播出成疑,節目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我們先看另一檔音樂綜藝《歌手當打之年》,面對突發狀況,啟動了雲錄製,通過視頻連線,把身處不同地域的競演歌手連接到「雲」舞臺之上。從2月上旬錄製到上周五播出,整個周期運作節奏控制得非常緊湊又井然有序。因此即使節目不可能以往常一樣的形式播出,但云錄製總體的效果依然不錯,節目話題熱度不減。更重要的是,不管以怎樣的形式來呈現,《歌手當打之年》的節目進度沒有受到影響。
  • 未來網紅潮將走向何方?
    那麼A股網紅潮將走向何方?網紅經濟能走多遠? 快訊1:上周網紅經濟板塊股市高開,多家企業漲幅超6%。財聯社6月12日訊,網紅經濟高開,廣博股份、美盛文化、長城影視等個股漲停,麥達數字、中昌數據、御家匯漲逾6%。
  • 年輕氣盛的馬克龍不幸確診,法國未來將走向何方?
    圖為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了討好美國,在本國與疫情愈演愈烈之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卻多次搞事,還聲稱要與美國聯合軍演,而最近馬克龍剛叫囂與美日亞太軍演,下一秒悲劇就出現了,原來年輕氣盛的馬克龍不幸被確診,只能戴上口罩被隔離,法國的未來將走向何方呢
  • 再爆內訌,中芯國際將走向何方?
    再爆內訌,中芯國際將走向何方? 梁孟松帶領2000多名研發人員,幫助中芯國際在3年裡跨越了5代晶片技術,這樣的貢獻,在如今國內急需晶片突破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珍貴。 而蔣尚義是資歷比梁孟松更深的半導體業界元老。 現年74歲的蔣尚義,在半導體行業具有超過45年的經驗,是當之無愧的技術老將。曾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主修電子工程。
  • 「大智若鮮」的冰箱產業,遭遇天花板後再迎十字路口
    背後則是在智能化轉型經過5年多的布局和探索後,很多企業遲遲未能找到突破口,不得不回歸保鮮技術的功能賣點打造,拉近與用戶的距離,也為高售價產品找到支點。  一枝獨秀格局持續,二線陣營爭奪雙雄席位激烈,則是最近幾年產業格局的真實寫照。
  • 疫情與脫歐雙重影響下,英國經濟將走向何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與脫歐雙重影響下,英國經濟將走向何方?作者:劉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新年伊始,經歷了近一年的過渡期後,英國正式脫歐。截至目前英國確診病例超過269萬,是歐洲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近一周每天新增病例5萬多例。疫情疊加英國脫歐將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英國脫歐談判可謂步步是坎。2020年3月,歐盟一方的首席談判代表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2020年4月英國首相詹森因感染新冠病毒隔離,脫歐談判被迫暫停。經歷兩次選舉、考驗三任首相、歷時四年多漫長的英國脫歐協議談判,英國終於正式離開歐盟。
  • GRAM冰箱的3大核心技術,歐洲冰箱的先行者
    2020年中國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人們的消費水平在提升,對於家居裝修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家電選購時同樣會根據自己家居裝修的風格選擇,品質好、顏值高、功能齊全的的產品肯定是未來是市場最具競爭力的。2019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歐洲品牌GRAM,分別建立線上官方旗艦店,線下客戶體驗中心。
  • 我跟自己定了一個約定,堅持寫作5年,看未來自己能走向何方?
    我想說的是,我們大部分人找的工作,都是通過十幾年辛辛苦苦的學習,畢業之後才得來的,並且剛開始工資還都不高,怎麼就沒人吐槽還要不要堅持下去?寫作也一樣,也需要長期不懈的付出與堅持,只是我們選擇這條路,肯定是想在現有的生活基礎上再得以改善,於是太過於將希望寄托在寫作上,結果必將讓人大失所望。
  • 火箭隊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先是經過一系列操作,用52號籤選中了前狀元肯揚馬丁的兒子肯揚馬丁二世,該球員出生於2001年,身高2米左右,球衣4號,雖說去年場均20分,但沒有任何參考意義,典型的非及戰力,開賽會是毒蛇隊的主力。之後又籤下阿肯色大學落選秀梅森•瓊斯,該球員1998年,1.96米身高,球衣15號,場均20+,新賽季能幫到球隊多少,筆者認為一般,但也不排除又一個納恩。
  • 台州光伏產業如履薄冰 敢問路在何方
    台州光伏產業如履薄冰 敢問路在何方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是一種利用太陽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具有清潔、可再生等優點。近年來,隨著國家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光伏產業也被納入了戰略性新興產業。
  •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艾爾迪亞人的未來究竟走向何方
    這就明白了,馬萊人的復仇,說艾爾迪亞人是惡魔的後裔,要將惡魔斬盡殺絕就是幌子。這就是一種對艾爾迪亞人的洗腦,也是對一般馬萊國平民的洗腦。實際上是馬萊為了更好地控制巨人之力擺出的一套說辭。3.利用巨人之力對外擴張從漫畫中的時代背景推測馬萊已經開始進行工業革命。
  • 中國男籃,未來路在何方?
    2019年男籃世界盃就這樣結束了,對於中國男籃來說,又是一屆失敗的世界盃。中國男籃,未來路在何方?還記得曾經的中國男籃,內線坐擁王治郅、姚明等世界頂級內線,外線又擁有陳江華、孫悅這樣的好手,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可自從姚明退役之後,中國男籃便開始走下坡路,儘管之後也重奪亞洲杯冠軍,可始終無法走向世界
  • 濟南將布局商業產業集群,未來3-5年形成衛星全產業鏈
    次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出臺,明確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商業航天,2015年因此被稱作中國商業航天元年。衛星物聯網產業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根據麥肯錫報告,預計到2025年,全球衛星物聯網產業將創造5600-8500億美元的價值,從而有力帶動物聯網、深海科技產業和航天科技產業等「陸海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