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脫歐雙重影響下,英國經濟將走向何方?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疫情與脫歐雙重影響下,英國經濟將走向何方?

作者:劉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

新年伊始,經歷了近一年的過渡期後,英國正式脫歐。而此前不久,一種傳播能力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在英國被發現,導致倫敦等地封城,多國也暫停與英國之間的通航。截至目前英國確診病例超過269萬,是歐洲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近一周每天新增病例5萬多例。疫情疊加英國脫歐將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

英國脫歐談判可謂步步是坎。2020年3月,歐盟一方的首席談判代表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2020年4月英國首相詹森因感染新冠病毒隔離,脫歐談判被迫暫停。經歷兩次選舉、考驗三任首相、歷時四年多漫長的英國脫歐協議談判,英國終於正式離開歐盟。其實近代以來,英國始終奉行「光榮獨立」的政策,即使在加入歐盟後其與歐洲也是若即若離,沒有真正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當中來。

而正式脫歐之後,英國獲得了三大好處。一是獨立的外貿政策,可以自由與歐盟之外的國家籤署自由貿易協定,制定獨立的產業政策;二是減輕了負擔,不再負擔每年的歐盟經費,也減少了接收難民的任務;三是增強獨立性,有助於構建「全球化英國」。

然而,脫歐給英國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各種不利。政治上,英國失去了歐盟的支持,要獨立在全球獲得規則制定權和話語權。此外,英國內部的爭議也一直不斷。英國有近一半人希望留歐,這突出體現在蘇格蘭,其首席大臣表示要歐盟留綠燈,「蘇格蘭很快回來」,這給了一直期待獨立的蘇格蘭一個很好的藉口。而北愛爾蘭也在加速與英國的分離和與歐盟的合作。離開歐盟的英國,可能還無力顧及「全球化英國」的打造,而首先需要加強整合英國內部。

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約佔英國進出口貿易的一半。儘管英國與歐盟達成了貿易協定,但是雙方之間的貨物與服務貿易往來增加了各種屏障,不再如往常一樣貨物、服務、人員、資本等都可以暢通無阻。

英國從2016年開啟脫歐進程之後,經濟增速放緩。2020年,屋漏偏逢連陰雨,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二季度英國GDP下滑超過20%,本就游離在歐洲大陸之外的島國英國,內部分裂加劇,又失去了與歐盟的抱團取暖,經濟處於通縮狀態。

此外,英國金融業也將受到巨大影響。脫歐之後,英國對全球投資的吸引力或將有所下降。作為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發達的國家,英國對FDI的依賴極大,2017年英國FDI存量佔GDP的比例接近60%,遠高於法德30%左右的規模,而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之後,2017年英國FDI驟降了92.3%。

作為英國核心競爭力的金融業正在面臨嚴峻挑戰。英國經濟萎縮帶來了金融業的衰退,伴隨著脫歐的推進,英國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削弱,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紛紛離開倫敦,前往包括德國法蘭克福及法國巴黎在內的歐洲大陸城市。

當前,原本英法德「三足鼎立」的歐盟失去了一角,世界格局也在變化。離開歐盟的英國也試圖重振「全球化英國」,這就需要其重新審視自己,並構築與中國、歐洲各國的全新經貿關係,例如通過開啟相關專家正討論的中英投資協定、中英自貿協定,並與中國達成協議,在英國建設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等,吸引中國企業赴英國投資,甚至成為復甦英國經濟、重建「全球化英國」的引擎之一。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無論如何,英國短期內都不可能再回歸歐盟,但抗疫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而經濟全球化既不會因為英國脫歐而裹足不前,更不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舉手投降。在2021年,聯合抗疫、加強經貿合作、加速恢復經濟將是當務之急,這要求英國必須加強與各國的合作,構建全新的經貿合作關係與金融紐帶。未來的「全球化英國」會如何發展,仍待我們進一步觀察。

作者:劉英

相關焦點

  • 疫情&脫歐,英國經濟怎堪如此雙擊
    原標題:疫情&脫歐,英國經濟怎堪如此雙擊   ■ 孫曉玲 楊海若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日前向議會作支出審查報告時說,今年英國經濟或將萎縮11.3%,這將是1709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 外媒:脫歐和疫情讓英國經濟陷困境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了題為《不管能否協議脫歐,英國經濟已經遭殃了》的報導稱,2021年1月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將結束,無論英國和歐盟能否達成貿易協議,英國經濟都已無法避免地受到了衝擊。
  • 【財經分析】英國經濟遭受疫情脫歐雙重打擊
    新華財經倫敦11月26日電(記者孫曉玲 楊海若)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25日向議會作支出審查報告時說,今年英國經濟預計萎縮11.3%,這將是300多年以來英國經濟的最大降幅。為應對新冠疫情,今年英國政府支出已達到2800億英鎊,預計明年還將支出550億英鎊。同時,今年政府借貸預計將達3940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9%。
  • 英國脫歐:原因、影響及走向
    英國公投脫歐是一系列歷史和現實複雜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既有英國在歐盟發展問題上根深蒂固的「例外主義」歐洲觀,也有歐盟在一系列危機背景下民主合法性危機加劇、功能合法性缺失的推動作用。公投之後,英國內政、英歐關係以及歐盟未來如何發展,充滿不確定性。無論事態走向最終如何,這場公投都註定會成為歐洲一體化和國際政治歷史上的轉折性事件,其影響將遠超過英國和歐盟自身,對國際格局轉型產生作用。
  • ...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的風險加劇了因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
    【經合組織預測英國將成為所有發達經濟體中面臨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的國家之一】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2月1日發布的最新預測顯示,受新冠疫情以及脫歐雙重影響,英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將萎縮11.2%,到明年年底仍將比疫情前的水平低6%以上。除了阿根廷、葡萄牙和以色列,英國預計成為所有發達經濟體中面臨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的國家之一。
  • 英國脫歐「交卷」在即,愛爾蘭忙吸引中國投資
    按照英國首相詹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2月初的商定,英歐關係未來走向何方將在12月13日得出結果。很多歐盟成員都在密切關注這場關係英國與歐盟未來命運的談判,尤其是與英國接壤,雙邊關係剪不斷理還亂的愛爾蘭。近日,愛爾蘭投資發展局(IDA)中國區總監張哲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愛爾蘭各界都不希望英國脫歐。
  • 外媒:脫歐和疫情讓英國經濟陷困境 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了題為《不管能否協議脫歐,英國經濟已經遭殃了》的報導稱,2021年1月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將結束,無論英國和歐盟能否達成貿易協議,英國經濟都已無法避免地受到了衝擊。英國經濟已受到新冠疫情的沉重打擊,今年三季度英國與西班牙一道成為經濟反彈最弱的國家。
  • 英國脫歐大限將至,哪些行業的日子要難過了?
    但如果雙方未達成協議,英歐貿易將從2021年起回到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等安排。 距離12月31日過渡期結束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了,英國還在與相關歐洲國家進行棘手的脫歐後有關利益和協議的談判。根據報導,歐盟和英國都不願意退讓,英國甚至強硬表態稱如果歐盟不從根本上改變立場,沒有談的必要。
  • 英歐貿易談判進展艱難脫歐「後遺症」持續困擾英國經濟
    受脫歐不確定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影響,今年英國經濟表現慘澹。12月1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0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滑11.2%,預計成為今年全球GDP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報告稱,到2021年年底,英國的經濟規模將比新冠肺炎疫情前縮減6%以上。
  • 回眸2020之四 英國「脫歐」劇情了猶未了
    期間,英國歷經三位首相與兩次大選,「脫歐」期限三次推遲。在詹森的帶領下,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於2020年1月31日正式從政治地位上「脫歐」。2020年12月24日,英歐之間在距離「脫歐」過渡期結束僅剩一周的最後關頭達成未來關係協議。 英歐之間這場受到全球矚目的「離婚」連續劇起因為何?是什麼讓「脫歐」一拖再拖?真正離開歐盟後的英國又會走向何方?
  • 硬「脫歐」英國將帶著一身「後遺症」上路
    無論英國「脫歐」大戲以什麼方式收場,「脫歐」進程本身和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深刻影響了英國政治的走向。   此外,英國國防部12月12日宣布,4艘海軍巡邏船已經待命,一旦英國與歐洲聯盟沒有就未來關係達成協議,將在31日「脫歐」過渡期結束後第一天起在英國海域護漁。英國和歐盟先前都表示,漁業是談判難點之一,雙方都對達成協議表達悲觀態度。
  • 受疫情影響,英國GDP倒退18年,或有可能退出發達國家行列
    由於5月和6月的世界多數國家仍處於停滯狀態,英國經濟預計還將持續下降,世界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警告稱,英國正走向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將成為今年受災最嚴重的發達經濟體。
  • 英國抗疫、脫歐與救經濟「三座大山」如何破解?
    疫情對民生經濟的影響並不小,英國還面臨1月1日脫歐的震蕩。脫歐談判反反覆覆,離正式脫歐期限還不到兩周都未有結果。英國和歐盟公開了各自無協議脫歐後的應急計劃。大型商超的老闆已經公開提醒市民囤貨,媒體在為老百姓盤點哪些物品會緊缺哪些會漲價。市場對脫歐談判的期待從15日歐盟主席宣稱「雙方面前有一條達成協議的路」後英鎊兌美元就漲至近兩年的新高就可見一斑。
  • 無論終局如何 英國都將帶著一身「脫歐後遺症」上路
    但就在次日(8日),歐委會副主席馬羅什·謝夫喬維奇與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麥可·戈夫以歐盟-英國聯合委員會聯合主席的名義發表聲明表示,雙方就履行英國「脫歐」協議已達成「原則一致」,涉及議題包括邊境管控、動植物及衍生品出入境檢查、出口報關、藥品和冷凍肉製品貿易等,並明確了「脫歐」協議框架下國家補貼的適用範圍。
  • 脫歐+疫情雙重壓力,英國經濟二次衰退風險升溫,英鎊或面臨2008年...
    疫情肆虐導致貿易受阻 英國面臨食品危機威脅  在英國脫歐貿易談判最後期限臨近之際,新冠病毒變異又給英國經濟帶來新的一擊,使該國瀕臨二次衰退邊緣。感染人數激增不僅給2020年尾抹上了一層黯淡色彩,還可能影響到2021年前景。  聖誕節來臨之際,由於英國疫情肆虐,歐洲國家實施了貿易和旅行限制,導致英國面臨食品危機的威脅,並引發民眾的恐慌性搶購。
  • 英國「脫歐」大結局
    後「脫歐」時代在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後的1640多天之後,英國與歐盟似乎終於能好好地說一聲再見,道一聲珍重了。據了解,英國於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隨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雙方於3月啟動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係談判,期待在過渡期內達成協議。若未達成協議,雙方貿易自2021年起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等安排。
  • 疏遠中國,英國將走向何方?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英國將走進一條「死...
    眾所周知,英國經濟正處於長期衰退中,此刻是我們自工業革命以來經濟史上最糟糕的一刻,民眾的生活水平和2007年沒有差別。同時對歐洲和中國說「不」,無疑會讓英國的境遇更加棘手。儘管為了彌補這些,美國可能會和英國達成某種自貿協定,但英美經濟貿易關係對英國經濟來說幾乎微不足道,英美關係不能替代英中關係。英國將走向何方?我認為我的國家需要對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有一個更廣闊的視角。
  • 評論丨英國抗疫、脫歐與救經濟「三座大山」如何破解?
    疫情對民生經濟的影響並不小,英國還面臨1月1日脫歐的震蕩。脫歐談判反反覆覆,離正式脫歐期限還不到兩周都未有結果。英國和歐盟公開了各自無協議脫歐後的應急計劃。大型商超的老闆已經公開提醒市民囤貨,媒體在為老百姓盤點哪些物品會緊缺哪些會漲價。市場對脫歐談判的期待從15日歐盟主席宣稱「雙方面前有一條達成協議的路」後英鎊兌美元就漲至近兩年的新高就可見一斑。
  • 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英國將是無協議脫歐最大的輸家
    據今日俄羅斯(RT)14日報導,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在該國資訊電視臺上發表講話時,使用了已故的約翰·勒卡雷(John leCarré,英國間諜小說作家)創作的一句話,稱英國脫離歐盟是「政治,經濟和歷史上的愚蠢」 ,並稱「英國脫歐是瘋狂的」
  • 疫情關頭大漲軍費 英國謀求「脫歐」後全球影響力
    新華社倫敦11月19日電 (國際觀察)疫情關頭大漲軍費 英國謀求「脫歐」後全球影響力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楊海若  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儘管面臨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財政困難,英國政府依然計劃在未來4年內對國防部追加總共165億英鎊(約合218億美元)的軍費投入,主要用於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