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說話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說話者」,因為人和人之間需要溝通,而當下社會最便捷的溝通方式就是互相說話、交流,那麼誰又是最會說話的「說話者」呢?主持人應該是很多人心中的答案。
主持人大賽的播出讓觀眾對主持人這一身份有了全新的認識,她們可以通過一張簡單的圖片、一段陌生的音頻就能夠不斷發散思維,精煉的語言、有深度的思想,通過每一個人的表達讓屏幕前的觀眾嘆為觀止。
王嘉寧是本屆主持人大賽的選手,同時也是留在舞臺上最後一刻的選手,儘管在冠軍爭奪戰惜敗鄒韻,王嘉寧的實力觀眾已經有目共睹,而其所在的用人單位自然也會在比賽結束後給予她更多的工作機會。
優秀主持人自然是一位優秀的「說話者」、「表達者」,那麼普通人又該如何去靠近這樣的角色來讓自己生活中的形象更加突出呢?所謂站在巨人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我們不妨站在王嘉寧的視角上重新審視這一問題。
「通過主持人大賽,我更加有信心了,我可以講好身邊的故事,用話筒傳遞老百姓的心聲,我是王嘉寧,我是一個主持人,我會是一個優秀的主持人。」
這是王嘉寧在主持人大賽總決賽上最後一段發言,她的表達並未能幫助其贏得最終的冠軍,卻向觀眾展現了一個「說話者」最應該具備的潛質,那就是真誠。
王嘉寧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在表達著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望以及想法,而這種真實所反饋給傾聽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段話具有可信度,說出這段話的人是個真誠的人。
離開主持人大賽舞臺之後,王嘉寧踐行著自己在比賽中的一言一行,她努力扮演好自己主持人的角色,同時也在通過話筒傳遞著更多能量。
主持人大賽所帶給王嘉寧的進步遠遠不止於此。
「去年的主持人大賽讓大家開始陸續思考,現如今我們需要什麼類型的主持人」,新媒體的發展讓主持人這一職業的定位顯得模糊。對於王嘉寧來說,她心中的主持人定位就是節目組所給出的標準,也就是「四力型主持人」: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所謂「四力型主持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個人在生活中的狀態,正如王嘉寧所說,「最重要的是要把腳踩在地上,一步步走出自己的體會。」
對於新聞媒體從業者來說,新聞時時發生,但是機會稍縱即逝,主持人應該如何在第一時間抓住新聞熱點,又該如何以最完美的方式向觀眾傳輸自己的觀點,這就需要展現其「表達的能力「。
「討巧」是王嘉寧日積月累的經驗,「巧」用現場道具、「巧」秒調度空間、「巧」舌還原場景,語速適中、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提煉總結。
這是王嘉寧作為一名主持人的經驗所在,也是她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小竅門。
主持人大賽舞臺上王嘉寧的表現讓觀眾羨慕,應該如何練習才能夠練就和選手一般的說話技巧呢?在眾目睽睽之下,又該如何深刻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呢?
相信不少人生活中存在內心「洶湧澎湃」,然而話到口中卻變得「風平浪靜」,或許是緊張、或許是能力不足,讓語言表達成為生活中的一個負擔,尤其是面對大多數人的情況時,磕磕巴巴、邏輯混亂,都會影響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
試問誰不想擁有主持人一般的口才呢?誰不想在說話的時候身旁人能夠投來羨慕的眼光呢?
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人來講,沒有系統的普通話練習、沒有頻繁的主持任務,想要鍛鍊自己「脫稿講話」的能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困難並非代表不可能,為了解決普通人在生活中語言表達能力上的不足,有專業傳媒領域的工作者進行了書籍《脫稿講話》的製作,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本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其說話上遇到的問題。
或許讀完這本書並不能幫助你成為一名主持人,卻能夠幫助你在生活中的講話贏得別人的掌聲。
主持人大賽的播出不免讓觀眾產生危機感,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更加努力,而想要過上自己渴望的生活,努力去充實、提升自己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購買書籍只需要有限的財富,得到的卻是無限的價值,願每個人都能在書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文/希希
校對/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