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小鎮青年,大家想到什麼?
是不是身著美特斯邦威,腳踩安踏,手握OPPO和vivo,刷著快手傻笑,然後冷不丁的發個信息讓你幫他第一條朋友圈點讚的一群人。
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
不不不,其實是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最先讓「小鎮青年」這個詞進入大家視野的,應該是羅振宇在2017年的跨年演講中提到小鎮青年值得關注。
當時跟著一起熱門的話題還有「逃離北上廣」。
所以小鎮青年並一定是用出身來區別,而是一個人對生活方式的改變。
他們大多生活節奏慢、無房貸無車貸,工作壓力小,休閒時間多。
但是他們同樣積極熱衷新鮮事物,並且會以大城市的生活為導向。
那在這樣的消費需求下,生活的城市硬體跟不上怎麼辦?
這些過剩的消費力就會湧入網際網路,然後就形成了一個新興市場——下沉市場。
其實不能說小鎮青年和下沉市場是誰成就了誰,而是自然演變而生,相互依存。
如今的下沉市場還在不斷下沉和多維度擴張,不僅有小鎮還有鄉村,不僅有青年,還有退休的中老年,他們是新興的網際網路的重度用戶,而且忠誠度很高。
據統計現在的下沉市場規模佔總人口的70%,農村市場又佔下沉市場比例的56%以上。資本家再次感覺到對某個市場規模的預估永遠都是盲人摸象。
現在,一線城市的流量紅利在逐漸殆盡。
數據顯示在三線以下城市,BAT 和頭條系的產品的滲透率一直沒有超過 20%。
那這80%都是誰在盤踞的呢?
這也就不得不提到下沉市場三巨頭——拼多多、快手、趣頭條
電商購物拼多多
在網購電商領域最先套牢下沉市場的就是拼多多,他集合了所有小鎮青年的消費特徵:
從眾、小金額嘗鮮、比價、團購、領優惠券,老人孩子用品等。
熟人模式帶來的瘋狂的社交裂變使得拼多多成為中國增長最快的電商平臺。
視頻直播快手
快手佔據了短視頻和直播市場。
快手一開始的定位就很準確,「記錄普通人的生活」,定位三四線城市用戶。
大家常說「南抖音北快手」,快手出現沒多久就和抖音勢均力敵。如今快手註冊用戶已達 7 億,近一半的國人都在使用。
新聞資訊趣頭條
新聞資訊、門戶視頻,趣頭條佔領了三四線城市用戶市場。
「大家一起賺」,前期以現金補貼和「網賺+收徒」的模式的形式,快速獲取流量。
趣頭條與今日頭條在產品形態上近似,但和今日頭條用戶重合度不到 30%,與拼多多重合度卻有 60%。
趣頭條只用了一年半,就成長為了一家估值 18 億美元的公司。
三個產品在不同的領域用各自的玩法打出了一片天。
下沉市場的紅利期仍在繼續,正因為有這樣一個龐大的且消費力快速上升的客群,使得這個市場的底線也在不斷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