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農村電商鏈 串起三名小鎮青年

2020-12-17 新華網重慶頻道

十月二十九日,秀山縣電商雲倉,工作人員正在包裹分揀線上忙碌。

10月29日,秀山縣電商雲倉,工作人員正在打包柑橘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10月29日,嚴令在養雞場給雞餵食。本版圖片由記者齊嵐森攝/視覺重慶

  楊義明、何江華、嚴令,3名原本生活好似平行線的小鎮青年,卻因為農村電商事業產生了交集。在這條產業鏈上,楊義明負責網店分銷,何江華組織貨源,嚴令則負責提供產品。

  過去,一根網線打開了農村青年看外界的窗口。如今,一根網線為廣袤鄉村聯通了更大的世界。

  秀山縣是「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全國貧困縣農產品電商銷售10強縣」,近年來農村電商產業鏈覆蓋全縣所有的貧困村,不少人在農村電商鏈條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農村電商正是他們創業的藍海。

  楊義明搞銷售 一年賣「土貨」百萬元

  10月27日下午3時,坐在記者對面的楊義明手機響個不停,通過電商平臺詢單、下單者不斷。他的網店當日交易額已有1800多元,而此時還沒到網店銷售的交易高峰期。

  「每天晚上6點到11點才是高峰期。這個時間段大部分人都下班了,才有時間拿起手機網上購物。」楊義明告訴記者,目前他的網店每天銷售額在1萬元左右,純利潤在千元上下。

  記者眼前的楊義明,愛說愛笑,很難看出他曾遭遇過不幸。

  楊義明半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後來改嫁,從此他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初中畢業後,17歲的楊義明開始了到處打工的生涯。

  18歲那年,楊義明加工木材時右手小拇指被機器切掉,手背皮膚嚴重損毀。他前後住了108天院,做了14次手術,還將大腿上的皮膚移植到手背上,疼得鑽心。

  多次手術對身體的傷害,讓他沒法再繼續打工,楊義明不得不回到老家隘口鎮岑龍村。

  在廣東打工時,楊義明曾看到當地快遞代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每天進出快遞代理點收取包裹的人絡繹不絕。考慮到這行業在岑龍村是個空白,他便用傷殘賠償金開了家快遞代理店,沒想到做了一年就虧了幾萬元。

  楊義明認真總結失敗原因:小鎮人少,網購需求不大,從縣城到隘口鎮平均每天只有40來個快遞,每個才掙1元錢,但往返車費就要60元錢。再加上人工費等,開快遞代理店肯定虧損。正當他想放棄搞電商時,遇上了一件事——隘口鎮鄉村扶貧產業園建成投用,其中農村電商是主打產業。

  「產業園免費培訓,還包吃包住,我就報了名。」楊義明告訴記者,從產品文案到視頻剪輯,再到拍攝包裝,他啥子都使勁兒學。終於,他從電商的「門外漢」變成了「局中人」。

  通過市場調研,他決定搞電商銷售,但賣什麼才受歡迎?貨源從哪裡來?

  產業園內有20多個農特產加工廠,專門加工當地隘口茶、金絲皇菊、泡辣椒、菜籽油、火鍋粉等土特產,這些後來都成了楊義明網店的主推產品。

  楊義明不斷學習推廣、策劃、營銷技巧,並用於網店營銷中,很快便有了成果。以當地特產幹吃湯圓為例,「隘口鎮最大的超市一天也就能賣一二十公斤幹吃湯圓,而我的網店每天可以賣五六百公斤。」楊義明自豪地告訴記者,讓幹吃湯圓突破時空限制走向全國的,正是農村電商。

  2019年,楊義明的兩家網店銷售額破百萬元,預計今年銷售額將超過200萬元。

  何江華找貨源 從供應鏈中找商機

  楊義明網店賣的土貨雖來自產業園裡的農特產品加工廠,但負責將這些土特產整合、包裝成電商產品,卻是山水隘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30歲的小鎮青年何江華就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之一。

  何江華通過大數據了解農產品價格指數,提前組織貨源,並進行包裝、文案設計,再將產品分銷給像楊義明這樣的電商零售商。

  過去,何江華和這裡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去沿海城市打工,覺得去大城市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3年前,何江華得知秀山老家正在培訓電商創業人才,返鄉搞電商不僅有專業人員指導,還有政策補貼,這讓他下定決心,從廣東返鄉創業。

  「參加了兩次免費培訓,老師教我們美工、電商基礎操作知識等,還幫我們註冊開網店,縣裡還提供免費的辦公空間和辦公設施,讓我們『拎包』就能創業。」何江華告訴記者。

  農村電商有一條明確分工的產業鏈,何江華要在這條產業鏈上找準自己的位置。他決定銷售隘口鎮的農產品,從供應鏈上找商機。從此,他常常開車前往各個村社尋找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給農產品拍照,現場了解產量,和農戶建立聯繫……回到辦公室,他還要自己修圖、創作廣告語、制定營銷方案。

  農產品成熟後,何江華第一時間從農戶手裡收購,然後將收到的農產品送到產業園免費提供的倉庫打包、發貨……隘口鎮的柑橘、紫薯、百香果、土雞蛋、香腸、臘肉等土特產都在這裡包裝、整合,然後銷往全國各地。

  後來,何江華與合作夥伴成立了山水隘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並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了電商扶貧平臺——「山水隘口」。公司將鎮域內的不少農產品進行了品牌、平臺整合,還發展起了72個訂單中心戶,負責收貨、採購和提供農戶產品信息。

  「我們也在嘗試發展訂單農業,根據電商平臺大數據預測哪種農產品賣得好,提前組織村民種植或養殖。」何江華說,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發展順利,從去年成立以來已累計銷售本地農產品逾千萬元。

  農戶嚴令 按電商要求搞種養業

  在電商這條產業鏈上,何江華位置居於中間。一方面他向下遊銷售商提供可供銷售的電商產品,另一方面向上遊組織農戶生產。隘口鎮壩芒村的貧困青年嚴令,便是何江華新近發展的上遊農戶。

  32歲的嚴令家裡有4個小孩,家庭因學致貧。嚴令夫妻倆原本在外務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口子籌謀在家門口尋找「活路」,正在這時,何江華找上了門。

  何江華告訴嚴令,隘口鎮的土雞和土雞蛋在電商平臺供不應求,如果嚴令能多養些雞,雞和蛋便全部由何江華以市場價收購。何江華對嚴令的養雞方式提出兩點要求:一是飼料要綠色環保,二是要讓雞有充分的活動空間。

  只負責養,不擔心銷路,這樣的好事上哪找?嚴令很快便答應下來。今年,嚴令夫妻倆共養了四五百隻雞,出欄近300隻,全部賣給了何江華,僅此一項收入3萬多元。

  有了這番經歷,嚴令也在農村電商產業鏈條上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如今,嚴令不打算再外出務工,一門心思想把土雞養好。

  明年春節前,嚴令養的第二批土雞就要出欄。根據事先和何江華籤訂的訂單,只要品質有保障,這批土雞的價格肯定錯不了。為了保證土雞質量,嚴令每天都會騎摩託到半山腰的雞捨去照料,有時還要在雞舍旁的一個簡陋窩棚裡住一夜,防止野貓深夜「偷襲」土雞。

  今年,嚴令從何江華那裡了解到,秀山的金銀花在電商平臺上賣得不錯,於是,他又發展了30多畝金銀花。如今的嚴令在忙活自家的種養業之外,還時常關注周邊村民家有啥特色農產品適合通過電商平臺銷售。

  「你有啥,我賣啥!」如今,這樣的電商平臺廣告在隘口鎮隨處可見,這也讓和嚴令一樣的農戶們有了通過電商增收致富的信心。「明年,要爭取把土雞的規模發展到上千隻。」嚴令告訴記者,「只要按電商要求搞種養業,就不愁銷路!」

  數讀秀山脫貧攻堅>>>

  7萬人

  1.68萬戶7萬餘名建卡貧困人口現行標準下均已達到脫貧標準,8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96萬畝

  累計建成特色種植業基地96萬畝,茶葉、油茶基地面積均居全市第一

  6.2億元

  今年預計銀花產值6.2億元,帶動1.7萬貧困人口人均增收4000元

  100%

  農業產業利益聯結100%的貧困村、100%的貧困戶,農村電商產業鏈覆蓋100%的貧困村

  1483個

  依託鄉村旅遊打造扶貧載體,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扶貧基地1483個、鄉村旅遊接待戶520家

相關焦點

  • @這一年|巨頭激戰下沉市場,小鎮青年成電商淘金寵兒
    區塊鏈是否依舊高位持續?工業大麻之後,資本市場的下一個掘金島在哪裡?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將往何處去?站在歲末年初,新京報特別推出專題策劃,找出中國經濟的12個熱詞以及它們的背後故事,為你「@這一年」。2019年市場有何新變化?下沉市場一定是繞不開的詞彙。
  • 狂奔的農村電商
    安徽碭山縣一家農村淘寶升級為天貓優選店,經營家電業務彼時,這股電商浪潮可謂蔚為壯觀。2014年,阿里召集了百餘名縣長書記在杭州開會,探討小縣城如何玩轉大電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認為,從消費潛力看,農村地區關聯6億以上人口的消費需求,同時農村地區蘊含海量的農特產品、加工品及文旅資源,這些都是農村電商可發力的空間。面對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網際網路巨頭必然會關注網際網路普及率僅有四成多的農村地區,農村電商也成為網際網路巨頭新流量變現的必選項。
  • 一說到小鎮青年,大家想到什麼?
    一說到小鎮青年,大家想到什麼?是不是身著美特斯邦威,腳踩安踏,手握OPPO和vivo,刷著快手傻笑,然後冷不丁的發個信息讓你幫他第一條朋友圈點讚的一群人。這樣的?這樣的?不不不,其實是這樣的[這樣的][這樣的]最先讓「小鎮青年」這個詞進入大家視野的,應該是羅振宇在2017年的跨年演講中提到小鎮青年值得關注。
  • 肥東農村電商工作再現新亮點

    電商創業青年作為行業代表...

    日前,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聽取對「十四五」發展的意見建議,肥東縣電商創業青年梁煜作為全市電商行業基層代表參加會議。座談會上,梁煜通過自身創業經歷,介紹了肥東縣商務局農村電商主要做好和取得的成效,並就電商人才培育、鄉鎮電商創業產業園建設等積極建言獻策。
  • 「凝聚青年電商力量 助力吉林振興發展」第三屆吉林省青年電商人才...
    「青耘計劃」鄉村振興青年助農行動是由共青團中央指導,中國青年報聯合快手共同推出的扶貧助農項目,通過電商手段幫助農民脫貧增收。幫助吉林建設30個「青耘計劃」縣域基地,培育30名鄉村青年網絡主播大V,打造100個農特產精品品牌。吉林省是全國落戶「青耘計劃」的第一個省份,松原市是全國第一個開展此項活動的地級市,該計劃將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助力松原打造全國網紅基地新坐標的一項重要舉措。
  • 臺灣媒體走訪太行山區:贊農村電商有聲有色
    在王屋山柏木窪村,了解高山蔬菜種子銷往臺灣等地的情況;在愚公精神發源地愚公村,採訪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賈海燕的故事;在「中華影視村」——郭亮村,探訪世界奇蹟「人工開鑿絕壁長廊」及絕壁人家;在「中國太極小鎮」——陳家溝村,太極拳師們的精彩表演讓他們點讚不已;在「竹林七賢」隱居地七賢鎮韓莊村,臺灣媒體追問「中國美麗鄉村」是怎麼煉成的。  「真是眼見為實。」
  • 全南縣: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突破交通瓶頸制約,讓「藏」在深閨的美景加速展現,是全南縣全力建設「四好農村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圍繞「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體目標,全南縣加快推進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了83.8公裡國省道改造、80公裡縣鄉道擴改建和總長21公裡的4條園區景區公路建設及危橋改造、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等一批項目工程,著力改善鄉鎮偏遠景區、景點「窄路基路面」「暢返不暢」等情況,實現農村公路提質升級,通村公路連片成網。
  • 喜報丨遂昌3位青年在第六屆麗水市農村電商金牌大賽中獲得佳績
    //   11月22日,由團市委、麗水市商務局、麗水市郵政管理局聯合主辦,麗水農村電商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六屆麗水市農村電商金牌大賽暨農村電商師競賽正式拉開帷幕。 也希望廣大青年朋友們再接再勵,走在創業的前列,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用智慧點亮青春、用汗水成就夢想。
  • 貴州6名青年獲「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榮獲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榮譽稱號(共10人),詹興超、李承亮、姚林、張凌、周禎吉五名貴州青年榮獲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陸永江作為4名現場事跡報告人之一作了事跡分享。  本次活動由團中央和農業農村部主辦,經遴選推薦、資格審核、大眾評審、社會公示、網絡展示、專家評審等環節,共產生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328名。
  • 【鄉村振興】廣西來賓:小小甘蔗串起致富鏈
    【鄉村振興】廣西來賓:小小甘蔗串起致富鏈 2020-12-23 2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邯鄲市肥鄉區農村富民路助力脫貧攻堅「花團錦簇」
    通訊員供圖「公路+旅遊扶貧」串珠成鏈助增收近年來,肥鄉區依託優質的農村路網和「節慶肥鄉」系列文旅活動,將景觀節點、美麗鄉村串珠成鏈,打造了「公路+旅遊、生態+農業」鄉村旅遊發展的新模式。濱河路是肥鄉區沿團結渠打造的一條精品旅遊路線,被評為河北省美麗農村精品示範路,昔日破爛不堪的鄉村道路變成了如今寬闊平坦的柏油路。
  • 3個85後小鎮青年借新電商逆襲 賣毛巾家紡要一年賣出5億元
    陶子龍、徐堯和楊林不相信傳統家紡品牌無法超越,電商行業廝殺多年,他們的信條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發於畎畝 抱團創業回到10年前,陶子龍技校畢業後在家待業,徐堯還在部隊當兵,而楊林剛從初中休學回家。他們是道地的小鎮青年,對即將席捲而來的電商狂潮一無所知。為了謀生,接下來幾年裡,三個人先後幹起了淘寶。
  • 串起好山好水 帶富一方群眾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揭曉__中國交通...
    1月27日,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正式揭曉:福建福州市晉安北峰環線全景公路鼓宦線、浙江杭州市淳安縣淳楊公路等10條農村公路脫穎而出;江蘇泰州市興化千垛美路、河北張北縣草原天路等獲評「最具人氣的路」「最有詩意的路」……曾經不通車、不通郵的崎嶇山路煥然一新,成為網友心中的打卡勝地。晉安北峰環線全長100多公裡,其中鼓宦線起於鼓嶺,長度約是全線的四分之一。
  • 百名兩岸青年投身電商直播新業態
    百名兩岸青年投身電商直播新業態 2020年12月07日 09:15:00來源:新華網   2020海峽兩岸青年網紅主播大賽5日在廈門舉行頒獎儀式。這一賽事以「新經濟 新模式 新主播」為主題,旨在推動兩岸青年在電商直播產業中發現就業創業機遇。為期五個月的比賽吸引到包括60餘名臺青在內的200餘名青年,有剛進入大學的19歲學生,還有尋求「創業再出發」的42歲在陸臺胞,幾乎全員都沒有過直播經歷。
  • 南湖青年幫你帶貨!南湖-遂昌農村電商振興計劃發布
    6月5日至6月6日,南湖團區委組織青年企業家赴遂昌縣蕉川村,開展產業對接暨青春助力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活動。  據悉,南湖團區委在蕉川村成立了南湖-遂昌共青團助力鄉村振興聯絡站,並發布南湖-遂昌農村電商振興計劃。  團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在南湖優品特色農產品平臺打造蕉川農特產品電商板塊,該村的青農企業產品以及相關農特產品都可以免費入駐此平臺。同時,逐步構建青年農戶+電商平臺+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助力蕉川村產業振興。
  • 這個小鎮青年,從中國農村闖入美國大聯盟
    憑藉著自己的刻苦努力,伊健在各大賽事中嶄露頭角,為自己開拓出一條前往美職棒的路,在18歲生日前夕與密爾沃基釀酒人隊正式籤約。(註:此處有誤,美職棒有7個級別,1個大聯盟,6個小聯盟)」許桂源說道,「每年春訓,各級別都至少有2-3名球員競爭同一個位置。而投手是競爭最激烈的位置,100個選手中有差不多50名投手。你(伊健)和他(趙倫)以後就是對手了,一個上場另一個肯定要坐板凳,那裡的淘汰率非常高。」與隊友趙倫相比,伊健算是比較弱的一方。
  • 快手「畫餅」,小鎮青年「做夢」
    事實上,他在快手上的粉絲並不多,人氣巔峰時也不過8000多粉絲,從某種角度來講,阿哲是那些嚮往成為網紅主播的小鎮青年裡一個典型的縮影。或許是江湖上流傳著太多「草根逆襲」的神話,讓阿哲義無反顧,畢竟隨時隨地都不忘標榜自己是「農民兒子」的辛巴就是最好的例子。
  • 萬源:農村電商走向「大市場」
    萬源市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有關電子商務發展及電商精準扶貧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網際網路+」思維,將發展電商產業作為推進企業轉型、鼓勵創新創業、擴大農村消費、助力精準扶貧、實現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先後投入5240萬元,初步建成1個縣級電商物流倉儲配送中心,1個農產品網絡交易冷藏冷鏈庫,1個貨品集散中心,50個鄉鎮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站。
  • 舊廠房變身藝創小鎮:青年團隊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
    近日,記者走進殷港藝創小鎮,探訪這裡的「90後」青年團隊如何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解說】汪斌是入駐在藝創小鎮的一家鄉村文創團隊負責人,在他的工作室內擺滿了各類鄉村文創的品牌產品,設計師正在為鄉村環境進行美化包裝。在團隊成員的努力下,包括蕪湖、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許多鄉村改造方案,已經從圖紙變成了現實。
  • 農村電商助力脫貧攻堅,泗洪縣構建電商扶貧新模式
    為全面推進泗洪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創建工作,健全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培育和壯大農村電子商務經營主體,促進農村精準扶貧、農民增收,泗洪縣開啟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項目,項目圍繞供應鏈升級、宣傳模式升級、銷售渠道升級、人才培養等多個維度,並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構建以小龍蝦產業化聯合體為基礎的「泗洪模式」,即「電商平臺+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由點及面打造泗洪特色農業品牌,以精準項目聚焦扶貧助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