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農村電商走向「大市場」

2020-12-22 四川新聞網達州頻道

四川新聞網達州1月2日訊(廖曉峰 李政 蔡雄)萬源市地處大巴山腹心地帶,位於川陝渝結合部,是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的主戰場。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導致該地貧困面寬量大。為全面決勝脫貧攻堅,有效阻斷貧窮的代際傳遞,萬源市不等不靠,瞄準商機,充分利用地理資源,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讓農特產品通過網絡走向「大市場」,實現實體經濟與網絡經濟融合發展,全面促進農民脫貧增收致富。

萬源市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有關電子商務發展及電商精準扶貧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網際網路+」思維,將發展電商產業作為推進企業轉型、鼓勵創新創業、擴大農村消費、助力精準扶貧、實現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先後投入5240萬元,初步建成1個縣級電商物流倉儲配送中心,1個農產品網絡交易冷藏冷鏈庫,1個貨品集散中心,50個鄉鎮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站。成功申報成為國家第三批「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市」。

農村電商平臺搭建好之後,萬源開始招兵買馬,整合市域內快遞企業集中入駐、集中經營,逐步形成市級快遞物流集散中心。建成鄉村物流配送服務站點200個,實現快遞物品從市區到村的時效為1-3天。初步完成電商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全面實現對物流線路、配送司機、配送貨物的管理。市商務局牽頭建立起市、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在物流園區建成1500平方米具有產品展銷區、培訓區、孵化入駐區的市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全面完成電商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大數據系統)建設,實現電商總體交易數據分析、農產品交易數據、物流上下行數據等多板塊的數據抓取分析,為電商數據統計提供了較強參考。

萬源市不斷完善農產品電商營銷體系,選取富硒茶、舊院黑雞和蜂桶蜂蜜等三個最具特色的農產品建成「一品一標一碼」品控體系,完成了「真硒萬源」產品公共品牌的設計。吸引了劉曉崗、李曉季、蘭松安等一大批人依託電商品牌自主創業,初步完成農產品示範基地建設,引導官渡發榮林業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社發展電商,初步完成萬源地方農特產品網銷資料庫建設,為網銷農產品提供了技術保障。政府搭臺與京東平臺對接建設「中國特產•萬源館」,培育個人網商在郵樂網、淘寶網等平臺開展農產品上行,有效激發了市內電商創業就業活力。2019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2.3億元,其中農產品網上銷售額1.2億元。

針對農村電商從業人員專業知識不夠紮實,在一定程度上滯緩產品上行,萬源市紮實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制定出《萬源市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培訓實施方案》,分別開展青年電商創業培訓、鄉鎮幹部電商普及培訓、貧困村電商普及培訓、第一書記專題培訓等,培訓工作覆蓋農村電商大部分的參與群體。2019年度累計開展各類培訓14309人次。

農村電商在萬源蓬勃興盛之際,一大批農特產品通過電商物流走向北上廣,走向歐美國家市場。萬源富硒茶迎來浙茶集團的青睞並牽手合作;「龐大媽」綠色食品一次性與歐美市場籤訂1100萬歐元的訂單;以前不值錢的「巴山土豆」也成了沿海城市餐桌上的香餑餑。「農村電商讓我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子,也帶動周邊的貧困戶走向了脫貧致富的道路。」舊院鎮沖天觀村的劉曉崗如是說道。

據萬源市商務局局長李曉旭介紹,下一步將不斷完善以市級物流中心為龍頭、鄉(鎮)物流站為節點、村級服務點為基礎的市、鄉(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實現農村電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機融合,打造品牌集群,不斷鞏固萬源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狂奔的農村電商
    2015年,中央拿出20億專項資金將全力扶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資金的使用重點向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傾斜,希望通過財政資金的引領、鼓勵,帶動更多企業和社會資本進入農村電商發展,培育農村電商生態環境。
  • 商務部發布《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農貨上行是農村電商發展...
    作者:楊潔中證網訊(記者楊潔)商務部研究院1月7日發布《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農村電商在2014至2016年間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農村網絡零售額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均大幅增長。
  • 土貨進城,電商先行!潮水鎮墟裡村村民們來了次農村電商分步走
    大小新聞客戶端12月22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通訊員 董倩倩)「土貨要上網,土貨要進城」,不懂電商可不行。隨著電商為農村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加強農村電商培訓顯得十分迫切。近期潮水鎮墟裡村在村兩委的支持下,對村民們來了次農村電商分步走!
  • 深圳中盟電商:走農村電商,致富的門路會越來越寬
    深圳中盟電商:走農村電商,致富的門路會越來越寬 2020年05月19日 14: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電商發展到今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的事了,不過,自從電商走進農村之後,給當地的老百性帶來了更多的增收致富的希望。
  • 農村電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將持續上升
    日前,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發布《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數字經濟繼續快速發展並產生巨大活力,正在成為農村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報告》顯示,農村電子商務是農村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數字經濟中最活躍的一種表現形式。
  • 商務部發布《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
    商務部研究院1月7日發布《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農村電商在2014至2016年間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農村網絡零售額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均大幅增長。截至2018年,中國農村電商保持較高增長速度,農村網絡零售額接近1.37萬億元。
  • 楊棟 楊秀梅:淺議如何用法律手段為農村電商護航
    因此,對農村電子商務採用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有效的規範刻不容緩。一、發展農村電商的重大意義(一)為農村回籠人才,拉動農村經濟活力。農村的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落後,使得大部分農村大學生畢業後選擇留在城市,而農村電商的發展對於想回家鄉改變家鄉狀況的大學生來說是個良好的機遇,同時也能為農村回籠人才。
  • 一條農村電商鏈 串起三名小鎮青年
    本版圖片由記者齊嵐森攝/視覺重慶  楊義明、何江華、嚴令,3名原本生活好似平行線的小鎮青年,卻因為農村電商事業產生了交集。在這條產業鏈上,楊義明負責網店分銷,何江華組織貨源,嚴令則負責提供產品。  過去,一根網線打開了農村青年看外界的窗口。如今,一根網線為廣袤鄉村聯通了更大的世界。
  • 知蝦帶你分析跨境電商大市場
    萌小鯨最近了解到,有很多人想做跨境電商,卻處於猶豫狀態,羨慕別人做跨境電商賺得盆滿缽滿,但又害怕被割韭菜,也不知道從哪入手。今天就從國家政策、數據研究和平臺發展這三個角度,結合知蝦提供的蝦皮跨境平臺數據跟大家聊聊目前的跨境電商大市場。
  • 農村電商助力脫貧攻堅,泗洪縣構建電商扶貧新模式
    為全面推進泗洪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創建工作,健全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培育和壯大農村電子商務經營主體,促進農村精準扶貧、農民增收,泗洪縣開啟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項目,項目圍繞供應鏈升級、宣傳模式升級、銷售渠道升級、人才培養等多個維度,並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構建以小龍蝦產業化聯合體為基礎的「泗洪模式」,即「電商平臺+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由點及面打造泗洪特色農業品牌,以精準項目聚焦扶貧助農
  • 貴陽借力大數據 拓展「黔貨出山入海」大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短短三天時間,交易會總交易額約達11.74億元,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這讓我們看到了創新方式方法、用好大數據等資源、借力「雲端」拓展大市場的無限可能性。作為重要資源,大數據與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深度融合都大有可為。
  • 2020年扶綏縣電商大集及農產品展銷展會完美落幕!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黃悅在電商大集啟動儀式上致辭:「近年來,我縣依託「面向東協、毗鄰南寧、靠近機場,通邊達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堅持把第三產業作為縣域發展的活力源泉,以創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為契機,加快發展電子商務
  • 萬源保衛戰中的紅25師, 師長名滿天下, 政委為何默默無聞?
    劉湘的前三期總攻均被粉碎,但他並不甘心失敗,1934年6月下旬,劉湘集中50多個團的兵力對紅軍發起了第四期總攻,並把萬源列為重點進攻目標。萬源位於大巴山腹心地帶,是出川的主要通道,素有「秦川鎖鑰」之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 右玉縣電商經濟富了村莊,樂了老鄉!
    右玉縣把新型業態與傳統農業相結合,搶抓市場機遇,緊跟時代步伐,大力發展電商產業,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讓好產品沒能賣上好價錢,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右玉縣威遠鎮東王莊村裡,農村電商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和農戶對接,現場收購農產品。現場音右玉縣富朔聯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高劍華:9月份一共是8752.5元,10月份是2100元,錢全部都打到您的卡上了。
  • 一線調研:四川萬源,杜仲和川木通最好的產區(組圖)
    那麼,進入21世紀後,四川萬源的中藥材產業發展如何?又有哪些優勢品種有待開發呢?以下是我網一線調研團隊從四川萬源藥材產地發回的一線報導。 圖1:3月8日,中藥材天地網考察萬源中藥資源現狀。圖4:萬源當地的野生箭葉淫羊藿資源豐富。
  • 推動農村電商轉型 夯實質量興農基礎
    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汪向東  農村電商是數字農業和鄉村振興的「標配」。近年,各地農村電商圍繞助力農產品上行,梳理和發掘了一大批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產品,並以電商新特點、新要求、新資源為「催化劑」,著力推動這些好農品網貨化和邁向標準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動農業產業鏈產加銷融合和農旅融合,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和新科技手段的應用。在建設農村高素質人才隊伍,特別是普及、提升農民信息化理念和應用能力方面,農村電商更是功不可沒。
  • 石門縣:電商進山惠農村 城裡「親戚」數不清
    這樣的場景,是對石門縣推進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大力實施「電商進山、山品出境」專項行動的最生動詮釋。12月3日上午11時許,我們在新關鎮長嶺村看到,編號為067的「石門縣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裡,站點負責人鄧富之與10多位村民一起,將200多件紐荷爾臍橙打包封裝貼標後,長舒了一口氣。「今天終於告一段落了。」
  • 寧夏農村電商:一種「移山掘海」的力量
    2015以來,寧夏商務廳創新實施農村電商「築夢計劃」,建成覆蓋面廣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立銜接暢通的物流配送體系,全區鄉村服務站點達1209個,在全國率先實現電子商務進農村省域全覆蓋。  電商下鄉,打破了城鄉物理阻隔和數字鴻溝,以時間換空間,移走橫亙在城鄉和區域之間的「大山」,使各種資源要素逐漸暢通。
  • 肥東農村電商工作再現新亮點

    電商創業青年作為行業代表...

    日前,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聽取對「十四五」發展的意見建議,肥東縣電商創業青年梁煜作為全市電商行業基層代表參加會議。座談會上,梁煜通過自身創業經歷,介紹了肥東縣商務局農村電商主要做好和取得的成效,並就電商人才培育、鄉鎮電商創業產業園建設等積極建言獻策。
  • KK直播,著力構建農村電商直播生態圈,賦能三農發展
    從農村刷牆廣告到鄉村直播,從農村集市到電商服務站點、O2O體驗中心建設。2012年,農村電商進入了一個彎道超車的快速道,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直播之風下行,各地方農特產、非遺傳承等產品通過主播推廣走向全國,走進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