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樊凡
從4月1日試運行到4月23日上午,雅昌雲印刷平臺共收到訂單2815單,印刷冊數4.2萬。這是還未「滿月」的雅昌雲印刷平臺提交的成績單。為應對疫情影響以及小批量、多頻次、個性化等網際網路消費需求,雅昌文化集團推出雲印刷平臺,旨在為客戶提供線上註冊、產品報價、案例展示、在線支付、訂單跟進、會員管理等功能,以「網際網路+」的模式為客戶提供自助式服務。
以藝術畫冊為主要商品的雲印刷平臺的消費體驗如何?一本起印的畫冊最快多久可以完成?這些訂單數據透露出哪些發展趨勢……日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雅昌文化集團副總裁葛儂、信息中心總監康宏燦。
實驗 半小時內完成印製
一本宣傳畫冊從設計定稿、下單印刷到打包發貨需要多久?如果畫冊封面還需要燙金、燙銀和燙漆等特殊工藝處理,該訂單最快多久能完成……日前,在雅昌文化集團信息中心總監康宏燦幫助下,記者在雅昌文化集團最新上線的POD雲印刷平臺上進行了「特殊」實驗。
記者進入平臺後,首先按照定印流程,選擇「高級美術畫冊」,並根據對應的報價系統提示輸入所需的產品規格265×230、數量1,在選擇了相關工藝要求後,點擊自動報價,獲得報價96.67元。再點擊報價單下方的「生成訂單」按鈕,系統根據剛才的報價內容自動生成訂單。隨後,記者使用QQ上傳了印刷設計稿件。
印刷設計文件傳輸完成後,記者點擊下單,客服人員將記者的訂單內容、工藝要求、價格、工期及付款方式等一一與記者進行核對,並對記者的印刷文件進行了檢查,在確認符合印刷要求後,記者支付了96.67元。
這時記者的訂單開始進入生產程序,半小時後,畫冊印製完成。「如果按照以前的傳統工藝,可能30分鐘做個燙金模板的時間都不夠。」康宏燦告訴記者,現在30分鐘內還可以在封面燙印上客戶的名字。
在雅昌雲印刷平臺上,記者看到其主要提供的產品為美術系列、攝影系列以及拍賣系列的相關宣傳畫冊,選擇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客戶的個性化選擇,客戶可根據需求將尺寸、材料、裝訂工藝等自由組合。「這種模式較為適合了解雅昌的老客戶。」康宏燦說。
另一種模式則是針對美術系列、拍賣系列、攝影系列中為知名藝術家生產的或獲獎作品,將材質、工藝設計、裝幀設計、裝訂模式等標準化。「也就是說,客戶只要把封面和內文換成自己的內容,就可以一鍵下單了。」康宏燦說。
康宏燦說,雅昌具有豐富的印書經驗,雲印刷平臺就是希望利用網際網路將過去的設計經驗標準化,從而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創新 打通「線上門店」和線下車間
「按需印刷實現一本起印的關鍵在於儘量減少人工幹預,實現從設計、下單到最終印製完成的智能化,將客戶下單平臺到ERP管理平臺再到生產車間MESS系統全打通。」葛儂說。
以記者下單的過程舉例,在雅昌雲印刷平臺上傳文件定稿並下單,平臺對定稿文件版式、圖片、文字進行預檢、優化處理後,自動將訂單信息和列印文件發至ERP系統,再由ERP系統對該訂單進行時間排表,然後發至生產車間的MESS系統,由該系統「指揮」智能分切設備、智能印刷機、智能鎖線設備、智能裁切設備等進行自動分切、印刷、裁切、鎖線、膠裝等一系列操作,印製完成後再將結果反饋至消費者。
在全流程智能化的加持下,雅昌雲印刷平臺將傳統的20—30天的交貨周期縮短至3—7天。同時,依據客戶線上的消費習慣,雲平臺還提供24小時人工在線設計服務以及線上理賠。
在葛儂看來,雅昌雲印刷平臺和整個管理系統為客戶提供了一種新的服務模式,讓雅昌的經驗優勢、品牌優勢在線上得以「釋放」,而客戶願意下單的關鍵還是雅昌數字印刷工藝質量和技術的保障。「比如雲平臺目前提供最大尺寸可達到750毫米×580毫米。這是許多平臺不能達到的。」葛儂告訴記者。
隨著數字印刷技術的發展,其單張成本逐步降低。葛儂說,目前雲印刷平臺承接的印數以低於300冊的小批量為主,300冊是雅昌傳統印刷與數字印刷的分界點,當印量大於300冊時,傳統印刷價格會有優勢,平臺會建議客戶使用傳統印刷工藝,而當期印量低於300冊時,平臺會自動將訂單發至數字印刷平臺生產印刷。
與此同時,數字印刷效果也在不斷提高。「從雅昌的幾個數字印刷工藝指標來看,清晰度目前可達到1200dpr×1200dpr,高於傳統印刷;印刷色域較廣,超出傳統印刷的35%;數字印刷油墨是及乾性,且其未來顏色的保存期限、耐磨度都要高於傳統印刷。」葛儂告訴記者。
變化 線上消費模式將會延續
「疫情發生前,客戶面對面交流習慣了,不太習慣採用線上方式進行交流、定製、下單。這次疫情打破這種習慣,逼著客戶不得不做線上嘗試。」葛儂告訴記者,消費者以前最擔心的質量、交貨期、賠付等問題,通過一次線上嘗試就迎刃而解了,而且隨著客戶對雲印刷平臺的習慣,線上下單方式可能會延續。
「以前,傳統的銷售模式更多需要靠銷售人員線下聯繫。接下來我們將利用雲印刷平臺與線下業務進行有效結合,實現線上線下正向驅動。」康宏燦告訴記者。
從雲印刷平臺近一個月的訂單量和客戶反饋中,葛儂也發現了一些向好趨勢。
「以前,拍賣公司舉行線下拍賣儀式時,需要在現場準備1000到3000本的拍賣畫冊。而現在只需要給重要的100到200位VIP客戶提供畫冊。這時在線上採用按需印刷方式既方便且性價比高,也可以按照VIP的特點個性化定製。」葛儂說,隨著線上拍賣的逐漸成熟,未來拍賣、畫展等線下場景屬性強的活動也將會「線上常態化」,小批量的個性化訂單也將迎來較大幅度增長。
不僅如此,受疫情影響,一些服裝品牌秀、高端定製活動也改為「雲走秀」。而此前,這些現場活動並不需要為客戶準備畫冊。「改為線上後,由於觀眾看不到服裝真材實料的細節,主辦方必須通過大尺寸開本的畫冊來傳遞服裝信息。」葛儂告訴記者。
在雲印刷平臺上線之前,雅昌並不提供小批量的印刷服務,導致許多客戶的小批量需求外流到其他商務印刷公司。康宏燦介紹說,現在雲平臺不僅實現小批量印製,更可以一本起印,越來越多客戶的小批量訂單開始回流。
「疫情之下,客戶運營方式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其對印刷服務的需求轉變為小批次、個性化,雲印刷平臺正是為了更好滿足客戶需求的變化而打造的。」葛儂說,目前雅昌雲印刷平臺已與國內外多家出版社籤訂合作協議,該平臺未來將進一步承接斷版書、短版書、外文書的印刷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