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今日頭版二條重點關注了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傳播力建設,全文如下:
從2019年9月起,採編人員績效考核打破以往「紙媒為主、網端為輔」的慣例,以傳播力為主要指標,網端點擊量不達標的稿件,原則上不得在報刊平臺發布;記者採寫稿件以考核網端傳播力為主,在報刊平臺發稿僅增加係數,不再另計稿費,報刊質量與編輯績效直接掛鈎;設立「融媒體傳播力建設獎勵」,每年投入100萬元,對富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創新創優作品進行獎勵……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全面貫徹「移動優先」策略,率先實行「以網端傳播力為主」的績效考核新辦法,這是全國第一家以網端傳播力作為全體採編人員績效考核主要評價標準的省級黨報。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近日在採訪中了解到,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把2020年作為「媒體融合發展決勝年」,提出了「平臺融合、流程再造、策劃先行、內容為魂」的媒體融合發展理念,把採編考核和激勵機制創新改革作為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在黨報《貴州日報》、黨刊《當代貴州》以及當代先鋒網和「天眼新聞」客戶端全體採編人員中推行「移動優先」「移動首發」的業務導向機制,先後出臺了《採編崗位績效考核發放辦法》《融媒體傳播力建設獎勵辦法》《好新聞評選辦法》《優質評論泉湧計劃》等系列考核激勵措施,全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據介紹,《採編崗位績效考核發放辦法》將採編人員的業務績效與稿件的質和量直接掛鈎,既對每月發稿的數量進行明確,也規定了發稿渠道和質量要求。以所有稿件實現「移動端首發」的基本考核原則,倒逼採編人員實現從報刊記者向全媒體記者的快速轉型、主動融合。同時,還形成了「稿件競爭」機制,《貴州日報》非時政類頭版頭條、1—4版深度報導、「天眼視線」整版報導和「天眼新聞」「行業周刊」「區域周刊」以及評論、文藝版面頭條,《當代貴州》封面報導(當代關注、當代視線)、「天眼觀察」、「天眼聚焦」、「理論思考」、「山裡山外貴州人」等重點欄目採用的稿件,均需移動端首發。未達到傳播力要求或傳播力數據表現不夠優秀的稿件不得在以上欄目刊發。 為了進一步激勵全媒體採編人員,根據《融媒體傳播力建設獎勵辦法》,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每年拿出100萬元作為傳播力獎勵基金,設立月度、年度傳播力獎、傳播力突破獎、現象級傳播力獎。作品分為網站作品、客戶端作品、微信作品、微博作品4個類別,主要按照月傳播率進行評選。每月月末,由技術部統計當月各類別前三名傳播力數據;每年1月,由技術部統計全年各類別前五名傳播力數據,提供給全媒體指揮調度中心進行統籌評選。採編人員一件作品最高可獲得數萬元獎勵,有些迅速轉型、表現優秀的記者,收入甚至超過集團領導。 此外,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還設立好新聞獎,以選題的重要性、策劃的新穎性、內容的可讀性、傳播的廣泛性、語言的規範性、視覺的衝擊力等維度作為評選標準;實施優質評論泉湧計劃,實行評論創作主題策劃招募制,人人都可提出評論策劃,人人都可執行評論策劃,推動優秀評論選題層出不窮和選題競爭常態化。 據統計,2020年,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參加採編考核的記者共採寫製作原創作品逾6萬條,最高點擊量達到1000萬,且每月均會出現一兩名記者原創作品超過100條的情況。
作者 李忠
來源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 施昱凌
編審 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