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2021-01-19 環京津網

原標題: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盼著早日回到武漢的湯廣花。

「廣花,我在起草節後抗擊疫情報導計劃,湖北這塊兒,你有什麼想法?」1月30日上午,我收到報社領導發來的一條信息。當時,報社正在為春節之後的出報做著準備。

作為《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駐湖北站唯一的一名記者,我知道,這個時候,自己必須要站出來。

彼時的我,正「困」於安徽。1月22日,武漢「封城」的前一天,我按照事先既定的安排,乘火車回到了安徽老家。本打算陪父親過完年就立即返漢,但隨著交通的停運,以及社區對鄂籍人員的隔離管理,我只能暫居安徽。

1月22日晚,我從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獲悉,該社組織一批專家正在緊急編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一書,為大眾解答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的疑惑。於是,我便立即聯繫採訪相關負責人,並快速成稿。此後,在報社領導和編輯的支持下,該書電子版在報社微信公眾號「好書品讀」首發,點擊量超過56萬。「及時雨」「相關知識介紹與防控措施較全面」……讀者的留言讓我意識到,與其在家擔憂、恐懼,不如去做一點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為抗擊疫情作點貢獻。

採訪抗疫的優秀記者,是我接到的首個報導任務。彼時,許多中央媒體以及地方媒體已派出記者前往武漢,與湖北本地的媒體記者們一道深入抗疫一線,推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新聞報導。採訪誰呢?我暗暗定了兩條標準:一要深入一線有鮮活事跡的;二要能接受採訪不影響對方正常工作的。

在瀏覽《湖北日報》的疫情報導時,「柯皓」這個名字不斷出現。這是一位攝影記者,自1月22日起就開始參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拍攝,且多次進入隔離病房,拍攝了大量醫護人員工作的鮮活畫面,視覺衝擊力很強。

鎖定目標後,我又從側面了解到,柯皓不僅專業、技術過硬,而且勤奮。為了用影像講述疫情,他常常工作至轉鍾,如為拍隧道封閉,凌晨1點回酒店;晚上11點去武漢天河機場拍首批海外物資到凌晨3點等。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他自除夕離家,至今沒有回去過。

在柯皓身上,我看到了所有抗疫一線媒體人的身影。很快,我通過《湖北日報》聯繫到柯皓。在他工作的間隙,通過電話、微信等渠道完成了採訪。經過報社領導和編輯的打磨,2月3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一版倒頭條刊發報導《四進隔離病房 用影像記錄真情》,感動了許多讀者。有媒體人留言,「為我們更多記者敢於衝到防控最前沿增強了信心與動力。今天我們(單位)內部都在閱讀」。

此後,我又相繼採寫了《隔身不隔心 只因心中有初心》《採訪中看到普通人的偉大》等稿件,講述記者們克服自身困難,不計個人得失,在距離病毒最近的地方,用筆和鏡頭記錄真相,傳播正能量。

根據社區對鄂籍人員的管理,我自到達家鄉之日起,就一直居家隔離,我的家人也因密切接觸而不得外出,買菜吃飯成為生活難題。幸運的是,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處於疫情風暴中心的湖北人情況如何呢?我發現,在湖北省廣播電視局的協調下,多個家庭農場自發向防疫一線捐贈蔬菜,於是採寫了《湖北:廣電局「做媒」充實「菜籃子」》。

一位姓付的先生戴著口罩在方艙醫院讀書的照片走紅網絡後,讓更多人看到閱讀的力量。閱讀可以使人平靜,給予人力量。為了添一份戰勝疾病的精神力量,武漢新華書店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圖書館、卓爾書店等多個單位參與搭建「方艙書屋」。於是我採寫了《武漢「方艙醫院」建起四個卓爾圖書角》《閱讀給人勝「疫」的勇氣》等稿件。

我在採訪《湖北日報》首位進入隔離病房採訪的女記者餘瑾毅時,她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無論是醫生,還是記者,抑或是急救中心的擔架員,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將自己該做的事做好,那麼疫情得以控制的那一天,就會更早到來」。

是的,我也將繼續堅守崗位,盼望疫情得以控制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今日頭版報導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傳播...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今日頭版二條重點關注了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傳播力建設,全文如下: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近日在採訪中了解到,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把2020年作為「媒體融合發展決勝年」,提出了「平臺融合、流程再造、策劃先行、內容為魂」的媒體融合發展理念,把採編考核和激勵機制創新改革作為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在黨報《貴州日報》、黨刊《當代貴州》以及當代先鋒網和「天眼新聞」客戶端全體採編人員中推行「移動優先」「移動首發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全民閱讀媒體聯盟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於2013年4月在武漢成立,由全國78家媒體發起,200家媒體共同參與,辦公室設在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聯盟宗旨是「聚合媒體力量,倡導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中國,建設和諧社會」。原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和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分別被聘為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名譽理事長和顧問。
  • 中國產經新聞報的「姚軍時代」 被指敲詐勒索、賣記者證
    2015年2月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作了關於中國產經新聞報社等新聞單位和記者違法違規案件查處情況的通報。通報稱:2013年3月,南昌萬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向中國產經新聞報社支付15萬元後,獲得報社授權,在江西、海南「組織」《中國產經新聞》宣傳內容刊發,該報江西記者站站長餘樟樹具體組織運作。
  •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專業數量備註1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國印刷導刊記者(2)登錄前程無憂網站,搜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進行簡歷投遞。3.報名材料: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報名表(詳見附件)、本人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個人簡歷等相關材料。
  • 人民日報點讚的「追車少年」,原來做了這麼勇敢的事
    華商報 近日,安康一名「追車少年」火了,「雨中狂奔追趕阻攔肇事三輪車」的視頻曝光後,無數市民為他點讚,他就是安康市第二中學高二年級學生石夢林。
  • 「我比鍾南山還小12歲,我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比鍾南山還小12歲我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熱心老黨員計柳俊勇挑重擔,以行動帶動居民共同抗疫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石紅星 通訊員吳萍 策劃統籌:岑琴由於他們社區女同志居多,男同志基本上都被安排去做更重的體力活,因此女同志也不得不背起沉重的噴壺四處消殺。造紙廠宿舍是個「三無」老舊小區,共有10棟32個單元425戶住戶,都是步梯樓房,最高的有7層,最矮的也有3層。看到社區女同志太辛苦,72歲的退休老黨員計柳俊再也坐不住了。
  • 京東圖書2020年10月暢銷榜_圖書排行榜_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京東圖書2020年10月暢銷榜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0-12-07 15:55次閱讀湖南文藝出版社3心[日]稻盛和夫人民郵電出版社4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
  •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與中文在線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攜手推動出版...
    2020年12月22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與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文在線」)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中文在線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舉辦。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原局長、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國家版權局原副局長閻曉宏,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張毅君,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
  • 智慧廣電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辦_每日新聞_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11月20日,智慧廣電峰會在北京展覽館成功舉辦。新疆廣電網絡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北京未來媒體公司董事長陳長偉主持了本次峰會。 利亞德集團副總裁&COO姜毅華為中國政企傳媒業務部廣電系統部部長陳杰作了題為《打造智慧廣電平臺 發展智慧廣電網絡》的演講。
  • 新聞出版
    全市實現新聞出版行業總產值87億元。   公共服務。2012年,《常州日報》(簡稱日報)出版發行3083萬份,《常州晚報》(簡稱晚報)出版發行3516萬份,《武進日報》出版發行1080萬份。日報社被評為中國報刊廣告經營先進單位。日報社有49件作品在2011年度江蘇省報紙好新聞評選中獲獎,其中一等獎12件,二等獎17件,三等獎20件。
  • 雅昌雲印刷模式:把線下經驗變為線上標準_資訊_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這些訂單數據透露出哪些發展趨勢……日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雅昌文化集團副總裁葛儂、信息中心總監康宏燦。  實驗 半小時內完成印製  一本宣傳畫冊從設計定稿、下單印刷到打包發貨需要多久?
  • 關於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先進集體 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擬...
    >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先進集體擬表彰對象北京市北京市委宣傳部影視處中國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文社科圖書出版事業部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新聞廣播北京市昌平區融媒體中心北京市懷柔區融媒體中心新聞編輯部
  • 「願為軍運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外籍志願者到涉外警務室教英語
    ■ 在武漢生活,我們很有安全感黑皮膚,深褐色捲髮,將近1米9的大個子,陽光帥氣,外加一臉親切的微笑,站在長江日報記者面前的伊斯曼,一副標準的「暖男」形象。伊斯曼說,剛來武漢時,對這座城市不了解,他十分謹慎,天黑之後也很少外出。可隨著在這座城市生活了一段時間,漸漸打消了「在天黑前回到住處」等念頭。
  • 中國新聞出版書法家協會、中國書畫家影像網聯合舉辦「喜迎牛年 祝福祖國網絡春聯展(一)」
    往年春節前夕,我們中國新聞出版書協都要組織書法家進機關、進軍營、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寫春聯、送祝福,今年由於新冠疫情打破了我們保持多年的傳統,使我們不能按照計劃進行。為此,我們改變表達方式,發揮網絡優勢,與中國書畫家影像網聯合舉辦「中國新聞出版書協喜迎牛年祝福祖國網絡春聯展」。
  • 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擬表彰...
    根據有關部署安排,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雙先」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評選表彰工作。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充分醞釀、集體研究的基礎上,經初審、覆審等程序,提出了229個先進集體、142名先進工作者和56名勞動模範擬表彰對象。
  • 《健康報》記者胡德榮:我的《枝葉情愫》一歲了
    那天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張元濟講堂隆重召開了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健康報》社聯合主辦的《枝葉情愫——胡德榮醫學科技新聞作品選》出版座談會。日子過得真快啊!轉眼過去一年時間了,《枝葉情愫》已經一歲了,那出版前後的情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清清晰晰、歷歷在目……
  • 為出版賦予新的價值和開拓想像空間――訪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
    在開年之初舉行的中信出版2020年度合作夥伴大會上,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斌篤定地說道,「2020年,我們將會推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舉措,和各方共同構造文化與社會的關係,發揮出社會價值和社會效應,為出版賦予新的價值和開拓想像空間。」為出版賦能,助力行業革故鼎新,由中信出版全力推出的「共享出版平臺」,便是其祭出的大招之一。
  • 多國出版人點讚中國「小王子」
    8月25日,第23屆北京國際圖博會現場,中國兒童文學備受國際關注。湖南少兒出版社兩冊圖書成為焦點。    當天下午舉辦的「蔡皋的繪本世界」新書品讀研討會暨版權輸出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中南出版傳媒出版集團和美國Highlights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 中國出版集團成立15周年 四度入選「全球出版50強」
    中國出版集團成立15周年 四度入選「全球出版50強」 2017-04-07 22:04: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 中心秘書長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主持。會後,冷凇圍繞媒體融合相關話題接受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的專訪,採訪實錄如下。 第一,從機制體制開始改革,從中央媒體機構到省市縣各級都成立了融媒體中心,形式上解決了機構設置中物理層面的相融,特別是區縣融媒體中心建設如火如荼,充分發揮了「最後一公裡」觸達的地緣優勢;第二,內容領域從過去只重視大屏端的精品創作轉向高度重視移動端的傳播觸達;第三,新聞生產出現自媒體化、智能化、豎屏化,拍客新聞、監控新聞盛行,新聞素材源頭從專業採寫轉向民間徵集;第四,傳統廣電媒體針對媒體融合啟動績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