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作了關於中國產經新聞報社等新聞單位和記者違法違規案件查處情況的通報。
通報稱:2013年3月,南昌萬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向中國產經新聞報社支付15萬元後,獲得報社授權,在江西、海南「組織」《中國產經新聞》宣傳內容刊發,該報江西記者站站長餘樟樹具體組織運作。
餘樟樹在江西開展新聞採訪報導工作的同時為該公司組織廣告,其中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為16家基層單位開展有償宣傳報導,由南昌萬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收取165萬元費用,在《中國產經新聞》以新聞報導、專題的形式刊出。
經查,該公司法人代表、股東系中國產經新聞報社江西記者站站長餘樟樹的親屬。2014年9月,總局給予中國產經新聞報社警告、罰款75萬元、撤銷江西記者站的行政處罰,同時責令退回違法收取的165萬元費用;將餘樟樹列入不良從業行為記錄,五年內禁止從事新聞採編工作,並將餘樟樹涉嫌違法犯罪線索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早前的2008年7月至8月,中國產經新聞報社記者任志明、王月新利用職務之便,以報導河北蔚縣礦難為條件,共同收受他人財物44萬元。2009年10月,任志明犯受賄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沒收財產5萬元。王月新犯受賄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沒收財產5萬元。新聞出版總署給予中國產經新聞報社警告並處3萬元罰款。
實際上,上述僅僅是中國產經新聞報在「姚軍時代」的一個縮影。
01
姚軍,1956年6月13日出生,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2016年12月23日前,擔任中國產經新聞報社社長。2012年3月2日,當選為中國產業報協會會長。
在姚軍領導下的中國產經新聞報,十餘年來多次遭到投訴舉報。
新浪博客網友「中國產經新聞內幕」發帖稱,2008年,產經新聞報創造敲詐業績1500萬:1.出售「專刊」30個,單價30萬/個,小計900萬;交30萬元可以買到一個記者證一本工作證,然後這些所謂的記者「專刊主編」就到全國各地敲詐。2.向三十多名分布在全國的所謂駐地特派記者,每人下達30萬元/年的「創收」任務,有一部分人完不成,但2008年仍完成敲詐600萬元。
「中國產經新聞內幕」還稱,報社的所謂「記者」「主編」在全國各地「採訪」,所有被「採訪」的單位都怕被曝光,於是都來北京找報社,然後報社通過討價還價,與被「採訪」單位談判「合作」,一單單敲詐勒索就這樣完成了。
據「中國產經新聞內幕」介紹,他於2006年12月14日與產經新聞報社籤訂合作協議,並於次日辦理了**專刊主編工作證。從2007年3月起,他正式經營**專刊。半年來,和報社合作極不愉快,累慘了。9月23日,他決定退刊,並要求報社退回其「承包款」135320元。
產經新聞報的價碼,可以說是地球人都知道,30萬元=辦一個記者證+48個版面。
有意思的是,姚軍領導下的中國產經新聞報,於2015年因「有償新聞」被新聞出版主管部門通報並處罰。
然而,在被處罰十年前的2005年8月16日,姚軍社長在《中國產經新聞》社第九屆記者工作會議上講話時說,產經新聞報各記者站在堅決制止有償新聞和虛假新聞,在制度化和規範化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姚軍一邊在稱堅決制止有償新聞,而另一邊卻因「有償新聞」被新聞出版主管部門處罰,真是莫大的諷刺。如此打臉,不知疼不疼。
當然,姚軍被打臉也不是一兩次的事了。例如,公款包養情婦、侵佔國資。
據天涯論壇用戶「未果反覆」發帖稱,姚軍在擔任產經新聞報社社長期間,長期公開包養情婦,動用單位經費為情婦發工資、上社保;動用手中權力中飽私囊、侵蝕國有資產;利用職務之便,侵佔單位財產。(詳見:中國行業報協會會長姚軍被舉報:用公款包養情婦、侵佔國資)
02
某離職的產經新聞報記者稱,姚軍把好好的一張報紙、一家報社搞得烏煙瘴氣,報社的目標就是搞錢;很多莫明的資金進入報社後,卻沒有安排版面,也沒有服務。為此,他們還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調查過,最後大批人員退錢,然後辭職。
接著,這種烏煙瘴氣,也被姚軍帶進了中國行業報協會。
姚軍任中國行業報協會長後,重用劉燦國,還給劉搞了個「執行秘書長」的假頭銜,讓他在協會官網上開辦「傳媒茶話會」欄目,還註冊了微信公眾號。(詳情:「國」字頭協會裡的真假秘書長)
知情人稱,劉燦國通過假秘書長身份,藉助假官方公號,同時以蘭州大學新聞系出身來結交各報社、以及宣傳系統的領導,並以官方的名義開展活動,讓這些朋友站臺,從而網絡媒體資源,為自己謀利。
實際上,劉燦國的「傳媒茶話會」,是一個沒有任何官方背景的公關公司。然而,這樣一個公關公司,卻經常為正規媒體「指點江山」,還批判自媒體是敲詐勒索的生力軍。
《中國產經新聞》,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主辦的一家綜合性經濟類報紙,報紙前身是創刊於1996年7月的《中國資產新聞報》。
報紙總體風格是一張進入市場的綜合性經濟類報紙:權威,大氣,深度,活躍。主張以前瞻的眼光關注世界。
在姚軍卸任中國產經新聞報社社長後,報社重新恢復生機活力,報社環境風氣煥然一新。現在,中國產經新聞報全體人員,正在為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而奮鬥。
相信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努力下,中國產經新聞報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