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馬克斯·馮·西多:凡人皆有一死,銀幕上的聖者也是

2020-12-17 新京報

瑞典演員馬克斯·馮·西多在3月8日去世,享年90歲。很多朋友對此非常驚訝,因為他的銀幕形象總帶給人一種不朽的感覺,似乎他已經擁有聖體,可以不死不滅。這種銀幕氣質,大多來自他與英格瑪·伯格曼的數次合作。同樣,進入好萊塢後,創作者也進一步在銀幕上延續了他的神聖氣質。>>>《權遊》「三眼烏鴉」去世,《第七封印》中曾與死神對弈

1957年的《第七封印》是馬克斯·馮·西多與英格瑪·伯格曼的第一次合作,也是英格瑪·伯格曼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之一。在電影開拍前一年,他們已經在瑞典馬爾默市的市政劇場開始了合作,馬克斯·馮·西多在這裡出演了田納西·威廉斯的經典劇目《熱鐵皮屋頂上的貓》,以及與他日後銀幕形象有一定連續性的《浮士德》。英格瑪·伯格曼劇團中的不少演員,後來也成了他的電影御用,例如去年離世的畢比·安德松。

《第七封印》劇照。

馬克斯·馮·西多並不在乎戲份問題,《第七封印》裡他是和死神博弈的十字軍騎士,接下來的《野草莓》中又成了一個小配角,而往後的《處女泉》《猶在鏡中》《冬日之光》又回歸了主角位置。初期的馬克斯·馮·西多拒絕瑞典以外的工作邀請,包括第一部007電影《諾博士》中的大反派諾博士。不過到了上世紀80年代,他還是出演了007電影《007外傳之巡弋飛彈》,實現了與肖恩·康納利遲到20年的合作。

經典好萊塢快要過渡到新好萊塢的時刻,馬克斯·馮·西多還是跨過大西洋來到了美國。因為他遇到了一個無法拒絕的角色,在史詩巨片《萬世流芳》中飾演耶穌。《萬世流芳》由當時好萊塢三大導演聯合執導,喬治·史蒂文斯、大衛·裡恩與讓·尼古拉斯科。誰能想到這樣的經典好萊塢巨片製作,到了1965年已經臨近盡頭,包括以《聖經》題材為類型內核的福音片往後都罕有。

《萬世流芳》劇照。

在舊好萊塢曇花一現後,他又回歸了瑞典,等到新好萊塢時期再度駕臨。1973年,他出演了著名電影《驅魔人》,可能也沒有一個演員比他更適合驅魔神父這個角色,畢竟他演過耶穌。《驅魔人》作為一個恐怖片,在當年奧斯卡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十項提名,但是在四大表演獎項中唯獨缺席了馬克斯·馮·西多的提名,可以看作奧斯卡保守主義的一種排外傾向,不希望由外國人承擔拯救者的角色。

馬克斯·馮·西多的確也不是一個得獎型的演員,他並沒有通過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撈到任何國際影帝頭銜,兩次奧斯卡提名也都是與別人的合作,其中包括比利·奧古斯特執導的金棕櫚獲獎電影《徵服者佩爾》。作為最沒存在感的雙金棕櫚得主,比利·奧古斯特兩次得獎作品都是與他合作的。另一部金棕櫚獲獎作品《善意的背叛》改編自英格瑪·伯格曼的家庭故事,馬克斯·馮·西多飾演了伯格曼的外祖父。

近年他依然活躍於好萊塢,像是大熱美劇《冰與火之歌》中的三眼烏鴉,這個博古通今的神秘角色,可以看作他銀幕形象在小螢屏的一次復甦。正如劇中的臺詞「凡人皆有一死」,在銀幕之上他是神聖的化身,給人永生的假想,而在現實中,他只是一個偉大的演員,終究難逃星光隕落的一刻。

□耳朵(影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瑞典著名演員馬克斯·馮·西多逝世 個人資料代表作品介紹
    據外媒報導,生於瑞典的著名演員馬克斯·馮·西多逝世,享年90歲。  馬克斯·馮·西多曾出演過《第七封印》《處女泉》等11部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主演經典恐怖片《驅魔人》,在《權力的遊戲》中扮演「三眼烏鴉」,憑《特別響,非常近》、《徵服者佩爾》兩獲奧斯卡提名。
  • 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伺奉的slogan,為啥梅姨和灰蟲子對上了
    這個好熟悉,這不是賈坤和二丫常常掛在嘴邊的嘛「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伺奉」這為啥梅姨和灰蟲子對上了呢?Valar Morghulis是高等瓦雷利亞語,意思為「凡人皆有一死」。是厄索斯地區的一句常用語(不僅僅是千面之神或者賈坤的專屬),通常人們會回以一句"Valar Dohaeris",即「凡人皆需伺奉」,作為回應。
  • 馬克斯馮西多去世怎麼回事 馬克斯馮西多是誰個人資料去世原因是什麼
    瑞典演員馬克斯·馮·西多(Max von Sydow)於當地時間3月8日逝世,享年90歲。宣布這一消息的是他的法國籍妻子凱薩琳·布雷萊特。她告訴《巴黎競賽畫報》(Paris Match):「我們傷心欲絕,無限悲傷,我們極度痛苦地宣布,馬克斯·馮·西多於2020年3月8日離開了我們。」
  • 「凡人皆有一死」盤點《權力的遊戲》經典死亡場景
    「凡人皆有一死」——盤點《權力的遊戲》經典死亡場景看過《權力的遊戲》的觀眾沒有不不知道「凡人皆有一死」這句話的,這是這部劇中最有名的臺詞也是最經典的語言,這句話不僅僅是寫出了一個現實,更為重要的是這句話也是這部劇的主題。
  • 三眼烏鴉扮演者馬克斯馮西多去世原因介紹 馬克斯馮西多個人資料作品
    近日,一則馬克斯馮西多去世的消息令人難過!難過之餘也是想了解更多,馬克斯馮西多去世原因以及他個人資料、作品。據悉,馬克斯馮西多(又譯作馮賽多)是瑞典著名演員,於日前去世,享年90歲,關於他去世原因並沒有公開,但,一路走好!
  • 凡人皆有一死
    人人都有一死。」你一定會滿不在乎地擺擺手:「當然啦,這我知道。」然後,你該幹什麼仍舊去幹什麼了。同時,你很有可能還會在心裡鄙夷我,覺得我像個神經病。是的,你知道「人人都有一死」,但在你的意識裡,好像你並不是這「人人」之中的一位,好像死這件事好像跟你毫無關係。
  •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凡人皆有一死,但北境永不遺忘
    這場北境賭上全部的生死之戰,比過往的任何一仗死去的主要人物都多。看著一個個熟悉的角色沒入黑暗中,鋼鐵直男的淚水已幹。艾迪、小熊女、大熊、席恩,沒能撐過這場血戰,只有狼家依然陣容完整。但所有人都知道,冰與火之歌結束,權力的遊戲剛剛開始,在接下來毒後和北境的最終對決中,狼家,絕不可能再個個倖存。八年,這部劇陪許多人度過了一長串青春。
  • 一人之下:四個失憶人中有兩人因恢復記憶而死!馮寶寶又當如何?
    【前言】《一人之下》裡的「病人」有很多,而這些病人中以患了失憶症的居多,比如馬仙洪,比如梁挺,比如陳朵,還比如馮寶寶。我們從劇情中可以看到,陳朵在找回人性之後選擇了死亡,梁挺在找回想要的東西後還是選擇了死亡,最後只剩下馬仙洪與馮寶寶還在苦苦地掙扎。在這種情況下問題也隨之而來:當馮寶寶恢復記憶後的局面將會是怎樣的?是舉世皆敵還是舉世皆殺?從長計議還是如陳朵她們那樣自我了斷?
  • 聖者不是自己和弟子說了算的,符合考核印證,不是聖者也是聖者;空洞佛學理論與真正的佛法是不同的領域
    如果要依照到藏密法來給你們說的話,那我就會說:「頗啊法好得不得了,修一個成就一個,修一個開一個頂,修兩個開一雙。」其實,我這樣說的話,是不真切的。頗啊法能開頂,而且百分之九十多都能把頂打開,能插上吉祥草,甚至於插香。實際上,頗啊法真真假假,有真的頗啊法,確實頭上能插吉祥,那那個吉祥毛呢是孔雀毛,軟的。
  • 凡人踏足修行界究竟有多危險?葉天帝親身經歷給你答案!
    《遮天》一書中就描繪了這樣一群無意中踏入修行界的凡人,他們的遭遇究竟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最初因同學聚會而聚在一起的葉凡等三十人(加上龐博)相約共攀泰山,隨後遭遇九龍拉棺的意外,三十人全都被五色祭壇帶進了星空古路,而這第一站便是有著熒惑之名的火星。在這裡他們先是進入了傳說中的大雷音寺,取得了某些秘寶,本是志德意滿時,殺戮卻陡然降臨。
  • 著名演員馬克斯·馮·賽多去世,曾出演《權力的遊戲》《星球大戰》
    馬克斯·馮·賽多於1929年4月10日出生於瑞典,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演藝界人才,他實現了從舞臺到大銀幕(電影),再到小銀幕(電視劇)的完美人生。從1949年到2018年,馬克斯·馮·賽多既出演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類型的好萊塢大片,又出演了《第七封印》類型的文藝片,馬克斯·馮·賽多在影視界的地位迅速上升,他也成為了影壇和電視界的知名人物。在好萊塢和國際娛樂界悼念他的逝世之際,以下是關於演員馬克斯·馮·賽多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 猿類從未遠離:銀幕上最經典的10個猿類形象「內含劇透」
    一、怪獸——《金剛》金剛,這隻外形類似大猩猩的巨型怪獸,自1933年誕生以來不時在銀幕上推陳出新,其主要電影包括1933年最具開創性的原版《金剛》,1976年和2005年的翻拍版,以及前兩部電影的續集和2017年的重啟版《金剛:骷髏島》。作為巨型怪獸電影的鼻祖,金剛早已經成為了世界聞名的銀幕形象之一。
  • 元尊:太軒企圖突破到聖者,他想要的不是機緣,而另有目的
    同時我們需要知道,在場的法域和源嬰算是五天大部分的中等戰力,如果讓太軒成功突破聖者,消滅掉五天這群中等戰力,那麼五天的中間出現斷層,距離最後被聖族佔領也不遠了。 即使周元在這其中,也是一樣的結果,無力翻盤!
  • 孟嘗君與門客馮驩的春秋大義
    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錢於薛,歲餘不入,貸錢者多不能與其息,客奉將不給。孟嘗君憂之,問左右:「何人可使收債於薛者?」傳舍長曰:「代舍客馮公形容狀貌甚辯,長者,無他伎能,宜可令收債。」孟嘗君乃進馮驩而請之曰:「賓客不知文不肖,幸臨文者三千餘人,邑入不足以奉賓客,故出息錢於薛。薛歲不入,民頗不與其息。今客食恐不給,願先生責之。」馮驩曰;「諾。」辭行,至薛,召取孟嘗君錢者皆會,得息錢十萬。
  • 當我們懷念電影院時,我們在懷念什麼?
    它的形式有多質樸,情感就有多真摯。義大利的小鎮上,男孩多多痴迷於看電影,並與電影放映員艾佛特成為好友。艾佛特用盡畢生心血來引導多多,在他的勸誡下,多多去往羅馬追夢,並最終成為知名導演。世間有很多事會改變:例如天堂電影院會被拆除,例如艾佛特的人生被大火毀掉。但有些事永遠不會改變:熱愛電影的每一個人都是多多,都在電影中汲取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 山西13——永固陵(北魏馮太后)
    在馮跋活著的時候,沒有被北魏攻打,他一死,所有兒子(「跋有男百餘人,悉為文通所殺」,難道他才是史上兒子最多的人?)都被弟弟馮弘(史書多稱馮文通,避魏帝拓跋弘諱)殺死,馮弘繼位,可好日子沒過多久,太武帝拓跋燾(江蘇1——佛狸祠遺址)的統一戰爭就開始了,重壓之下的馮弘請求將女兒送給拓跋燾修好,成了拓跋燾的左昭儀:文通(馮弘)遣其尚書高顒請罪,乞以季女充掖庭,世祖許之。
  • 聖者之塔速刷攻略丨40分不靠聖者法術不刷結晶速刷101
    聖者之塔同屬於無生命類迷宮,這次我們依然運用有腦速刷思路。刷星之屑,拿牧師和王子碎片穩到101層(沒能力拿保底,就有可能影響心情,浪費時間)輕鬆——對小怪:快速解決消耗少;對BOSS:秒殺。有哪些噁心的怪物?
  • 天降機緣,他可穿梭各類位面,凡人、遮天皆無對手,軟科幻文
    小夥伴們好,相信點開文章的你們都非常喜歡看小說,畢竟在在這個節奏逐步加快的社會,工作上家庭上乃至其他方面的壓力有時候會讓人透不過氣,所以人們有著多樣化的減壓方式,其中小說也是一種。小編也是非常愛看小說,因為小編覺得小說有著一種代入感,能夠用想像力去切身感受那些電視上做不出來的新世界。
  • 看聖者如何破煩惱障和所知障
    就好比一個人看花,把花看得清楚是現量然而看海市蜃樓知道是虛假,但眼前看海市蜃樓是比量,佛就是可以現量看到海市蜃樓是法的自相空的聖者。也就是可以現量看到果報的聖者。煩惱障會障礙我們入涅槃,煩惱從無明我執來,就是人我執和法我執 認為我和法都有自體性,這樣就會有貪,嗔煩惱的出現,所以要對治。煩惱的對治法,一個是秀對治觀,但沒有辦法除根,一個是觀察「我」有沒有自體性,如果執我的心還在,煩惱還會生,一個就是直接觀察法有沒有自相,發現無一法可得,都是因緣顯現。
  • 「賞讀」禪詩《除去袈裟皆凡人》
    《除去袈裟皆凡人》作者:風斯若滅盡佛前香爐火,禪房盡可會女神,千般法門證因果,除去袈裟皆凡人【譯文】只要禪念存於心中,不必每日焚香禱告,也不必著相,就算不去參拜,就算在禪房之中與美女聊天嬉戲,也是一樣可以修成正果的。機緣或許要靠靈光去捕捉,但是因果卻是隨著我們過去所知所做的一切早就定好了的。我們修行修德,所做的一切到最後不過是在證明因果循環,自然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