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包粽子……端午小長假首日湖南文旅活動豐富多彩

2020-12-16 華聲在線

賽龍舟、包粽子、品黃酒……

端午小長假首日文旅活動豐富多彩

全省納入監測的131家旅遊區(點)接待遊客31.1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89.26萬元

華聲在線6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孟姣燕)賽龍舟、包粽子、品黃酒。今天是端午節,全省各地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歡慶傳統佳節。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各旅遊景區按照常態化防疫防控工作要求,推行錯峰、預約旅遊,全省旅遊市場秩序安全有序。全省納入監測的131家旅遊區(點)今日接待遊客31.1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89.26萬元。

汨羅江上,鼓點激昂。「國風新韻,潮動端午」第十六屆中國汨羅江龍舟節暨第二屆屈子文化園端午系列活動,在汨羅屈子文化園舉行。龍舟挑戰賽、花鼓戲展演、湘楚民粹匯等多項活動,帶遊客體驗「端午源頭過端午,龍舟故裡賽龍舟」的獨特韻味。

常德桃花源景區推出包粽子、沐蘭湯、射五毒、登高祈福等特色活動,不僅能品嘗到鹼水粽、楊梅酒等美食,還能感受當地濃濃的端午民俗。

攸縣酒仙湖景區的「粽」情酒仙湖系列活動,熱情邀約遊客飽覽山水風光,參與划龍舟、包粽子、跳竹竿舞、製作香包、釣粽子。

在永州,寧遠文廟舉辦西廂新青年藝術展、穿漢服包粽子繡香包端午民俗體驗活動,近千人共過佳節,熱鬧非凡。零陵古城推出端午狂歡月主題節慶活動,啤酒美食、瑤鄉戀歌表演、歌舞祭祀表演、旱地龍舟賽、香囊DIY、頂幌、皮影戲等火熱上演,遊客熱情高漲。

洪江古商城「又見小城故事」沉浸式表演持續上演,遊古城送香粽、贈香囊活動豐富有趣。通道皇都侗寨 「合攏宴 迎端午」民俗活動有序開展。

相關焦點

  • 慢生活|包粽子、打餈粑……端午小長假,景區這些活動和優惠了解一下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受訪者供圖端午三天小長假在路上了,想好去哪裡了嗎?今日(17日),記者通過採訪部分區縣文旅部門和景區,打探到部分區縣在端午節期間推出的活動和優惠。包粽子、打餈粑、看龍舟表演、逛漢服集市、玩套圈投壺……據了解,端午期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之上,一些區縣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邀請遊客體驗端午傳統習俗。渝中解鎖江上新場景、新玩法在渝中區,逛完洪崖洞之後,還可以去哪裡?
  •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南山關山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午節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別名,如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浴蘭節、天中節、地臘節等等。端午節可能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一個。傳說粽子從屈原投江後就有了,包這些粽子是要投到江裡給屈原吃的。後來也演變成民間小吃。據說到宋代時,粽子品種已有很多了,有角粽、錐粽、茭粽、簡粽、秤錘粽、九子粽等等。到了現在,各地的粽子外形和用料更是多種多樣,各個檔次的粽子都有。十多年前我去湖南長沙,順道去汨羅江邊屈子祠裡瞻仰一下屈原。
  • 百人包粽子 皮划艇大賽……常州多彩活動迎端午
    粽香濃、雄黃烈;龍舟競逐、吟詩折柳;插艾條、菖蒲闢邪,帶銅錢、肚兜祈福……又到五月初五端午節,天寧區開展了「最中國 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首場活動,各街道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喚醒了我們記憶深處的悠久文化。百人包粽大賽6月20日,天寧區以「尋覓端午 傳承風物」為主題,在雕莊街道菱溪名居舉辦了「最中國 我們的節日」活動,體驗傳統民俗,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粽子,是端午節的靈魂,也是最能代表端午的傳統風物。
  • 一組圖解鎖更多端午習俗 不僅僅是吃粽子賽龍舟
    2018年6月17日,山西運城,一戶人家正在貼虎符。據了解,在當地,有端午節貼五毒虎符的習俗,寓意驅毒闢邪。(劉寶成/視覺中國/版權圖片 來源視覺中國)黑龍江地區,有端午節家家在簷下或是門上掛紙葫蘆的傳統。
  • 端午節將至,廣西各地準備了豐富的活動!龍舟賽包粽子非遺展
    賽龍舟、包粽子、看非遺展演、健步走……這些端午節活動,您計劃參加哪項?6月5日,記者從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廣西各地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歡迎遊客參與遊玩、體驗。6月5日下午,防城港市防城區舉行端午節龍舟賽,9支隊伍在防城江上競逐。圖為龍舟比賽場面。
  • 包粽子賽龍舟 民族團結一家親
    天山網訊(記者劉萌萌 通訊員劉倩 尤倩 施強 田園攝影報導)龍舟賽、包粽子、品美食……6月24日是端午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二團「慶端午·民族團結一家親」暨龍舟賽在走馬川河畔舉行。當天,《賽龍舟》《禮儀之邦》等文藝節目的華麗登場拉開了活動序幕。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吃粽子更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地包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還有吃粽子、做香包,源於投粽子入河:投粽子入河好讓魚吃了粽子不吃屈原的(屍體);投香包入河為保持屈原的屍體不發臭。演變至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特為思戀屈原。
  • 端午小長假第一天海口各景區組織民俗活動 遊客熱情高漲
    南海網海口6月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黃丹)6月9日是端午小長假第一天,海口各景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海口假日海灘、火山口景區、觀瀾湖度假區等景區遊客數量有增,散客成為旅遊主力軍,本島居民短途遊成為一大亮點。
  • 3篇精彩的端午節作文,包粽子賽龍舟掛香包
    01包粽子當各大超市的貨架上、大街小巷的攤位上出現粽葉的身影時端午節這天,我們一起包粽子。奶奶的手很巧,她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但奶奶最喜歡包長粽。奶奶拿起一片大粽葉,折起一條長邊用手壓緊,再把葉子兩端向中間折,折成信封狀,接下來裝上糯米捆綁結實。我們一家人邊包粽子邊聊天,聊爸爸媽媽小時候過端午的有趣事情,不一會兒,粽葉沒有了,糯米也見底了。
  • 端午節簡筆畫 - 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兩個活動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由於各地飲食習慣不同,製作粽子的材料繁多,粽也形成了南北風味。賽龍舟,歷史悠久,是由多人組隊划槳的競賽,寓意祈求福佑、事事如意、風調雨順。在端午來臨之際,這個教程將向大家展示如何畫端午節簡筆畫。在開始作畫之前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張完整的端午節簡筆畫。這幅端午節簡筆畫看起來有點難,但只要按照我們的教程步驟拆解開來一步一步畫,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但實際上,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早在屈原所處時代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宅家包粽子,泳池賽龍舟……外國人上速賣通搶購「神器」歡慶端午
    一組數據顯示,端午節已經火到海外,海外消費者上中國電商平臺搶購粽子、龍舟相關產品,為節日忙得不亦樂乎。過去一周,中國最大跨境零售電商平臺速賣通上的端午節相關品類銷量暴漲,其中龍舟相關產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了75%,海外買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61%。龍舟相關產品購買量排名靠前的國家有俄羅斯、美國、西班牙,銷售額漲幅均在80%以上。其中美國市場銷售額增幅逼近3倍,西班牙增長135%、日本增幅113%。
  • 賽龍舟 品粽子 踩街遊——臺灣民眾熱鬧慶端午
    新華社臺北6月9日電(記者李來房、章利新、陳鍵興)9日端午節,臺北烈日炎炎,6歲的黃廷軒和妹妹在基隆河邊認真觀看正在這裡舉行的龍舟比賽,爸爸媽媽為他們撐著遮陽傘。   這是家住新北市的黃先生一家四口第三年在端午節參加在臺北大佳河濱公園舉辦的節慶活動。當記者問起賽龍舟的來歷時,上小學一年級的黃廷軒脫口而出:「紀念屈原。」
  • 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端午活動繽紛來襲
    又是一年端午時節,賽龍舟、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好玩好吃齊聚一堂,好不熱鬧,但是一個人的熱鬧怎麼比得上一群人的歡鬧,不管你是想吃粽子,還是想做手工,來這些地方,全給你「佩奇"!
  • 線上線下消費升溫 文旅活動邁上「雲端」——端午假期透視我國經濟...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題:線上線下消費升溫 文旅活動邁上「雲端」——端午假期透視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新華社記者吃粽子、掛香囊、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文化傳承。與此同時,時令商品消費強勁、民俗節慶活動邁上「雲端」,傳統節日展現出時代的新特點。
  • 賽龍舟洗龍水!過端午節花樣多 南北粽子花式多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
  • 江蘇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雲」間過端午,人間歡樂多
    連日來,我省各地舉辦賽龍舟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同時組織志願者關愛弱勢群體,給孤寡老人、殘疾人、低保戶等送粽子送溫暖,給端午節增添了歡樂祥和的濃濃氛圍。  掌端看直播 「雲端」過端午  6月25日,江蘇大劇院與運河沿線多家劇院共同開啟復工復產聯合行動——「大運河劇院聯盟」端午特別節目《我家就在岸上住》正式線上放送。
  • 包粽子、畫龍舟……天橋區幼教中心第二實驗幼兒園萌娃迎端午
    「五月五,過端午,粽葉青,糯米香;掛菖蒲,帶香包......」為了讓幼兒體驗端午節獨特的習俗,近日,天橋區幼教中心第二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端午的幸福味道」的主題活動。  同時,孩子們和老師一起進行小巧手製作活動,通過包粽子、畫龍舟等形式,深刻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幼兒園無處不體現著端午濃鬱的節日氛圍。
  • 五月五,端午節 賽龍舟,吃粽子
    五月五,端午節 、賽龍舟,吃粽子。這一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的。梔粽梔粽,就是用梔子洗淨搗碎、浸泡濾渣出黃色的汁液攪拌在糯米中包成粽子而得名的。這一工序比較繁雜,後來人們便用小蘇打代替梔子汁。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等。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民俗活動差異,飲食各有不同。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盤點一下端午節的其他一些民俗活動飲食文化。1,吃艾草煮雞蛋一般來說,印象中是南方吃粽子,以江浙福建一帶,湖北湖南等區域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