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 品粽子 踩街遊——臺灣民眾熱鬧慶端午

2021-01-19 臺灣頻道

  新華社臺北6月9日電(記者李來房、章利新、陳鍵興)9日端午節,臺北烈日炎炎,6歲的黃廷軒和妹妹在基隆河邊認真觀看正在這裡舉行的龍舟比賽,爸爸媽媽為他們撐著遮陽傘。

  這是家住新北市的黃先生一家四口第三年在端午節參加在臺北大佳河濱公園舉辦的節慶活動。當記者問起賽龍舟的來歷時,上小學一年級的黃廷軒脫口而出:「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臺灣各地端午節不可或缺的活動。9日開幕的「水岸臺北2016龍舟嘉年華活動」規模最大,活動豐富,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看,感受傳統習俗。

  據主辦方臺北市體育局介紹,今年臺北龍舟賽共有212隊、5000多人參加,包括大、小型龍舟,選手不僅來自島內,還吸引了不少海外團隊。

  臺北大佳龍舟隊共派出9組選手、300人參賽,在參賽隊伍中人數最多,選手來自各行各業,上午預賽中以三個小組第一、兩個小組第二的名次晉級下午的決賽。

  「賽龍舟是中華傳統習俗,它讓我們感到心連心,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大佳龍舟隊的舵手路永騂說,他希望有機會到大陸參加端午節的龍舟賽。

  一邊是龍舟賽,一邊是「立蛋」活動,人們認為端午節當天的正午時分能將雞蛋直立起來,預示會有好運。在公園橋下的空地上,許多年輕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用彩色筆在雞蛋上畫各種圖案,有的還寫上自己的名字和「端午節快樂」字樣,然後在水泥地面上努力把雞蛋立起來。

  除了龍舟賽,臺灣各地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慶祝端午節。

  9日上午,新北市蘆洲區舉辦「粽情飄香迎端午——童趣懷古在蘆洲」活動,其中包括民俗體驗、歌舞欣賞以及免費品嘗粽子等環節,吸引了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前來遊園過節。主辦單位在園內免費贈送1000個粽子,讓很多遊客邊玩邊吃粽子。

  此次活動特別選在已故臺灣抗日將領李友邦先生的故居——「蘆洲李宅」舉辦。在古宅大門口,很多父母抱著剛剛完成「抓周」的孩子,坐在長條凳上,拍起了全家福。蘆洲區長賴俊達表示,李宅是新北市唯一辦理「抓周」活動的古蹟,活動的目的是讓市民共同了解、傳承這個傳統文化樣式。

  現場民俗體驗活動還包括香包DIY、立蛋、捏麵人教學、吉祥畫等。在大人的指導下,三年級施姓小學生把染過香料的棉花塞進繡花布裡,撐出一個粽子形的香包。「第一次做香包,我要把它當節日禮物送給朋友。」

  本次活動還融入蘆洲特有的民俗文化,製作了「腳踏七星大樂粽」,供民眾祈福、拍照。此外,還有「歡樂三太子」「輦轎搖搖搖」等特色民俗活動供民眾體驗。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讓外地遊客同樣感受端午節,臺灣一些旅館專門組織活動讓遊客參與。花蓮縣一家旅館的經理葉集豪說,目前接待的遊客主要來自大陸和其他地方,晚上旅館會組織他們自己製作驅蟲香包。

  島內民間在端午期間有掛艾草、菖浦、柳枝來驅蟲的習俗,即避「五毒」。為了科普對「五毒」動物的知識,臺北市動物園爬行館特意舉辦「五毒特展」,展出動物包括蟾蜍、蜈蚣、蛇、帝王蠍、墨西哥膝頭捕鳥蛛和常被誤認為有毒的大壁虎,讓參觀者深入了解這些肩負維持生態功能卻總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五毒」動物。

  作為「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之一,位於臺灣中部的彰化縣9日組織臺灣戲曲學院以及當地文藝團體舉行踩街活動,表演獨輪車、管樂隊、舞蹈、武術、舞龍和客家藝陣等節目,讓民眾歡樂過節。臺中市當天也舉辦了端午節踩街活動。

(責編:常紅、張玉珂)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南山關山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午節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別名,如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浴蘭節、天中節、地臘節等等。端午節可能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一個。我讀小學時,老師就跟我們講過端午節的來由,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因為楚國的大忠臣屈原,在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殉國而死。從那時候起,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對屈原就充滿了無比的崇敬。小時候我也喜歡端午節,因為有粽子吃,還有龍舟賽可以看。
  • 賽龍舟、立西瓜、吃粽子——臺灣民眾歡度端午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臺北6月25日電儘管烈日炎炎,基隆河畔的大佳河濱公園25日上午依舊人聲鼎沸,河面上不時傳來陣陣熱烈的鼓聲、掌聲和歡呼聲,為期兩天的臺北市端午龍舟錦標賽在這裡拉開序幕。「端午節有4天假期,我們一般會出去玩水,組織烤肉聚餐,也會在家裡自己包粽子、拜祖先。」林女士說。臺北市著名傳統市場南門市場裡,賣粽子的老字號攤位前排起了長隊;其他的食品攤位也因為端午假期迎來比平日更多的客流。
  • 端午節簡筆畫 - 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兩個活動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由於各地飲食習慣不同,製作粽子的材料繁多,粽也形成了南北風味。賽龍舟,歷史悠久,是由多人組隊划槳的競賽,寓意祈求福佑、事事如意、風調雨順。在端午來臨之際,這個教程將向大家展示如何畫端午節簡筆畫。在開始作畫之前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張完整的端午節簡筆畫。這幅端午節簡筆畫看起來有點難,但只要按照我們的教程步驟拆解開來一步一步畫,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  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
  • 古代中等人家是怎麼過端午節的?不僅僅只是賽龍舟、吃粽子
    大家能看出這寫的就是端午節,端陽是端午的別稱,寫的是端午節的哪個習俗呢?最後一句給我們透露了消息,角黍也就是俗稱的粽子,原材料是米、做出來的形狀為角形,自然有了這個名稱,今天聽來倒覺得比「粽子」顯得文氣一些。端午節,是中國人民的重要傳統節日,在2009年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日。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嘗粽子、賽龍舟、祭拜、灑雄黃酒,這個端午過的不一般
    話端午,記憶滿滿。家裡必不可少的是肉粽(香、料足),鹼粽(Q彈、沾白糖/蜂蜜)。在端午前一天,媽媽都會去廟口的大榕樹採摘小榕樹枝、去溪邊採摘菖蒲、去鄰居說的好地方採摘艾草。洗乾淨,固定搭配,整齊捆綁,懸掛在各道門口。
  • 賽龍舟、包粽子……端午小長假首日湖南文旅活動豐富多彩
    賽龍舟、包粽子、品黃酒……端午小長假首日文旅活動豐富多彩全省納入監測的131家旅遊區(點)接待遊客31.1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89.26萬元華聲在線6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孟姣燕)賽龍舟、包粽子、品黃酒。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吃粽子更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地包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還有吃粽子、做香包,源於投粽子入河:投粽子入河好讓魚吃了粽子不吃屈原的(屍體);投香包入河為保持屈原的屍體不發臭。演變至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特為思戀屈原。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包粽子賽龍舟 民族團結一家親
    天山網訊(記者劉萌萌 通訊員劉倩 尤倩 施強 田園攝影報導)龍舟賽、包粽子、品美食……6月24日是端午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二團「慶端午·民族團結一家親」暨龍舟賽在走馬川河畔舉行。當天,《賽龍舟》《禮儀之邦》等文藝節目的華麗登場拉開了活動序幕。
  • 探究南方吃粽子和賽龍舟的部分內涵,為什麼端午節有這些習俗?
    現在回到正文二.粽子和賽龍舟的發展和內涵2.1粽子和賽龍舟的發展根據古文記載,粽子最早有記載的源於春秋,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蘆葉裹米葉。從米,葼聲。而粽子被作為最早出現的端午食品時是在西漢時期,當時「梟羹」是作為朝廷在五月五日賜給百官,但因梟(鳥)不易捕捉,後面粽子就逐漸演變為端午時節的食品。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為什麼還要採艾草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端午節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咱老北京過端午還有這些講究
    本文轉自【北京晚報】;今兒個是端午節 說起來端午 您一定會說出幾個關鍵詞: 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 因此端午也稱「端五」,後來又發展到稱「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統稱為「端午」,但也有稱這一天為「端陽」或「天中」的。而北京人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單五」。 祭神祭祖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在端午這天,北京人還會祭神祭祖。
  • 3篇精彩的端午節作文,包粽子賽龍舟掛香包
    01包粽子當各大超市的貨架上、大街小巷的攤位上出現粽葉的身影時端午節這天,我們一起包粽子。奶奶的手很巧,她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但奶奶最喜歡包長粽。奶奶拿起一片大粽葉,折起一條長邊用手壓緊,再把葉子兩端向中間折,折成信封狀,接下來裝上糯米捆綁結實。我們一家人邊包粽子邊聊天,聊爸爸媽媽小時候過端午的有趣事情,不一會兒,粽葉沒有了,糯米也見底了。
  •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
  • 端午佳節,誰還只吃粽子、看賽龍舟?往事若茶的特殊存在引圍觀!
    當明白端午的習俗跟背後的寓意,我們就知道,如何過好這個端午。不過,我們今年要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具體怎麼過,這次便由一禪小和尚主題茶飲店的往事若茶搖身一變為講師,好好的和你們說道、說道端午的特殊所在。味道——粽子是標誌小時候,以為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後來長大才發現,其實粽子是為了祭祖所用。
  • 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傳統習俗溯源與傳承發展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從此,每年五月初五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 2020濃情端午,象山各校這樣花式過節!
    包粽子 插香蒲賽龍舟 掛香囊家家戶戶慶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如期而至,我縣多所學校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用不同的方式慶祝這個節日,引導孩子們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優秀美德。新南幼兒園供圖多彩活動感受民族文化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知識競賽大徐幼兒園猜粽子比賽樂趣滿滿的賽龍舟新橋幼兒園賽龍舟春暉幼兒園賽龍舟別開生面的舞龍下沈幼兒園舞龍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