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咱老北京過端午還有這些講究

2020-12-27 環球網

本文轉自【北京晚報】;

今兒個是端午節

說起來端午

您一定會說出幾個關鍵詞:

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

沒錯

除了這些

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

尤其在咱們北京

端午節的過法有什麼不一樣呢?

古人把五月初一稱為端一,後面的五日以此類推。因此端午也稱「端五」,後來又發展到稱「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統稱為「端午」,但也有稱這一天為「端陽」或「天中」的。而北京人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單五」。

祭神祭祖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在端午這天,北京人還會祭神祭祖。

端午節由來跟很多文化名人有關,這些文化名人大都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都是忠孝之人,二就是跟「水」有關係:屈原投江,伍子胥死後被扔入水中,曹娥是投江救父。

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為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

北京文人有端午節到二閘三忠祠上香的傳統,祠內供奉諸葛亮、嶽飛、文天祥。祠院寬敞,祠後有濯纓亭正臨通惠河邊。

掛菖蒲 插艾葉

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過端午節時大多在院門前和房簷掛菖蒲插艾葉。民間有用它來驅邪。

在端午節,人們還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有的還用菖蒲根泡酒,以為喝了能健康長壽。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菖蒲身上這層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使它成了人們過端午節時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鬥百草

端午節這一天,京城兒童喜歡玩一種叫鬥百草的遊戲,一種看法認為最初的鬥草遊戲,很可能跟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的中醫草藥學有著密切關係: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而鬥草就是古人端午採草藥歇息時,相互玩耍逗樂的一種休閒遊戲。

遊天壇

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遊耍。」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吃玫瑰餅

初一給神佛和祖先祭祀的供品撤下來後就成了全家的食品。一般人家只供類似桃酥式的「五毒餅」,初五晚間撤供;中等人家再放上小棗江米粽子和鮮果,一天一撤,以防腐爛。

富貴人家是供玫瑰餅。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勻做餡,製成餅,上火烙,名曰端午餑餑,分為酥皮、硬皮兩種,是高檔細點,價格很貴。

五月節吃上玫瑰餅是非常吉利的事,一般人家是自己動手蒸玫瑰餡的饅頭或甜卷,以應節日之俗。

吃黃米小棗粽子

古時候北京地區的端午粽子是用葦葉包裹的黃米小棗粽子。許多人家自己包粽子,用江米和黃米與小棗合在一起,叫二米粽子。食品店裡出售的粽子以南味為主,遠郊農民推車進城賣的以黃米粽子為主。系粽子用馬蘭草,是北京特產。

黃米小棗粽子價格比江米粽子便宜,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講,甭管黃米江米反正都是粽子,都是用葉子裹著的,只要吃上粽子,就算過上了五月節。

貼葫蘆花

北京人喜歡葫蘆,因為葫蘆是「福祿」的諧音。紅色毛邊紙剪成葫蘆,裡面收進「五毒」圖案,稱為「葫蘆花」,自農曆四月末就有小販在街上叫賣了。葫蘆花據說能闢「五毒」,五月一日貼出,五月五日午時摘下扔掉,稱為「扔災」。

除貼葫蘆花外,還有貼以鍾馗為題材「硃砂判兒」的,有貼黃表紙上寫有咒語的「天師符」的,其目的均是為了驅邪闢毒。

今年端午

有些特殊

疫情防控正吃勁

還要特別提個醒

放鬆心情

不能放鬆個人防護

平安過端午

六大要點不能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
  •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  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五月五,過端午,除了吃粽子,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呢?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當粽香味再次傳來,我們又已經置身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到!只知道端午節放假,它的由來你知道嗎?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喝雄黃酒有什麼寓意?端午由來: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都城消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南山關山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午節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別名,如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浴蘭節、天中節、地臘節等等。端午節可能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一個。我讀小學時,老師就跟我們講過端午節的來由,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因為楚國的大忠臣屈原,在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殉國而死。從那時候起,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對屈原就充滿了無比的崇敬。小時候我也喜歡端午節,因為有粽子吃,還有龍舟賽可以看。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幾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闢邪避暑,驅趕蚊蒼,保一方平安。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很小的時候老人教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等。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民俗活動差異,飲食各有不同。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盤點一下端午節的其他一些民俗活動飲食文化。1,吃艾草煮雞蛋一般來說,印象中是南方吃粽子,以江浙福建一帶,湖北湖南等區域為主。
  • 五月初五過端午,農村除了划龍舟吃粽子,民間還有哪些民俗文化?
    因為,中華民族從上古時代就崇拜龍,在端午這天,先民祖祖輩輩都形成了要祭祀天龍的習俗。所以,端午節還是一個祭祀的日子,不僅後來是祭奠屈原,之先是祭祀天龍,祈求天龍風調雨順的民俗文化,後來有划龍舟來表達對龍的崇拜,各地便有划龍舟和賽龍舟的民俗文化活動。~~至今,在屈原的故鄉,湖北秭歸,就有許許多多別殊一格,與世不同的端午節民俗文化。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為什麼還要採艾草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端午節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 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
    端午節馬上就到了,這個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果要問大家端午節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第一個大家肯定能想到的就是吃粽子,在中國每個特定的節日總會有一兩道相關的特色美食,「對於吃,我們都是認真的」。
  • 探究南方吃粽子和賽龍舟的部分內涵,為什麼端午節有這些習俗?
    探討南方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由來,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而粽子被作為最早出現的端午食品時是在西漢時期,當時「梟羹」是作為朝廷在五月五日賜給百官,但因梟(鳥)不易捕捉,後面粽子就逐漸演變為端午時節的食品。在當今社會下的變化作為中華文化中積澱幾千年文化的文化習俗,粽子和賽龍舟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積澱,已經融入了華夏民族的血液中,每逢端午節無不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掛艾葉、和雄黃酒的習俗。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吃粽子更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地包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還有吃粽子、做香包,源於投粽子入河:投粽子入河好讓魚吃了粽子不吃屈原的(屍體);投香包入河為保持屈原的屍體不發臭。演變至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特為思戀屈原。
  • 看新聞學單詞|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我們還可以……
    今天是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羚羊君(aa-acad)先在這裡祝大家端午安康,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拿到心儀的offer。前言羚羊君(aa-acad)有一年的端午節就是在英國度過的,當時我就在想:如何像身邊的英國朋友們介紹端午節呢?當時初到英國,詞彙量不夠的我只好自己爆粽子送給英國朋友,告訴他們,今天是個中國節日,吃這個!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至少還有4種非常好玩的事情
    引言:小時候吃不到粽子,更看不到龍舟。每年農曆5月初五端午節,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可以盡情吃雞蛋。現在一提起吃雞蛋,就會被人提醒「小心膽固醇」,生活真是又好笑又好玩!現在人們提到端午節,就會想到吃粽子,龍舟競渡紀念古人屈原。
  • 端午佳節,誰還只吃粽子、看賽龍舟?往事若茶的特殊存在引圍觀!
    當明白端午的習俗跟背後的寓意,我們就知道,如何過好這個端午。不過,我們今年要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具體怎麼過,這次便由一禪小和尚主題茶飲店的往事若茶搖身一變為講師,好好的和你們說道、說道端午的特殊所在。味道——粽子是標誌小時候,以為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後來長大才發現,其實粽子是為了祭祖所用。
  • 老北京端午節粽子很簡單,還有糖蒜就面和五毒餅,都有講究
    (宋)蘇焯《端陽戲嬰圖》這一首收錄在清代《白雪遺音選》中的北京民間俗曲,形象地寫出了人們喜迎端午節的歡快和熱鬧氣氛。今天的端午節只是個「小長假」,除了吃粽子,大約也沒有什麼別的可做。但在舊時,端午節和中秋節、春節並稱為「三大節」,是十分重要的節日,在吃、住、遊上都有花樣迭出的「節目」。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什麼習俗?
    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闢邪,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飲品。每年農曆五月初一的時候就會將釀造好的雄黃酒放在室外曬太陽,一直曬到初五,等到中午的時候吃粽子、飲雄黃酒。2.掛艾草、蒲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插於門楣,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
  • 賽龍舟洗龍水!過端午節花樣多 南北粽子花式多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