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過端午,農村除了划龍舟吃粽子,民間還有哪些民俗文化?

2021-01-19 鄂東三農

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是一個古老的民俗文化節日,起源於上古時期祭龍活動,自從屈原憂國憂民主張沒有得到實現時投身汩羅江自盡以身殉國,才演變成為紀念屈原為主體的民俗文化節日。人們都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中國之大,端午節民間風俗,風情萬種,姿態萬千。端午節就從名稱上,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都有不一樣的叫法,如有叫重陽節、重午節、重五節、端陽節、端午節、端五節、正陽節、正午節、龍舟節、當五汛、五月節、天中節、炎夏節、天醫節、菖蒲節、艾香節、草藥節、浴蘭節、躲五節、午日節、五黃節、端禮節、屈原節、詩人節、粽子節、解粽節、女兒節等等叫法,堪稱我國民俗文化節日叫法之最,令人神往和佩服,充分說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最普遍的大眾化的傳統民俗文化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先輩祭龍演變而來。時值仲夏端午,天象蒼龍七宿,騰飛到正南中天,是上古先民認為「龍飛天」的重要日子。據《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飛龍在天」。天上有七星宿「角、亢、氏、房、心、尾、箕」,在東方的天空,形成了飛龍形狀的星象,這叫做「蒼龍七宿」。它的出沒周期與一年四季周期相吻合一致,春季在東方出現,夏季在南方騰升,秋季在西方退落,冬季沉沒在北方地平線之下。在仲夏端午這天,飛龍在天,其主星宿高懸正南中天,龍氣旺盛。因為,中華民族從上古時代就崇拜龍,在端午這天,先民祖祖輩輩都形成了要祭祀天龍的習俗。所以,端午節還是一個祭祀的日子,不僅後來是祭奠屈原,之先是祭祀天龍,祈求天龍風調雨順的民俗文化,後來有划龍舟來表達對龍的崇拜,各地便有划龍舟和賽龍舟的民俗文化活動。~~

至今,在屈原的故鄉,湖北秭歸,就有許許多多別殊一格,與世不同的端午節民俗文化。每年在仲夏之月,有五月初五過「頭端午」節,在五月十五日要過「大端午」節,在五月二十五日要過「末端午」節。在過這三個端午節中「大端午」節最為隆重,在這三個節日裡,主要是祭祀和招魂等祭奠悼念屈原大夫的活動,還有包粽子和施粽子,即施粽子於水中,有營救屈原之意,表達屈原故鄉百姓對屈原的深切懷念之情。~~

在我國江浙一帶,民間過端午節,除了包粽子、吃粽子、施粽子外,有吃「五黃」的習俗,即吃黃魚、黃鱔、黃瓜、鹹鴨蛋黃、雄黃酒,後來就不限定五黃,凡帶黃的食品都適宜食用,如黃豆、黃花菜、黃姜(即生薑)、黃棃、黃餅等等。為什麼要吃黃的食物,端午節夏糧沒有收穫,陳糧所剩無幾,表示「青黃不接」,吃黃寓意是一年四季,再不存在青黃不接,食物豐盛。在這一帶,除了划龍舟賽龍舟以外,還有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立雞蛋」比賽,誰在中午12點左右,把雞蛋立於桌面上,誰是最幸福的人,將有好運來臨。~~

端午節是我國除夕、中秋節、重陽節等四大文化傳統節日之一,主要是祭奠先輩、祈福攘災、歡慶娛樂、民俗飲食為主體的民俗文化傳統節日,具有大眾化、民俗化,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的特色。端午節各地普遍存在有祭天龍、划龍舟、賽龍舟、唱龍歌、採草藥、懸菖蒲、掛艾草、吃粽子、放紙龍、放紙鳶、佩香囊、拴五色線、打午時水、喝午時茶、洗草藥水、祭拜祖先等等活動。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施粽子,是我國全民的傳統文化習俗。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五月五,過端午,除了吃粽子,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呢?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當粽香味再次傳來,我們又已經置身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到!只知道端午節放假,它的由來你知道嗎?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喝雄黃酒有什麼寓意?端午由來: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都城消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 除了吃粽子和划龍舟,端午還有很多習俗,你知道多少?
    提起端午的習俗,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吃粽子和划龍舟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端午的習俗絕不僅僅只有這兩個。那麼端午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呢?這些習俗又是來源於哪些傳說呢?今天悠然就跟大家聊一聊端午的那些習俗與傳說。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隨著兩個「四月」的結束,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端午節這一天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那麼吃粽子寓意什麼呢
    每年6月中旬,家家戶戶的大人們就開始忙活著浸糯米、洗粽葉,包起粽子來。小孩子也跟著興奮起來,因為不但有美味可口的粽子吃,還可以放假過節日,他們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了。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的陽曆6月中旬,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
  • 端午又叫「五月黃」,除了吃粽子,還要吃「五黃」,寓意好運安康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有很多的民俗,比如戴五彩繩、划龍舟,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端午節的各種美食了。粽子作為端午節的主角,關於南北鹹甜粽之爭的話題熱度每年都居高不下。南方偏愛鹹香可口的鹹粽,而北方恰恰與之相反,喜歡南方人一向鍾愛的軟糯香甜的甜粽。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文/@成長新視點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更多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菖蒲)。
  • 端午節潮汕又稱五月節,帶你看看有什麼民俗活動嗎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故潮州民間又稱其為「五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這一天,潮州民間有什麼民俗活動嗎?今天,咱就一起來了解咱潮州的端午節習俗,看看你都知道多少?五月節的潮汕人民在做什麼?除了眾人皆知的賽龍舟、吃粽子,還有哪些頗具潮汕特色的民俗?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咱老北京過端午還有這些講究
    >沒錯 除了這些 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 尤其在咱們北京 端午節的過法有什麼不一樣呢?古人把五月初一稱為端一,後面的五日以此類推。因此端午也稱「端五」,後來又發展到稱「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統稱為「端午」,但也有稱這一天為「端陽」或「天中」的。而北京人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單五」。 祭神祭祖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這些「特色美食」,哪一種是你家鄉吃的?
    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了一半了,不過按照農曆的話,現在閏四月還沒有過完,但是閏四月也僅剩幾天了,為我們馬上也就要迎來農曆的五月份了,在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是會吃粽子,看划龍舟,也是人們祈福禳災,歡慶娛樂的一個民俗大節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等。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民俗活動差異,飲食各有不同。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
  • 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哪些?趕緊來了解
    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哪些?趕緊來了解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美食故事,現在每年到了農曆五月初五的時候,咱們大家也都知道是啥日子了,那就是端午節。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端陽節,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有一點就是在這個節日裡面一定要吃粽子,對於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們知道嗎?肯定知道的很少,今天我就給大家來普及一下它的由來和習俗。在端午節的時候咱們大家都會吃粽子紀念,但是你們知道為啥要吃粽子嗎?吃粽子和屈原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福建泉州端午,除了吃粽子,還有這些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
    福建泉州端午,除了吃粽子,還有這些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又是粽子飄香時節,滿街上都是粽子的香味。每年的端午節到了,各處的端午也將上演起一場風俗端午。各個地的端午都有其特色,而在閩南的濱海名城泉州的端午節也是有著其獨有的端午色彩。
  • 各地下起龍舟雨,即將迎來端午節,除吃粽子和划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那麼龍舟雨的到來,也意味著端午即將到來。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國第一個被列為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跟其他的傳統節日一樣,端午節的氛圍也慢慢變淡了,對現在的大多數人們來說,端午節更多意味著假期,僅此而已,最多買一兩個粽子吃,吃完了可能還會吐槽,這麼好吃難怪扔河裡餵魚,慢慢地已經沒有過去的那種節日的氛圍了。除了粽子和龍舟,還有哪些傳統呢?讓我們回憶一下小時候的端午節。
  • 今天是端午節,古代這一天除了吃粽子,你還了解哪些文化活動?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提到端午節,人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278年,強大的大秦帝國軍隊攻破了楚國國都,被貶謫的屈原聽到楚國即將滅亡的消息,心痛不已。屍體找沒找到不得而知,但是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卻一直保留了下來。人們希望通過划龍舟的方式,悼念屈原的忠烈之魂。但是楚國已滅,斯人已去,最終留下點什麼的?到頭來只有那首《離騷》留在人間,流傳千古了。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幾乎所有的溫州人也都吃過薄餅
    吃粽子,划龍舟,是我們千百年來民間留下的傳統的活動,端午節是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會提前醃好鴨蛋,因為在很多地方端午節有吃鹹鴨蛋的風俗,雖然鹹鴨蛋在生活中也是較常見的食物,但是在端午節這天吃鹹鴨蛋卻有著特殊的寓意。
  • 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作為宋朝人,五月初五該咋過?
    而我們現在的傳統節日五月初五的端午節與上古時期的原始信仰、祭祖祭祀文化及天文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都有直接的關係。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上到君王百官,下到普通的百姓,對端午節很重視,對端午節有一個固定的信仰,即美好的嚮往,希望端午節的活動等可以給自己消除災禍,帶來福報等等。
  • 你知道端午節的真正內涵嗎?完全不止是吃粽子划龍舟這麼簡單!
    五月初五,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端午節在中華民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從遠古時代,傳承下來的節日,它記載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習俗、歷史、故事和傳說。端午節是粽子的味道還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這天,鄉裡鄉親都會在家忙碌著包粽子,有的會上山砍艾蒿,拿回來插門上,寓意招百福驅邪避禍。因此,民間有句諺語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介紹 端午節習俗盤點:賽龍舟吃粽子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 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
  • 除了粽子,端午還有哪些「吃"的樂趣?
    內容簡介:五月五,端午到。茜茜祝大家端午安康!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關於吃食的趣事。五毒餅:吃印有蛇、蠍子、蜈蚣、壁虎、蛤蟆五毒圖案的五毒餅,是北京獨特的習俗。將五毒印在食物上,把它們吃掉,寓意以毒攻毒,祈求消病強身。五紅菜:江蘇南京一帶,民間有吃「五紅」的端午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