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東方馬奇諾,民國政府重金打造,為何卻未起到絲毫作用?

2020-12-22 青梅史觀

抗日戰爭時期,經過熱河抗戰、長城抗戰等一系列初期戰役的失敗,民國政府意識到國軍部隊相比於日軍仍舊有不小的差距。

為此國軍高層認為,必須實行整訓計劃提升國軍戰鬥力,以此來應對日後將要爆發的全面抗日戰爭,而該計劃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國軍整編和修築工事。

而在各地的防禦工事之中,民國政府最為重視的莫過於江南地區的工事群,為了修築該處防禦工事,民國政府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日軍前線部隊

工事修築完成後,民國政府認為該工事群完全可以和歐洲的馬奇諾防線相媲美,因此將其稱之為「東方馬奇諾」。

淞滬會戰失敗之後,數十萬國軍全線崩潰,國軍前線總指揮陳誠下令退守到蘇州,依託吳福線陣地組織新一輪防禦。

1937年11月13日,日軍第十六師團在長江白茆口強行登陸,直接出現在國軍吳福防線的側後方,國軍再次因為日軍的迂迴包抄而潰敗。

1937年11月16日,陳誠正式下達撤退命令,要求放棄吳福防線,退守江陰地區,在那裡還有著最後一道防線,而這道防線也是南京的最後屏障。

但是自上海到蘇州再到福州,國軍主力部隊已經一潰千裡,面對陳誠要求堅守的命令,除了少數中央軍精銳之外,根本沒有奉命阻擊的打算。

國軍部隊趕到江陰的錫澄防線之後,大部分國軍主力甚至連防禦工事都未進入,直接以找不到工事鑰匙為由繼續潰逃。

其實找不到防禦工事鑰匙一事並非空穴來風,民國政府花費重金修築防禦工事之後將鑰匙悉數交給了當地的保安團管理。

但是隨著淞滬會戰的爆發,國軍前線部隊損傷十分慘重,長江沿岸的保安隊變成了補充戰損兵員的最佳選擇,於是大量的地方保安團被調往上海參戰。

地方保安團離開之前,奉命將防禦工事的鑰匙交給當地的保長等人員保管,然而因為國軍的大潰敗造成沿途民眾人心惶惶。

當時很多民眾見前線國軍已經潰敗,為了躲避兵災而紛紛向後方遷移,其中便包括當地的保長等人,因此等到國軍抵達錫澄防線當地早已經是一片混亂。

混亂的場面再一次加劇了前線國軍心中的恐慌,大量國軍部隊直接以找不到鑰匙為由向繼續向後方潰逃,只有少數部隊選擇砸開門鎖,進入工事之內繼續抵抗。

事實上,防禦工事的鑰匙問題也讓一直對國軍整編計劃寄予厚望的民國統帥部發現了一個問題,那便是經過中央化的國軍雜牌部隊雖然戰鬥力有所提升。

國軍防禦陣地

但是本質上仍舊和北洋軍閥混戰時期的地方雜牌軍沒有任何區別,作戰時雖然十分勇猛,但是一旦撤退便會演變成了無法控制的大潰敗。

由於選擇留在錫澄防線的國軍部隊數量較少,面對日軍主力的追擊,國軍部隊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阻擊,陳誠無奈之下只好再次下令後撤。

1937年11月26日,陳誠下令放棄錫澄防線,將前線國軍全部撤入南京城內,此時日本統帥部打算迫使民國政府締結城下之盟,於是下令前線日軍停止追擊。

正在休整的日軍部隊

但是前線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卻直接將這份命令扔到了廢紙簍之中,下令日軍主力部隊繼續進攻南京,準備一舉攻陷南京城。

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民國統帥部一連召開六次會議,眾人均認為南京城已經成為一座孤城,而且位於長江以北的南京並沒有絲毫的戰略價值。

至此民國政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打造的所謂「東方馬奇諾」防線,在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的情況下被國軍徹底放棄。

參考資料:《抗日戰爭》、《中國抗日戰爭史》等

相關焦點

  • 民國政府為何查禁《清史稿》
    民國三年(1914)春,北洋政府國務院召開會議,建議設立清史館纂修清史,並呈請大總統袁世凱批准。其呈文首先回顧了中國悠久的修史傳統,「春秋而降,凡新陳之遞嬗,每記錄而成編」,「蓋時有盛衰,制多興革,不有鴻篇巨製,將悉以窺前代之盛,備後世考鏡之資」。
  • 抗日戰爭亂世開端,民國內部亂象頻出,蔣介石為何卻志得意滿?
    數百年未遇的大洪災於民國三十年爆發,民國內部北至長城關外,東起江蘇北部,西至四川盆地均成一片澤國,武漢甚至沒入水中一月有餘。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率領的桂軍雖未全線潰敗,但也在桂系主要首腦逃亡越南後群龍無首,已經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 抗日戰爭漢口計劃,民國遷都重慶,劉湘為何卻意圖阻止國軍入川?
    抗日戰爭時期,劉湘因為在南京會議上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而聞名遐邇,數十萬川軍部隊隨其出川抗戰更是將劉湘的名望提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是隨著前線抗日戰局的變化,特別是南京保衛戰前夕,民國政府宣布遷都重慶之後,劉湘心中的想法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 1932年,洛陽被民國政府定為行都,西安為何卻被定義為陪都?
    1932年,洛陽被民國政府定為行都,西安為何卻被定義為陪都?1932年,民國政府為了避免上海「一二八」戰火波及南京,就遷往洛陽臨時辦公。後來,洛陽的這段歷史被演繹為曾是洛陽的陪都。因而,網上關於洛陽曾是民國陪都的各類文章一直是層出不窮,更有自媒體作者將洛陽陪都歲月稱之為民國時期的「高光時刻」。嚴格意義上來講,洛陽被民國政府定義的為行都,而非陪都。就當是而言,法律意義上的陪都是西安,又被稱之為「西京」。那麼,陪都和行都究竟有何區別?西安為何是陪都?
  • 守衛四行倉庫抗日英雄謝晉元將軍,為何抗日戰爭未結束就成了校長
    淞滬會戰中,守衛四行倉庫的英雄們,抗日戰爭尚未結束,為何就變成了學生?謝晉元為何成為上海一所學校的校長?「八百壯士」的壯舉據蕭一平 、 郭德宏主編 的《中國抗日戰爭全史》記載,1938年8月13日,受上海京滬警備司令部張治中將軍命令,由孫元良將軍指揮中國軍隊進攻日軍在上海最重要的據點,設立在虹口的日本海軍司令部和日本海軍在上海的碼頭,計劃將日軍趕到黃浦江,進而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抗日戰爭著名的淞滬會戰由此開始。
  • 抗日戰爭守衛南京,國軍眾將極力反對,唐生智為何卻主動請纓?
    換而言之就是民國統帥部要求進行商討談判,實際上國軍眾將準備藉助談判的機會實行緩兵之計,以此來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用來準備下一次大會戰。然而民國統帥部的計策並沒有唬住日本人,前線日軍仍舊在不斷地向南京推進,絲毫沒有暫緩發起攻勢的樣子。
  • 國軍20億重金打造炮兵團,蔣介石向白崇禧炫耀,在抗戰中戰績如何
    抗戰中,蔣介石政府耗資2000萬銀元打造的最強炮兵團,戰績如何現代火炮被稱為「戰爭之神」,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據統計,整個二戰中各國士兵的傷亡約有70%-80%都是各類火炮造成的。1936年,德國兩大頂級軍工企業設計製造的24門重榴炮正式交付國軍,每套火炮的造價折合民國的法幣87萬元,國民政府為此花費了2088萬法幣。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民國時期臭名昭著的法幣。雖說法幣後來貶值到形同廢紙,不過在發行之初的購買力還是很強的。
  • 國民黨正面戰場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戰爭是一場民族禦侮之戰是一場衛國戰爭。經過八年血與火的洗禮,中國人民最終取得了近百年來反對帝國主義鬥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作為抗戰主戰場的國民黨正面戰場在抗戰時期究竟發揮了多大的作用,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多大的貢獻,我們該如何評價抗戰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呢?
  • 抗日戰爭武漢淪陷,國軍被迫撤入西南,前線日軍為何卻悶悶不樂?
    其實早在武漢會戰爆發之前,蔣介石就意識到武漢很難堅守,為了避免讓武漢變成第二個南京,於是便要求民國統帥部提前下達了撤退命令。不過在撤離之前必須先行運送囤積於武漢的物資以及疏散民眾,而且民國統帥部還準備以武漢為誘餌全力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武漢會戰也因此而爆發。
  • 抗日戰爭孟關戰役,日軍主力嚴陣以待,國軍為何卻因此威震天下?
    1944年1月,民國駐印軍所屬廖耀湘新二十二師開始進攻緬北孟關地區,與孫立人新三十八師兵分兩路對日軍進行夾擊,胡康河谷戰役進入決勝階段。當時駐守孟關的日軍部隊是號稱「亞熱帶叢林之王」的日本第十八師團,該師團十分擅長叢林作戰,曾在曼德勒會戰中擊敗民國遠徵軍。
  • 國民政府和民國政府有什麼不同。區別在哪裡
    都是繼承辛亥革命,以孫中山為國家法統國家體系,但區別在於民國政府是指以袁世凱為一脈的北洋政府,而國國民政府是以孫中山與蔣介石一系國法統,兩個政府都是合法的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都是中華民國政府。為國際社會所承認。民國政府也就是北洋政府,首都是北京。偉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結束了腐朽的滿清統治。
  • 抗日戰爭轉折點,前線國軍精疲力竭,日本高層為何卻惶恐難安?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全面戰爭初期國軍部隊的節節敗退,僅僅數年時間半壁江山便已淪落敵手,蔣介石不得不帶領民國政府遷都重慶,依託西南地勢繼續抵抗。當時日本為了方便指揮在華部隊,設立了「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統籌指揮包括日本華北方面軍、華中派遣軍以及華南第二十一軍在內的所有在華日軍。
  • 高清信號 衛星傳輸——企業杯即將重金打造業餘足球轉播裡程碑
    企業杯城市足球聯賽進入淘汰賽階段以來,組委會花費重金為參賽球隊準備了剛剛落成的房山良鄉體育中心足球場,進入11月份依然綠意盎然的冬季草坪讓參賽球員莫不為之感嘆。而質量上乘的統一隊服,激情四射的現場解說,字正腔圓的標準播報,以及組織有序的賽事流程也讓16強球隊體會著不一樣的「職業」足球。而這,也僅僅是北京足壇之星投資有限公司力爭打造全國首屈一指的城市足球聯賽的開端。
  • 民國那麼多武術大師,為何都沒有殺幾個鬼子?金庸說過原因
    民國是個大師輩出的時代,武術大師也多如牛毛。隨便翻翻一些書籍雜誌的民國武林軼事,大批身懷絕技、飛簷走壁的武術高手,經常在擂臺上痛揍日本、俄國、西洋高手。
  • 新書 金錢與抗日戰爭
    貨幣是近代經濟的血液,商品賴其流通,人民依其生活,而國家政府憑藉貨幣與民眾發生經濟聯繫。貨幣戰是經濟戰的最高表現形式。抗日戰爭中,交戰雙方無不為此而運籌帷幄、浴血廝殺。這條戰線很隱蔽,但卻更為殘酷。深入研究抗戰時期的貨幣和貨幣戰,必將有助於我們對抗日戰爭全貌的深刻了解。
  • 抗日戰爭華北川軍,各大戰區均棄如敝履,李宗仁為何卻思之若渴?
    1938年1月,由於韓復榘率部不戰而退,導致黃河防線被拱手讓於日軍,同時韓復榘還計劃聯合劉湘,共同抵抗民國政府入川,蔣介石下令誘捕處決韓復榘。為此蔣介石親自趕到河南開封,下令召開軍事會議,要求國軍第一戰區和國軍第五戰區所有師長級以上軍官無作戰任務者必須全員參加。
  • 「民國是美好的,是一個童話般的王國」陳丹青為何這樣說?
    民國是推翻了延續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新朝代,對中國後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示範作用,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資產階級翻身做主,頒布了中國的第一部憲法,而封建階級卻被打倒並下臺,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但也不能否認這樣一個由資本家組成的統治階層的王朝。它的發展有它的先進性,但也有不容忽視的歷史局限性。
  • 為何日本鬼子的帽子耳朵兩旁會有2片布?其實作用非常大
    在近些年,關於抗日戰爭的電視劇非常非常的多,當然也很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但是與當時真實的抗日戰爭差距很大。 咱們回到正題,相信大家在看抗日戰爭片的時候,都看到鬼子的帽子怪裡怪氣的,跟其他國家的軍帽都不一樣,在耳朵兩旁多了2片布,那麼為何日本鬼子在帽子的兩旁會設計兩片布呢?
  • 方樂:單行法·特別法的「法外橫行」對民國時期法制統一產生強大的瓦解作用
    民國法制尤其是刑事法制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便是「在刑事法典之外製定了數量不非、種類各異的刑事特別法」。這些特別法在司法適用上,按特別法優於普通法適用的原則,在普通法與特別法同有規定時,應適用特別法的規定;其未規定者,才適用普通法或其他特別法之規定。「各種特別刑事法令之制定,係為適應一時情勢所需要」。
  • 在政府與教會之間:民國雲南的麻風病防治
    民國雲南省政府前後制定的麻風防治法令、規章,大多充滿「強制隔離」 與「注重衛生」的原則,希望依靠政府的力量取締麻風,與南京中央政府議決的麻風法案相比,雲南省政府的法令更加具體,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麻風隔離機構的功能和給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