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浮梁8月10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黃湘國)近年來,浮梁縣堅持以實現貧困群眾「安居夢」為目標,始終將危房改造作為「兩不愁、三保障」的重點工作,立足縣情實際、聚焦目標任務,舉全力推進危房改造工程,全縣危房改造率到達100%,極大改善了全縣農村貧困群眾的居住條件。
「根據我們村裡農村危房改造對象的實際情況,縣危改辦和瑤裡鎮政府制定安居扶貧方案決定對他們進行集中連片安置,這樣不僅方便他們出行,而且讓他們有勞動能力的人在家門口就業,極大改善他們的生活。他們很滿意。同時,集中安置還可以長期循環使用,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和建設成本,讓無能力建房的困難群眾告別了土磚房和寄居生活,圓了『安居夢』。」瑤裡鎮白石塔村黨支部書記黃進溪向記者介紹道。
盛夏八月,記者走進瑤裡鎮白石塔村繞南口危改集中安置點,12間平房一字排開,琉璃瓦屋頂、白色牆體,微派風格,非常溫馨。這裡安置了該村黃家、屋基場、西邊、內屋基和外屋基五個組的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貧困對象。據了解,這些人員都是住在300米以上的高山密林裡,住房條件屬於D級危房,且分散居住,不利於管理和服務,為了讓貧困對象能夠得到集中供養安享晚年,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居」,村裡在縣危改辦和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節省土地、節約成本」的原則,於2018年6月開始動工興建集中安置房,僅用半年時間,12套安置房就如期建成,當年貧困戶們高高興興搬進新房過年。在峙灘鎮英溪村也建造了貧困人員集中安置點,該村6戶貧困人員,在這裡得到了集中妥善安置,在這裡住上了安心房。
白石塔村貧困戶張興清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感謝黨和政府,關心我們貧困戶,造新房子給我們住,現在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好。」
據了解,近年來,浮梁縣委、縣政府把農村危房改造作為改善民生的「10件實事」之一,整合涉農資金,抓好重點,突出亮點,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步伐,貧困群眾受益,受到省住建廳的肯定並把浮梁縣好的經驗和做法在全省推廣。縣住建局作為「兩不愁、三保障」責任部門之一,按照危改方案明確的政策範圍、補助對象、改造要求,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堅持做到對象精準認定、任務實施安排、工程實施整體推進,加強建築風貌管理,做好資金運行監管,強化政策信息公開和總結宣傳工作,落實農戶檔案信息管理。通過精準排查鑑定、逐戶建立臺帳、加快工程進度、嚴密組織實施,倒排工期,壓實責任。各鄉鎮加強對農村危房改造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各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嚴格質量和面積標準,加強監督管理,做到項目優質,高效推進。以最快的速度、最優的服務,保障了貧困戶最基本住房問題。2016一2020年以來,省住建廳下達我縣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數為1555戶(其中:建檔立卡戶房屋改造1020戶),縣級自籌資金農村危房農村改造383戶(其中:建檔立卡戶房屋改造375戶)。省、縣級資金共計農村危房改造1938戶(其中:建檔立卡戶房屋共計改造1395戶)。共計撥付農村危房改造資金3511.05萬元。
經動員部署、逐層申報、房屋等級鑑定、部門聯審、監管督查、技術指導、房屋驗收等程序,經過縣危房改造領導小組驗收和江西省級農村危房改造交叉檢查組驗收後,改造過後的房屋安全等級全部達到A、B級。10個省級貧困村在成效考核後順利脫貧。在2018年12月30日前提前完成住建部系統庫浮梁縣存量危房789戶房屋改造任務。通過危改與扶貧結合,使貧困戶住房有保障,創業有扶持,脫貧有信心,生活有希望。
浮梁縣住建局危改辦鄭紫任表示:「我們要確保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困難群眾能住上安全住房,切實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危房改造無論是集中安置還是就地修繕改造,都做到了節約土地,降低成本,美化鄉村,惠及民生,真正實現「改造一片,優化一片,小康一片,亮麗一片」,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