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大河街有個聯一大樓,瀘州以前最牛的百貨公司除了少成美就是寶元瀘,今天重慶百貨很厲害,都跟一個人相關,這個人叫肖則可,是川南近百年來,商界的一個傳奇人物,據說他的財富曾經是當時川南的首富。假如不是時代變革,這個人恐怕和瀘州另外一個商界大拿陳中和要成就巨大的事業。
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聯一大樓成了瀘州河川劇博物館,寶元瀘已經沒有人提及。更不用這些老一輩商界翹楚了。雖然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但是不妨礙大家看看過去。
那麼各位小夥伴請把小板凳坐好,沽酒客給大家講一講這個肖則可的傳奇商界經歷,由於時間關係,我著重來說,有喜歡的看我以後寫的川南商人風雲錄,可能更詳細,希望有時間寫吧。
肖則可,字明成(1897——1968年),他是四川宜賓人,也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成員,曾先後任寶元通有限公司、寶元通鍋廠負責人、聯一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川南行署商業廳廳長、四川省商業廳副廳長,還被選為四川省第一、三屆人民代表,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省人民政府委員,省財經委員會委員。
肖則可家庭清貧,僅小學文化程度,其實要說文化簡直談不上,輟學曾在民國初的「新派」軍隊當兵,後回家自學醫理未成,實在沒有,然後以做五金小百貨生意籌資。
1924年在宜賓開店,店鋪取名寶元通,最開頭他組織大家去個場鎮趕場,當擺攤匠,但是他比別人勤奮拼命,而且又善於總結群眾的需求,知道什麼時候帶什麼貨最合適,可以算是今天這些網紅帶貨鼻祖,不過肖則客不同的是,所有的貨品都嚴格把關,絕對不賣殘次品給大家,才讓人更加信賴。
不像今天某些網絡帶貨主播,昧著良心做事情,最終是要自食其果的。
數年後發展為寶元通興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五金、百貨和藥品等並先後在瀘州、江安、南溪、成都、重慶等縣、市設店和分公司,嗣後又在雲、貴、滬、南京、香港、新加坡、加爾各答等地設店、莊、廠,由商業逐步向工業發展。
先後興辦染織廠、鹽廠、牙刷廠、茶廠、鐵廠、皮鞋廠、紡織廠,投資合辦國貨公司麵粉廠、鋼針廠、重慶大川實業公司、聯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作為瀘州後來長液廠前身的聯一公司是肖則可等人試著辦的從礦山開採、治煉、生產銷售一條龍的企業。
肖則可擅長經營之道,敬業精神有口皆碑,在聯一公司從創建到發展的過程中,他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人事、盈餘分配、職工福利、職工培訓、財務會計、技術革新、考勤考核、業務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章程。
如在經營上他曾提出:「產銷聯合」、「以產定銷」,賺錢後不搞分光吃光,而將賺的錢用於擴大再生產,在用人上,他廣納人才,任人唯賢,確定了憑業務水平提升、晉職;在分配上,採用「九等三十六級制」和「三、三、二、二分配製」等,他注意把企業興衰同職工捆在一起,使每個員工關心、愛護企業。
抗戰結束後,民國內部混濁加劇,民不聊生,通貨膨脹,社會動蕩,為挽救陷入困境的寶元通,肖則可等人積極尋求出路和辦法。
1948年派人到香港,與共產黨地下組織取得了聯繫,1949年3月再派人到香港會見許滌新、夏衍等人,隨後提出寶元通轉歸國營意見,得到中央財委的原則同意,新中國後的四川瀘州,肖則可率寶元通、聯司員工歡迎大家進城,1950年1月寶元通全部交予國家。
1950年3月,肖則可負責籌建瀘州市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並當選為主任委員,他親自動員工商界人士復業、開業,推動了川南經濟的復甦。1952年他參與中華全國工商聯籌建工作,負責省工商聯建,先後被選為省工商聯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常務委員1968年病逝,享年71歲。
作為四川宜賓人,我覺得肖則可也算四川商界的驕傲,而且跟瀘州的交集也非常多,可以說,肖則可在宜賓到瀘州再到重慶層層遞進,當年要不是時不與他,前途不可限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