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制定的長期防務戰略,澳大利亞計劃於2030年左右將這6艘「柯林斯」級退役,由至多12艘4000噸級新型潛艇將其替換,新潛艇的訂單總規模達500億澳元(約合370億美元),規模堪稱澳洲史上最大。
「柯林斯」級潛艇(資料圖)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制定的長期防務戰略,澳大利亞計劃於2030年左右將這6艘「柯林斯」級退役,由至多12艘4000噸級新型潛艇將其替換,新潛艇的訂單總規模達500億澳元(約合370億美元),規模堪稱澳洲史上最大。由於不少澳地方政府和勞工組織希望建造潛艇項目「落戶」國內,提振就業和製造業,因此不少歐洲軍工企業也願意把潛艇製造安排在澳大利亞。
去年2月,澳大利亞政府宣布日本、德國、法國入圍澳下一代潛艇聯合開發意向國。在三方中,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TKMS)提供了212/214潛艇的放大版216型4000噸潛艇;法國國家控制的海軍合同商法國艦艇建造局(DCNS)建議建造以「梭子魚」級核潛艇為基礎的5000噸改裝型常規潛艇;日方則以日本政府為主體,由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參加競標,設計衍生自現成的「蒼龍」級4000噸設計。
這筆軍售競爭中,日方的參與引發了外界的關注。戰後數十年來,為了表示恪守和平憲法,日本政府一直禁止武器出口,但在2014年修改了武器出口原則後,「蒼龍」級也有了爭奪這筆澳洲史上最大軍火訂單的機會。
日本蒼龍級潛艇
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澳大利亞前總理託尼·阿博特的推動下,日澳防務合作日趨緊密,澳方官員多次表示看好日本「蒼龍」級潛艇,甚至一些澳大利亞媒體還稱美國曾希望澳大利亞選用「蒼龍」,對於同處競爭中的另外兩個盟國法德隻字未提。
但在特恩布爾上臺後,澳大利亞略微調整了其外交政策,新政府尤其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認為必須同中國建立更好的外交關係以實現自由貿易的增長;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曾對特恩布爾表明態度,稱潛艇招標屬於澳大利亞主權事務,澳方作出任何決定都不會對美澳同盟關係產生影響。另外,「蒼龍」級潛艇的AIP鋰電池技術雖然先進,但其安全性存在很大問題,一旦鋰電池發生火災,其後果將是毀滅性的。最後,日本拒絕在澳大利亞生產製造「蒼龍」級潛艇,也令澳方感到略微的不滿。
另據日本共同社雪梨4月26日消息,日本政府相關人士也透露,澳大利亞的相關部長25日通過電話向日方通報,澳大利亞的新型潛艇招標沒有選擇日本作為共同研發夥伴。有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認為,日本武器出口經驗不足成為不利因素。
《澳大利亞人報》26日報導稱,法國企業似乎將中標。據該報稱,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預計將於26日召開內閣會議批准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的決定,並在將建造潛艇的澳南部城市阿德萊德宣布招標結果。
法國設計的潛艇方案想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