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微:IDM功率半導體龍頭!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

2020-12-16 龍頭解析

華潤微題材概念梳理解析

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

半導體: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產品聚焦於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領域,為客戶提供豐富的半導體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

國產晶片: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產品聚焦於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領域,為客戶提供豐富的半導體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全面覆蓋 MOSFET、IGBT、SJNFET、二極體/晶閘管等產品,是國內少數能夠提供 -100V至1500V範圍內低、中、高壓全系列MOSFET產品的企業,同時在SiC/GaN功率器件方面也有充分布局。

大基金持股:公司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截至20年10月,國家大基金持股6.43%。

第三代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方面,公司根據研發進程有序推進碳化矽(SiC)中試生產線建設,目前已按計劃完成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利用此建立的基礎條件完成了1200V、650VSiCJBS產品開發和考核。

科創板: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產品聚焦於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領域,為客戶提供豐富的半導體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

傳感器:20年2月上市;公司智能傳感器主要可分為MEMS傳感器、煙霧傳感器與光電傳感產品等,19年公司相關業務收入1.39億元,主營佔比5.49%。

碳化矽:公司2020年7月4日在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召開了SiC新品發布會,正式向市場投入1200V和650V工業級SiC肖特基二極體功率器件產品系列,與此同時宣布國內首條6英寸商用SiC晶圓生產線正式量產。

氮化鎵:2020年3月4日公司在互動平臺稱:公司利用現有的全產業鏈優勢,正在從襯底材料,器件設計、製造工藝,封裝工藝全方位開展矽基氮化鎵的研發工作。

相關焦點

  • 價值發現之華潤微:國內IDM龍頭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華潤微(688396)是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主營業務分為產品與方案、製造與服務兩大部分,主要產品包括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和智能控制。公司是國內功率IDM(垂直整合製造)龍頭,功率器件第一,晶圓製造領域排名第三。
  • 華潤微:國內半導體IDM龍頭,被稱為中國英飛凌,這家公司到底做什麼的?
    華潤微是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運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截止2020年7月28日收盤,該股收盤價49.18元/股,成交金額7.12億元,換手率6.31%,振幅5.67%,總市值669.61億元,市盈率(TTM)為104.71倍。
  • 華潤微: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關於華潤微電子有限...
    公司與功率半導體公司及封裝測試代工廠的對比情況如下:(1)與具有 IDM運營模式特徵的功率半導體產品公司的對比 1)公司多項功率半導體產品服務、工藝技術能力具備競爭優勢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功率半導體是公司最為核心的業務聚焦領域,為客戶提供
  • 華潤微: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
    公司與功率半導體公司及封裝測試代工廠的對比情況如下:(1)與具有 IDM運營模式特徵的功率半導體產品公司的對比 1)公司多項功率半導體產品服務、工藝技術能力具備競爭優勢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功率半導體是公司最為核心的業務聚焦領域,為客戶提供
  • 調研|華潤微2條8吋產線滿載!重慶廠擬擴產10%左右
    當前國內能做IGBT晶片的廠商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華潤微、比亞迪、士蘭微、中車時代等IDM廠商,另一類是斯達半導體、上海陸芯等晶片設計公司,晶片交由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等代加工廠生產。據華潤微招股書(註冊稿)披露,公司在無錫和深圳擁有半導體封裝測試生產線,年封裝能力約為62億顆。但同時公司目前約90%的功率器件封測採用外包的形式。《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相比於外包,自有封裝的成本要更低,且未來功率半導體會利用封裝技術來提升產品的性能,從而提升產品盈利水平。
  • 2019年中國本土封裝測試代工十強榜單
    國內封測產業在上半年也隨之下滑,三大龍頭企業的產能出現空轉。2019年下半年,伴隨著國內各終端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的預期弱化以及華為「被制裁」,刺激晶片國產替代導致國產供應鏈供貨的緊迫需求,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率先走出低谷,晶片製造環節產能回升並加速向產業鏈下遊滲透需求。在「國產替代」加持下的上遊設計企業不斷向集成電路製造端追加訂單,封裝測試也加速加溫。
  • ...半導體產業|揚傑科技|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功率半導體器件|...
    隨著終端應用領域產品的整體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半導體分立器件技術也在市場的推動下不斷向前發展,新材料、低損耗高可靠性器件結構理論、高功率密度的晶片製造與封裝工藝技術已應用到分立器件生產中,行業內產品的技術含量日益提高、設計及製造難度也相應增大。近年來,我國半導體分立器件製造企業通過持續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以及自主創新,產品技術含量及性能水平大幅提高。
  • 國家大基金提前買入:20隻半導體晶片龍頭,基本概況梳理
    客戶包括了臺積電、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長江存儲、武漢新芯、華潤微等晶片製造企業。 2、通富微電(002156): (1)大基金持股佔總股本比例為:21.72% (2)公司亮點: 國內規模最大、產品品種最多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之一
  • 調研華潤微2條8吋產線滿載 重慶廠擬從5.7萬片/月提至6.2萬片/月
    當前國內能做IGBT晶片的廠商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華潤微、比亞迪、士蘭微、中車時代等IDM廠商,另一類是斯達半導體、上海陸芯等晶片設計公司,晶片交由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等代加工廠生產。  據華潤微招股書(註冊稿)披露,公司在無錫和深圳擁有半導體封裝測試生產線,年封裝能力約為62億顆。但同時公司目前約90%的功率器件封測採用外包的形式。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相比於外包,自有封裝的成本要更低,且未來功率半導體會利用封裝技術來提升產品的性能,從而提升產品盈利水平。
  • 年產晶圓48萬片,芯展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項目入駐長三角科技城
    集微網消息,1月3日,浙江芯展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項目入駐儀式在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舉行。根據協議,上海芯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在平湖市投資「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註冊資金8.3億元人民幣。
  • 國內最大功率半導體企業上市!背靠央企,能否實現晶片進口替代?
    3月13日,華潤微總市值達到504億,MSCI於當地時間2月28日宣布將 「華潤微電子」納入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 生效日為3月12日。功率半導體是大國重器,戰略地位突出。雖然國內半導體行業起步較晚,在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等各個環節仍然處於研發投入追趕期,但在政策支持、市場拉動及資本推動等因素影響下,市場規模增長較快。
  • 華潤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中國「英飛凌」的崛起
    1、華潤微是中國本土功率導體 IDM 龍頭企業1.1、主營業務分為產品與方案、製造與服務兩部分 華潤微是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 體化經營能力的 IDM 半導體企業,產品聚焦於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
  • 晶片企業最高10年免稅,這些公司將受益
    公司專注於特色工藝平臺,如功率分立器件(2020H1收入佔比37.96%)、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35.08%)、模擬及電源管理(14.61%)和邏輯及射頻(10.84%)等。華潤微華潤微是中國領先的特色工藝相關半導體器件製造企業,具備設計製造封測一體化能力,產品方案業務聚焦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領域,製造服務業務則提供BCD/MEMS晶圓製造和封測等服務。
  • 「芯版圖」國內IGBT需求急速上升,中國IDM廠商如何搶佔先機
    比亞迪半導體:是比亞迪集團旗下的獨立子公司,2020年4月,由「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正式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是國內第一家自主研發、生產車用IGBT晶片並成功大批量應用的IDM企業,其業務涵蓋封裝材料、晶片設計、封裝、測試及應用全產業鏈。自2005年,比亞迪就布局IGBT產業。
  • 晶圓晶片:核心環節缺貨,產業龍頭火速擴產,價格紅利花落誰家?
    【集成電路產業鏈現狀】隨著5G建設浪潮的不斷推進,世界各國對集成電路鏈條上的晶圓生產製造環節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鏈包括:IC設計、晶圓製造加工及封裝測試與應用。晶圓製造購買原材料通過提純、拋光、光刻、製造晶棒、晶片分片等程序將設計好的電路圖嵌入晶圓。晶圓製造又分為:IDM與Foundry模式,即代工模式。我國正在進入晶圓代工高速發展階段。2019年,全球集成電路純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大幅下降期間,咱們國內卻是同比增長5.87%,由此可知咱們國內的晶圓代工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 華微電子:老牌功率半導體龍頭!IGBT晶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應用!
    華微電子,題材概念解析梳理半導體:專注於設計+材料創新,以及特種工藝的「晶片級」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功率半導體是分立器件中附加值最高和門檻最高的高附加值產品,目前進口替代和全球市場應用空間均很巨大。IGBT:截至20年3月,公司IGBT晶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推廣,並已經銷售。第三代半導體:公司積極布局以SiC和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器件技術,逐步具備向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 半導體設備之封裝設備行業專題報告
    1、中國大陸封測市場正茁壯成長1.1.晶片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先進封裝前景廣闊 現代半導體產業分工愈發清晰,大致可分為設計、代工、封測三大環節,其 中封測即封裝測試,位於半導體產業鏈的末端中下遊:1)封裝是將晶片在基板上布局
  • 三星和臺積電(TSM.US)向先進封裝邁進,中國大陸晶圓廠面臨新挑戰
    而大陸的晶圓廠在先進封裝技術上似乎比較低調,據了解,國內的晶圓廠方面,武漢新芯是在為圖像傳感器和高性能應用提供3D IC TSV封裝。未來幾年,先進封裝將成為半導體一線龍頭廠商之間競爭的焦點。相比之下,中芯國際(00981)比臺積電落後6年,而該公司早前宣布計劃今年第4季試產臺積電已經量產多時的7nm晶片。更令人深思的是,他們這些晶圓廠殺入先進封裝領域,會不會磨平我們在封裝測試上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優勢。封裝測試領域作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最具競爭力的環節,已成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先行推動力,正在推動半導體其他環節快速發展。
  • 中國半導體製造的海外擴張之路
    多嬌的半導體加工業半導體產品的加工過程主要包括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後來隨著封裝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先進封裝技術,這也讓身為製造業的晶圓廠和封測業的封測廠有了競爭交叉點。此外,受惠於CIS等晶片的需求,在一些細分領域的晶圓代工也湧現了出來了新玩家,例如,國內的廣州粵芯以及晶合。在企業爭相競逐晶圓代工的背後,不僅是市場需求的推動,也有國家政策的推動。近些年來,美國和日本紛紛呼籲企業在本土建立半導體製造產線,並邀請臺積電等龍頭企業在其本地建廠。加之臺積電與華為的代工合作關係被迫破裂,也使得眾多企業看到了進入晶圓代工市場的機會。
  • 功率半導體2021年景氣度高 「需求+國產替代」雙驅動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需求+國產替代」雙輪驅動 功率半導體2021年景氣度高 □ 功率半導體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子類產品。新能源汽車、5G、消費電子、工業控制電子產業發展等是功率半導體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聞泰科技加大在晶圓和封裝領域的投資,通過改造升級現有產線、加大外發代工比例、新建車規級晶圓廠和封裝廠的方式快速擴充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