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7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靈臺是中醫針灸鼻祖皇甫謐故裡,境內中草藥種植歷史悠久,種類豐富,主要由白芍、黃芩、生地、板藍根、柴胡、甘草、萬壽菊等中藥材野生及種植。
接下來,就請跟隨小編認識一下其中部分中草藥的特性,感受中醫的博大精深……
柴胡
柴胡俗稱北柴胡,其根為常用大宗中藥材。具有和解表裡、退熱、疏肝解鬱的功能,有良好的解熱鎮痛、消炎作用。主治感冒發燒、頭痛目眩、瘧疾、月經不調等症,主要產於東西部山塬區。靈臺人工種植的柴胡莖稈長,根須較少,色澤鮮亮。
黃芩
黃芩以根莖入藥。為傳統的大宗中藥材,具有清熱燥溼、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肺熱咳嗽、目赤腫痛、溼熱黃疸肝炎、痢疾等症,是多種中藥組方的重要藥材。主要產於東西部山塬區。
板藍根
板藍根又名大藍根,常用大宗中藥材。以根、葉供藥用,以不抽薹開花為最好。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發燒、流行性乙型腦炎、腮腺炎,急性肝炎、咽喉腫痛等症。為兩年生草本,春、夏、秋均可播種,以秋播為佳,塬區為宜。靈臺現在種植的板藍根不僅藥用,並且逐步用於藍染手工藝品的原料發酵使用,並初步形成規模。
白芍
白芍其莖稈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之功能。主治頭痛暈眩、肋痛、腹痛、四肢痙攣、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主產於什字塬區。
甘草
甘草具有和中緩急、潤肺、調和諸藥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肺癆咳嗽。主產於山川區。入藥為根,最長的根長達兩米多。
出品:靈臺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來源:《靈臺民俗》
原標題:《靈臺民俗|採掘習俗—中草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