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餘鶯兒怎麼膽子那麼大,敢冒名頂替甄嬛呢?

2021-02-11 焦點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甄嬛傳》中後宮的宮女,有很多想要上位的,餘鶯兒因冒名頂替,一朝得到皇上的寵愛。

除夕夜之時,甄嬛在梅園許下了願望,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而這句話被在梅園當值的宮女餘鶯兒正好聽到。當時,與甄嬛在場的有皇上,果郡王,皇上撞到慌亂出來的甄嬛,問她究竟是什麼人。甄嬛此時絕不能夠稱自己為莞常在,畢竟她可是不願侍寢,又假借自己生病,未去參加除夕夜的家宴,這才來到梅園。

於是,就稱自己是梅園的宮女,皇上更是因為她的躲避,並未看到她的真實模樣。回宮的皇上,對梅園這位宮女一直念念不忘,派蘇培盛在宮中尋找能夠對出詩句的人。餘鶯兒對於梅園發生的所有事情,全部看在眼中,答上了皇上的詩句,奪得了本屬於甄嬛的恩寵。

那麼為什麼餘鶯兒膽子那麼大,敢冒名頂替呢?

01:餘鶯兒不甘心一輩子做粗使宮女,她有自己的野心

宮中的宮女,大多數都是幹著屬於自己的活,等到熬到一定年齡,便會被放出宮。可人與人是不同的,有的人想要平平淡淡做個宮女,不願意被貴人看上,比如葉瀾依。可有的人,卻不甘心多年做著繁重的工作,想要往上爬,有著極大的野心,比如餘鶯兒。

本來,餘鶯兒作為宮中最為低等的宮女,她這輩子都沒有希望與皇上有什麼聯繫。可甄嬛除夕夜的祈禱,則給餘鶯兒遞上了一個最好的機會。所以,當蘇培盛在宮中尋找能夠對出詩句宮女時,餘鶯兒決定拼一把,與其這一輩子都幹著勞苦的工作,受盡欺負,除夕夜還要去寒冷梅園工作,不如賭皇上並未看清楚甄嬛的模樣,她能夠順理成章的冒名頂替,成為人上之人。

於是,餘鶯兒成為了皇上的枕邊人,她徹底翻身了,這個秘密的受益人變成了她。可一個謊言的誕生,便意味著要用更多的謊言彌補之前的那一個。

餘鶯兒既然已經冒充成為梅園之人,一旦事情真相曝光,她便犯了欺君之罪。不管是為了眼前的榮華富貴,還是為了自己的性命,她都不可能自己主動澄清真相,只能夠選擇去維持自己的謊言。

人,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

餘鶯兒若從不曾體會過成為皇上妃子的待遇,她或許還能夠繼續幹著那些粗使的雜役之活,過著宮中底層的生活。可當體會到地位所帶來的甜頭後,她開始想盡辦法鞏固皇上的寵愛,用盡各種手段,卻從未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她不懂得宮中想要活得更好,那便要懂得遵守規矩。

02:餘鶯兒得寵後的趾高氣揚讓她一步步走向死亡

餘鶯兒,若是在冒名頂替甄嬛後,低調的生活,想必也不會落得冷宮死亡的結局。

她是有著小聰明的,她知道甄嬛既然選擇在夜色中慌亂離去,那麼必然是不希望自己除夕夜來到梅園一事被發現,那麼即便自己頂替一事,正主得知,也不會選擇揭穿真相。

的確如此,甄嬛得知餘鶯兒冒認了她的詩句,最開始也並未有想要揭發她的心思。

可什麼詩書禮儀,琴棋書畫都沒有被教導過的粗使宮女和各大世家悉心教導出來,準備送入宮中爭寵的嫡女,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餘鶯兒憑藉崑曲這一技能,成功獲得了皇上的關注與喜愛。此時的餘鶯兒有些過於得意忘形,她以為自己才藝雙絕,是有能力得到皇上的喜愛。至於當初冒名頂替之事,不過是她走向榮華富貴的階梯,她是非常有本事的人。

於是,餘鶯兒誰也看不起,她趾高氣揚的生活,將後宮的嬪妃得罪了個遍。

最重要的是,她還看不起蘇培盛,自古以來,皇上身邊的貼身太監,是最為重要的存在。妃嬪若想要宮中長久生存下去,或許沒必要討好蘇培盛,但至少不能夠得罪於他。

餘鶯兒天不怕,地不怕,懲罰小太監用手剝核桃,徹底的將蘇培盛得罪了。

本來,皇上因純元之故,最為喜歡的便是溫婉大方,詩書禮儀都懂得的女子。餘鶯兒冒充甄嬛上位,甄嬛是一個標準的才女,可餘鶯兒大字不識,與皇上完全無法談及琴棋書畫。

餘鶯兒若是聰明,她在上位後,便應該趕緊讀書,彌補下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不說能夠與皇上交流應對自如,至少不能夠談幾句話就露餡。可她偏不,不僅不去豐富自己,反而仗著崑曲,得意忘形。

對於皇上來說,無論是餘鶯兒的崑曲還是安陵容的美妙嗓音,不過是取樂的存在。讓皇上高興了,便重重有賞,給皇上造成麻煩,那便處理掉。安陵容尚且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分寸,可餘鶯兒卻絲毫不了解自己的位置,擅弄職權,將欣常在關進慎刑司,更是得罪了身為莞常在的甄嬛。

餘鶯兒不過只是一個答應,卻絲毫不懂得上下尊卑,對於位分比自己高的嬪妃不僅不見禮,反而仗著自己受寵,得理不讓人,永遠不懂得與他人禮讓三分。

貪心不可怕,貪心卻不知道滿足的人,才是最為可怕的,餘鶯兒便是這樣的人。

或許餘鶯兒甘心一輩子都是一個宮女,也沒有什麼不好,至少她不會落得冷宮死亡的下場。可她的不甘心,欲望,驅使她非要向上爬,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則越會表現出與之相反的表象。

餘鶯兒就是太過於自卑,她用狂傲,囂張去裝點自己,卻從未思考過,她自身並沒有這個資本去如此行事。後宮之中,最為囂張的人是華妃,可華妃有所依靠,年家的權勢如日中天,太后和皇上都願意給予華妃恩寵,以安撫年羹堯的心。可餘鶯兒從沒有想到過這一點,她沒有華妃的家世,卻想要像華妃一樣活得肆無忌憚,這怎麼可能。

相關焦點

  • 《甄嬛傳》中餘鶯兒怎麼膽子那麼大,敢冒名頂替?
    《甄嬛傳》餘鶯兒的橋段不禁讓我感嘆,導演真是太會選人了!這個餘鶯兒真是一副尖酸刻薄的樣子,當然結局也是非常慘的!
  • 甄嬛傳:餘鶯兒上位,除了甄嬛和果郡王知她假冒,還有倆人也清楚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2期:「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甄嬛無意間在倚梅園念的這句詩,卻成全了三對感情:一對是倚梅園侍女餘鶯兒跟皇上的感情,一對是甄嬛跟皇上的感情,再有就是果郡王跟甄嬛之間的感情。我們單說第一對感情,餘鶯兒得以上位,除了要感謝甄嬛以外,其實她還要感謝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蘇培盛。
  • 甄嬛傳:妙音娘子餘鶯兒慘死只因犯了三個錯,幕後黑手竟是這三位
    《甄嬛傳》中有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那就是倚梅園中冒名頂替甄嬛的妙音娘子餘答應(餘鶯兒),跟前面被華妃賜「一丈紅「而死的夏冬春一樣,同樣也是作死短命的戲份。,為什麼最後是皇太后處罰了她呢?,她在等待一個絕佳的機會欣常在的事就是導火索,我想皇后要抓住這個時機把這事稟報給皇太后多的是辦法,為什麼當時發生這件事時,皇后正好在皇太后宮中呢?
  • 甄嬛傳:皇帝為何喜歡宮女餘鶯兒!也不喜歡浣碧呢?其實很簡單
    而我們在看宮鬥劇《甄嬛傳》的時候也是發現了當皇帝有好處也有壞處,因為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但是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女人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得不說皇帝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渣」的人,因為他可以見一個愛一個,就比如在倚梅園的時候因為甄嬛的原因所以直接把餘鶯兒給收入了後宮!但是咱們有心的浣碧雖然有幾分姿色但是皇帝卻非常的不喜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甄嬛傳》餘鶯兒冒充甄嬛上位,卻因3個原因被勒死扔到亂葬崗
    《甄嬛傳》中,有不少剛出場就歇菜的人物,夏冬春之後便是餘鶯兒,比起夏冬春被賜「一丈紅」然後扔冷宮,餘鶯兒則更慘,被打入冷宮還不算,脖子硬生生被勒斷半根然後被扔到了亂葬崗
  • 《甄嬛傳》餘答應得寵後那麼蠻橫,為什麼甄嬛眉莊卻謹小慎微呢?
    《甄嬛傳》中,後宮嬪妃之間的鬥爭,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在為自己的待遇去爭鬥。
  • 《甄嬛傳》:餘鶯兒一個憑藉一己之力得罪了後宮所有人的奇女子
    倚梅園中,她正抱怨著大冷天的憑什麼派她出來幹活,就聽見了甄嬛和雍正的對話,她也記住了所有的情節。所以蘇培盛來問那句,逆風如解意時,她很容易的答上了容易莫摧殘,雖然她並不懂是什麼意思。但是她知道,那晚遇見的男子一定是貴人,她的機會來了。於是藉此,她成功的成為了雍正的妃子。
  • 《甄嬛傳》甄嬛:我最愛的,永遠只有我自己!
    本期話題【《甄嬛傳》甄嬛:我最愛的,永遠只有我自己!】看過《甄嬛傳》的觀眾,想必都對女主角甄嬛的印象無比深刻,因為甄嬛在劇中先是愛了皇上,在初承寵的時候,和皇上也是濃情蜜意,恩愛有加。但是當和皇上鬧彆扭出家後,卻又深深愛上皇上的弟弟,風流倜儻的果郡王,而且還和果郡王珠胎暗結。
  • 《甄嬛傳》被勒死的餘答應,至死都沒弄明白到底誰害死了她
    01《甄嬛傳》把後宮嬪妃之間的爭寵表現的淋漓盡致。上至尊貴無比的皇后,下至官女子和答應,無不為了自身利益,互相殘害。餘答應是身份低微的依梅園宮女。宮女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不僅工作辛苦,還常常受到領導的責罰。她一心想出人頭地,揚眉吐氣,過一把小主的生活。
  • 《甄嬛傳》連侍寢都恐懼的安陵容,為何突然發狠滅了餘鶯兒?
    餘鶯兒侮辱甄嬛,還被揭穿冒充甄嬛,於是被皇帝打入冷宮後又被賜自盡,可餘鶯兒撒潑耍橫不肯就範,非要見皇上最後一面,連蘇培盛頭疼無計可施。就在這時,安陵容卻突然跑去冷宮,假借甄嬛的名頭對蘇培盛一番「點撥」,最終借小夏子之手勒死了餘氏。說實話,看到這的時候我突然心頭一緊,平日裡那個膽怯避事,連侍寢都恐懼得瑟瑟發抖的安陵容,怎麼突然就這麼狠了?
  • 甄嬛傳:槿汐被關進暴室,你看她對甄嬛說了什麼,甄嬛沒敢動她
    甄嬛傳:其實甄嬛早想殺槿汐,你看她對甄嬛說了什麼,讓甄嬛聞風喪膽甄嬛傳中,無論甄嬛之後怎樣洗白,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甄嬛本身則是一個十分狠毒的人,對於自己的敵人經常是痛下殺手,不遺餘力,無論是對於當時的華妃,抑或是安陵容,甄嬛都是在斷送她們所有的退路之後
  • 甄嬛傳:餘答應以為甄嬛是青銅,不料是個王者,接下來讓她後悔!
    甄嬛傳中,要說這女子麻雀變鳳凰的例子可不少!比如安陵容和沈眉莊被皇上選為妃嬪,一時風光無比,就連家人也是一塊跟著沾光。
  • 甄嬛傳:「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究竟是誰中了這句話的毒?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0期:入宮之後,甄嬛一直在避寵,但時間久了,滋味也並不好受:眉姐姐一躍枝頭成鳳凰,自己卻窩在屋裡抱火爐,究竟是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確實是一道難題,也讓甄嬛異常糾結。時間久了,連伺候甄嬛的丫環和太監們也開始犯嘀咕,正所謂「一個沒有恩寵的小主,日子過得連奴才都不如。」
  • 皇帝能喜歡阿諛奉承的餘鶯兒,為何對主動送上門的浣碧鄙夷不屑?
    所以啊,皇帝自帶渣男屬性才是正常的事情,而《甄嬛傳》中的渣渣龍也是把渣發揮到了極致,唯一令人意外是,他連拜高踩低孤陋寡聞的餘鶯兒都能收入後宮,卻對甄嬛身邊頗有幾分姿色的浣碧視而不見。為什麼皇帝能喜歡阿諛奉承的餘鶯兒,卻對主動送上門的浣碧鄙夷不屑呢?這原因還得從甄嬛和純元身上找。
  • 甄嬛傳:難怪陵容會與甄嬛反目成仇,看甄嬛當初是怎麼對待她的?
    可實際上,這並非是出自甄嬛內心的,甄嬛扶持安陵容是迫不得已,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然而,當時的華妃虎視眈眈,已經成功構陷了一個沈眉莊,以「假孕爭寵」之罪把她禁足關押,剩下一個甄嬛唇亡齒寒、岌岌可危。華妃的下一個目標必是甄嬛無疑。眉莊審時度勢,建議甄嬛趕緊扶持安陵容上位,這樣就有個幫手了。雖然眉莊已經說得很明白,但甄嬛依舊極不情願。在原著原文中,甄嬛的心態一目了然:
  • 甄嬛傳:麗嬪美的曾一夜承寵3次,她做了什麼,為何會突然失寵?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人散曲終各自天涯,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聊一部電視劇,這部劇就是大型的古裝電視劇《甄嬛傳》,這部電視劇相信很多人應該都看過,裡面的很多情節都讓我們記憶猶新,而這部劇中的每一個角色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小編和大家說的就是這部劇中的一個人物——麗嬪,麗嬪的家世不是很詳細,
  • 解析《甄嬛傳》安陵容:假如甄嬛不是女主,那安陵容也無法逆襲
    入宮前結實了高門貴女甄嬛,順道還因為貌美而被姐姐的哥哥喜歡;入宮後又因為性格溫婉被皇帝安排侍寢,卻因為心有所愛而最先避寵;後來甄嬛看出了陵容的心意,為了斷她的心事更是多次讓她了結過去,驚鴻舞那次也是陵容有意藏拙;直到陵容看到甄嬛被華妃、被餘鶯兒她們欺負才開始爭寵……為此,我還特意去看了看有沒有安陵容的後傳,幾番搜索後才發現那個書名叫《甄嬛傳重生之安陵容》也不過是另一部的
  • 甄嬛傳:四阿哥登基後,甄嬛為何還要對宜修這麼狠?太有心機了
    甄嬛傳:四阿哥登基後,甄嬛為何還要對宜修這麼狠?太有心機了在甄嬛沒有進宮的時候,她與華妃自然是宮鬥的兩大陣營。華妃的家世與她相比毫不遜色,再加上皇帝十分寵愛華妃,所以皇后都不會正面應對華妃的攻擊。不過因為果郡王假死的消息傳來,甄嬛為了腹中的孩子,只能選擇回宮,不明真相的皇帝十分隆重地迎接她。回宮後,她的目標自然就是皇后了,畢竟在宮外的日子讓她看清了皇后的面目,她又怎麼可能會放過皇后呢?
  • 重看《甄嬛傳》:曇花一現的妙音娘子,原來真的是多餘的
    《甄嬛傳》裡,似乎所有人的名字,都有深義。這一點,和《紅樓夢》也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據說,《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是《甄嬛傳》迷,也許是書讀的多了,就受此影響多吧,自然而然的就帶出相關的味道了。餘鶯兒本為倚梅園宮女,因除夕雪夜冒充在倚梅園中祈福的甄嬛而得寵,由官女子晉位答應,又擅長唱崑曲,獲賜「妙音娘子」封號,而聖寵一時。
  • 《甄嬛傳》:如果沒有這個人,甄嬛的下場或許跟餘答應一樣
    她顏值、雙商在線,尤其在情商上,別說其他丫鬟,連甄嬛都比她遜色。正因為如此,甄嬛在很多爭寵大事上都要和崔槿汐商量,而往往關鍵事件上,崔槿汐都功不可沒。記得甄嬛剛進宮時,甄嬛待崔槿汐的態度和宮裡發配她的丫鬟是一樣的,不信任!那麼,甄嬛是什麼時候對崔槿汐態度大為改觀呢?那就要從甄嬛裝病說起。甄嬛不想伺候皇上,於是對外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