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多點發力穩就業促就業

2020-12-26 拂曉新聞網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日前,記者從「美好宿州『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各類就業創業政策,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堅持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抓重點、強服務,著力穩定就業總量、提升就業質量,實現就業局勢整體穩定。2016年到2020年11月,全市累計新增就業24.3萬人,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的149.08%,提前超額完成既定目標任務。

不斷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完善就業服務基層平臺建設。2018年,出臺《關於加強和規範基層基本就業和生活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通知》,在每個村(社區)設置就業保障服務窗口,並從服務功能、人員配置、信息化建設、制度流程等方面規範全市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服務市、縣(區)、鄉(鎮)、村(社區)的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就業服務城鄉一體化。

推進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就業服務信息化程度,目前已形成了由就業失業和勞動用工備案管理系統、陽光就業網上辦事大廳、公共就業招聘網、省創業服務雲平臺等組成的全方位、全流程就業創業網絡服務體系,真正履行了「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的服務承諾,讓公共就業服務更加高效便捷。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依託「網際網路+就業服務」,切實做到「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為助力復工復產、穩定就業形勢提供了有力支持。

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

打造「2+N」系列招聘品牌。為進一步促進人崗精準對接,努力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增強群眾的就業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自2018年起常態化開展「2+N」主題招聘會,「周三招工」、「周六招才」主題深入人心。三年來共計舉辦「2+N」招聘會近1500場次,進場招聘企業15100多家,累計提供就業崗位60多萬個,進場求職達15.9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2.25多萬人。

開展各類主題就業服務活動。針對不同群體,每年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周」「退役士兵就業服務月」等一系列主題就業活動,為城鄉各類勞動者搭建就業平臺、提供就業服務、開展技能培訓及提供政策諮詢。特別是在春節前後,組織開展了「接你回家」、「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服務月」、專場招聘會等系列活動,鼓勵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

幫扶重點群體就業

幫扶高校畢業生就業。始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以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為著力點,促進供需對接和精準幫扶,實現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實名制就業幫扶。組織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通過崗位見習提升就業能力。開發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幫助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為困難家庭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解決畢業生求職創業的資金困難。「十三五」期間共計發放求職創業補貼340多萬元,惠及困難家庭畢業生3100多人。

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將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開發納入民生工程,穩定提供2200個以上的崗位,為公益性崗位人員發放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就業困難人員自願申報靈活就業並參加社會保險的,給予一定數額的養老、醫療保險補貼。每年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通過送崗位、送培訓、送服務、送政策,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幫扶農村貧困勞動者。2016年就業脫貧工程實施以來,人社部門緊緊圍繞精準扶貧任務要求,採取技能培訓、就業促進、創業帶動、政策扶持、就業服務等精準手段,幫助農村16-59周歲有就業能力和願望的貧困人口實現就業,提高貧困家庭自我造血能力。根據貧困勞動力的培訓需求和就業意願,開展免費技能脫貧培訓,幫助參訓貧困勞動者至少掌握一項實用技能,達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的。招募認定就業扶貧車間和就業扶貧基地,引導更多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幫助貧困勞動者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鄉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等項目,開發了一批鄉村道路專管員、生態護林員、農村保潔、扶貧互助、養老護理等扶貧公益性崗位,用於兜底安置無法外出就業或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就業的貧困人口就業。同時,舉辦形式多樣、覆蓋廣泛、深入基層的就業招聘活動,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者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搭建就業平臺。

鼓勵創業帶動就業

創業培訓體系不斷完善。為提高各類創業者的創業能力,我市先後認定了4家創業培訓定點機構,建立了6個縣級創業培訓點,為各類創業者就近提供創業意識培訓、創辦企業培訓和創業模擬實訓等多種模式的免費創業培訓。在此基礎上,人社部門近年來通過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業培訓體系,組織開展「改善企業培訓」,對已創業的「小老闆」進行創業提升指導;開展「網絡創業培訓」,指導電商網上創業。「十三五」期間,累計為各類創業者提供免費創業培訓近3萬人次。

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為解決創業人員資金少、貸款難的問題,不斷提高貸款申請額度、放寬申請人範圍、降低反擔保條件,切實提高創業擔保貸款可獲得性。「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億多元。

優化孵化平臺建設。積極落實和完善各項創業優惠政策、加強創業服務和創業培訓,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大力支持大學生、農民工、科研人員等群體創業。特別是2018年以來,通過整合提升我市現有農民工創業園和在開發區中規劃建設創業園中園,認定6家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顯著提升了創業孵化平臺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2020年,各縣區積極培育和指導返鄉農民工示範園的建設及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又有6家園區申報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近期將組織專家實地評審。  記者 劉金明

相關焦點

  • 保市場主體 挺新就業形態 多地出臺穩就業一攬子舉措
    央廣網北京6月11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在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的背景下,多地快馬加鞭出臺穩就業一攬子舉措,穩定市場預期。上海11日對外宣布出臺穩就業促發展「26條」,廣東近期推出穩就業保就業「稅務九條」,雲南也在不久前發布了穩就業17條意見舉措。加大力度保市場主體、支持新就業形態等,都是多地政策舉措的共同發力點。
  • 穩就業促就業 人力資源服務業在行動——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
    答:這是人社部首次在國家層面制定出臺專門文件,部署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主要考慮,一是中央提出明確要求。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提出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調要持續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並把就業這一最大的民生擺在「六穩」「六保」首位。
  • 南華縣持續發力穩就業保就業
    南華縣通過開展「四萬三進」活動,把各項就業政策措施緊密融入全縣各級各部門職責和細化到相關人員的具體工作中,全面持續發力,將「穩就業、保就業」進行到底。爭取彝繡培訓經費25萬元,開展彝繡技能培訓6期480多人。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380個、鄉村公益性崗位265個,開發鄉村公共服務崗位300人、公益性特崗23人,吸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邊緣戶、監測戶等968人實現就近就地就業。惠企惠民送政策,激發就業活力。兌付參加培訓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交通補助及生活補貼827人38.68萬元。
  • 打出「帶穩引促兜」組合拳穩就業
    今年以來,阿魯科爾沁旗落實各項就業惠民政策,從「帶、穩、引、促、兜」五字上下功夫,打出穩定就業組合拳,讓許多人像徐鳳傑一樣穩定就業。借力「帶」就業。通過京蒙勞務協作平臺,與北京、山東、遼寧等地區開展勞務協作,通過線上「春風行動」招聘會、就業微信公眾號發布用工信息等形式,為全旗就業重點群體搭建就業平臺,旗內外236家企業參加線上招聘。城鎮失業人員、農牧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線上應聘3000餘人次,達成就業意向1082人。一季度全旗勞務輸出11590人。京蒙勞務協作省外務工146人,進京務工34人。
  • 鹽城市「以工代訓」助力穩崗促就業
    鹽城市「以工代訓」助力穩崗促就業 發布日期:2020-12-18 17:28 來源:鹽城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截至11月底,鹽城市累計發放補貼資金8547萬元,支持4240家企業利用自有場所、生產設備,讓職工邊工作邊進行生產技能培訓,通過「以工代訓」,共幫助14.24萬名職工穩定工作崗位、提升就業技能。
  • 準度 力度 溫度——看廣西如何發力「穩就業」「保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的同時,首次提出「六保」措施。而在這「六保」之中,此前位居「六穩」之首的就業再度被置於第一位。這足以說明從「穩就業」到「保居民就業」,就業問題始終居於重要地位——這是千方百計穩住就業基本盤的信號,也是政策要繼續加碼升級的信號。
  • 穩就業政策持續發力:堅決保障「最大民生」!
    &nbsp&nbsp&nbsp&nbsp穩就業政策持續發力:堅決保障「最大民生」!&nbsp&nbsp&nbsp&nbsp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
  • 多措並舉優服務 凝心聚力促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深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牢牢穩住就業基本盤,為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了深圳貢獻。截至目前,深圳全市實際吸納外來勞動力突破1000萬人,來自廣東、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福建、安徽、廣西等地。
  • 伊州區:多項補貼政策促就業穩就業
    哈密日報訊 通訊員王清華、李旭光、羅潔、董玥夕報導:今年以來,伊州區人社局嚴格落實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鼓勵企業復工復產期間招用本地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及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助力就業困難群體就業。12月15日,伊州區城區最低氣溫已近零下二十攝氏度,但對於家住伊州區回城鄉九龍樹村的村民阿也提古麗·艾買提來說,寒冷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她上班的熱情。
  • 惠民縣人社局「以工代訓」助力穩崗促就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劉健近日,惠民縣人社局根據省、市、縣相關措施,對標對表,迅速開展以工代訓工作,對全縣中小微企業和受疫情較嚴重的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遊、交通運輸、批發零售等五大行業全面發放「以工代訓」補貼,切實瞄準企業現實困難
  • 穩就業是穩人心,刻不容緩
    在維護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的基礎上,理應逐步將工作重點轉向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要做好「六穩」工作,這其中,穩就業是重中之重。這不僅因為就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關乎國計民生,更重要的是促進就業能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有助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重新回到正常軌道。穩就業要抓住主要矛盾、針對重點人群。
  • 自治區副主席鄒展業到我縣調研穩就業工作
    ▌自治區副主席鄒展業到我縣調研穩就業工作12月3日,自治區副主席鄒展業到我縣調研穩就業工作。當天下午,鄒展業先後來到70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500萬噸不鏽鋼基地、正威廣西玉林新材料產業城等項目建設現場,實地了解項目規劃和建設情況,並重點調研我縣在穩就業方面落實的政策與舉措。在我縣期間,鄒展業還來到縣民族編織工藝廠、客家書香小鎮王力書院,了解我縣編織產業發展情況以及我縣經濟運行情況。
  • 秦皇島:讓「就業飯碗」接得住端得穩
    今年以來,秦皇島市堅持將就業創業工作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堅持全面發力,通過減負穩崗保市場主體、多方位多角度拓展就業渠道、加大培育培訓就業技能力度、積極搭建創業載體等措施,紮實做好就業創業工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縣人力社保局:穩就業 促發展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縣人力社保局:穩就業 促發展 2020-12-1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
    六穩六保惠民生,創新奮進促發展。感謝各位對我省就業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就業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確定預期目標時,指出「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一萬多字的報告中「就業」提到了39次,這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
  • 新疆莎車縣:果蔬分揀穩就業 促增收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817/48c236b5f4c34c12b12436da3d88cd96.mp3 新疆莎車縣:果蔬分揀穩就業 促增收 2020年08月18日 07:55:00
  • 新疆于田縣:精準施策 穩就業促脫貧
    新疆于田縣斯也克鄉克尕孜村始終堅持「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龍頭企業、片區工廠、扶貧車間等載體作為吸納農民轉移就業的主陣地,增加就業崗位,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實現穩就業促脫貧的目標任務。
  • 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街道:全力穩企業保就業促發展
    5月24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委副書記、區長彭聰恩一行前往勒流街道調研「六穩」「六保」工作和第四批學生返校準備情況。調研時強調要全面落實惠企措施,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支持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產業鏈協同創新,全力穩企業、保就業、促發展;要慎終如始加強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做好第四批學生返校復學準備工作。調研組在安愛工業有限公司和奧特龍電器製造有限公司調研了解穩外貿、穩就業、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情況。
  • 2019年我市多措施穩就業促民生,就業人員「質、量」不斷提升
    2019年12月31日,記者從烏蘭察布市勞動就業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就業創業工作緊緊圍繞大數據、大物流、大旅遊、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進一步加快構建有利於就業創業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把就業增長和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努力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就業質量不斷提升。
  • 《關於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的解讀
    近日,人社部印發《關於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部署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為促進穩就業保就業、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實有力人力資源服務支撐。為此,人社部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邀請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司長孫建立,介紹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