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日前,記者從「美好宿州『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各類就業創業政策,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堅持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抓重點、強服務,著力穩定就業總量、提升就業質量,實現就業局勢整體穩定。2016年到2020年11月,全市累計新增就業24.3萬人,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的149.08%,提前超額完成既定目標任務。
不斷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完善就業服務基層平臺建設。2018年,出臺《關於加強和規範基層基本就業和生活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通知》,在每個村(社區)設置就業保障服務窗口,並從服務功能、人員配置、信息化建設、制度流程等方面規範全市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服務市、縣(區)、鄉(鎮)、村(社區)的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就業服務城鄉一體化。
推進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就業服務信息化程度,目前已形成了由就業失業和勞動用工備案管理系統、陽光就業網上辦事大廳、公共就業招聘網、省創業服務雲平臺等組成的全方位、全流程就業創業網絡服務體系,真正履行了「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的服務承諾,讓公共就業服務更加高效便捷。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依託「網際網路+就業服務」,切實做到「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為助力復工復產、穩定就業形勢提供了有力支持。
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
打造「2+N」系列招聘品牌。為進一步促進人崗精準對接,努力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增強群眾的就業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自2018年起常態化開展「2+N」主題招聘會,「周三招工」、「周六招才」主題深入人心。三年來共計舉辦「2+N」招聘會近1500場次,進場招聘企業15100多家,累計提供就業崗位60多萬個,進場求職達15.9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2.25多萬人。
開展各類主題就業服務活動。針對不同群體,每年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周」「退役士兵就業服務月」等一系列主題就業活動,為城鄉各類勞動者搭建就業平臺、提供就業服務、開展技能培訓及提供政策諮詢。特別是在春節前後,組織開展了「接你回家」、「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服務月」、專場招聘會等系列活動,鼓勵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
幫扶重點群體就業
幫扶高校畢業生就業。始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以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為著力點,促進供需對接和精準幫扶,實現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實名制就業幫扶。組織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通過崗位見習提升就業能力。開發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幫助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為困難家庭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解決畢業生求職創業的資金困難。「十三五」期間共計發放求職創業補貼340多萬元,惠及困難家庭畢業生3100多人。
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將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開發納入民生工程,穩定提供2200個以上的崗位,為公益性崗位人員發放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就業困難人員自願申報靈活就業並參加社會保險的,給予一定數額的養老、醫療保險補貼。每年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通過送崗位、送培訓、送服務、送政策,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幫扶農村貧困勞動者。2016年就業脫貧工程實施以來,人社部門緊緊圍繞精準扶貧任務要求,採取技能培訓、就業促進、創業帶動、政策扶持、就業服務等精準手段,幫助農村16-59周歲有就業能力和願望的貧困人口實現就業,提高貧困家庭自我造血能力。根據貧困勞動力的培訓需求和就業意願,開展免費技能脫貧培訓,幫助參訓貧困勞動者至少掌握一項實用技能,達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的。招募認定就業扶貧車間和就業扶貧基地,引導更多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幫助貧困勞動者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鄉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等項目,開發了一批鄉村道路專管員、生態護林員、農村保潔、扶貧互助、養老護理等扶貧公益性崗位,用於兜底安置無法外出就業或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就業的貧困人口就業。同時,舉辦形式多樣、覆蓋廣泛、深入基層的就業招聘活動,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者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搭建就業平臺。
鼓勵創業帶動就業
創業培訓體系不斷完善。為提高各類創業者的創業能力,我市先後認定了4家創業培訓定點機構,建立了6個縣級創業培訓點,為各類創業者就近提供創業意識培訓、創辦企業培訓和創業模擬實訓等多種模式的免費創業培訓。在此基礎上,人社部門近年來通過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業培訓體系,組織開展「改善企業培訓」,對已創業的「小老闆」進行創業提升指導;開展「網絡創業培訓」,指導電商網上創業。「十三五」期間,累計為各類創業者提供免費創業培訓近3萬人次。
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為解決創業人員資金少、貸款難的問題,不斷提高貸款申請額度、放寬申請人範圍、降低反擔保條件,切實提高創業擔保貸款可獲得性。「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億多元。
優化孵化平臺建設。積極落實和完善各項創業優惠政策、加強創業服務和創業培訓,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大力支持大學生、農民工、科研人員等群體創業。特別是2018年以來,通過整合提升我市現有農民工創業園和在開發區中規劃建設創業園中園,認定6家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顯著提升了創業孵化平臺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2020年,各縣區積極培育和指導返鄉農民工示範園的建設及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又有6家園區申報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近期將組織專家實地評審。 記者 劉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