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就業是穩人心,刻不容緩

2020-12-16 觀點中國

當前就業形勢怎麼樣?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有哪些就業創業支持?新的就業增長點在哪裡?隨著疫情過去,各行各業逐步復工復產,穩就業成為社會普遍關心的話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一定衝擊,就業形勢和就業環境也受到波及。有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同比出現了下降。這提醒我們,在繼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加快復工復產的步伐,採取適當方式促進就業,讓群眾得以安其職、樂其業,已經刻不容緩。

當前,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我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積極成果。在維護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的基礎上,理應逐步將工作重點轉向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要做好「六穩」工作,這其中,穩就業是重中之重。這不僅因為就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關乎國計民生,更重要的是促進就業能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有助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重新回到正常軌道。

穩就業要抓住主要矛盾、針對重點人群。比如在復工復產政策上,不得因審批、備案不及時等延緩企業復工,應因地制宜取消外地人員返崗的不合理限制;又如在大學生就業方面,支持利用視頻招聘、遠程面試、精準撮合等辦法,做好求職招聘的對接服務;再如在農民工返崗方面,提倡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就近上崗、適當補貼,提高幫扶的精準度。千方百計地穩住廣大人民群眾的「飯碗」,才能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創造更多「飯碗」。特別是,今年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復工復產、外出務工關乎貧困群眾的收入,更關乎脫貧致富的進程,只有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加強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準對接,穩崗拓崗,才能實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致富。

穩就業要先穩企業。一段時間以來,為支持復工復產,各級政府、各部門積極為企業提供幫助,從推出助企惠民政策到簡化辦事手續,從減稅降費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策 「工具箱」可謂是豐富多樣。以中小微企業為例,目前全國已向47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112億元,惠及職工2426萬人。只有多措並舉,營造好優良的營商環境,才能滋養企業成長壯大,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業在如此關鍵階段仍出現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實在不是我們願見到的。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8家用人單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其中北京麻辣誘惑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單位被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企業必須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按時發放員工工資,保證員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只有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才是全面復工、全面穩產的應有之義。疫情面前,我們能夠理解企業的難處。但如果用人單位有困難,既要及時和員工做好溝通,也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尋求幫助,不能以一副「你愛去哪告就哪告」的潑皮心態處事。

受疫情影響,儘管穩就業的任務艱巨繁重,但是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穩就業的基礎條件也就沒有改變。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人們已經在數字生活中體會到網際網路等科技對就業的「重塑力」。無接觸商業、線上問診、共享員工、混合銷售等「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正在催生更多就業機會、產生更多新職業。這既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良好契機,也是職業發展的巨大藍海。

面向未來,在推進「網際網路+」行動中促進創新創業繼續發力,激發全社會的活力和潛力,不斷培育更多經濟新形態,以穩就業來穩人心,必將迎來新增長點競相迸發。

相關焦點

  • 民生穩 人心穩 社會穩
    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全國單日新增確診降至個位數,援鄂全軍醫護目前保持零感染記錄,我們基本守住了守穩了醫院救死扶傷這個陣地。隨著疫情的緩解,之前在特殊的緊張時期暫時排不到關注度榜首的民生問題,將逐步佔領公共討論場域的中心。之前疫情防控下的多種隔離、管控措施,對各個行業的影響已經逐步顯現,並進而延伸到每個人身上,這也讓公眾對民生問題更加敏感。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 光明日報評論員:民生穩 人心穩 社會穩
    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全國單日新增確診降至個位數,援鄂全軍醫護目前保持零感染記錄,我們基本守住了守穩了醫院救死扶傷這個陣地。隨著疫情的緩解,之前在特殊的緊張時期暫時排不到關注度榜首的民生問題,將逐步佔領公共討論場域的中心。之前疫情防控下的多種隔離、管控措施,對各個行業的影響已經逐步顯現,並進而延伸到每個人身上,這也讓公眾對民生問題更加敏感。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 優先穩就業,全力保民生
    就業,一頭連著老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無論對民生保障還是高質量發展,都至關重要。就業穩則人心安,人心安則社會穩,經濟社會發展才能行穩致遠。「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著力穩企業保就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共出現39次。
  • 戰役當前看六穩(1)穩就業事關全局 當務之急穩企業
    2月23日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及近期中央一系列重要會議強調,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突出抓好穩就業是「六穩」首要的這一迫切任務。穩就業不僅事關經濟社會穩定全局,更直接影響著穩增長目標的實現。
  • 資訊:達州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規模穩增 精準灌溉全力穩企業保就業
    導語:今年以來,銀行機構不斷加大對市場主體的精準支持力度,增加信貸供給總量、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開發復工復產專項信貸產品、推出延期還本付息等多措並舉,以穩企業保就業。對於整個金融行業而言,支持企業保證就業成為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增加信貸供給總量、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等一系列引「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的舉措也由此出臺。其中小微企業因抗風險能力較弱等,成為穩就業的「主要陣地」。
  • 釋放「雙創」活力 打好「穩就業」硬仗 長春高新區開展「創業就業...
    釋放「雙創」活力 打好「穩就業」硬仗 長春高新區開展「創業就業社區行」系列活動 2020-07-02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穩崗穩就業,民營企業盡顯擔當
    編者按: 「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著力穩企業保就業」……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就業」。 「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個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
  • 「穩就業」就要「穩得住、過得好」
    「六穩」、「六保」是眼下的熱詞,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39次提到「就業」二字,史無前例,只有穩就業才能穩收入、穩消費、穩經濟增長。一直以來,內蒙古鄂託克旗就業局高度重視穩就業工作,尤其是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通過兌現各項減免政策、強化員工技能培訓以及聯合上級部門開展網上招聘等綜合手段。
  • 打出「帶穩引促兜」組合拳穩就業
    今年以來,阿魯科爾沁旗落實各項就業惠民政策,從「帶、穩、引、促、兜」五字上下功夫,打出穩定就業組合拳,讓許多人像徐鳳傑一樣穩定就業。借力「帶」就業。通過京蒙勞務協作平臺,與北京、山東、遼寧等地區開展勞務協作,通過線上「春風行動」招聘會、就業微信公眾號發布用工信息等形式,為全旗就業重點群體搭建就業平臺,旗內外236家企業參加線上招聘。城鎮失業人員、農牧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線上應聘3000餘人次,達成就業意向1082人。一季度全旗勞務輸出11590人。京蒙勞務協作省外務工146人,進京務工34人。
  • 南岔縣落實政策 穩企穩崗穩就業
    本報訊(記者 賈春華 宋勐)為更好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南岔縣積極落實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積極引導企業化危為機,拓展空間,促進穩企穩崗穩就業。  復工復產以來,該縣積極傳達、解讀、落實和實施上級部門各項穩企穩崗政策,幫助縣域內企業紓難解困穩就業,從財稅、穩崗、金融、穩產和減負等多方面,打好政策組合拳。
  • 戰疫情穩就業助脫貧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就業帶來的巨大挑戰,雲南省大理州人社系統積極應對,迅速組建風險應對工作專班,通過發布穩就業27條,明確「4+5」務工出入防控措施,實施「七位一體」促轉移辦法,全力打好穩就業「組合拳」。
  • 狠抓穩就業各項措施落實落地
    3月15日,副省長戴柏華到商丘市調研穩就業工作。  戴柏華先後來到民權縣豐之茂環保製冷科技公司、宏馬科技公司、萬寶集團民權電器有限公司、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大廳,了解企業用工及穩就業情況。  在座談會上,戴柏華聽取了商丘市穩就業情況匯報。
  • 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
    今天是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一場,將重點發布我省「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工作進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就業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我們的就業工作連續三年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也是全國唯一連續3年獲此殊榮的省份。特別是今年疫情以來,省委省政府更是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王國生書記、尹弘省長,多次調研穩就業保就業工作,反覆強調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確保居民就業穩定。
  • 紫云云嶺街道:穩就業保民生 助力田園工薪族穩增收
    為了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穩就業、保民生,保障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穩定增收,紫雲自治縣推出「田園工薪族」保障搬遷群眾的就業工作。「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原本在外務工的搬遷戶不再選擇外出務工,在安置點附近的工作崗位也趨於飽和,4月26日,縣委、縣政府提出田園工薪族的決策部署,我們就著手準備。」
  • 以穩就業為重點守住「六保」底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而是突出強調「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國家提出,突出穩企業保就業,全面落實穩企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穩就業應重點從供給側發力
    原標題:穩就業應重點從供給側發力   我國近年來一直面臨較大的
  • 【聚焦「六穩」 聚力「六保」】鎮江丹陽:穩就業保民生 讓百姓端穩...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挑戰和新衝擊,鎮江丹陽堅持將抓「六保」促「六穩」貫穿人社工作全過程,多措並舉穩企業、惠民生,全力做好保就業、穩就業工作,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截至6月底,丹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800人。穩崗返還,助力企業紓困發展「陳總,最近公司情況運轉如何?公司員工上面有沒有什麼問題?」
  • 天元區:打好穩就業「組合拳」讓更多人有活幹有錢賺
    紅網時刻株洲12月7日訊(通訊員 楊如 賴珠清)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六穩」之首。千方百計穩就業,既是重要的民生關切,又是落實中央「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點亮萬家燈火」招聘會。如何緩解疫情衝擊,穩住就業大盤?天元區一系列穩就業政策「火力全開」,從創新實施專車接人送進企業,到溫暖人心的「點對點」入戶面試送崗;從技能培訓,為勞動者賦能,到真金白銀援企穩崗……株洲天元區,正奮力寫下穩就業的民生答卷。
  • 南華縣持續發力穩就業保就業
    南華縣通過開展「四萬三進」活動,把各項就業政策措施緊密融入全縣各級各部門職責和細化到相關人員的具體工作中,全面持續發力,將「穩就業、保就業」進行到底。惠企惠民送政策,激發就業活力。兌付參加培訓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交通補助及生活補貼827人38.68萬元。統籌安排疫情防控資金2118萬元,安排支持復工復產資金1045萬元。
  • 穩就業政策持續發力:堅決保障「最大民生」!
    &nbsp&nbsp&nbsp&nbsp穩就業政策持續發力:堅決保障「最大民生」!&nbsp&nbsp&nbsp&nbsp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