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就業帶來的巨大挑戰,雲南省大理州人社系統積極應對,迅速組建風險應對工作專班,通過發布穩就業27條,明確「4+5」務工出入防控措施,實施「七位一體」促轉移辦法,全力打好穩就業「組合拳」。
「我們始終把穩大局、保就業、防失業作為當前首要工作抓緊抓實抓細抓好,千方百計穩住就業大局。」大理州人社局局長肖雲江說。
援企穩崗保復工守住就業「基本盤」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大理州的旅遊業受到較大衝擊。大理州及時組建158人的人社服務專員隊伍,深入4221戶重點企業,摸清旅遊行業企業復工情況和面臨的困難。
大理州一方面全面落實社保減免政策,對參保的中小微企業、大型企業、社會組織以及受疫情影響存在繳費困難的企業,減免養老、工傷、失業三項社保費2.54億元,惠及企業4176戶,做到應享盡享。另一方面,加大穩崗返還力度,對符合條件的2023戶企業穩崗返還3629.12萬元,惠及職工7.75萬人,做到快審快返。
大理旅遊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楊雪芹對記者說:「此次發放的穩崗返還,對我們企業來說猶如雪中送炭,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們積極落實援企穩崗政策,並加快審核進度,簡化審核程序,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大理市就業局副局長何力說。
穩就業離不開技能提升。今年以來,大理州依託「職業技能網絡培訓平臺」,及時將線下活動轉向線上服務,並根據疫情好轉的形勢,線上線下共同推進技能提升行動,持續提升企業和員工培訓的內生動力。截至6月30日,大理州累計組織培訓班次649期、培訓3.4萬人。
就業脫貧助攻堅當好扶貧「壓艙石」
針對全州25.8萬名貧困勞動力的就業需求,大理州重點實施「幫助返崗推動就業一批、擴大輸出推動就業一批、援企穩崗推動就業一批、能人幫帶推動就業一批、扶貧車間推動就業一批、公益崗位推動就業一批、支持創業推動就業一批、技能培訓推動就業一批」工作措施,做好就業扶貧這篇「大文章」。
截至6月30日,大理州新增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14萬人次,完成年度目標3.5萬人的147.13%,新增轉移就業3.24萬人,完成年度目標4500人的720.33%。
作為祥雲縣首批「就業扶貧車間」,祥雲泰興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圍繞「抓防控、保穩供」,發揮就業扶貧車間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示範帶動作用,春節期間不放假,努力確保「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
祥雲縣劉廠鎮張廠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張蓮芬家離泰興公司不遠,她每天務工之餘,還可照料家務,很快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就業扶貧車間是有效的扶貧平臺,這種方式把過去簡單的送錢送牛羊送種子到家,變成現在送工作到家門口,就業務農兩不誤,實實在在激發了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泰興公司副總經理嘉雲說,目前該企業已吸納眾多貧困勞動力,其平均工資在2000元左右。
2020年以來,大理州充分發揮就業扶貧車間「造血」功能,在去年建成154個就業扶貧車間的基礎上,今年再新增104家,幫助2.24萬名農村勞動力實現不出家門、就近就業。
強化轉移促就業拓展就業「新空間」
大理州漾濞縣石鐘村50%以上村民的經濟收入靠務工,全村2156名村民中就有800餘人長期在外務工,是當地的務工大村。
「今年縣裡協調省內外以及當地企業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他們在做好返崗村民復工服務的同時,還要逐戶上門摸排調查,了解村民更多的就業意願和需求。」石鐘村黨總支書記杜永華說。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大理州及時採取「出家門」「進車門」「到廠門」的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模式。
「政府專列全程送我們返回廣東務工,我們非常高興,也非常感謝,只有好好工作來回報。」來自巍山縣永建鎮營頭村的張素波激動地說。
截至6月30日,大理州開通「大理號」返崗專機2次、專列5次、專車576次,已幫助23.55萬名農村勞動力安全有序返崗。
為了抓實就業基礎,大理州組織全州1221名人社幹部,發動2677名人社勞務專員、鄉鎮勞務工作者,進村、入組、到戶開展無死角底數排查、全方位宣傳發動、高精度崗位推送,形成數據臺帳。截至6月30日,全州累計調查更新農村勞動力信息174.27萬人,更新率達99.49%。
今年以來,大理州還開展「就業援助月」「滬滇勞務協作網絡招聘」等系列招聘活動,持續舉辦「萬場招聘進萬村活動」,加大崗位推送,搭建供需橋梁,累計網絡發布崗位34.37萬個,點擊量107.68萬次,達成用工意向1.47萬人,開展招聘會281次,提供崗位17.62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