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穩就業為重點守住「六保」底線

2020-12-15 中國甘肅網

  文/河南省宏觀經濟研究院  胡紅傑

  河南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就業是「六穩」「六保」的第一位任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省就業形勢嚴峻複雜,經濟下行和疫情的疊加影響不容忽視,影響就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加大,因此更需要以就業為重點,著力在「保」上下功夫,守住經濟社會發展的底線。

  就業在「六穩」「六保」中

  居首位

  在「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中,就業工作居於首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可以說,就業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乎千家萬戶。就業是整個經濟工作的「晴雨表」,沒有就業,其他的「穩」和「保」就失去了抓手和意義。保就業、穩就業,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體現,也是經濟工作的底線所在。

  今年以來,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黨中央在強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的同時,提出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而是突出強調「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國家提出,突出穩企業保就業,全面落實穩企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今年這樣特殊的年份,面對諸多困難和挑戰,我們必須把穩就業作為各項工作的總抓手,全力守住「六保」底線,紮實做好「六穩」工作,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為奮力奪取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夯實基礎。

  穩就業面臨挑戰也迎來機遇

  要客觀認識今年穩就業面臨的形勢。一方面,穩就業壓力顯著加大。受疫情影響,國內外需求萎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裁員現象增加。勞動密集型企業、服務業等領域企業未完全復產復工,用工需求不足。此外,為降低成本,企業進行崗位結構優化,崗位有所減少。上半年,無論是全國還是河南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都有較大幅度下降,河南省外出務工人員近期出現回流跡象。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今年河南省應屆高校畢業生達66萬人,加上往年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約3萬人,需就業畢業生總量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穩就業也面臨新的機遇。儘管就業形勢複雜嚴峻,但我國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全國上下積極推進「六保」工作,為河南省穩就業工作提供了重大機遇。一是中央和省級層面的穩就業措施及時得力。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推進「六穩」「六保」工作作出系列決策部署,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多次對穩就業、保民生工作作出相關部署安排。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河南省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實施「321」計劃解決重點群體就業難,積極組織開展「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專項行動保障居民就業。二是經濟形勢支撐穩就業工作。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河南省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穩步回升,全省經濟延續恢復改善的態勢,對穩就業的「壓艙石」作用依然強勁。三是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帶來就業新機遇。隨著新就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近年來產生了很多新職業,吸納了巨量就業人口,為穩就業和保就業開拓了新的空間。四是就業培訓等改善就業結構。隨著經濟轉型升級和勞動力市場逐步完善,我國就業人員的城鄉、產業和所有制結構持續優化,就業人員的素質也不斷提升,河南省通過就業培訓等形式不斷改善就業結構,有利於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要統籌各類資源、利用多種渠道、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重要作用,多措並舉增加就業崗位供給。

  一是加強中小微企業幫扶。中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中小微企業穩,則經濟發展穩、就業保障穩。要加大減負穩崗工作力度,全面落實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中小微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對新增就業崗位的中小微企業、就業扶貧車間和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的中小微企業,尤其是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的中小微企業,給予一定的穩崗就業補貼。加強產業鏈協同,通過數據、資金、人才等環節的打通共享,為中小微企業創造更好的生存發展環境,形成產業協同合力。

  二是加快新業態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新就業形態」也是脫穎而出,要順勢而為。這個「勢」,就是新業態發展之勢,這個「為」,就是要在促進新業態發展的同時,促進就業面的擴大。未來要持續挖掘新經濟領域就業潛力,在推動就業擴容的同時提升就業質量。比如,積極有效地推動電子商務做大做強,擴展新興產業的就業空間。

  三是促進靈活就業。聚焦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允許電子商務、網絡約車、網絡送餐、快遞物流等新業態企業,通過勞務外包、加盟協作等方式,吸納更多勞動力就業。針對靈活用工等新就業形態特點,通過制度創新,制定能夠切實保障勞動力權益的社保政策。

  四是鼓勵創業帶動就業。進一步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穩定就業、提升質量的重要作用,切實引導、鼓勵和支持有能力的勞動者轉變觀念,積極營造創業環境和氛圍,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積極拓寬創業投融資渠道,運用財稅政策,支持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等發展,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持創業活動。積極培育創業創新公共平臺,積極打造市場主導、風投參與、企業孵化的創業生態系統。鼓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全力抓好關鍵群體就業

  要強化就業工作,將重點聚焦於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託住「六保」底線。

  一是優先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困難。要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對衝疫情影響,全力以赴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落細落實。多措並舉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千方百計拓展就業渠道,精準有效落實就業服務,進一步加大線上服務力度,加強網上招聘、跨地區勞務協作、供需對接,紮實開展就業指導和創業培訓,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深入挖掘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造的就業機會,充分利用平臺經濟、眾包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形態平臺,支持畢業生以新就業形態、靈活多樣方式實現多元化就業。

  二是重點做好農民工就業保障。積極應對全省農民工群體就業難題,加強與省外勞務輸入大省的對接,鼓勵引導外出務工失業人員在常住地開展失業登記,儘量把外出後失業的勞動力穩定在務工地。對於有迫切返鄉需求、可能回流的外出務工人員,暢通返鄉路徑,積極穩妥有序做好承接和應對。此外,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加大穩崗和就業補助力度,開發一批帶動就業能力強的項目,進一步鼓勵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留鄉創業。積極鼓勵各地區尤其是外出務工集中地區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有序恢復鄉村休閒旅遊,積極拓展農村就業崗位,不斷拓展返鄉留鄉農民工的就業空間。

  三是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的政策扶持。強化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動態調整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及時將受疫情影響人員納入就業援助範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通過崗位精準幫扶、政策補貼、職業技能培訓等多項措施,促進就業困難人員穩定就業。認真界定幫扶對象,重點關注登記失業12個月以上人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失業人員等人群,精準幫扶困難人員就業。建立就業困難人員信息庫,實行動態幫扶,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保障困難人員託底就業。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技能,重點幫扶「4050」等人員穩定就業。積極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促進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

  強化就業服務保障

  要以增加崗位供給、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扶持、失業人員保障和政府組織協調為重點,強化就業服務保障,防範規模性失業風險。

  一是開發更多就業崗位。積極開發更多崗位,大力拓展就業空間。服務業是擴大就業和提高就業質量的主要抓手,要重點支持社區生活、家政、旅遊、託育、養老等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發展。著力推進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消除抑制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服務業發展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

  二是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強化培訓和服務,提升人崗匹配效率。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崗前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組織失業人員參加就業創業培訓。持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系列專項服務活動和聯合招聘活動,有序錯峰舉辦線下小型化、專業化招聘會。

  三是做實就業創業服務。做實就業創業服務,優化線上經辦服務。健全就業信息監測系統,開放線上失業登記入口,實現失業人員基本信息、求職意願和就業服務跨地區共享。加強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專項治理對就業影響跟蹤應對。

  四是優化公共服務促進就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減並市場監管、稅務、刻章、社保等流程,推進「證照分離」「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持續優化就業創業服務,各項就業補貼審核發放、就業見習單位認定和職業培訓機構備案等業務由各地人社部門經辦。

  五是做好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對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按規定及時納入臨時生活補助、最低生活保障和臨時救助等範圍。擴大失業保險保障範圍,兜牢民生底線。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暢通失業保險金申領渠道,實現線上申領失業保險金。

  六是強化政府組織協調。成立穩就業工作專班,建立各級政府負總責、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組織協調機制,成立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各級穩就業工作專班,主要負責同志為穩就業工作第一責任人。發揮各級穩就業工作協調機構作用,加強省、市、縣(區)聯動,加強部門配合聯動,加大穩就業政策協同力度,形成擴大就業的合力。

相關焦點

  • 守住「六保」底線 穩住經濟基本盤
    ,還擴大了生產規模……「六穩」、「六保」政策落實一線,從市場主體到人民群眾,都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要用改革開放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 六穩六保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做好六穩六保?
    記者注意到,報告中再次突出了「六穩」、「六保」,要求:守住 「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而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國內外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就業、經濟都有很大壓力。在此基礎上,中央又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如何理解「六穩」和「六保」的關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守住 「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 兩會關於六穩六保說了什麼?六穩六保主要內容及解讀
    「『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對「六穩」與「六保」的關係作出闡述。
  • 六穩六保具體內容指的是什麼?2020年兩會六穩六保解讀
    中央提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那麼,什麼是「六穩六保」呢?  5月22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 專訪|湖南省人社廳廳長胡奇:打出穩就業保就業「組合拳」
    打出穩就業保就業「組合拳」上半年,我省就業走勢前低後穩,一季度開局低迷,二季度逐步向好。1-6月城鎮新增就業34.53萬人,其中二季度較一季度環比增長37.7%,正緩步回升。二季度,全省調查失業率5.9%,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從低到高排序,湖南在中部六省中與安徽並列居第1位。市場需求逐漸升溫,整體形勢穩中有進。
  • 六穩六保,這篇講話素材值得學習!
    在以穩就業為重點守住「六保」底線抓好「六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全國「兩會」精神,安排部署我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以及「六保」「六穩」工作。
  • 「六穩」和「六保」是什麼關係?
    「六穩」是大局,「六保」是前提,當前形勢下,只有全面落實好「六保」,才能實現「六穩」,也才能穩住中國經濟這個大局,實現穩中求進。通過保居民就業實現穩就業,通過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實現穩投資,通過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實現穩外資、穩外貿。  「六穩」是工作,「六保」是任務,「六穩」的要求是做好,「六保」的要求是全面落實。在這個意義上,「六保」是底線,「六穩」是高線,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 一文讀懂|中央強調的「六穩六保」是什麼?
    中央提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5月22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 穩字當頭兜牢底線,這項工作很重要!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做好以穩就業為首的『六穩』『六保』工作,充分釋放市場活力和創造力,把穩就業工作做實做細做深,進一步兜牢民生底線。」6月3日,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主持召開「六穩」「六保」專題會議時這樣強調。
  • 中國民企人士:助力「六穩」「六保」責無旁貸
    多位中國民營企業負責人近日表示,助力「六穩」「六保」,決戰脫貧攻堅,大型民營企業責無旁貸,廣大民營企業要弘揚企業家精神,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突出「六穩」「六保」,指出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 開封市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以保促穩 穩中求進
    以保促穩、穩中求進。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開封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牢牢把握住了發展的主動權。  抓住保就業、保市場主體兩個關鍵。第一時間印發穩就業、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等文件,重點促進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和困難群體就業。
  • 努力破題「保」「穩」「進」「蓄」四字文章——全面落實「六穩...
    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是黨中央針對當前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基本保證。  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提出要把握好「保」「穩」「進」「蓄」四個方面要求。  為認真落實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市委書記李中華要求,要努力破題「保」「穩」「進」「蓄」四字文章。
  • 河南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河南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專題的第三場新聞發布會,重點發布我省「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相關工作進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我省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的任務艱巨,民政部門常年救助的對象有900多萬,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各級民政部門強化政治擔當,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實到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民生保障工作中,以保促穩,穩字當先,用心用情守護好民政服務對象的生命安全,切實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民生保障資金投入,做到「應保盡保」。
  • 隆回:工傷失業保險「六字訣」守牢「六保」「六穩」底線
    一線宣傳政策法規邵陽新聞網12月10日訊(通訊員 肖鶴洲 劉日升)「感謝你們及時為我辦理了工傷認定手續,緩解了我的家庭困難。」在企業送政策「六保」和「六穩」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就業,託底的也是就業。該局鉚住「強、宣、減、穩、快、幫」六字訣,積極維護勞動者權益,分散用人單位風險,守牢「六保」「六穩」底線。強化管理。全面使用信息網絡系統辦公,與上級業務部門聯網共平臺,省、市、縣三級信息共享。
  • 六保六穩是什麼?乾貨知識點!政治常識
    無論是考研政治,還是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的政治常識,公務員考試中的行測常識,申論材料,經常會出現這兩個詞語:四個全面、六保六穩那麼你知道這兩個詞是什麼意思嗎?下面苔花為大家整理了這兩個乾貨政治小常識,快來學一學吧!
  • 在「六穩」基礎上全力以赴做好「六保」工作
    會議在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的同時,首次提出「六保」要求,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這是新形勢下中央為做好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定下的新基調、指明的新方向。  從「六穩」到「六保」,釋放出一系列清晰而有力的信號。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消費、投資、出口等出現下降,就業壓力明顯加大。
  • 面試熱點:從「六穩」到「六保」,中央釋放哪些信號
    為應對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全面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階段經濟工作。會議在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的同時,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從「六穩」到「六保」,一系列清晰而有力的信號正在釋放。
  • 從「六穩」到「六保」,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
    「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六保」與「六穩」相互統一,相輔相成  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 旌德:強監督 促落實 保障「六穩」「六保」落地見效
    「今年的『2+N』招聘活動是如何對高校畢業生和返鄉農民工等特殊群體開展就業幫助的?」近日,旌德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聚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通過實地走訪、翻閱臺帳、模擬辦事等方式,對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人力資源保障局等單位開展監督檢查,以實際行動「兜牢」民生底線,用鐵紀護航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魯山聚焦「六穩」「六保」 做實做細監督
    「俺是馬村的,擱這兒幹活,有時活兒少了一月發一千四五,活兒多了能發到一千七八呢,中午還管俺一頓飯……」 7月7日,在張店鄉騰春花卉苗木帶貧基地裡,縣紀委監委第六監督檢查室工作人員正實地走訪該鄉貧困群眾就業務工情況。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該監督檢查室來到張店鄉開展專項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