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滅亡後,假如16位皇帝在地府相聚,誰會遭朱元璋痛打

2020-12-16 七號說三國

明朝皇帝「奇葩」多,這是人們對明朝皇帝的一種看法,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除了殺了很多功臣外,其他方面都還可圈可點,是一個不錯的君主,但他的繼承者,大多數就比較差了,在崇禎丟掉大明江山後,明朝的16位皇帝假如在地府相聚後,朱元璋會痛打他們中的哪些人?

一、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元璋很喜歡的孫子,所以他繞開一眾皇子,將皇位傳給了朱允炆,但朱允炆當上皇帝後,莽撞的進行了削藩,將朱元璋的幾個兒子貶為了庶民,還將一個兒子給逼死了,這肯定會讓朱元璋不滿,踢他一腳。但朱允炆結局也很不幸,因為削藩引發了燕王造反,導致他丟了皇位。

二、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將兒子封在邊疆,就是希望他們鎮守邊疆,保障大明江山,但朱棣倒好,朱元璋死後,他就率兵造反,奪了朱允炆的江山,還導致朱允炆下落不明,不知是死是活,朱允炆的兒子也被他囚禁半生。朱棣所作的一切,肯定會讓朱元璋火冒三丈,將其痛揍一頓,不過朱棣也是罪有應得。

三、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他特別胖,走路都需要兩個人攙扶,所以朱棣不喜歡他,還打算將皇位傳給其他兒子。估計朱元璋看到朱高熾走路的樣子,就想揍他了,但朱高熾是一個很有才能、很賢德的皇帝,他只當了十個月皇帝,若他在位時間長一點,他可能會給大明造一個盛世。

四、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總體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皇帝,他很勤政,還是個善於用人、善於納諫的好皇帝,他當皇帝時期,大明出現了「仁宣之治」,這個時期的大明是比較繁榮的,不過明宣宗有個小毛病,就是喜歡鬥蟋蟀,所以他還有蟋蟀皇帝之稱,但瑕不掩瑜,明宣宗是一個有作為的仁君。

對明宣宗,朱元璋還是滿意的,所以不會揍他。

五、明英宗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可能會被朱元璋痛打一頓,他寵信宦官王振,為非作歹,給百姓造成了很多災禍。同時他還在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徵,將土木堡將大明數十萬精銳部隊都打完了,自己也成了俘虜。若不是大臣于謙站出來,大明就亡在了朱祁鎮手中了,十年後,朱祁鎮再次當上皇帝後,還殺了扶持朱祁鈺做皇帝的于謙,所以對朱祁鎮這樣一個子孫,朱元璋肯定會揍他一頓。

六、明代宗朱祁鈺

朱祁鈺本不該做皇帝,但在他哥哥朱祁鎮被俘後,他被大臣扶持做了皇帝,並在危難關頭帶領大明軍隊擊敗瓦剌,保住了大明。他當皇帝後,雖然出現過為換太子,拿錢賄賂大臣之事,但其他方面可圈可點,勤政,還重用于謙等能臣,讓大明從土木堡慘敗中恢復了過來,所以朱元璋對朱祁鈺應該是滿意的。

七、明憲宗朱見深

朱見深在治理國家方面沒什麼出眾之處,但他開啟了土地兼併的先河,讓大量百姓失去了土地。同時,他還寵信年齡長大17歲的萬貴妃,縱容她在後宮作惡,單憑這些,朱元璋就會踢他幾腳。

八、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是一個節儉、勤政的皇帝,他還廣開言路,任用賢臣,在他當皇帝時期,大明出現了「弘治中興」。同時,朱佑樘還是一個比較痴情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個皇后,是歷史上唯一的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這讓史學家對他的評價頗高,朱元璋對朱佑樘也應該是很滿意的。

九、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很荒唐的皇帝,他修豹房供自己玩樂,還跑出宮去強搶民女等。同時,他還自封為威武大將軍,跑到前線去打仗,對這樣一個好色、無恥、荒唐的子孫,朱元璋不揍他才怪。

十、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他剛當皇帝時,還算是一個勤政的皇帝,但晚年的時候,開始信奉道教,痴迷於煉丹,追求長生不老,還對身邊的宮女太狠毒,導致他差點被宮女殺害,「壬寅宮變」發生後,嘉靖對身居宮中有了陰影,所以搬到了西苑,從此一心煉丹,不問朝政,這讓權臣嚴嵩專權。大明在這個時期是奸臣當道,腐敗不堪,沿海倭寇嚴重,所以朱元璋也會揍他。

十一、明穆宗朱載垕

朱載垕當皇帝時期,任用張居正、高拱、陳以勤等大臣,大明恢復了一些元氣,但是朱載垕也是一個迷戀丹藥的皇帝,導致他才36歲,就因丹藥中毒而去世了,朱元璋對他肯定也不滿意。

十二、明神宗朱翊鈞

朱翊鈞就是我們所說的萬曆皇帝,由於他前期有張居正的改革和主政,大明逐漸興盛了起來,但張居正死後,萬曆打了「萬曆三大戰役」,這幾乎耗盡了大明的國力。同時,萬曆還三十年不上朝,這讓大明在他手中又衰落了,所以朱元璋對懶政的萬曆也不會滿意,揍他一頓也是應該的。

十三、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是一位迷戀丹藥的皇帝,他才當了三十天的皇帝,就因吃了一粒紅藥丸而暴斃,這也就是明朝有明的「紅藥案」。他死後引發了宮廷內鬥,魏忠賢開始走上了明朝的政治舞臺,給大明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對於朱常洛給明朝造成的禍患,朱元璋肯定也會火冒三丈,踢他幾腳。

十四、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雖然是皇帝,但他的心思在木活上,整天忙著做木匠活,顧不上管理江山,所以他將治理國家的事交給了魏忠賢,但魏忠賢排除異己,打壓朝臣等,讓大明江河如下,昏暗不堪。以至朱由校落水生病去世後,留給了他弟弟明思宗朱由檢一個無藥可救的爛攤子,所以朱元璋定也會揍他。

十五、明思宗朱由檢

朱由檢也就是崇禎,他丟了大明江山,所以朱元璋也會怪怨他,但崇禎並不算是個昏君,但是由於他接手的大明太爛,已無藥可救,所以他即使當上皇帝後立馬除掉了魏忠賢,還勤勤懇懇的治理江山,但還是沒能挽救大明。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後,倘若12個皇帝在地府相聚,努爾哈赤第一個要抽誰耳光
    而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總計296年時間裡,清朝總共出了12位皇帝。不過,不知大家在觀看清宮劇之餘,想過一個問題沒有,清朝滅亡後,這12個皇帝如果在地府相聚,身為清朝締造者的努爾哈赤第一個會抽誰的耳光呢? 這就要看誰對清朝覆滅的「貢獻」最大了,而近代胡適曾說過「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對於這個問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答案。
  • 明朝16帝聚在一起,以朱元璋的暴脾氣,哪些皇帝會挨他的揍
    自古以來,我國已經出現了十多個朝代,四百多位皇帝,各朝代中,昏庸、暴君很常見,但是像明朝這樣,出現了很多奇葩皇帝,還是少見的。朱元璋雖然為人殘暴,殺了很多功臣,但他勤政,也算一個好皇帝。他這樣一位脾氣暴躁的皇帝,假如見到他之後的16位明朝皇帝,他會揍誰?
  • 縱觀大明一朝,朱元璋的後代中,誰才是明亡的第一責任人?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一朝,他為了老朱家的天下,甚至不惜與功臣翻臉,一個個誅殺了他們,其目的就是防止這些功高震主的文臣武將不能危機自己後代的地位。可是,大明最終並沒有按照朱元璋的意願發展,在經過兩百多年後,還是滅亡了。
  • 如果明朝十六個皇帝重聚一堂,朱元璋會先打誰?
    都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用了十幾年時間,依次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明玉珍等勁敵,最終將元朝統治者趕出中原實現天下一統建立大明王國。原以為國朝可以傳之千秋萬代,卻僅歷16帝開國不過276年便國運到頭,改朝換代。朱元璋九泉之下與這些子孫相聚於地府,你們猜猜他會先抽誰?
  • 元朝滅亡後,上百萬蒙古女下場如何?朱元璋手段殘忍!
    紅巾軍起義與元朝主力在中原鏖戰,這恰好給了在南方發展的朱元璋生息壯大的機會。朱元璋手下徐達、常遇春、傅有德、李文忠等猛將如雲,而他自己更是知人善任,平定中原把蒙古皇室趕到了大漠,這才開創了明朝280年的基業!
  • 明朝歷代皇帝聊天群,明太祖朱元璋該打誰
    如果歷史有假如,那麼假如明朝歷代皇帝齊聚一堂,明太祖朱元璋會對他們說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想我朱元璋一生,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大元,建立明朝,廢宰相集皇權,興科舉,懲貪官。你們這些臭小子告訴我,為什麼我大明卻只有276年而已。孫兒你先說,今天我一定要找出那毀我大明江山的敗家子。
  • 大明王朝的16個奇葩皇帝,最恪盡職守的居然是崇禎皇帝
    享國276年的大明奇葩何其多,其中連皇帝都一個比一個奇葩,其實哪個朝代還沒有個奇葩皇帝?只是大明有16個,這也太多了點。下面,我們就來一一了解一下這16位奇葩帝王。 名字決定命運——朱元璋 朱元璋就是個勵志傳說,放眼今天,連馬雲都要自愧不如。
  • 朱元璋問:大明何時滅亡?劉伯溫馬上寫了4個字,多年後句句應驗
    劉基,字伯溫,他是明太祖朱元璋最重要的謀士之一,也是大明開國最具有傳奇性的臣子。他不僅足智多謀,精通軍國大略,而且精通讖緯,能掐會算,是一個能與諸葛亮並稱的神人。劉伯溫曾對後世進行過多次預言,這些預言經過民間人士的加工,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令人真假莫辨。但在本文中,劉伯溫所做的預言卻有據可查,並記錄在正史之中,可謂是千真萬確。
  • 大明王朝16帝結局盤點,正說、實說或戲說
    大明王朝為明太祖朱元璋開創,1368年建都南京,明成祖朱棣於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即北京。南京作為陪都。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共計276年。大明王朝的皇帝寶座上,坐過16位皇帝,其中有有為的,有平庸的,還有胡鬧的,最終都走了。今天,只說他們的結局,有正說,有實說,也有戲說。
  • 朱元璋封的開國六公爵都是誰?其中有個人,爵位承襲到了大明滅亡
    "朱元璋"、"開國功臣",看到這兩個詞,你最先想起的是什麼?是朱元璋殘害多名陪他打天下的功臣?還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那你可知,朱元璋曾封了六位國公,其中有人的爵位是一直承襲到大明滅亡的呢?至正十五年(1355)春,隊伍已過萬人的鄧愈決定加入朱元璋的陣營。朱元璋對他的軍隊和他個人都很滿意,所以賜其名為"鄧愈"。往後鄧愈對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為其接連立功。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稱王時,鄧愈被任命為右御史大夫。大明建立後,鄧愈被加封為太子諭德,後又為榮祿大夫、右柱國和衛國公。
  • 明朝共有帝王16位,為何明十三陵僅13個皇帝?沒進十三陵的有誰?
    明十三陵,作為明代皇帝的埋骨之所,一共埋葬了大明王朝13位帝王。可是,這數量上卻有些對不上,史書記載大明自建國以來,共歷帝王16位,而且個個都是名正言順,得到認可的正經皇帝。那為何明十三陵,卻只埋了13個皇帝呢?沒有進入十三陵的都有誰呢?
  • 明朝皇帝個個奇葩,16位皇帝逐一看
    為什麼是16代的,笑聞主要歸功於朱元璋的爹朱五四,他為朱元璋起名朱重八,結果明朝就傳了16代(想想他會多後悔,怎麼不起名叫朱千秋呢)。這16個皇帝個個奇葩,特點突出,我們逐一來聊聊。官員屠宰機——洪武帝朱元璋該同志為整頓吏治,懲治腐敗,發明了剝皮揎草這一刑罰,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藍玉案",誅殺連坐10萬餘人。
  • 明朝把列強按在地上痛打,清朝卻被列強按在地上打,你更敬佩誰?
    明朝皇帝的生活都是十分奇怪,除去開國皇帝朱元璋,和崇禎皇帝比較正常,像什麼愛好木匠的天啟皇帝,喜歡和蒙古人打仗的正德皇帝,還有就是為了美女而修建豹房的皇帝。但清朝就不一樣了,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幾年的統治時間,但從康熙到乾隆一百三十年的時間裡面都是盛世,可是這樣強大的清朝為什麼到了最後還是會被歐洲列強按在地上打呢?
  • 明朝皇帝取名規則是什麼?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這幾位明朝皇帝也因此躥上了熱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皇帝的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每個人的名字都大有講究,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明朝皇帝取名的那些事。古時候的世家大族在給子孫取名的時候往往要講究字輩。
  • 朱元璋下的好大一盤棋:明朝16位皇帝,名字都暗藏玄機
    1、朱元璋大明開國皇帝,布衣天子,當過和尚,放過牛,要過飯。2、朱允炆建文帝,朱元璋最喜愛的孫子,靖難之役中不知所蹤,皇位被他叔叔搶了。3、朱棣永樂大帝,會打仗,顏值高,996工作狂,大明唯一有英文名的皇帝:Judy。4、朱高熾美食家,胖到不能床上翻身,最後胖死了。5、朱瞻基愛玩蛐蛐,重農抑商。
  • 大明皇帝前赴後繼修宮殿,朱棣建的紫禁城,到明朝滅亡還在修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能夠當上皇帝,自然會住進豪華的皇宮裡,壓根兒就不需要為自己的住房問題費腦筋了。這話要放到其他朝代中,講的或許是實際情況,可是要放到明朝皇帝身上,恐怕就不那麼適用了。二、繼承老爸遺志的朱棣明成祖,也就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朱棣繼位後,決定遷都北京,這在當時可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北京原本就是朱棣在做燕王時候的封地,是他政治基礎的根據地,在朱棣眼中,北京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龍興之地」,自然會更加重視。
  • 滿清滅亡後,如果清朝十二帝相聚在一起,努爾哈赤首先會抽誰?
    舊時盛世萬象新,今朝國破千秋盡;閒時聚談滿清亡,誰來評說功與過?歲月繾綣空嘆當年事,清朝——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經歷兩百多年的浮浮沉沉後,終究,還是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在這兩百多年間,清朝經歷了入關前和入關後共十二個皇帝的統治,後世統稱為「清朝十二帝」。
  • 元朝滅亡後,朱元璋是如何對待10萬蒙古女子的?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但他在1368年就沒有這樣做。那時候,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可以說相當強大,暫時不談其他,光是疆域擴張,他就是一個「猛人」,騎著鐵馬,橫掃亞歐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廣的一個朝代,但因其在統治方面的才能有所缺失,最後卻成為一個短命的王朝。
  • 擅改祖制,開放海禁,這位皇帝在位6年,為大明積累了巨額財富
    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一直以來都非常的有話題,不僅僅是因為明朝時期16位皇帝,大多數都有自己的性格,就本身國家而言,在晚年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高昂的戰鬥力,以至於一直到明朝滅亡以後,滿清都沒能順利的從關外打進來。
  • 劉邦最屈辱的定國之策,結果被朱元璋反過來執行,網友:大明霸氣
    在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看來,漢高祖劉邦是值得敬佩的人,且不說兩人家鄉相距很近,而且兩人都是從社會底層一路打拼,最終問鼎九五之尊。早在朱元璋剛起兵時,謀士李善長就向他獻計學習劉邦,「公濠產距沛不遠,法漢高所為,天下不足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