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6帝聚在一起,以朱元璋的暴脾氣,哪些皇帝會挨他的揍

2020-12-14 騰訊網

自古以來,我國已經出現了十多個朝代,四百多位皇帝,各朝代中,昏庸、暴君很常見,但是像明朝這樣,出現了很多奇葩皇帝,還是少見的。朱元璋雖然為人殘暴,殺了很多功臣,但他勤政,也算一個好皇帝。他這樣一位脾氣暴躁的皇帝,假如見到他之後的16位明朝皇帝,他會揍誰?

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朱允炆,深受儒家文化影響,是個仁慈善良的君主,雖然他即位後,就揮起了削藩的大棒,逼死了朱元璋的一個兒子,但為了鞏固皇位,朱元璋也能理解。朱允炆還因削藩,江山被朱棣奪取,他是一個受害者,所以朱元璋對這位他十分疼愛的孫子,只有同情,不會責備。

朱棣可能會挨朱元璋的揍。朱棣雖然也算一個明君,他當皇帝時期,還出現了永樂之治,但朱元璋沒有讓他做皇帝的打算,他讓朱棣鎮守北方,是為了捍衛大明江山,而朱棣在朱元璋死後,卻成了朱家王朝第一個造反的人,開了一個很惡劣的頭。朱棣還導致朱允炆下落不明,朱允炆的兒子朱文圭也被他囚禁了起來,對於極其護犢的朱元璋來說,不揍朱棣難解心頭之恨。

朱高熾是明朝口碑最後的一位皇帝,他雖然身體肥胖,走路都需要兩個人攙扶,但他只當了10個月時間皇帝,卻給朱允炆時期的大臣平反,厚待他們的後人,以及推行仁政,減輕百姓賦稅等,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讓明朝迎來了一個盛世,明仁宗的口碑很好,朱元璋反而會獎賞他。

朱瞻基也是一位難得的明君,他繼承皇位後,停止兵戈,進行吏治整頓,休養生息,還能知人善用等,讓明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出現了「仁宣之治"。朱瞻基是朱元璋欣賞類型的皇帝。

朱祁鎮就是個很差勁的皇帝了,他重用王振,開啟了明朝宦官幹政的歷史。後來,他還聽從王振的慫恿,御駕親徵,攻打瓦剌,但由於指揮不當,在土木堡慘敗給了瓦剌軍隊,大明精銳軍隊也在此戰中損失殆盡。若不是于謙挺身而出,大明可能亡於他之手,所以朱祁鎮會被朱元璋痛揍。

朱祁鈺在朱祁鎮土門堡慘敗後,在大臣的扶持下,坐上了皇帝的寶座。隨後,他和大臣一起,擊退了也先的瓦剌大軍,保住了大明。他當皇帝後,也兢兢業業,有一定的政績,雖然病重後,大臣發動奪門之變,扶持朱祁鎮當了皇帝,他被貶為了親王,但朱祁鈺對大明有功,朱元璋不會揍他。

朱見深當上皇帝後,由於小時候孤苦無依,整天擔驚受怕,身邊只有宮女萬貞兒照顧他,所以他對萬貞兒十分依賴,長大後將她封為了貴妃。同時,他還縱然萬貞兒在後宮為非作歹,禍害其他嬪妃。朱見深還寵信宦官汪直,慘死了不少忠良,朱元璋見到朱見深,可能會踢他幾腳。

朱祐樘是一個寬厚仁慈的君主,他當上皇帝後,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大明朝廷煥然一新,腐敗得到了抑制,他還重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開創了"弘治中興"。朱祐樘還很深受,只娶了一個皇后,朱祐樘很不錯,也是朱元璋內心欣賞的皇帝。

朱厚照會被朱元璋痛揍,他當上皇帝後,重用劉瑾等宦官,禍國殃民,還建"豹房",用於玩樂。他還迷戀打仗,封自己為"大將軍朱壽",去前線和蒙古軍作戰等。寧王朱宸濠叛亂後,朱厚照御駕親徵,要去滅了他,但還未趕到,就被王陽明鎮壓了,朱厚照非常生氣,還讓王陽明放了寧王,由他去擒拿。明朝在朱厚照時期,各種矛盾不斷激化,這樣一位荒唐之君,朱元璋會火冒三丈。

朱厚熜是一個玩權謀的高手,他當皇帝後,扶持嚴嵩、徐階等首輔,讓他們去和文臣鬥,他則躲在後面,不理政務,沉迷丹藥等,廢掉丞相後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的朱元璋,知道後定會揍他。

朱載垕當上皇帝後,雖然有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人的輔佐,出現了隆慶新政,但是他自身沉迷媚藥,荒於政事,最後36歲時就丟了性命,朱元璋見到他後,也免不了說到幾句,踢幾腳。

朱翊鈞當皇帝後,雖然勵精圖治、生活節儉,開創了「萬曆中興」,但他23年不上朝,也算懶政到了極致。有人說,明朝的敗亡是從萬曆開始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朱元璋可能會扇他兩個耳光。

朱常洛沉迷丹藥,沉湎酒色,縱慾淫樂,只做了一個月皇帝就去世了,這種不肖子孫,也容易讓朱元璋血壓升高。

朱由校當皇帝後,任用魏忠賢,害死了不少忠良,他還沉迷木匠活,不理朝政,導致大明危如卵翼,朱元璋見到他後,不揍一頓難解心頭之恨。

朱由檢當上皇帝後,立馬除掉了魏忠賢,還兢兢業業,想要中興大明,但最終沒能成功。雖然崇禎丟了江山,但君王死社稷的做法,還是有骨氣的,朱元璋對他的感情比較複雜,不會揍崇禎。

相關焦點

  • 明朝16帝的年號,分別有什麼寓意,其中哪些與別人重複
    到了明清時期,皇帝往往就一人一個年號,所以這時稱呼他們,大多就用年號代替了,就好比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等。年號除了用來紀年外,一般還會有特殊寓意,不然皇帝也不會用。那麼明朝16帝的年號,分別都有什麼寓意呢?其中哪些又與別人重複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下。1、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他建立了明朝,擁有洪大的武功。
  • 大明滅亡後,假如16位皇帝在地府相聚,誰會遭朱元璋痛打
    明朝皇帝「奇葩」多,這是人們對明朝皇帝的一種看法,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除了殺了很多功臣外,其他方面都還可圈可點,是一個不錯的君主,但他的繼承者,大多數就比較差了,在崇禎丟掉大明江山後,明朝的16位皇帝假如在地府相聚後,朱元璋會痛打他們中的哪些人?
  • 明朝皇帝個個奇葩,16位皇帝逐一看
    明朝是漢族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朱元璋到崇禎帝一共傳了16代。
  • 明朝不是有16位皇帝嗎?為何皇陵卻叫明十三陵?有幾位皇帝不在?
    目前史學界公認的明朝皇帝共有16位(不包括南明皇帝),分別是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永樂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熾、宣德帝朱瞻基、正統帝朱祁鎮、景泰帝朱祁鈺、成化帝朱見深、弘治帝朱佑樘(chēng)、正德帝朱厚照、嘉靖帝朱厚熜(cōng)、隆慶帝朱載垕(hòu)、萬曆帝朱翊(yì)鈞
  • 明朝明明16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卻叫做明十三陵?
    顧名思義,明十三陵就是明朝皇帝的陵寢。位於北京市西北的昌平區天壽山麓,是著名的旅遊景點,若到北京旅遊,不看就可惜了。可能有朋友感到奇怪,明朝明明有16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卻叫做明十三陵呢?朱元璋時代,明朝的都城還在南京,他駕崩之後,便葬在了南京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與早已去世的馬皇后合葬,稱為明孝陵,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明十三陵中,朱棣的長陵規模最大,佔地約12萬平方米,但和孝陵沒得比,朱元璋不愧是開國皇帝。
  • 明朝十六帝真容及簡介,太祖朱元璋富貴相,武宗相貌「另類」
    朱棣在位期間明朝國力得到進一步發展,開創了「永樂盛世」。值得一提的是,朱棣的廟號起初為「太宗」,嘉靖時期「大禮儀之爭」後朱棣的廟號被改成「成祖」。圖為明仁宗朱高熾的畫像。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成祖朱棣的長子,生母為朱棣徐皇后,即徐達之女徐貞靜。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但在歷史上的評價不低,與其子朱瞻基共同鑄就了明朝「仁宣盛世」。
  • 別找了,你要的明朝16位皇帝都在這裡,直接收藏吧!
    別找了,你要的明朝16位皇帝都在這裡,直接收藏吧! 一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錚錚鐵骨的大明最真實的寫照。朱元璋從社會最底層的乞丐,一路篳路藍縷,一路披荊斬棘,開創了大明200多年基業。終明一朝,即便朝廷內部有腐敗,外有邊患,再昏聵的皇帝也都一直堅守著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的錚錚誓言。如此王朝,著實讓人敬佩。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陵墓卻叫「明十三陵」?
    十三陵分別對應明朝的十三位皇帝。那麼,還有哪三位皇帝沒在北京十三陵安葬?一、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起於微末而掃平天下,是一位大有為的君主,也正是在朱元璋手裡大明王朝奠定了定都南京,經營東南輻射天下的格局。從朱元璋對南京城的營建也足以看出,朱元璋對南京城帝國京師地位的看重。
  • 明朝16位皇帝,仔細觀察他們的名字,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
    其實明朝一共經歷了16個皇帝,這個數字並不算多,但肯定的是,比起那些歷史上經歷時間較少的朝代要多得多。但與我們熟知的唐宋元幾個朝代相比,16個皇帝也並不算太多,只能算馬馬虎虎,中規中矩的。同樣也沒有超過中國朝代「300」年的魔咒。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後,首先清除功臣,他為什麼這麼做?
    每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都是有著極大魄力與能力的人,尤其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他出身低微,從小家境就十分貧寒,又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硬是憑著一身魄力與極高的智慧,終於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王國。建立明朝之後,朱元璋穩坐皇帝之位60年,這又再次說明了他的管理能力。但是朱元璋在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清除那些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人,這一行為在當時也引發了大家的不滿與困惑。
  • 明朝16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明朝歷12世16帝,國祚276年,是中國歷史上倒數第二個大一統王朝。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對國家的貢獻來說,明朝的16帝,可以分為五個檔次。第一檔次:超級狠人明太祖和明成祖縱觀明朝16帝,不客氣的說,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與其他皇帝是截然不同,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差了好幾次檔次,後面皇帝對於先祖的勇武和治國能力是丟的一乾二淨,如果後面皇帝隨便有著太祖、成祖的幾分雄才大略,也不至於打爛了一手好牌,以至於是局面越來越糟糕
  • 明朝16帝,細數他們都做過哪些奇葩的事?
    明朝(1368-1644),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王朝始建都於南京,1421年遷都至北京,1644年亡於李自成農民起義,享國276年,先後有16個皇帝登上帝位。明朝皇帝們很多都不像清朝那麼兢兢業業,出了幾個放飛自我的皇帝,其他勤勉的皇帝也都有自己的趣事。那麼明朝的皇帝們都做過哪些奇葩的事呢?
  • 明朝能打仗的皇帝只有朱元璋?那是你把這位馬上皇帝給忘記了
    明朝能打仗的皇帝只有朱元璋?那是你把這位馬上皇帝給忘記了不得不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極具爭議的皇帝,他雄才大略,馬上得天下,從蒙元手裡奪回中原江山,從而建立了大明朝,然而,到了晚年,卻舉起屠刀,斬殺了很多開國功臣,搞得朝野震動,哀鴻一片。
  • 明朝皇帝吃什麼飯菜朱元璋真的不食豬肉嗎?
  • 明朝有16位皇帝,為何明皇陵卻叫十三陵?誰的陵墓不在十三陵呢?
    北京十三陵又叫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但明朝總共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只有十三位皇帝陵墓?為什麼另外三位皇帝死後不去十三陵呢?那三位帝王是誰?朱元璋、朱允炆、朱祁鈺三位皇帝,因不同的原因,沒有進入北京十三陵。朱元璋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建都南京。它是一位勵志皇帝,歷史上聲望很高。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去世,享年71歲。
  • 明王朝諸帝:明朝有多少位皇帝?分別是誰?
    在1386年到1644年之間,大明王朝一共有16名在位的皇帝。算上南明時期的六位,共有22位,那麼他們的分別是誰? 3.永樂帝朱棣,1403到1424年在位,廟號太宗,後來改為成祖,我們一般稱之為明成祖,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
  • 明朝16位皇帝,就有10位絕後,這是怎麼回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亡國君王朱由檢,一共歷經16帝,276年。然而這16個皇帝中,就有10位皇帝絕了後,這是怎麼回事?我們先來看看有後的皇帝。首先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有26個兒子,他將他們都分封為藩王。雖然也有夭折的,或是中途因為各種原因離世的,但很明顯,朱元璋沒有絕後。不然,明朝哪來的16位皇帝,還有那麼多坐吃山空的宗室。其次就是朱棣,朱棣有4個兒子,小兒子早夭無後,其餘三個兒子都有後代。
  • 大明朝16位皇帝誰最強?朱元璋和朱棣都靠邊站,還得是他!
    什麼樣的皇帝才能稱為好皇帝?皇帝需要做什麼才能稱為強?這恐怕不是很單純的「昏君」或者明君就能回答的。明朝前前後後持續了300年之久,中間共經歷了16位皇帝,正經的似乎就沒幾個。如果要選明朝最強的皇帝,許多人會選擇朱元璋或者朱棣這兩位暴君;其次就是明憲宗或者明孝宗,甚至於崇禎皇帝。
  • 如果明朝十六個皇帝重聚一堂,朱元璋會先打誰?
    都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用了十幾年時間,依次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明玉珍等勁敵,最終將元朝統治者趕出中原實現天下一統建立大明王國。原以為國朝可以傳之千秋萬代,卻僅歷16帝開國不過276年便國運到頭,改朝換代。朱元璋九泉之下與這些子孫相聚於地府,你們猜猜他會先抽誰?
  • 明朝16帝,為什麼北京只有13陵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昌平有個明十三陵,是明朝的皇帝陵園,裡面有明朝13位皇帝,但明朝實際在位的有16位皇帝,那麼問題來了,其他3位是誰呢?為什麼沒有埋葬在十三陵呢?首先第一位沒有埋葬在十三陵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之後是朱棣在朱元璋死後奪取了帝位之後才遷都北京的,因此朱元璋埋葬在了今天的南京明孝陵!第二位就是被朱棣奪取的建文帝朱允文了,他原本是太子朱標的兒子,由於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又過於喜歡太子,就立朱允文為皇太孫,傳位給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