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親近菩薩,還會有比去寺廟裡上香拜佛更好的供養方式嗎

2021-01-09 離生別苑

五一的假期剛過,又能在網上見到諸多的吐槽,吐槽宗教場所內滲入了太多的商業成分,信仰在許多的寺廟中被明碼標價地出售,紛紛質疑某些「出家人」的身份真實性。這些吐槽的內容其實並不新鮮,在早前的許多年就已然出現過了,這些被吐槽的痛點一直都有、一直都在。既然是網上的吐槽,說明了曝光量不會小,大家都應當會從中吸取教訓,為什麼這些屢遭吐槽的痛點一直還在呢?這只能說明適合滋生痛點的土壤還在。

年年吐槽,年年如此。這只能說明了問題的根源還在信眾的身上,如果那些信眾沒有結好菩薩的奢求,沒有賄賂菩薩的衝動,那些不良分子自然也就沒有欺詐的機會。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那些因為受騙而吐槽的人,其實是在以己之臭昭彼之惡。

假的「出家人」很多,說明了他們是有存續的空間的,如果大家都不會上當,那麼這些信仰亂象自然也就隨之消失了。宣傳信仰中的正信正解,才是根治這些信仰痛點的根本所在。不管科技的發展如何地現代化,對信仰的需求還是會一直存在的。因為信仰能夠有效地降低幸福的成本,有信仰的人普遍會有更高的幸福感。信仰也是承載道德標準的最好基石,道德是群體社會化的有效保障。道德是文明的主要內容,先有了文明才有的社會,文明的程度越高,社會化的程度才能越高。在每一個文明中,都會有信仰在起著支撐的作用。

對佛法的信仰是大眾的選擇,人們需要在佛法信仰中尋求心靈的慰藉,親近菩薩尋求心靈上慰藉,緩解生活中的焦慮,緩解工作中的壓力,人們在這些寄託中安放著對未來的希望,應該說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那麼親近菩薩的最好方式就是去那些有名的大寺廟中拜佛、上香嗎?越是有名氣的大寺廟中的香火就越是鼎盛,香火旺盛說明了香客眾多,香客眾多說明了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親近菩薩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大寺廟中拜佛、上香。那麼這些香客們的認知是否正確而如法呢?這樣的問題肯定會有不同的答案,那些希望得到香客們香火供養的人,一定會給出肯定的答案的。他們肯定會告訴香客們,寺廟中的菩薩是多麼的靈驗,多麼的有求必應。

受利益驅使,被利益左右了的回答,可信度本該有商榷之處,只是香客們的親近心切,大都沒能注意到吧。在正確了解對佛的最好供養方式,應當從佛經中尋找答案。那麼在傳誦度最高的《金剛經》中,是什麼說的呢?

金剛經: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中明白地告訴世人,比用滿世界七寶供養佛像更好的方式,更有福報的方式,就是讀誦佛經,並為他人演說。也就是說與其去寺廟中親近菩薩之像,與其去寺廟中上香拜佛,不如在家安下心來讀誦佛經。為什麼讀誦佛經會有這麼大的功德呢?因為佛經那可是佛陀留給我們的法舍利。舍利那可是最為吉祥之物了,法舍利當然也是。金剛經有云: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

因此呢,親近菩薩,比去寺廟裡上香拜佛更為殊勝的供養,就是打開經典讀誦佛經。

願佛佑吉祥

弟子周襄寫於離生別苑

相關焦點

  • 來寺院拜佛菩薩沒拜全 佛菩薩會生氣嗎
    令人自然而然地想進入大殿,跟眾人一起拜佛,表達對諸佛菩薩的禮敬、感恩。有些寺院裡的殿堂多,難免有人會產生一些疑問:去寺院拜佛菩薩,一定要把所有的佛菩薩都拜一遍嗎?如果拜不全,佛菩薩會生氣嗎?首先,可以明確地回答,不管是否信佛之人,在寺廟裡拜佛菩薩因為拜不全而擔心佛菩薩生氣,都是大可不必的,因為佛菩薩是慈悲的。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種行為,對「佛菩薩」不敬!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三種行為,會對佛菩薩不敬。去寺廟燒香拜佛時,禁忌太多,經常有人說,去寺廟拜佛時,不能拍照、女性生理期不能拜佛、燒香時不能右手上香,這些行為都會對佛菩薩不恭敬。其實很多禁忌,並不是佛教的禁忌,在佛教當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禁忌,你去寺廟燒多少高香,並不是佛菩薩保佑你的原因。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用嗎?答案會讓很多人失望
    中國有句俗話叫「無事不登三寶殿」,意思是如果沒有什麼重要的事,一般不會去寺院裡,那既然去了寺院,相信必然會有所求。燒香拜佛是我們求佛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很多人都有一肚子的心願,希望通過燒香拜佛,供養三寶來得到加持和護佑,讓自己增長福報,免除災難。
  • 拜佛燒香,為什麼只上3根?正確上香方式,很有講究,少有人知!
    拜佛燒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相傳在上古神農時期,就已經有採集植物焚燒以達到驅邪避諱的目的。到如今,拜佛燒香更成為民間最繁盛的活動之一。每臨大事,或路過寺廟道觀,尋常人都會進香禮佛,以祈求佛祖庇護。關於為什麼上香,都上「3根香」,主要有三大說法:其一,從佛教上講,3根香分別代表戒、定、慧三種修持;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佛代表的是佛祖釋迦牟尼佛,法代表了佛教的三皈五戒,僧代表的就是出家人。上香的時候,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 去寺廟禮佛拜佛,有哪些禁忌?哪些事不能幹
    當您去這些地方的時候,這些禮佛拜佛規距您千萬了解一下,無論您信仰什麼?禮佛拜佛的那刻一定要有棵虔誠的心。1. 我們在參觀寺廟的時候,不要踩踏在廟宇的門檻上,那個好比是佛祖和菩薩的肩膀,如果踩在上面是對佛祖和菩薩的大不敬。2. 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應尊稱為「大師」、「法師」、「師父」,對住持僧應尊稱為「長老」、「方丈」、「禪師」。
  • 「生理期去拜佛了,會倒黴嗎?」佛者:這幾條「常識」,看完就知
    以前我陪一位女性朋友來到一趟寺廟禮佛,在禮佛以前,朋友便去問了寺廟的得道高僧:''女性若經期期內,可否在寺廟拜佛,會有哪些不開心的事產生嗎?''而寺廟的得道高僧確是理智沉著冷靜地回應了朋友:''女性經期的月經不是整潔的,這實際上是民俗的一種叫法,而在佛家裡,卻沒有這一個忌諱的。''
  • 過年了,去寺廟禮佛拜佛有哪些禁忌?哪些千萬事不能幹
    過年了,相信大家春節期間去寺廟禮佛拜佛,祈福2017年的小夥伴們會很多,但是去寺廟的規距和禁忌您可要好好了解一下。1.在寺廟裡忌諱走回頭路,比如在萬年寺裡放養烏龜的池子中間有座長壽橋,走過此橋後就不要原路返回了。7. 不能用右手摸寺廟裡面的東西,因為右手是殺生的手,是不淨的。只能用左手。比如在萬年寺裡面的六牙大白象,摸它的象腿祈福的時候是男的摸左腿女的摸右腿,而且都用自己的左手,順時針轉三圈才能達到祈福的效果。8.
  • 佛教常識丨去寺院該如何上香?裡邊大有學問
    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上香嗎?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三、上香的含義是什麼?
  • 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
    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 佛教:女性生理期能去寺廟嗎?不要愚痴了
    最近一位網友問了一個問題:女性在生理期,能去寺廟燒香拜佛嗎?我的回答很堅決,為什麼不能?其實還有很多人,對佛教都有很深的誤解。很多人都認為,女性生理期不能去寺廟,甚至不能在佛前上香、誦經、念佛,其實這種禁忌,是無中生有。
  • 懂得寺廟燒香拜佛的規矩 效果百倍增
    多數人在過年期間去寺廟拜佛祈福,大多為了祈求健康、金錢、事業、婚姻、平安等等。應該說只要你心誠,求任何一個佛菩薩都可以。不過現在人們求觀世音菩薩的是最多。因為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說法。
  • 雲南十分「接地氣」的寺廟,殿內上香拜佛,殿外打麻將熱火朝天
    雲南十分「接地氣」的寺廟,殿內上香拜佛,殿外打麻將熱火朝天,隨著旅遊業的逐年發展,參加觀光的人越來越多, 一方面想利用假期的時間看風景,另一方面緩解工作壓力和生活上的煩惱, 在中國許多景點中,寺院是特殊的存在。
  • 寺廟高僧:女性去寺廟拜佛,這3點要注意,不然對佛不敬
    其實這樣如果是去其他地方,這樣的穿著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如果要去寺廟燒香拜佛。那麼穿的太少露得太多就不好了,因為這樣很可能讓人覺得你不尊重佛,也不尊重寺廟裡的僧人。其實現在有很多人都認為,穿得太暴露是對佛菩薩的不敬,但佛教裡並沒有這種說法,因為佛菩薩是遠離一切相的,並不會因為這些而不保佑你,也不會區別看待你是男性還是女性。
  • 燒香拜佛的真實意義,別再無知了!
    到過寺院的善信,大概都對「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句話不覺得陌生,每逢佛門的重要節日,常有善男信女三五結隊的去寺院上香。其中,也不乏對佛理不甚了解,但又極為虔誠的善信,被利慾薰心的商人有意引導,選購大香、高香,煙火繚繞之間,似乎有無量的功德。那麼,燒香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呢?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在寺廟燒香拜佛有什麼禁忌?不懂的人別亂拜,這3點有大學問
    放假出去旅遊的時候,有的人會選擇去遊山玩水,有的人會選擇去吃喝玩樂,還有的人會選擇去燒香拜佛。燒香拜佛也是給自己心裡留一個寄託,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心願可以成真,不是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嗎?「心誠則靈」,所以只要你抱著一棵真誠的心,你這趟出行就是有意義的。
  • 寺院裡那麼多佛菩薩,是不是都要拜?拜不到,他們會不會生氣?
    世間人常用自己的分別心來對待事物,很多人去寺院拜佛,便糾結了,竟然擔心得罪佛菩薩。為什麼呢?因為他擔心自己不能在每一尊佛前上香,供養一樣多的錢,會引起佛菩薩的不滿,怕有的佛生氣,佛之間會打起來,「佛爭一炷香」嗎!有的還有這樣的分別和執著,在這尊佛前多供養點錢,在那尊菩薩前少放點錢,因為他的級別不如這尊佛的級別高。
  • 寺廟燒香拜佛的3大禁忌,不懂別亂拜,別不信!
    寺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宗教場所。中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寺廟。有人認為寺廟燒香拜佛是封建迷信,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寧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有。畢竟,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好運。燒香拜佛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寄託和嚮往,但你知道嗎?燒香拜佛也很重要。與其拜錯,不如不拜。
  • 新年禮佛 不要再迷信傳說中的這些拜佛禁忌!
    相信很多信眾在去寺院上香祈福時,都會看到寺院放生池裡或者一些器物上有不少硬幣、紙幣,這幾乎已經成了一種風氣。在寺院裡,每逢香期,都會有一些遊客信眾,他們往佛像的底座上,殿堂裡供桌的縫隙裡,甚至是大殿門口小石獅子的嘴裡等地方亂放、亂塞硬幣,以求祈福許願,圖個吉利。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