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鐵一文,我認識了一個飄在濟南的昌邑遊子,他跟我在微信上聊了很多很多……
話題是從「想家」談起的,夥計告訴我,自己最盼也最怕過年過節,那種集合了「久別重逢」的其樂融融,跟短暫鞭炮硝煙味道後的「重新踏上徵程」——兩種南極北極的滋味兒交織在一起,讓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無限惆悵,悵然若失……
夥計去濟南之前在昌邑某鄉鎮工作,因為看不到什麼希望,選擇了去泉城發展。他跟我說了這麼一個問題,他說哥哥你知道為什麼在鄉鎮,只要是能幹一把手,再遠的地方也沒有人抱怨?
我說一把手嘛,自己能說了算,可以「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他說對,但是不全面,一把有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然後有一輛形影不離的專車,有一個隨時待命的司機,無論多麼遠的路程,也不過一段段行雲流水的路程罷了!
我忽然明白了什麼,是因為交通不便,造就了一段段長短不一的鄉愁?
他說是啊,你沒看見有一個讀者給你留言,早上六點出門,一路顛簸輾轉,到濟南都下午三點了!就像你文章裡常用的那句歌詞:「……急急匆匆,趕路搭車。一路上的好景色,沒仔細琢磨,回到家裡還照樣,推碾子拉磨……」說到這裡,我忽然有些感動,我不知道自己許多無心之舉,在那麼多雙眼睛裡還是留下了印記。我問他這麼多年在濟南,也適應了泉城的一切吧?他發了一個「嗯嗯」過來,說自己每次回濟南是在西站下車,看見槐蔭區的萬家燈火時,都有種莫名的親切——他已經在這裡有了自己的房子,妻子,孩子。但是每次回濟南後,轉身再給家裡打電話說「我到了,娘你放心含」時,母親在電話裡那種刻意的高興,會讓他瞬間有種止不住的心酸,會一個人坐很久很久……「……真的!別看我母親是一名農村婦女,可組織能力特別強,能在電話裡跟我描繪出一幅盛世太平,蒸蒸日上的畫面,讓我覺得家裡一切都那麼蒸蒸日上,繁花似錦……」——「我知道,娘是讓我別擔心家裡,好好工作……」,說到這裡,夥計發了一個「……每次回家,村子還那樣,家還那樣,家裡的擺設也還那樣,爹娘卻老了。平淡到瑣碎的桑麻話題,俗套到無聊的節日儀式,爹娘努力想讓我從老家帶走的幸福,從來就是一沓沓散發著汗水味道的鈔票……」,大段的文字過後,屏幕上出現了一句:「這是一份昌邑人講話,幹漿幹漿的鄉愁」……我試著轉移話題,說現在有高鐵了,回家方便了!夥計也在微信那邊開始感嘆起來,說是啊鍋鍋!所有的惆悵和心酸,不都來源於距離嘛?!以前看那些明星,從國外坐飛機回國內喂喂鴿子,然後再飛回國外「仿佛沒事一樣」,現在我要是有空,也可以定個高鐵票,回昌邑跟爹娘吃個飯,飯後聊會兒再回去!「好,到時候你提前給我電話,我去宋莊接你」,我忍不住跟著高興起來,夥計接著在微信上說,鍋鍋想想都幸福啊!下了高鐵,坐著車行走在滿是昌邑氣息的下小路上,聽著計程車司機的昌邑話(呵呵,還是沒把我納入計劃),而且是這樣的「浪漫」並不十分奢侈,真好啊!說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了一件往事,然後接著在微信上跟他分享了:七十年代時,我父親在北孟駐點,然後夏夜裡沒事,騎著大金鹿自行車從北孟到夏店東峰臺的家裡,跟我奶奶嘮上半夜嗑後,再騎著大金鹿回北孟——其中耗去的時間,遠不是「濟南—昌邑」滴高鐵能比的吧?是啊是啊!夥計在微信那頭也高興起來,說看來鄉愁沒有距離之分,唐人街還是新興街,凝聚的思念都是一樣一樣的啊!這句「唐人街還是新興街」把我逗笑了,我仿佛看到微信那邊許多張遊子的笑臉,都因為老家有了直達的高鐵而興奮不已著!我離開電視臺很多年了,要不真應該做個《東風時空》那樣的專題片,就叫《回家》吧!講述無數個大小城市裡,那些昌邑口音在車站高興的打著電話:「安?買票?買了!!直接買了到俺昌邑的票!高鐵口直接在俺鎮上,下了車直接到家!」「爹,我下午三點到宋莊,你騎著電動三輪去接我吧,你穿上棉襖啊!」「昌邑出租?麻煩您給拼個車,晚上九點到昌邑高鐵口,然後去柳疃,我的電話是……」「……恁先哈著,我傍黑五點就到宋莊高鐵口了,最晚六點進城,我直接上君福菜館找恁……」背景音樂用那首《回家》,蔡國慶的聲音在他們打電話時似有若無的迴蕩著:多重多重的心事
今天都放下
多遠多遠的路程
今天都回家
迎春的大紅燈籠
門前高高掛
燈下有多少親人
盼著你回家
多紅多紅的燈籠
照亮溫暖的家
多深多深的疲憊
回家就融化
多久多久的思念
化作幸福的淚
最美最美的心情
今天要拋灑
回家回家回家回家
回家的感覺
溫馨著海角
溫馨著天涯
回家回家回家回家
只想輕輕地說一聲
祝福你媽媽
…………
我把這個設想說給夥計聽時,他說鍋鍋你真會整!要是真拍出來,會有多少人熱淚盈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