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景山區非遺中心
舉辦遇見非遺
「非遺大講堂——抖空竹」
體驗交流活動
抖空竹是石景山第六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此次活動特邀
非遺項目抖空竹傳承人高寶山
為大家講述抖空竹的歷史
教大家抖空竹的技巧
據悉,每周五上午
石景山的抖空竹愛好者們都會
齊聚石景山區非遺中心
共同學習、傳承抖空竹
石景山抖空竹作為新非遺項目
政府各級部門、群眾
在項目的保護和傳承中給予了大力支持
區非遺中心在隊伍建設、培訓
活動場地、道具等方面給與支持和保障
目前非遺中心成立了自己的抖空竹表演隊
常年活躍在各個街道、非遺示範校
幼兒園及京津冀等地
開展其生動的活態傳承
傳播地域特色濃鬱的非遺文化
遇見非遺 | 石景山抖空竹
抖空竹,在我國流傳較為廣泛,且歷史較為久遠。空竹早為宮廷玩物,後傳入民間。
石景山的抖空竹承傳了京城抖空竹的技法和特點,藝人多為農閒時的農民,抖空竹多以抖單輪空竹為主,使用的抖竿和抖線較長,動作幅度大、花樣多,並習慣於「抖立盤」。
可以將許多動作巧妙地連貫起來,如「金雞上架」銜接「海底撈月」,然後為「拉月」,使空竹呈「立盤」狀態;「平盤」的「小五環」動作經抖線的纏繞,改為「立盤」等。
還可以在空竹旋轉起來後通過拋高、轉接形成「立盤」。展示出抖空竹時藝人動作的瀟灑和難度。
石景山抖空竹使京城的「抖空竹」技藝的內容和特點得到了豐富,也是我們所需要承傳的主要技藝。
石景山區非遺中心定期開展
「非遺大課堂」公益培訓活動
不僅展現近年來石景山區非遺保護成果
同時助於石景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
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
通過各類互動體驗活動
向公眾普及非遺知識
倡導「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理念
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
更好融入當代生活
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北京石景山」將帶大家
了解更多石景山非遺項目
敬請期待!
來源: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