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亮絕活兒,健身體

2020-12-22 社會影相
11月30日,清潩河遊園的空竹園,幾位老人正在抖空竹。

核心提示

幾乎每天上午,位於(許昌市)清潩河遊園的空竹園總是熱鬧非凡,一群抖空竹的老人經常在此鍛鍊。空竹在他們拉扯的線上上下翻飛,好似有了生命。他們的身影成為遊園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記者 李嘉 文/圖

空竹園內,每天都上演空竹奏鳴曲

幾乎每天上午,在蓮城橋附近的空竹園,路過此處的人就會聽到不絕於耳的「嗡嗡」聲。幾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興致勃勃地玩著一項我國的傳統健身運動抖空竹。老人們兩手有節奏地抖動,空竹在細線上翩翩起舞,引得不少路人駐足觀看。

領頭的老人叫林秀國,今年73歲。他從2005年開始接觸抖空竹,到現在已經玩了15年的時間。「有一次我在公園遛彎兒,看到有人一邊抖空竹一邊賣空竹,我覺得挺有意思,就跟著學了起來。」林秀國介紹道,他剛開始學時感覺很難,不得要領。不服輸的性格令他每天都向老師請教,用了3個月的時間,他才熟悉要領。

「學習抖空竹,關鍵要堅持,我們隊伍裡不少人學了將近1年才學會。不過,學會之後很快就能玩出花樣。」林秀國說,慢慢地,他把抖空竹當成一種鍛鍊身體的生活方式,一直堅持到現在,基本上每天上午都會來這兒玩一兩個小時。

林秀國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市空竹協會會長。「我們協會是2014年成立的,成立後多次參加國內的空竹比賽,獲得過團體和個人一等獎。」林秀國說,空竹協會人員鼎盛時有近百人,現在經常抖空竹的人大約有60人,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

「目前,市裡有4個空竹園,都是橡膠場地,不少外地的朋友都羨慕我們。」林秀國說,政府投入資金修建健身遊園,讓大家有了健身的場地,也讓空竹愛好者有了活動的空間,「現在雖然冷,不過每天7時到10時,都有人在空竹園鍛鍊,大家熱情很高。」

堅持抖空竹,身體受益多

空竹園內的老人個個身體矯健,抖、盤、撈、甩、接等動作做得行雲流水,極具觀賞性。他們分開站立,拉開距離。只見一名老人手腕一抖,空竹「飛」到他的手掌上,直立著旋轉不停。

「這叫上腕。空竹的動作有上百種,只要打好基礎很快就能學會。」老人名叫柳紅旗,今年62歲。他玩空竹有10多個年頭了,每次一玩就是兩三個小時。「並不是一直在玩,玩一會兒歇一會兒,和老夥計說說話,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了。」

柳紅旗說,空竹的玩法有很多,雙輪的較輕,但可以變換不同的樣式,主要訓練兩手之間的配合;大輪的較重,但能運動全身。抖空竹的過程也是鍛鍊手、眼、腳的過程。就如他將空竹飛到手掌上任其旋轉,像玩雜技一樣,需要身體多個部位的協調。

「抖空竹確實是一項技術活兒,有三個基本動作——抖、撈、盤。所有的花樣都在這三個動作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抖空竹對身體大有好處。」今年74歲的韓新榮說,他原先有嚴重的頸椎病和肩周炎,抖空竹几個月後,症狀有所緩解,1年後,症狀基本上消失了。

韓新榮說,許昌抖空竹的人年齡都較大,但是抖空竹的技術都很強。有人在省級運動會中獲過金獎,有人同時抖上18隻空竹,擺出「孔雀開屏」的造型。

以「竹」會友,歡迎更多的空竹愛好者加入

任何運動,只要持之以恆,就能達到鍛鍊身體的效果,抖空竹也是如此。林秀國說,抖動空竹時,人隨著空竹來回伸展兩臂,移動兩腿,既要前俯後仰,又要扭身轉腰,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胯、膝、踝都在運動,可以鍛鍊肩部肌肉,對治療肩周炎很有效;玩花樣時鍛鍊眼睛,跨腿、扔高可以鍛鍊腿部和頸部……

除了抖空竹外,這群老人還喜歡抖空竹龍、舞彩條龍、打花棍。抖空竹龍是空竹和彩條龍相結合的一種運動,抖動時不僅能夠發出嗡嗡的空竹哨聲,還能演繹出多種龍形姿態。舞彩條龍較為簡單,但因彩條龍體寬、線條長,最短也有10米,因此舞動起來也不容易。這兩項運動腦、眼、手、足並用,鍛鍊人的反應能力,更能提高肺活量。

「學習的關鍵是堅持,許多人還沒入門就放棄了,沒有感受到抖空竹的好處。學習抖空竹不能一蹴而就,用幾個月甚至半年時間打好基礎,才算真正入門。」林秀國說。

林秀國說,抖空竹有很強的趣味性,學會了一個動作還想學另一個動作。如此良性循環,就會讓人慢慢愛上抖空竹。因為愛好抖空竹,大家相互學習、交流,久而久之,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採訪時,記者發現,不少抖空竹的老人都有帶學生的經歷。只要有人想學抖空竹,他們就會熱情地指導,分享經驗和心得。

「歡迎廣大空竹愛好者加入我們,一起享受抖空竹的樂趣。」採訪最後,林秀國熱情地說。來自許昌晨報

相關焦點

  • 西安七旬大爺騎車抖空竹 花樣視頻來了
    以及這樣的技術派……可見中國健身老人的「江湖門派」真是數不勝數而令人倍感神奇的是這類傳奇還在繼續不斷刷新我們對健身的認知在咱陝西西安也有一位把健身玩出花樣的老人他的健身項目就是「抖空竹」戳視頻感受陳忠傑抖空竹的健身技藝
  • 抖空竹為何要看「柳色」
    抖空竹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有人說早在三國時代就有,並舉曹植所撰之《空竹賦》為證,但那篇《空竹賦》一望即是偽作,曹子建要是能寫出「小竹緣何成大器,健身娛樂聚人氣」這樣的句子,「三曹」就直接把他開除改成「二曹」了……目前比較公認的最早出現空竹的史料之一乃是明代的《帝京景物略》,其中談到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抖空竹必須望著「柳色」來。
  • 西安七旬大爺騎車抖空竹,花樣百出,讓人羨慕
    對於老年朋友來說健身這件事要麼從來從不參與要麼就是一鳴驚人比如:真是數不勝數而令人倍感神奇的是這類傳奇還在繼續不斷刷新我們對健身的認知在咱陝西西安也有一位把健身玩出花樣的老人他的健身項目就是「抖空竹」到現在,他不僅可以抖別人會的動作而且還自創了14種花式抖空竹在陳忠傑這裡不光可以雙手抖空竹而且還能用頭、胸、腹、腿
  • 遇見非遺|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的全民健身活動「石景山抖空竹」
    抖空竹是石景山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此次活動特邀非遺項目抖空竹傳承人高寶山為大家講述抖空竹的歷史>教大家抖空竹的技巧據悉,每周五上午石景山的抖空竹愛好者們都會齊聚石景山區非遺中心共同學習、傳承抖空竹石景山抖空竹作為新非遺項目
  • 熱愛永遠都不會太遲――菏澤抖空竹愛好者馬金祥
    個人簡介:馬金祥,76歲,抖空竹愛好者。馬金祥今年已經76歲了,可在採訪當中,依舊神採奕奕。說到激動處,更是神採飛揚地講起空竹的歷史典故。他告訴我們,雖然他抖空竹已經有三年了,但仍在學習當中。空竹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娛樂運動,不僅有趣還有很多絢麗的「招式」。說著說著,馬金祥便向我們展示了三種最基本的抖空竹招式:撈月、盤絲 、拖繩。
  • 文化|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大師亮「絕活兒」,用作品致敬抗疫...
    文化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大師亮「絕活兒」,用作品致敬抗疫英雄 2020-06-13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退休後我愛上抖空竹,抖出了健康,抖出了人生的樂趣(許寶民)
    在二00七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中國雜技團表演了「抖空竹」節目,表演者各種高難度的技巧動作精彩奪目,吸引了億萬觀眾。不久,我又在電視上看到河北吳橋一位長者的無杆空竹帶動彩龍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拍手叫絕。抖空竹的藝術深深地吸引了我。
  • 老北京文化:抖空竹與彈球兒
    抖空竹抖空竹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古代它是由一種叫陀螺的兒童玩具演變而來的。在各地其名稱都不一樣。南方叫它「嗡子」「地鈴」,臺灣叫它「扯鈴」、天津叫它「風葫蘆」、四川叫它「響簧」、長沙人叫它「天雷公」等。在北京地區稱為空竹,也叫「空鐘」。
  • 七旬老人每天小區抖空竹,引來80人學空竹「線上飛」
    賀文興說,他從2000年開始學習抖空竹,到現在已經18年了,是個經驗豐富的老玩家了。「我上小學的時候就接觸過空竹,那時候還是木頭、竹子做的空竹。後來,2000年的時候,我在小區裡看到有人在抖空竹,心裡一癢,就借了別人的空竹試著抖一抖,沒想到抖得還挺好,就這麼著開始去學習抖空竹。」賀文興介紹,勤練、多交流是學好抖空竹的秘訣。為了學習抖空竹新動作,他經常和抖空竹愛好者們練習、交流。
  • 甘肅卓尼:這所學校師生的抖空竹絕活,讓你目瞪口呆
    通過校領導的精心研究,開拓創新,體藝教師認真施教,嚴謹訓練,全校師生的刻苦訓練,持之以恆,精益求精;從引進到發展,從簡單到複雜,從一個社團到全校普及,學生們的空竹水平已實現了由弱到強的提升,大部分學生的抖空竹水平已發展到了中、高級階段。
  • 口吞寶劍、環球飛車、北方舞獅……吳橋雜技豐都廟會亮絕活兒
    只見一位藝人亮出一把短劍,深深運氣後,便將劍刃直接吞下,只露出劍柄在口外,頓時間引來一片掌聲。「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鐵球吞進去容易,吐出來可不易。」伴隨著解說,這位藝人又拿出一個鐵球,上演了口吞鐵球的技藝,鐵球消失在口中之後,又從口中神奇的吐了出來,看的大家嘖嘖稱讚。
  • 抖空竹與歐拉方程
    抖空竹,江南也稱扯鈴,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遊戲雜耍活動,相傳已有上千年歷史。明末劉侗、於弈正合撰的描寫北京民間風俗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有「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死,踢毽子。」這裡空鐘就是空竹。
  • 老北京的記憶和樂子——抖空竹
    一個小小的空竹,隨著繩子的舞動,不聽的在空中高速旋轉,旋轉的過程,不斷發出高亢雄渾的聲音,這是很多春節廟會上必不可少的內容——抖空竹。抖空竹,在多數人的記憶力,他屬於北京的天橋,北京的廟會,是北京最具有標誌性的聲音。
  • 你們玩抖音 我玩抖空竹
    謝貴誠告訴記者,他們都是空竹愛好者,只要不下雨,這個小廣場就會有10多名居民在此抖空竹。 「別小瞧了這個空竹,這可是咱老祖宗傳下來的絕活。 」謝貴誠告訴記者,2008年奧帆賽期間,他們曾在奧帆中心集體亮相,上下翻飛的空竹讓老外嘖嘖稱奇。為在奧帆賽中表演絕活,他們曾專門演練出 「奧運五環」「火炬傳遞」等新花樣。
  • 海澱區優秀健身團隊展演三:空竹表演(龍鳳呈祥)
    在剛剛結束的  海澱區  優秀全民健身團隊展示大會上  有11
  • 出新出奇出彩 全民健身交流團臺中受歡迎
  • 蹴鞠、投壺、抖空竹 成都市民金沙玩穿越體驗古代運動會
    今年的金沙生日會又有了「新花樣」——市民看完「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圖片展」,還能參與「古代體育運動會」,在蹴鞠、投壺、抖空竹等運動中體驗「古會玩」。穿越:復古運動會年僅20歲的大學生向靖學習抖空竹已有3年,他表演了旋風、直立鈴、放棍等幾個高難度動作,贏得喝彩陣陣。來自成體的4個大學生身著漢服表演蹴鞠,激烈的賽事讓觀眾也捏一把汗,偶爾頭球得分,這些身材高大的學生忍不住感嘆:古人蹴鞠太難了,球門設在空中,射門的角度和力度都更難把握。展演結束之後,市民還可以參與蹴鞠、木射、投壺、抖空竹、射箭、踢毽子與擊壤等活動,以闖關遊戲的方式體驗古人的體育項目。
  • 「抖空竹」抖出新花樣 哈爾濱市民玩轉3公斤大金雷
    張德利玩轉「大金雷」生活報9月16日訊 「抖空竹」這項運動在我國已有上千年歷史,全國各地幾乎都有愛好者在玩。然而,記者這次呈現給大家的卻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抖空竹」,哈爾濱的一些市民在苦思冥想和刻苦訓練後,硬是將傳統的「抖空竹」升級成了很多花樣玩法。
  • 王一博又解鎖新技能了:抖空竹、劍舞
    其實,王一博的技能之路到此並沒有結束,在近日的《天天向上》的舞臺上,他又解鎖了新技能,一個是劍舞,一個是抖空竹。寶藏男孩王一博再次解鎖新技能:抖空竹、劍舞說起來,劍舞這個技能,還是王一博與黃豆豆兩人一起合作的,黃豆豆身穿紅色衣服,王一博則身著黑色服裝,在《世間始終你好》(經典武俠劇《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的音樂節奏之下,兩人再次上演了一段關於武俠江湖的俠義豪情。
  • 絕活兒!巴基斯坦理髮師同時用27把剪刀理髮
    艾維斯曾在伊朗學習理髮,後來到義大利工作,前後用了10年的時間。後來回到家鄉開起美髮沙龍。我從小就喜歡理髮師,但是家裡人和親戚都覺得這個職業不體面,但我沒有放棄。事實證明批評我的人都錯了,現在的我是家人的驕傲。我想對不許孩子從事這一行業的家長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世上沒有不光彩的職業。」(實習編譯:李丹陽 審稿:朱盈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