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開運動會?蹴鞠、毽球、射箭、馬術,通過文獻典籍、文物圖片保存下來的資料說明,你們古代人真會玩兒!4月16日,金沙遺址博物館迎來建館九周年紀念日。今年的金沙生日會又有了「新花樣」——市民看完「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圖片展」,還能參與「古代體育運動會」,在蹴鞠、投壺、抖空竹等運動中體驗「古會玩」。
穿越:復古運動會
雨後初晴,風和日麗。16日上午10點,金沙博物館來了一群「古代人」,他們身著漢服,表演養生體操「五禽戲」,比賽蹴鞠、毽球、射箭,好不熱鬧。
在這場「古代體育運動會」上,他們的表演令市民拍手叫好。「五禽戲」以五種動物形態為原型,是古人將養生與體操相結合的一項運動,不少市民一邊觀看表演,一邊模仿著打出幾個招式。年僅20歲的大學生向靖學習抖空竹已有3年,他表演了旋風、直立鈴、放棍等幾個高難度動作,贏得喝彩陣陣。來自成體的4個大學生身著漢服表演蹴鞠,激烈的賽事讓觀眾也捏一把汗,偶爾頭球得分,這些身材高大的學生忍不住感嘆:古人蹴鞠太難了,球門設在空中,射門的角度和力度都更難把握。
展演結束之後,市民還可以參與蹴鞠、木射、投壺、抖空竹、射箭、踢毽子與擊壤等活動,以闖關遊戲的方式體驗古人的體育項目。玩兒遊戲之餘,還能從立於一側的指示牌上學習文史知識。
木射是中國古代漢族的特色室內球類遊戲,類似於如今的「保齡球」。遊戲時取十五個木柱,其中十個用紅色書寫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另五個用黑色書寫傲、慢、佞、貪、濫。紅黑字柱相間並排,遊戲者站在另一端依次持木球從地面滾射木柱,擊倒紅字者勝,擊倒黑字者負,既是一種體育運動,也體現了古人對人的道德好壞的評價標準。在運動會現場,年僅一歲的寶寶也在家人的指引下參與木射,他奮力一擲,網球砸中禮字,獲得一分。
溯源:它從遠古來
「今年館慶的日子和『4·18國際古蹟遺產日』很接近,今年『4·18國際古蹟遺產日』的主題又是『運動遺產』,所以我們特別設計了這個活動,為金沙慶生的同時,也為大家提供一個體驗中國古代傳統體育運動的平臺。」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姚菲告訴記者。
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在數千年歷史中創造出了堪與古希臘媲美的體育文化,其中既有蹴鞠、擊鞠、捶丸等經典體育運動形態,也有射箭、摔跤、賽龍舟、舞獅和武術、導引術等大量至今仍在流行的體育活動。這些古代體育文化除了記載於各類文獻典籍之外,更以實體性文物形態保存下來。4月16日至5月8日期間,金沙遺址博物館將通過圖片展的形式,讓市民了解和欣賞中國數千年的體育文化。
體育運動的歷史可追溯至遠古的人類文化。金沙出土的青銅箭鏃與骨質箭鏃,就是古蜀人在原始漁獵生活中使用射箭技術的佐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弓箭也曾是強有力的戰爭工具,看過電影《英雄》的人,應該對片中「萬箭齊發、矢如飛蝗」的場景記憶猶新。射箭這一遠古社會盛行的生產實踐活動,在經歷漫長的文明化後,還逐步演變成為《周禮》中所記載的作為修身養性與培養君子風度的「六藝」之一,再演變為現代大眾健身娛樂方式的射箭運動。看完圖片展,再參與射箭運動時,市民可以重溫古代人類在複雜的自然環境中寶貴的求生本能與生存智慧,亦可以重溫古人君子風範的雅致禮韻。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曾潔攝影陳羽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