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在社會上流行,足球,桌球,羽毛球等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大眾運動,高爾夫等又是定位在高端階層的富人運動。
滑翔,跳傘又是一項項令人提心弔膽的極限運動。多種運動項目相互碰撞,溝通,又衍生出來了許多新的運動。但在如今的信息科技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各種各樣看似在以前不可能出現的運動項目都變成了現實。
而在古代,雖然不像現在一樣運動項目繁多,但也出現了多種有趣的項目,這些特殊的運動方式,也給悠長緩慢的古代人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他們在這種運動中尋找人生的快樂態度,強身健體。"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最早的關於強健身體的意識,這便是古代人民對於身體素質的休養的最早的意識。
傳統的古代運動
1.速度的較量—田徑
田徑運動,簡單的來講就是跑步運動。這是一項最為簡單的運動,且不需要大量的金錢投資,這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並且隨時隨地都可以成為跑步的場所。這是一項最為古老的運動。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夸父逐日,就是最早的田徑運動開創者。
相傳夸父追逐太陽跑了上千裡,最終累死在路途中,身體化為大地的一部分。這充滿傳奇色彩的神話傳說,是古代對長跑的最早記載,雖然真實性有待考證,但這也展示了古代人民對於奔跑運動的喜愛和受歡迎。
而在歷史中的確有記載在錄的人物是著名的運動健將,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人士慶忌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勇士,他的跑步天賦過人,被人讚譽。古代以走便是奔跑,而"走及奔馬"就是形容一個人跑步像車馬一樣迅速,"便騎射,走及奔馬,臂力過人"就是形容古代勇士的英武形象。
跑步在如今的生活中是一項休閒運動,但在各項基礎設施不發達的古代,步行就是重要的行進工具,這是古代人民日常生活的修行之一。
而跑步也是古代士兵的必修課之一,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沒有專門的軍車來運送士兵,普通士兵也不如將領一般可以騎馬行進,外出打仗時就需要士兵只靠雙腿前往戰場進行作戰。冷兵器時代依靠的是大量士兵的貼身肉搏,不像現在的高科技作戰。
身體強壯的士兵是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之一。著名軍事家孫武訓練士兵就十分看中其行軍速度能力,"故卷甲而去, 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裡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形容了孫武軍隊的迅速。
2.足球的前身—蹴鞠
足球運動風靡世界,這是一項國際性的運動。而現代足球是起源於英國的一種新型足球。雖然我國如今在足球競技上的實力較差,但足球的前身實際源於中國,它於中國興起,後經阿拉伯人的運商路線前往歐洲,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逐漸完善,並產生足球的規則,漸漸地形成了現代足球。蹴鞠最初的名字叫做"蹋鞠",這一詞最早出現於《史記》。
蹴鞠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並於漢朝時興起,到了唐宋年間發展到了較高的水準,但由於需要有專門的場地和用具,普通人家擔負不起,於是蹴鞠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上層社會的體育運動,這時的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 ,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
"蹴鞠場邊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這個陸遊寫的詩中,就展現了蹴鞠在當時的受歡迎程度。
如今的蹴鞠已經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但依然保持著傳統文化的痕跡,並逐漸沉澱下來,富有韻味,而蹴鞠運動也在2006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屬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並得到了世界的認可。這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留下的文化瑰寶。
3.高雅的投擲—投壺
投擲運動也是現代運動的重要分類之一,主要有鉛球,標槍,鐵餅等力量型運動,而傳統的中國投擲運動也充滿了文雅的氣息。
投壺運動是士大夫階層用來在宴飲時招待客人的一種娛樂運動。投壺在戰國時得到相當發展,這時投壺已不僅僅只局限於士大夫階層,普通百姓也享受到了投壺的樂趣。"投壺者,主人與客燕飲講論才藝之禮也。"這是一種智慧的較量,在嚮往浪漫生活的古代人民中受到歡迎。
在唐代,在"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思想影響下,投壺已經成為了風靡全國的大眾運動,它也有了新的發展,不再拘束於前朝士大夫留下來的繁重禮節,在百姓日常生活的發展中逐漸變得簡單而又充滿樂趣,這時的投壺人人都可以參與,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成為投壺場上的高手。
以簡單的杯酒作為賭注在宴會上作為助樂的工具,使得宴會變得高雅起來。而到了宋代,投壺運動雖然不如唐代發展的規模大,但仍然是世家弟子的娛樂遊戲。古裝劇《知否知否》中,明蘭與顧廷燁就曾在投壺競技中一爭高下,展示了投壺在宋代的重要性。
而到了元明清,投壺運動不僅僅沒有被拋棄,更是在這個時期得到了更加豐富的發展,但投壺運動的使用範圍也逐漸減少,慢慢也不復前期的興盛。但這也是起源於我國的傳統運動項目之一,也在很長的時間內受到了歡迎。如今我們仍可以想像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清雅俊秀的人投壺成功的喜悅。
4.智慧的較量—圍棋
中國最驕傲的運動便是我國的各種棋類運動,而這其中,便以圍棋的發展程度最深刻。圍棋古稱"弈",它可以說是棋類的鼻祖,而在字面中就可以知道這也是一種博弈的運動。但圍棋的博弈氛圍卻不如前面幾種的博弈氛圍強烈,在圍棋的競爭中暗藏玄機,變幻莫測的下棋方式更是讓人眼花繚亂,摸不清其中的奧秘,只有潛下心來融入棋中,才能探尋它的一絲一毫的樂趣所得。
圍棋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廣為流傳,但隨著戰亂的興起在秦朝時有了中斷,又在東漢時期重新發展起來,更是在魏晉南北朝時候得到了快速發展,這時玄學的興起,虛無縹緲而又變化莫測的思想使得與這種思想相吻合的圍棋在文人之間流行,因而弈風更盛。
隋唐宋元時期,圍棋更是遠赴海外,在韓國,日本紮下了根基,使得它不斷發展,最終在明清時期形成了各種流派。
圍棋的奧秘吸引著每一位喜愛它的人,古代為其痴迷的人不在少數,甚至為它付出一生,但這就是圍棋的吸引人的地方。"古今豪傑輩,謀略正類棋."便道出了圍棋的偉大與智慧。如今圍棋依舊興盛並活躍在社會中吸引人們的關注。
傳統的流行運動
1.馬上的較量—馬球
中原地區的人民不善於騎射,但在遊牧地區的人民卻是一個騎射的高手,他們從小生活在馬背上,通曉馬的習性,可以在馬上做出各種高難度的運動,而馬球就是在這樣的人民中流行起來,並隨著中原與其他民族的溝通加深逐漸傳入進來,也迅速的獲得了歡迎。馬球,史稱"擊鞠"、"擊球"。它與中國傳統的蹴鞠有些相似,都是共同追逐一枚球。但它由地面轉向馬背上,長柄球槌拍擊木球的運動。
唐朝提倡馬球運動,這不僅僅是一項競技賽事,更是一項鍛鍊人民騎馬技術的運動,由於是外來傳入的運動,這也是唐朝在接待外來使臣時必備的娛樂項目,當時唐朝為大國,大國的尊嚴使得人們有不服輸的態度,所以對馬球也有著專門的培訓。
由於唐朝皇室重視馬球的培養,導致了多位帝王都成為了馬球的痴迷者,更是在社會上形成了馬球的風氣,不僅僅男性可以參與,女性也可以在馬球場上進行比試。
馬球是一項力量與團隊協作並存的項目,這考驗著隊友間的配合度。這樣團結的體育精神,更是現代運動所倡導的一種先進的理念。
2.力量的較量—摔跤
摔跤運動是傳統的競技類項目。它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這是考驗著摔跤兩人的力量的鬥爭,古代帝王認為摔跤是一項觀賞性活動,只是簡單的觀看並且以此助樂,但在逐漸發展中,受到其他民族摔跤運動的影響,摔跤的參與度不斷加深。
北齊文宣王高陽就親自參與摔跤運動,是摔跤運動的瘋狂愛好者,這是在歷代皇帝中都少有的事情。
摔跤運動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並不斷,範圍也不斷擴大。宋代經濟發展迅速,這時的人民熱衷於看有日本傳來的相撲運動,但這其實為摔跤的一個分支。摔跤運動雖然在中國存在時間較長,但它與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吻合度較低,僅僅存在於娛樂項目中,並沒有大範圍的獲得較多人模仿,但它的觀賞樂趣也受到了許多人歡迎。
總結
中國古代熱衷於運動,在各項技術不發達的時代,聰明的古代人民知道了運動鍛鍊身體來應對疾病的威脅,並從中找尋運動的樂趣使日常生活得到豐富。中華民族文明豐富而悠久,同樣中國古代傳統的運動也十分豐富,文中說到的也只是它的冰山一角。豐富的體育史富有樂趣,也存在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等待後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