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安全是高質量發展題中之義

2020-12-16 環球網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堅持系統觀念,在布局高質量發展主題的同時,就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工作部署,對在複雜環境下更好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安全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運籌維度。新中國成立後,極大改變了國家積貧積弱的面貌,國家應對威脅、防範危險的安全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但由於當時的綜合國力不夠強,維護安全的方式仍然處於被動狀態。發展是硬道理。改革開放後,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積極主動營造安全環境,實現了發展增進安全與安全推動發展的良性互動。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面臨的安全問題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變化帶來的衝擊挑戰,關鍵在於辦好自己的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堅持高質量發展主題,必須統籌安全與發展,堅持用能否有效維護安全標定發展路徑,堅持用能否有效捍衛利益檢驗發展成果,在提高發展質量、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禦風險能力的同時,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

安全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檢驗指標。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理念必然結論,強調質量,注重效益,內在要求必須轉變發展方式,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對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上,黨中央明確提出了「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的全新概括。之所以強調「更為安全」的指標定位,這就意味著,在宏觀層面,我們需要用安全程度檢驗發展的穩定性;中觀層面,需要用安全狀態衡量產業體系,標定環境可持續和社會公平正義,等等;微觀層面,同樣離不開用安全生產註解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一流競爭能力和可靠產品質量,等等。安全與發展也由此實現了協調同步、一體統籌。

破解安全難題離不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我們的各個領域全部工作和每項部署必須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而展開。在新時代的偉大徵程上,破解突出矛盾和問題,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歸根到底要靠發展。

比如,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發展風險陡然增加,加之大國競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及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因素影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具體問題更加突出地擺在我們面前。而我們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這是我們在維護產業安全上的巨大優勢。這一優勢來源於我們心無旁騖地堅持發展,充分發揮好這一優勢,就必須堅持推進更高質量地發展。

再比如,在傳統安全領域,一些安全問題的最終破解需要國家展示過硬的綜合實力,需要通過高質量發展夯實維護安全的力量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強軍目標的引領下,人民軍隊的面貌、格局煥然一新,不但紮實有效地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還通過維和、護航、人道救援等行動,加大了向國際社會提供公共安全產品的力度。很明顯,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的實力基礎。

強調發展安全保障有力充分體現了系統觀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矛盾錯綜複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議稿中設定了「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的目標,再次突出了總體安全觀的戰略定位,再次體現了科學統籌的根本方法,強調把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同時置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來把握,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既整體推進又突出重點,實現發展和安全互為條件、彼此支撐。(作者是國防大學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安全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今年11月1日是我國《反間諜》法頒布實施第六年,這也是是《國家安全法》的前身,這項法律對維護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有深遠意義。安全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新中國的成立極大改變了國家積貧積弱的面貌,國家在應對威脅、防範危險的安全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提升,但由於當時的綜合國力還不夠強,我國在維護安全方面仍處於被動狀態。
  • 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是高質量發展題中之義
    張楠之近日,《湖南日報》連續發表多篇署名「瀏陽河」的評論文章,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邵陽人魏源,無疑是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者之一,他開創性地提出了學習外國長技、引進外國人才、走出國門求師以及發展對外貿易以富國強兵等主張。此後,一代又一代視野開闊、思想開放的湖湘子弟,前赴後續走上富國強兵救國救民之路。這一切,既與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息息相關,也不斷豐富、塑造著新的湖湘精神,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容。
  • 陳曉東:治理現代化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前面一些專家分析了山東發展的現狀以及與其它省份相比較的一些系列情況,我對山東沒有進行深入的調研,看過一些材料和文章包括很多數據,但這些都來自於紙面,有句話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今天,我的發言另闢蹊徑,提供一個從全域統籌的思路,題目就叫「治理現代化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這也是我這兩年研究區域經濟的一點總結。
  • 繪就高質量發展民生底色
    白生12月10日,《湖南日報》刊發瀏陽河文章《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文章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促進高品質生活。這需要我們把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放到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來,既解決好「發展中的問題」,又不給未來留下後遺症,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將「三高四新」戰略明確為湖南未來發展戰略,是順應新階段湖南發展需要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應勢之舉。
  • ​進一步做大做強兩江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義
    11月18日,重慶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其中一項重要議程是審議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值得注意的是,會議對兩江新區的發展高度肯定——「黨的十九大以來,兩江新區開發開放取得重要進展,為全市發展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 厚植以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土壤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聚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謀篇布局,著力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是順應發展階段、發展條件、發展格局變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湖南經濟行穩致遠的根本途徑。實現高質量發展,既是新發展理念的題中之義,也是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實現路徑。
  • 中國航天科工:以高質量安全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
    針對做好今年的安全工作,袁潔提出3點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發揮政治優勢,以「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全級次單位、各級領導、全體人員務必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高質量發展的政治責任,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把安全工作擺到「高於一切、重於一切、先於一切、影響一切」的位置;要發揮政治優勢,堅決完成高質量發展的政治任務,各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務必要將安全責任作為第一責任進行落實,壓緊壓實主體責任以及歸口管理責任、直接管理責任、直接責任和監督指導責任;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執行高質量發展的法規制度
  • 王強:踐行稻城亞丁香格裡拉公約 推動高質量發展
    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亞丁景區管理局黨工委書記、局長王強在致辭中表示,稻城亞丁景區已發展成為新時期甘孜州乃至四川省旅遊發展的重要新引擎,在四川涉藏地區旅遊發展格局已基本形成,成為了四川省乃至大香格裡拉區域的重要國際旅遊目的地,
  • 國家中心城市要引領帶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2019年以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強化西安、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西安、鄭州作為黃河流域內僅有的兩個國家中心城市,在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的地位特殊而重要。
  • 實現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和必然要求
    《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迫切需要補齊文化發展短板、實現文化小康」,也就是說,實現文化小康,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這具體可從以下六個角度理解。
  • 為個體工商戶紓困是答好「戰疫」大考的題中之義
    應當看到,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扶持紓困,讓他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復工復產,既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答好「戰疫」大考的題中之義。一方面,社會中的個體工商戶大量存在,這些微觀的市場主體,與經濟民生的聯繫往往最緊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全國個體戶從業人員達到1.49億人。
  • 李海濤:推動煤炭行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推動煤炭行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 24日,按照黑龍江省委統一部署,黑龍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海濤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全省煤礦安全生產暨專項整治工作在雙鴨山市進行宣講。
  • 貴州開陽:搶抓「強省會」機遇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五年來,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全面落實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三高」要求,堅守發展生態底線,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全力推進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階段性成效。
  • 堅決扛起高質量發展大旗 譜寫銅陵東向發展新篇章
    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經過「撤縣設區」和多輪區劃調整,義安區正處在轉型跨越發展的陣痛期,總量盤子較小、後勁動能不足、收支矛盾突出依然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從全局觀一域,以一域謀全局。義安也曾有過縣域發展的光輝歷史,也曾位列全省縣區發展梯隊前列。重塑義安輝煌既是做強縣區板塊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銅陵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
  • 出新政補短板 強改革促發展 自貿區金義片區建設恰逢「及時雨」
    12月15日,市商務局與金義新區對接聯動,為自貿區金義片區高質量發展送去「及時雨」——《金華市商務局加快融入和服務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建設實施方案》出爐。「新政策對企業幫助很大,如打造『義新歐』中歐班列民營化高質量運營示範班列、加強『一帶一路』經貿交流合作等措施,能夠有效地幫我們打開更廣闊市場,建設面向全球的供應鏈易貨交易服務平臺。」浙江榮順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潘禮革為新政叫好。在此方案中,「四張清單」無疑是最大亮點之一。
  • 雲安全保障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雲安全保障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雲安全聯盟大中華區大會近日在上海舉辦,包括下一代信息技術安全、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5G時代物聯網安全的挑戰與策略等成為大會熱門話題。與會嘉賓表示,伴隨著科學發展和技術迭代,協同辦公、遠程運維等新場景不斷湧現,傳統邊界安全已經失效或作用有限。
  • 立足新發展階段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訪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
    廣德福: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認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實質,對於加快推動「四化同步」、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農業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階段的應有之義。首先,農業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階段的基礎支撐。只有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才能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整個現代化築牢根基。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充分認識到建設航天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袁潔說,「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弘揚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敢於戰勝艱難險阻,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同步實現中國人的航天夢、強軍夢。」
  • 聚焦「生態產業」主戰場 中林集團夯實高質量發展之路
    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關係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敗。作為我國林業行業的唯一一家中央企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中林集團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準則,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始終聚焦「生態產業」主戰場,加快推進「森林+」、「園區+」、「湖泊+」三大戰略,在實現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全面提升的同時,走出了一條以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高度統一為追求,以保障國家木材安全、生態安全、種子安全為目標的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 交流|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戰略工作會部署,明確建設「雙一流」企業(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建設世界一流安全防務企業)發展目標,堅持「發展質量比發展速度更重要」「戰略地位比規模水平更重要」兩個原則,實施防務裝備產業化推進、黨建與人才培養等6項戰略工程。聚焦國家安全戰略,全力爭取「十四五」規劃任務落地,搶佔未來競爭戰略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