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十五集
鍾振振,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總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北樓送客歸上都
【唐】白居易
憑高送遠一悽悽,卻下朱欄手共攜。
京路人歸天直北,江樓客散日平西。
長津欲渡回船尾,殘酒重傾簇馬蹄。
不獨別君須強飲,窮愁自要醉如泥。
關於「窮愁自要醉如泥」
王汝弼先生《白居易選集》注曰:「《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覽》三書《職官部》引《漢官儀》:『時人為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為白詩此句所本。白詩引此漢諺,旨在表述他被貶江州後『生世不諧』的政治苦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7頁)
按:王先生注稱白詩此句所本為「《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覽》三書《職官部》引《漢官儀》」,大體上說並不錯。但若嚴格按照文獻學的學術規範來考量,也還有一些問題:
其一,所引文字不全。
其二,所引文字與所舉三書相關文字,不盡相同。茲詳為抄錄三書相關文字,以資比勘: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四九《職官部》五《太常》:「應劭《漢官儀》曰:周澤為太常,齋,有疾。其妻憐其年老被病,窺內問之。澤大怒,以為幹齋。掾史爭之,不聽,遂收送詔獄,並自劾謝。論者譏其激發不實。又諺曰:『居世不諧,為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既作事,復低迷。』」
唐徐堅《初學記》卷一二《職官部》下《太常卿·幹齋怒妻》:「應劭《漢官》曰:北海周澤為太常,恆齋。其妻憐其年老疲病,窺內問之。澤大怒,以為幹齋。掾吏叩頭爭之,不聽,遂收送詔獄,並自劾。論者非其激發。諺曰:『生世不諧,為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既作事,復低迷。』」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二二八《職官部》二六《太常卿》:「應劭《漢官儀》曰:北海周澤為太常,恆齋。其妻憐其年老瘦弱,窺內問之。澤大怒,以為幹齋。掾吏叩頭爭之,不聽,遂收送詔獄,並自劾。論者非其激發。諺曰:『居世不諧,為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既作事,復低迷。』」
引文不盡相同,倒也無甚大礙。但引文不引全,卻可見出注者完全沒有讀懂《漢官儀》中的這段文字,進而導致了對白居易詩的錯誤解釋。
《漢官儀》中這段文字,講述了東漢官場上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
「太常」,是朝廷中主管禮樂、祭祀事宜的官員。周澤做太常,因為職責所在,每須齋戒,不能親近妻子。妻子擔心他年老病弱,某次當他齋戒時,到他齋戒處去窺探問候。不料他竟勃然大怒,認為妻子幹擾公務,還「大義滅親」,將她送交朝廷,立案治罪;並且自我彈劾,請求處分。他手下的助理官員們叩頭勸阻,他卻不聽,一意孤行。
這樣不近人情的做法,遭到了普遍的非議。有人為此編了一段「順口溜」。大意是說:做周太常的妻子,好命苦哇!一年三百六十天,丈夫倒有三百五十九天在齋戒,不能同房。而不齋戒的那一天呢,他又喝酒喝得爛醉如泥,即便同房,神智也是不清醒的。
要之,但凡讀得懂《漢官儀》中的這段文字,就不至於在引用時略去「諺曰」前面的那個故事。因為只有引出那個故事,我們才能夠分辨:「生世不諧」的,是周太太;而「醉如泥」的,是周先生——並非同一個人!這樣,也就不至於說白居易用此典故自述「醉如泥」,是因為他「生世不諧」了。
對白居易這兩句詩的正確解說應是:不單單是因為送別友人,我才過量地喝酒;由於在政治上不得志,本來我就要靠狂飲來麻醉自己啊!
初入峽有感
【唐】白居易
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
蒼蒼兩崖間,闊狹容一葦。
瞿塘呀直瀉,灩澦屹中峙。
未夜黑巖昏,無風白浪起。
大石如刀劍,小石如牙齒。
一步不可行,況千三百裡。
苒蒻竹篾[上竹下念],欹危楫師趾。
一跌無完舟,吾生繫於此。
常聞仗忠信,蠻貊可行矣。
自古漂沉人,豈非盡君子。
況吾時與命,蹇舛不足恃。
常恐不才身,復作無名死。
關於「蹇舛不足恃」
王汝弼先生《白居易選集》注曰:「不足恃,言無以自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1頁)
按:此句的主語,是上句中的「吾時與命」。《說文解字》卷一〇《心部》曰:「恃,賴也。」宋陳彭年等《重修廣韻》卷三《上聲·六止》曰:「恃,依也,賴也。」在這裡,詩人是說自己的「時與命」皆「不足恃」——都靠不住、指望不著。這是自嘆生不逢時、命運不濟之意。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唐】白居易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
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裡無墊溺。
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
胡為不訖功,餘水斯委積。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
混合萬丈深,淼茫千裏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
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嘆,禹豈不愛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蹟。
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
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
滯則為疽疣,治之在針石。
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疏流似剪紙,決壅同裂帛。
滲作膏腴田,踏平魚鱉宅。
龍宮變閭裡,水府生禾麥。
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關於「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胡為不訖功,餘水斯委積」
王汝弼先生《白居易選集》注曰:「[距海句]《書·皋陶謨》(偽古文《尚書》析為《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註:『距,至也。』此句意為,導江至湖南,即將到海。因長江上遊在山區,工程艱巨;下遊多平原,比較省工。」
又注曰:「[斯委積]斯,從此;委積,渟蓄積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9頁)
按:這四句是說:大禹治水,疏導蜀地的岷江,直至湖南的洞庭湖,這麼艱巨的工程,這麼遙遠的路程,都完成了;而從這裡到大海,已經沒有多遠(「無咫尺」是誇張的說法),他為什麼不治理徹底,將江水全部引入大海,卻讓多餘的江水滯留蓄積在此,形成偌大一個洞庭湖呢?
「斯」,這裡當訓「此」。即「此處」,指洞庭湖所在地區。
關於「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滲作膏腴
田,踏平魚鱉宅。龍宮變閭裡,水府生禾麥」
王汝弼先生《白居易選集》注曰:「以上凡言水族、魚鱉,及此言龍宮、水府,皆借喻藩鎮割據勢力。」(同上,第230頁)
按:王先生此說求之過甚,詳見下文筆者按語。
關於「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王汝弼先生《白居易選集》注曰:「[坐添二句]坐添,平添;因此增加百萬戶。據《唐會要》八四《戶口數》條:『(德宗)建中元年十二月,定天下兩稅,戶凡三百八十萬五千七十六。(憲宗)元和戶二百四十七萬三千九百六十三。』憲宗時戶口數比德宗初年銳減一百多萬,是由於藩鎮割據和叛亂的結果。其後淮西亂平,其他藩鎮亦相率納款,唐朝得以在這樣的政治條件下清出漏戶,故穆宗長慶間戶口數又為三百九十四萬四千九百五十九,和德宗建中初年情況差不多。則知白氏『坐添百萬戶』之句,絕非徒託空言。」(同上,第230頁)
又說曰:「唐自元和十二年十月,裴度、李愬平淮西;至十四年,李師道為劉悟所殺,淄青鎮平;成德鎮王承宗恐懼,請以二子入質,並獻德、棣二州,輸租稅,請派官,求免死。至此,從天寶亂後所形成的藩鎮割據局面,算是表面結束。而實際上河北各方的割據勢力,仍未徹底剷除。卻在『稱臣納款』的名義下,暗中保持下來。因此,過去歷史家所宣揚的憲宗中興大業,實多溢美。至元和十五年,西南桂管、容管又有少數民族黃少卿的舉事,西北鹽州有吐蕃節度論三摩等的入侵;穆宗長慶元年七月,朱克融又反於幽州,王庭湊反於成德,河北再度陷入混亂局面。白氏此詩,蓋深感於淮西亂平之後,朝廷應勵精圖治,整軍經武,名副其實地完成統一大業,以免功虧一簣,半途而廢。後來形勢,果如白氏所慮。」(同上,第230頁)
按:細讀白居易此詩,可知他由今四川沿江東下,至今湖南洞庭湖口,緬懷上古大禹治水的功績,又對其治水之功不夠徹底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詩人認為,當初大禹應將長江之水完全疏導至大海,不該讓它在中遊滯留,蓄積為洞庭湖與青草湖,以致而今每年夏秋水量大時,湖水泛濫成災,淹沒周邊農田。繼而他又猜想:連我這樣的凡人都能看出問題,大禹是聖人,豈能出此下策?或許是因為當時據有此地的苗人不開化,不肯按照大禹的規劃來完成治水的任務,大禹也拿他們沒有辦法,這才留下千古後患的吧?最後,他希望大禹復生,來當大唐朝水利事務的主管官(這是詩的語言,其實是希望大唐朝水利事務的主管官能繼續完成大禹未竟的事業),將洞庭、青草等湖泊裡的水,統統疏導入海。這樣,湖澤便能涸為良田,國家將平添百萬農戶!
詩人的議論是否正確,設想是否可行,那是另一回事,這裡不予探討。至少,他是從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立場與視角來看問題的,這反映了他的淑世情懷,應該給予充分的讚揚。讀此詩,抉發其思想光輝,只此足矣。無端牽扯到當時中央王朝與藩鎮割據勢力的鬥爭,似有主觀附會之嫌。
要之,此詩的寫作手法是「賦」,即直言其事;而非「比興」,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聲明
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讚賞不返還作者,部分圖片轉自網絡,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版權人有異議,請聯繫編輯刪除。
參看往期精彩:
【雲帆】庚子重陽節詩詞大會
今月曾經照古人 || 雲帆·庚子中秋節詩詞大會
【雲帆】庚子·七夕詩詞大會
【雲帆】2020·父親節詩詞大會
2020·雲帆女神詩詞大會
【雲帆】2020·母親節詩詞大會
【雲帆】2020 || 迎新詩詞大會
【年度盛典】雲帆·庚子迎春大團拜
【年度盛典】雲帆己亥迎春大團拜暨平臺創建三周年特輯
首屆「雲帆詩友歷年佳作評選活動」獲獎作品公示
【詩事快訊】雲帆詩友會2019年會在廬山召開
己亥金秋·雲帆廬山年會雅集(一)
己亥金秋·雲帆廬山年會雅集(二)
己亥深秋·雲帆廬山年會雅集(三)
己亥暮春·雲帆廬山工作室雅集
已無峰可仰 且喜道能居 ——匡廬仰止八家吟
打開如下連結,賞讀鍾振振先生更多作品:
兩三星火詩敲出,曙氣紅噴百丈潮 || 鍾振振:澳洲行吟
鍾振振:「2016年中華大學生研究生詩詞大賽」 本科生詞組、研究生詞組獲獎作品評點
鍾振振:「2014年中華大學生研究生詩詞大賽」 大學生詞組、研究生詞組獲獎作品評點
鍾振振:詩詞的巧思與案例分析
鍾振振:淺談當代中上水平的七絕詩創作
鍾振振:當代七律佳作評點
鍾振振:當代七絕佳作評點
春波不改千秋綠,花信猶爭一萼紅 || 鍾振振七言律詩選粹
華山論劍處,我輩袖詩來 || 鍾振振詩詞賦選萃(一)
江因入海闊,山不借雲高 || 鍾振振五言詩選
鍾振振 || 絕句選萃
【雲帆視點】鍾振振:異軍旗幟 短劍鋒鋩
鍾振振:對仗可分解到單字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一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二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三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四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五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六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七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八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九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十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十一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十二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十三集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十四集
雲帆團隊
顧問(以接受邀請時間先後為序)
熊東遨 熊盛元 楊逸明 李樹喜 鍾振振 周嘯天 鄧世廣 張海鷗 周燕婷 星漢 江嵐 抱樸書生 方偉 丁欣 段維 林峰(香港)胡迎建 魏新河 陳仁德 劉能英 盧象賢 南廣勳 馬建勳 周達 楊子怡 王玉明 凌澤欣 黃友富
法律顧問
李清安
策劃(排名不分先後)
南國風笛 羅琦 扈超峰 李軍 何其三 李靜 韋樹定 邢濤濤 韓保匯
詩教
阿朱 段維
外聯(排名不分先後)
吳瑾 靜如 左啟順 袁曉宏 陳興 孫文 曹江寧 非也
編審(以年齒為序)
安全東 崔德煌 半隱廬 抱樸書生 宋善嶺 蕭雨涵 郎曉梅 崔杏花 唐顥宇
美編
張小紅 王婷婷
收稿
土土 小乙 吳巧 牛應萍
執行主編
璐雨詩
雲帆詩友·個人專輯集結號(不斷添加中)
熊東遨楊逸明範詩銀李樹喜周篤文陳永正劉夢芙
熊盛元鍾振振胡迎建魏新河 周燕婷鄭欣淼錢志熙
方偉林峰高昌段維丁欣江嵐 金水星漢蘇俊無名
劉慶霖劉能英陳仁德鄧世廣蔡世平張海鷗 趙京戰
蕭雨涵王蟄堪半隱廬崔德煌崔杏花唐顥宇韋散木
抱樸書生沈華維 蘇些雩張紅果武立勝徐晉如 屈傑
潘泓李子 阿朱金銳天許深南謝郎羅偉崔鯤千山
周嘯天包德珍廖國華姚泉名劉道平 郎曉梅 李葆國
安全東何其三孟依依何智勇吳化勇蕭劍勇渠大白
盧象賢蘇些雩張紅果徐中美張智深陳逸卿戴霖軍
宋彩霞 冉長春林丫頭凌澤欣 耿立東 師紅儒 廖海洋
楊強雍平鑑水燕河曹輝曹陽何靜吳瑾 寧靜趙英
莫真寶李偉亮 王紀波王海亮莫雨涵 傾一閣黃飛鵬
王玉明何永沂張家安張曉虹孔繁宇王守仁周澤安
汪冬霖 趙秀敏曾俊甫王連生王超群馮仲平 李增山
閆震何革李靜月白楚成王旭郭七鄭傑張棟何強
楚家衝 陳思明 邢濤濤黃友富程運欽李榮聰陳曉敏
楊子怡陳楚明李俊儒樓立劍徐俊麗 孔祥庚馬旭升
唐雲龍陸玉梅劉曙光楊森翔國印周 趙義山張銀華
馬建勳祁麗巖 周維芳韓倚雲郭定乾姚曉明 東閣茶
劉澤宇董學增扈超峰 張明新 林看雲 胡文漢 劉南陔
史外外史觀棋不語落雪聽禪眭謙 晉風胡曉明 曾真
夢煙霏楊春傑汪良忠劉英明李夢痴白秀萍許潔華
倪昌盛張芳君李昊宸馬崢嶸周路平蔡紅柳曹樹友
楊新躍韓保匯蔣世鴻王善同張慶輝鄧榮森曹繼梅
楚凌嵐時玉維 黃愛和劉希波查筱英左啟順張建章
風清孫文尤悠梅廬龍佩匡暉 姜彬黃莽小雨 楓葉
染清塵朱思丞戴愛琴彭中文王映錦鄧壽康沈鑑宇
南廣勳胡水蓮 華慧娟侯興黌海天風馬建華張力夫
張海燕楊勇民夜輕寒風馬驢鄭曉京 楊景喬王柳華
黃金輝陳志文馮恩澤程良寶熊華祿周吉潭 孫臨清
南風非也木樨玉蟾何鶴 曹謙潘松 桐蔭安兒月兒
王海娜毛谷風程裕禎李如意蔣有亮哈聲禮 陳雅國
周學鋒周向東嚴錦堯蔣昌典 劉太品楊益安傅筱萍
巴曉芳 柳金虎汪時健郭亞軍李正安陶永德 王惠玲
孫才 張奕 雨虹 老胡 文裳 陳越劉燕 曉夢眉卿王瓊
傅佔魁褚寶增邵天柱冷迎春劉紅霞段興朝孔祥金
辜學超朱澤民陳少聰晏水珍王惠玲鄔小香劉秦文
顧青翎王瀚林蘇小隱武建東 燕雁無心天然泰然
夢欣 文弱盧星馬徵 張琳樊令大凡 高寒鄭毅於勇
王悅笛翁寒春楊名忠熊天錫黃啟深詹三霞李曉明
潘樂樂江合友郭寶國阮莉萍 雷海基張正清劉金平
王永江沈塵色程章燦 許建軍塗宏飛姚從新王紅娟
李海彪張彥彬劉清天 周逢俊鍾子邦張巖山張伯晉
王少軒胡平貴 橫道子陳麥岐陳顯赫閆雙時楊寶翔
李清安 餘秀玲羅小娟 李瑞河 黃小遐洪君默宋曉光
陳少平林志雄 康永恆吳漢林 何乃政詩影同春鬱犁
周達潛齋 南風楊敏樵風田茂 李兵梁風劉軍周晶
靜如 瘦竹 玲瓏吳楠 蘇燕文森秦鳳 蘇聲秋寶周秦
範義坤布鳳華 金嗣水李雲樺 楊世龍王繼權牛應萍
謝少承梁二白葉兆輝蔣永楨 方躍明張金英陳金如
唐龍胥奇張洋天放靜雲、微燈 武斌張雷土土小乙
安洪波朱寧玉啟蒿峰鹿紅麗章劍鈞曹淑貞曾繼全
張青雲高語含毛薆松狐公子 紫菩提盧金偉袁紹藻
成文生楊立新趙清莆梅瑋峰陳秋蓮魏丹相看不厭
鄭力王一舸六也饒惠熙韓開景王惠維曹國祥吳容
胡長虹向詠梅梅鳳雲蔣繼輝張穎娟石曉玲邱曉林
蒙顯鵬崔秀春高志文雨季王聰穎王改正卓玉郎
陳竹松於虹霞闕東明徐吉鴻吳長齡周繼舟張建中
宋善嶺慧質蘭心芳芳豐雲胡彭紫筠左雲戴慶生
李文朝吳洪濱莊輝龍健 李紅星劉正中周紅平劉剛
黃海濤葉永新白髮科王海燕張小紅璐雨詩曹初陽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十五集
約稿:天風海雨;製作:璐雨詩
本專輯由雲帆詩友會獨家呈獻,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