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裡斯·森達克的《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野獸出沒的地方》)是一本經典的兒童繪本。
1963年該繪本由哈珀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首次出版。
1964年即榮獲凱迪克獎(Caldecott Medal),被譽為「年度最傑出的圖畫書」。
森達克寫這本書表達的是黑暗情緒的主題,這在當時的兒童文學中很少見,尤其是繪本呈現形式。
01故事梗概
50多年後,這本繪本書一直流行的原因不是它對兒童文學領域的影響,而是它的故事和插圖對小讀者的影響。這本繪本書的情節是基於一個小男孩惡作劇後天馬星空的幻想。
故事是這樣的。
一天晚上,麥克斯穿上他的狼服。可謂是那個年代男孩子的cos衣服,猶如小女孩披上床單想像自己是白娘子。麥克斯做了各種淘氣包的事,比如拿著叉子追狗。母親責罵他,稱他為「野獸!」麥克斯氣壞了,大聲喊道:「我要吃了你!」後果是生氣的媽媽連晚飯都沒讓他吃就把他送進了臥室關禁閉。
幹了壞事的麥克斯百無聊賴,開始天馬行空地導演自己的電影。只不過這部電影完全是他通過想像力在自己大腦裡自導自演的。
他將臥室想像成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環境,那裡有森林、海洋和小船,麥克斯航行到一個充滿「野生動物」的地方。儘管它們看起來和聽起來都很兇猛,但麥克斯只用一個眼神就馴服了它們。小男孩就是霸氣,從小就有王者氣質!
這片土地的野生動物都意識到Max是「野獸國"的老大,讓他做國王。麥克斯和野生動物們在一起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製造了一場騷動。在這裡麥克斯呼風喚雨、為所欲為、所有動物臣服於他。這哪是野獸國簡直是男孩的理想國。
當麥克斯聞到他的晚餐香味時,他的幻想戛然而止。儘管野獸們抗議,麥克斯還是航海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在那裡他發現晚餐正等著他。
02這本書的魅力
這是一個特別吸引人又具有啟發意義的故事。麥克斯與他的母親置氣。孩子是要學會疏導自己憤怒的情緒的。儘管麥克斯在被送回房間時仍然很生氣,但他並沒有繼續惡作劇,不像一般的孩子撒潑打滾。相反,他通過幻想讓他的憤怒情緒自由抒發。最後,小男孩還做出一個決定,他將不再讓生氣驅使自己。因為生氣會傷害自己與他人的感情。
麥克斯是個很真實的角色。他的調皮搗蛋行為,無論從追狗到跟媽媽頂嘴都是很日常的。他的情感也很寫實。孩子們很容易生氣,生氣時覺得全世界都負了自己,自己是天底下最委屈的人。幻想如果自己統治了世界,自己就可以肆意妄為不受約束。然後冷靜下來考慮到後果,知道有愛他的人和美好的食物在等待,逐漸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大多數3到6歲的孩子都能從麥克斯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大人情緒失控時都可以向麥克斯學習。
03這本書的影響
《野獸出沒的地方》是一本非常經典的繪本。即是作家又是畫家的莫裡斯·森達克結合生活,發揮自己創造性的想像力,讓文字和美術相得益彰,讓故事天衣無縫地向前發展。
把麥克斯的臥室改造成森林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森達克的插圖採用彩色鋼筆和墨水形式。柔和的顏色既幽默,有時又有點嚇人,反映了麥克斯的豐富的想像力和他需要自我鬥爭的生氣情緒。主題、衝突和人物是所有年齡段的讀者都能認同的,這本繪本可以成為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喜歡讀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