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財富都去哪兒了?財富如何保值?真實答案卻僅僅兩個字!

2020-12-23 企業先鋒

文:阿慧

除了賺錢是普通人心中的大事之外,如何保持自己的錢的價值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一般人的收入比較簡單,不容易保值增值,但對於中高收入人群來說,財富的保值增值已經基本實現。

4月21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家庭財富指數研究報告(2020Q1)》。報告顯示,對於金融資產或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家庭,其財富整體增長,金融資產或年收入越高,財富增值越高。

其中,家庭財富增幅最大的要屬金融資產在300萬以上或年收入在100萬以上的,而金融資產在5萬或5萬以下的家庭財富顯著減少。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越多,其財富縮水的可能性就越小。

那麼什麼是金融資產呢?根據定義,金融資產是指所有代表未來收入或資產的合法主張的文件,也稱為金融工具或證券。金融資產是以價值形式存在的資產,可以進行交易,如存款、股票等。

然而,現在很多普通人都不願意存錢。近年來,中國存款增速放緩已成為常態。與此同時,中國的儲蓄率也在下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17年中國人民的儲蓄率為47%,雖然看上去接近半數,而且也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仍遠低於2008年51.8%的峰值水平。

而股票等理財方式,風險相對較高,而且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普通人如果盲目跟風,很容易遭受損失。那麼,中國的錢在哪裡?中國人的錢都去哪兒了?答案很簡單,只有兩個字:房產

根據上述報告,中高收入家庭更願意選擇投資房地產行業。對於財富增加的家庭來說,住房資產為其貢獻了68.1%,而金融投資的價值增加了23.7%,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願意買房子的原因。

因為房地產相對安全,所以投資其他東西是有風險的。根據《2018年中國城鎮家庭財富與健康報告》,中國城鎮家庭的平均家庭資產規模為161.7萬元,房地產投資佔中國家庭總資產配置的接近78%。

就連被譽為「玻璃大王」的曹德旺也直言不諱地說,我們的消費市場確實很大,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最多的錢可能是用來買房子了。除了房子,大多數人可能沒有太多的實際消費需求和支出。

以上這些話也揭示了老百姓財富的去向,當每個人都買了房子,雖然家庭財富在一定情況下保持了其價值甚至增加了其價值,抵押也「空心化」了一些老百姓。它甚至在「消耗」消費能力。根據2019年中國城鎮家庭家庭資產負債調查,住房貸款是家庭負債的基本組成部分,現在我國有將近76.8%的負債家庭有住房貸款。

為了買房子,許多家庭把房子的首付款湊在一起,幾乎掏空了家庭成員的「錢包」,然後還要承擔幾十年的抵押貸款,這極大地限制了普通人的「消費能力」。曹德旺也看穿了這一點,他說中國只有不到2億人有能力消費。

雖然買房子是一種家庭投資,但你應該量力而行,否則如果你因此承擔了更多的債務,那真的是得不償失。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財富都流向了何處?曹德旺直言不諱,答案兩個字
    除了怎樣才能獲得更高收入之外,怎樣才能讓財富保值甚至是增值是很多普通人時常考慮的問題。很多中高收入群體,他們的收入相對「多元化」,很多人基本已經實現了財富的保值與增值;可是,對很多普通人來說,每月的收入較為單一,要想讓財富保值甚至是增值,也並非一件易事。
  • 建設銀行財富顧問講述財富保值增值大智慧
    近日,為了讓客戶能通過輕鬆、易懂的方式,了解專業的家庭財富管理知識,建設銀行私人銀行集結多位總行級財富顧問,圍繞「財富守攻傳」這一主題,就當前經濟形勢下財富管理的策略等問題展開對話。第二期建設銀行私人銀行觀點分享的話題為「全球大降息!家庭資產如何配置『攻』縮水?」
  • 中國人到底有多少財富?
    這個時候,過去累積的財富成為一個重要的緩衝墊,這個墊子越厚越能有效對衝突發事件的衝擊。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財富這個話題:我們中國人有多少財富,怎麼分布的;這些年財富管理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最後是我們的建議——我們該怎麼辦,怎樣才能顧好自己的錢袋子。
  • 88歲稻盛和夫:我一生財富主要來自兩個字,但很多人都不在乎
    在27歲時,稻盛和夫就開始了他的創業道路,創辦了第一家公司京瓷,52歲時創辦了第二家公司 KDDI,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500強,這被視為奇蹟。又到了78歲高齡,稻盛和夫再次創造了奇蹟,他接手了日航這個瀕臨破產的企業,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扭虧為盈,並創造了日航利潤的歷史紀錄。
  • 普通人如何才能實現財富自由?
    在商品社會中,財富對每個人的重要意義無需多言。從畢業後來深圳,深藍君曾經所在公司A股上市過,我也拿過BAT公司的股票期權,港股A股我都深度參與了,直到現在創業繼續向前走,可以說我經歷還是蠻多的。從畢業一窮二白到現在的稍有積累,十幾年來關於掙錢和物質積累,我一直都在思考財富背後的邏輯。今天深藍君就來聊聊關於錢的那點事,看看普通人如何才能財富自由?
  • 張磊:我人生的巨大財富主要來自於兩個字,大多數人卻經常忽略
    張磊到底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他的新書《價值》給出了答案,在書中張磊曾提到過,他人生的巨大財富主要來源於兩個字,我看了之後發現大多數人卻經常忽略這兩個字。這個兩個字便是價值,很多人都聽過這兩個字,卻經常忽略,毫不在意,殊不知這簡單的兩個字蘊含著巨大的財富可能性。
  • 財通證券財富管理布局升級 雙城聯動服務居民財富保值增值
    從錢塘之畔到黃浦之濱,財通證券聚合集團力量開啟杭州、上海雙城聯動的財富管理轉型之路。,兩個「200萬」必將催生出強烈的財富管理需求;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從零散走向有序,機構生態漸趨多元,創新產品日益豐富,監管體系也得到持續完善和健全。
  • 88歲稻盛和夫:我一生財富主要來自這兩個字,但很多人都不在乎
    在稻盛和夫78歲高齡的時候,稻盛和夫有創造了一個神話,稻盛和夫僅僅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讓日航轉虧為盈,並且重新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現年88歲的稻盛和夫總結了他一生的財富主要來自這兩個字,雖然這兩個字很簡單,但很多人都不在乎。這兩字就是「感恩」。現在的社會中,常常可以聽到感恩一詞,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其實感恩和財富其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下面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吧!
  • 彈丸之地造就的財富神話︱他山石
    中歐家族傳承研究中心聯席主任芮萌教授認為,如果把家族視為一個超級企業來看待,在完成原始財富積累後,家族的發展定位日益偏重於財富的保值增值。作為家族企業治理、財富傳承及資產配置的載體,家族辦公室功不可沒。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列支敦斯登這個名字還比較陌生。
  • 儲蓄率年年下滑,中國人的錢都流哪去了?曹德旺一針見血
    從一份研究報告中看,年收入超十萬的家庭,其財富總體呈現上漲狀態,且年收入越高,財富的增值越大。對普通人而言,每個月領著死工資,想要實現財富增值並不容易。報告中顯示,金融資產在300萬以上或年收入超100萬的家庭,財富增值額度最大,反而資產在5萬元以下的家庭,財富跌幅比較大。
  • 城市絕決定著你財富的上線,也決定著你財富的下線,認同嗎
    很多人糾結職業的選擇,困惑資產的選擇,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對城市的選擇更深刻地影響著個人財富,一個人所的位置,決定了它的生產效率,收入以及福祉。舉個例子可以解釋以上的觀點。相同的起點,僅僅因為城市的不同,20多年後的財富創造能力就相差了幾乎1倍。這只是流動性的收入,如果考慮房產等因素,相差更大。人類演化的一條軌跡,是更多的人離開土地,匯成城市。人們對城市的選擇,就是對財富和增長的選擇。
  • 平安財富金瑞21|財富健康雙保障 擁抱「穩穩的幸福」
    房產的短期投入高,折舊成本大,如果是非一二線城市或優質地段的房產,房產的保值、變現能力其實很弱,再加上需要長期還貸,很容易影響家庭的現金流。國民對穩定居所的渴望是相通的,但購房可能面對的諸多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國民儲蓄意願和保值需求上升「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如果不幸失業或無法復工,手持現金的人無疑更有底氣。
  • 實現財富自由,是一個人性較量的過程
    財富應該如何正確積累呢?今天看到一本《指數基金定投,慢慢變富》,書中就說:一夜暴富也容易一夜返貧。在書的作者「二師父」看來,要想實現財富自由,必須有正確的投資理念,而且要深懂人性。真正懂得經營財富的人,就會利用市場先生的這種非理性情緒,低進高賣,而不是去關注過多的波動指數、跟隨大流而自亂陣腳。書中還提到著名的「相反理論」。資本市場中常出現一個有趣現象:大部分人看好時,價格肯定會下跌;多數人看空時,又會開始上漲。
  • 你不需要很聰明,也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財富
    人的問題才是最難的,有時候人的問題沒有什麼好的答案,但關於錢總是有好的答案。——沃倫·巴菲特我們應該聽說過這句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尤其是當下,追求財富自由似乎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共識。
  • 匯中財富:《民法典》中隱藏的財富傳承那些事
    貳、遺產稅的現實及思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所擁有的財產種類、形式日趨多樣化,《民法典》積極適應這一變化,採用概括式界定,規定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可以被繼承,最大限度地保障私有財產繼承的需要。
  • 從財富傳承到家族永續:家族辦公室如何滿足超高淨值人群傳承需求
    與此同時,執掌家族財富的一代人,已普遍到了面臨傳承問題的關口。UBS、Campden Wealth發布的《2020中國家族財富與家族辦公室調研報告》 顯示,中國內地家族財富僅已管理 67%,有超過 75% 的超高淨值人群亟需家族辦公室服務。如何通過清晰的家族治理架構、統一的家族價值觀,來實現財富、企業與家風文化的永續傳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 14億人中,有多少人擁有過億財富?「答案」已經來了?
    應該有不少人都曾幻想過「一夜暴富」,擁有上億財富,從此走上「人生巔峰」,過上瀟灑的生活。然而,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這僅僅只是幻想,並不是真實的,幻想過後第二天還是要「按部就班」的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雖然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只有在夢裡的時候,自己才能財富過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大佬人家何止是身家過億,甚至身家過百億、過千億了。
  • 36氪領讀|財富是什麼,是如何產生的?
    對於用貨幣衡量財富的人而言,財富更是一個瞬息的概念。發達國家的大多數民眾從未見過或觸摸過他們的大部分財富,他們辛辛苦苦存下來的錢只存在於銀行電腦的電子信號裡。然而,這些幽靈般的信號可以通過刷信用卡或點擊滑鼠的動作,轉換成可以觸摸的物品,比如牛、鱈魚、釘子或任何他們希望得到或者有能力購買的物品。財富最初的起源在何處?人們流下的汗水和腦袋裡的知識是如何創造出財富的?
  • 盛和佰利:如何培養自己的財富認識
    盛和佰利覺得得要培育自己的財富認識,所謂財富認識便是,將財富作為一種資源,要使用資源,懂得讓自己的財富增值,人們都說第一桶金是最難掙的,所謂第一桶金也便是自己的創業資金,讓自己的財富發揮效益,或許父輩這一代遍及都是放銀行,拿著菲薄的利息,其實這也是一種出資方法,但也是最安全的方法,同時也收益最低的方法。
  • 洛克菲勒對孩子的財富教育:不要怕吝嗇,想賺錢就必須勤儉
    美國石油大王、超級億萬富豪洛克菲勒對如何賺錢有著獨特的看法,他認為賺錢的秘訣僅兩個字!那就是:勤儉。這個秘訣雖然僅兩個字,卻道破想賺錢的關鍵!洛克菲勒指出,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想賺錢就必須勤儉!用他的原話說是這樣的:"緊緊看住你的錢包,不要讓你的金錢隨意地散出去,也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